微 信 题 库 搜 索
中医理论
中医数据库
中国方剂数据库 中医书籍 常见疾病
中医疾病数据库 民间中医 中医教程
中医疾病诊疗 经方医学 中医药术语数据库
 医学全在线 > 中医理论 > 民间中医 > 正文
伤寒杂病:麻黄附子细辛汤琐谈
来源:本站原创 中医理论数据 字体:
麻黄附子细辛汤来源于张仲景《伤寒论》,文中第301条云:“少阴病,始得之,反发热,脉沉者,麻黄附子细辛汤主之。”方中由麻黄、细辛、炮附子三味药组成,麻黄发汗解表,附子温里助阳,细辛温化寒饮,既助麻黄解表,又配合附子逐里之寒饮。本方具有助阳解表、温里寒饮之功效,组方严谨,众多医家对此独具慧眼,颇多发挥。
  已故经方大师胡希恕先生曾用本方治疗一女性哮喘患者:白天无咳喘,但有鼻塞流涕,头痛、口干不思饮,背恶寒,但欲寐,晚上喘息胸闷,喉中痰鸣,吐少量白痰,便干,脉沉细,苔白根腻,变态反应检查对尘土、螨虫、花生、大豆等八种物质过敏,他医以三阳合病用大柴胡汤加生石膏加减服汤剂38剂不效。经胡老辨证为少阴表证夹饮,与麻黄附子细辛汤3剂(麻黄6g,细辛6g,炮附子6g),诸症大减,又继续服药2月余,诸症消失,经追访3年未见复发。胡希恕先生率先提出少阴病当属表证的观点,是他通过长期学习《伤寒论》及临床体验而得出的结论。《伤寒论》第7条:“病有发热恶寒者发于阳,无热恶寒者发于阴。”日人山田宗俊认为该条是辨别太阳表证与少阴表证的重要条文,他说:“所谓阴阳二字,指其人因有寒热虚实之殊,而言太阳、少阳、阳明皆属实热;少阴、太阴、厥阴皆属虚寒……其发于阳之始谓之太阳;发于阴之始谓之少阴。”所以,当机体出现发热恶寒者为在表的阳证,亦即太阳病,当机体出现不发热而恶寒者为在表的阴证,与太阳病相对应的理应是少阴病。清末伤寒名家陆渊雷认为:“麻黄附子细辛汤当用于正气虚弱,且有外感表证。”藤平建患感冒咳嗽久治不愈,用小青龙汤不效,后经仔细辨证是麻黄附子细辛汤证,用后不久即愈。已故北京名医岳美中先生在菏泽行医期间,曾治一中年男子,秋天遇风寒,全身发冷,恶寒较明显,诊其脉沉细,他医处方治之疗效不佳,经岳老用麻黄附子细辛汤半剂而效。卫生部中日友好医院冯世纶老师曾治一青年咳嗽2月,服中药数剂不效,诊时症见恶寒无汗,鼻塞头痛,咽干不思饮,切其脉弦,苔白润,冯老师诊为少阴夹饮之咳,用麻黄附子细辛汤仅服1剂而解。湖北中医学院王悟川老师认为:“少阴表证,所以脉沉者,因少阴阳虚,无力鼓动气血达表抗邪,故用温经扶阳达表散邪之麻黄附子细辛汤治之”。山西已故名老中医门纯德先生认为:“麻黄附子细辛汤为少阴表证。”他曾用麻黄附子细辛汤治愈1例感冒重症及1例小儿病毒性肺炎危症患儿。
  从以上医家的精辟论述及临证心得,可以得知麻黄附子细辛汤当属少阴病无疑。笔者在冯世伦老师的指导下,曾用麻黄附子细辛汤治疗1例额窦炎患者,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患者患额窦炎3年,曾用中西医治疗效果不佳,近日感冒后额窦炎复发,头痛欲裂(前额部明显),恶风寒,经常鼻流清涕,手足冷,不欲饮,脉沉细,辨证为少阴夹饮表证,用麻黄附子细辛汤加减治之:麻黄8g,炮附子10g,辽细辛6g,苍术15g,生苡仁15g,败草15g。服3剂后症状大减,又继服6剂,感冒及额窦炎复发次数明显减少。随后又根据症状不定期服用汤药数剂,现病情稳定。
  现代医学研究认为麻黄附子细辛汤具有抗炎、抗过敏、抗氧化的作用,可灵活用于过敏性支气管炎、慢性支气管炎脊髓空洞病,过敏性鼻炎百日咳、无汗征、低血压、重症肌无力、疲劳综合征、心动过缓、坐骨神经痛、压痛等病,但须注意,辨证属外寒里饮者,凡证见发热或不发热、恶寒倦怠、脉沉细或浮紧等均有运用麻黄附子细辛汤的机会。《伤寒论》第128条:“少阴之为病,脉微细,但欲寐也。”主要是辨清为少阴病夹饮之外寒里饮证。麻黄附子细辛汤的临床运用不胜枚举,要想正确运用麻黄附子细辛汤方,最重要的是我们在认真学习研究《伤寒论》的同时,要在临床当中仔细去体验,方能使本方发挥应有的治疗效果。
-----------此汤似有深意。一位老大夫几乎见病人就给此汤。只要看口中有津液。门庭若市,不可思议。
另一位名医患有失眠,想看看老大夫怎样施治。也给此汤,竟然当晚就睡了好觉。
百病通治!
难道百病都是一个理?不能通阳只故?
-----------少阴表证,颇具一格.是否可过敏理解为太少两感?麻附细应用十分广泛.诸如过敏性鼻炎,哮喘,遇冷空气发作的心绞疼,关节炎等.

-----------我今天去买这付药,去了两个药店都不卖我.当时一听说有出附子,就问我治什么病,再看到有细辛就说什么都不卖了,就说没有细辛.
    我是二十天前开始脚麻,自己查一下资料感觉有可能是脚部受风寒,当时家里有这付麻附细就用了两付,脚麻大为好转,本想能不吃就不吃药吧,自己要是能化解不是更好.可一个星期过去了,脚麻还停留在断药的那种程度,本想再去吃两付,没想到药店好象如临大敌一样,只一句没有(可能是看我没有处方吧)  当时很气愤,就这样,中医如何发展?是药三分毒,那样是不是药店就不应该开呢.抓药的剂师不懂处方,又有什么资格评判药的毒性,万物相生相克,西方的相对论只能用在西药上吗?
-----------我用麻附辛加甘草治感冒,几乎没有失手的,慢性咽炎效果也不错
-----------
原帖由 夜叉 于 2007/3/23 12:58 发表

我今天去买这付药,去了两个药店都不卖我.当时一听说有出附子,就问我治什么病,再看到有细辛就说什么都不卖了,就说没有细辛.
    我是二十天前开始脚麻,自己查一下资料感觉有可能是脚部受风寒,当时家里有这付麻附细就用了两付,脚麻大为好转,本想能不吃就不吃药吧,自己要是能化解不是更好.可一个星期过去了,脚麻还停留在断药的那种程度,本想再去吃两付,没想到药店好象如临大敌一样,只一句没有(可能是看我没有处方吧) ……

这种事现在很普遍,这就是药理研究、院校教育、药典 “ 规范 ” 的杂交产物!
……当时很气愤,就这样,中医如何发展?是药三分毒,那样是不是药店就不应该开呢.抓药的剂师不懂处方,又有什么资格评判药的毒性,万物相生相克,西方的相对论只能用在西药上吗?
.

     扼杀中医,这是有效的手段之一!所以,让中医和相关人员真正认识中药,中医才能顺利开展。
     目前全国各地十之七八的药店都是这样,老百姓用药难啊!—— 用西药是价格贵而难,用中药是难用到该用的或地道的药材!
     相关讨论和对策:
         网站诚聘新开栏目“每日专栏”分版面版主 (关于药名混淆的讨论)  
         每日一药专栏规划建议  
          : 为配合论坛“每日一药”计划,本版拟整理本草类图书一本,请大家献计献策
-----------深解此汤:
细辛:善于开痰,利水道。通督脉。腰与脑之痰淤为病。气分药。
麻黄:鼓风机,造雾机,开毛孔。
附子:生热造湿
总体药性:热而易燥。阴虚有痰者宜加地黄痰方能去。肾方得润。故阴虚者直给原方不宜。必火郁。
设计原意:金生水。通脊柱。为保健剂。
-----------太少两感 首选之剂
-----------本人常用麻黄附子细辛汤疗疾,恒有奇效,今择3例如后
1.脏寒颈痛   张某,女,42岁,于2006、3、10就诊。素有颈疾,突于前日感寒,以致颈痛加剧,难以转侧,且需人以重物击打或踩其背方能缓解。刻诊:舌苔白、质淡白而边现齿痕,脉左手浮缓小紧、右手沉细无力。此为阳虚已极、阴寒内盛、复加外感所致,治宜温散风寒、回阳救逆,方用桂枝麻黄附子细辛汤加味当归10g 、黄芪30g 、桂枝30g 、芍药15g 、附子60g(先煎1小时)、细辛10g(后下) 、干30 g、肉桂10g(后下)羌活10g、炙甘草30g、生姜五片、大枣八枚,水煎服,一日一剂,3剂。服后一剂痛减,两剂若失,三剂而愈。
按:此例获效奇佳,关键在于抓住阳虚寒盛这个要点,重用大剂附子散寒回阳药,故能获效。
2.太阳少阴两感证   陈某,女,48岁,于2006、2、25就诊。素有咽疾,近日感冒已有十余日,打针输液非但未见其效,反而愈来愈剧。今见头痛鼻塞、咽痛怕冷,咳嗽多痰。刻诊:舌苔白腻,舌质淡而边现齿痕,脉左手浮缓小紧、右手沉细而微。诊为太阳少阴两感证。治宜温阳散寒、化痰通窍,方用桂枝合麻黄附子细辛汤加味:桂枝30g、芍药15g、麻黄10g、附子30g(先煎30分钟)、细辛10g(后下)、干姜15g、半夏10g、肉桂10g(后下)、白芷10g、辛荑6g(后下)、炙甘草15g、生姜五片、大枣八枚,水煎服,一日一剂,3剂。服药后症状减轻,后附子逐渐加至150g,共服十余剂而愈。
按:近人一见咽痛,即以其为火性炎上,必以大剂量清热解毒或抗菌消炎药以治之。岂知阳虚之人愈用阳愈虚,必致格拒。本例头痛怕冷,舌质淡而边现齿痕,脉沉细而微,显系阳虚之证,故以大剂麻黄附子细辛汤加味以治之。
3.坐骨神经痛   孟某,女,56岁,于2005、2、10就诊。言其患坐骨神经痛已有数月,几经辗转,未见明显效果,故来求治。刻诊:舌苔薄白、舌体瘦小、舌质嫩红而边现齿痕,脉细微、略带小紧。此乃阴阳俱虚,复被寒邪,经络痹阻所致。治宜温补阴阳气血、温经散寒、通络止痛,方用桂枝合麻黄附子细辛汤加味以治之:桂枝30g、白芍15g、麻黄10g、附子30g(先煎30分钟)、细辛10g(后下)、干姜15g、当归10g、黄芪30g、白术15g、茯苓15g、熟地30g、山萸肉15g、yin羊藿15g、巴戟天15g、肉桂15g(后下)、黄连6g、木香10g、生山楂20g、威灵仙30g、丝瓜络30g、炙甘草15g、生姜五片、大枣八枚,5剂,水 煎服,一日一剂。方毕,患者因素觉夜热少寐而惧怕附子,未敢用药。辗转两月余,于2005、5、6复求治于余。察其脉观其舌,复如其故,仍执前方与之。服至药尽,其痛大减,后依前方加减,附子渐增至250g,共计20余剂,其疾告痊。
按:本例虽然素觉体热,舌体瘦小而红,然其苔白质嫩而现齿痕,脉带小紧,皆系阳虚寒盛之 明证,故 当以大剂热药以逐其寒,其疾乃克。
-----------我用麻黄附子细辛汤加甘草半夏治疗咽喉肿痛特效.主要抓住它的寒性特征.舌淡苔薄脉细是常征.而有的是舌红是呈暗滞,红肿而呈暗红,吃寒凉药加重.
相关文章
 “精绣鸳鸯任君看,细把金针度与人”---简评
 走近中医  环保育儿
 口舌生疮(六十五)
 转贴:外劳宫补肾法
 热(极肢)厥证
 [zt]戊子年温疫防治方法及解答贴
   触屏版       电脑版       全站搜索       网站导航   
版权所有:医学全在线(m.med126.com)
网站首页
频道导航
医学论坛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