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呢,又到了跟大家汇报的时间,我们接着讲木气之病,讲肝病。我今天跟大家交流一下高血压和中风的临床治疗。
中风是西医认为心脑血管一类的疾病,高血压从西医角度讲也是这一类的疾病。从咱们中医的角度,我个人认为这一类都属于木气淤结所导致的一些疾病。所以都放在肝病里面,肝木之病一块讲。高血压随着咱们现代生活的改善,成了一个富贵病,非常多,好多人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三高,按西医的理论只能是终身服药,很难彻底治好。咱们也从中医的角度来讨论一下高血压,对这些病咱们怎么去认识,是不是就象西医所讲终生只能服这些药。今天晚上结合临床一些病例,跟大家一起交流这些问题。
我记得好象是水浒传还是哪本书里,讲梁山好汉当时有一个理想,希望发达以后可以大碗喝酒,大块吃肉。那是他们的生活理想,而现在咱们的经济比较发达了,每天吃饭都跟过年一样,有酒有肉已经不是一个希奇的事情了。天天都跟过年一样,我记得我小时候,那时候刚刚记事,家是农村的,家里条件差一些,小时候盼着过年,过年的时候才能吃上点肉。现在是条件好了,想吃肉天天都可以吃,所以有时候咱们说病从口入,想想看还真是。临床上啊好多高血压患者,绝大部分是吃出来的,这些人基本上就是吃什么都香,胃口非常好,尤其是特别喜欢吃肉,见肉就香。这种人一般比较胖些,属于能吃、能干,好象各方面也比较有能力,大部分都是这样的人。这些人大部分也是年富力强,都是干事业的时候,一般应酬比较多,一般都天天在外面的酒桌上、饭局上过日子的人,过上几年他就慢慢发现自己的血压高了。咱们临床上能见到的,绝大部分病人的高血压几乎都是这样得的,尤其是现在的较年轻的,大部分都是这样得的。当然也还有其它的方面的,药物性的、先天性的、继发性的也有。但是因为吃喝不注意,平时生活中的细节不在乎,这样引起的高血压占了一个相当大的比例。所以治疗呢,对于这类的高血压病人为主,来讲一下这类的病的发生、发展,以及它整个治疗的办法。
高血压刚犯病的时候呢,患者体质一般来说还是比较好,男同志可能都是五大三粗,女同志可能也属于比较富态的,都是比较有分量的人物。这个时候呢咱从大的象上,比如你这个病人一来,一看,好家伙,体重如果以我为标准的话,都有我两三个了。这样的人,第一个印象就是土气壅盛——人身上所有的肉都属土——土气壅盛的人,这种人很容易导致木气淤滞。木气本来是来疏散土气的、通达土气的。人身周流的一气无非就是土气。当他这个整个身体这个土气壅盛,太过了,以至于形成一种淤结淤滞,这个时候木气就很难条达,生发很难上去了,走不动了,每走一步都有很大的阻力了。这些患者一般来说也不是很喜欢运动,或者说如果稍微运动比较剧烈的话,他可能会有气短,容易累,疲劳。如果特别年轻的感觉不明显,但是他也会感觉出一身汗,活动活动出了一身汗,觉得舒服一些,这也是木气条达之后的一种感觉。所以对这个一般刚得高血压的时候会有这种情况。
这个时候,如果你去摸这个病人的脉,他这个脉一般就是滑而实有力,脉比较大,比较粗,粗而有力饱满。正气不虚,邪气又实,就是这么一种状态,邪盛正实,双双势不两力。实际就是木气淤的比较厉害,土气壅滞比较厉害,但是整个人体一气周流大体还算比较通畅,没有一个严重到几乎走都走不动的这种情况,还是比较少的。我们这个时候治疗相对来说还是比较好治的,只要把这个一身壅滞的土气,先把这个问题解决了,实际上就是减肥。好多人尤其是年轻的女孩子,稍微胖点,就想着怎么想方设法的去减肥。要是跟高血压这类病人相比呢,远远还不够减肥标准。这个时候对于特别胖的、得了高血压时间不长,邪正俱实的这种病人,脉象特别实,你看他舌苔的话,还是比较偏厚一些,偏浊腻一些,但整个舌质还是比较红润的,舌质稍微胖一些,但是那些明显的血淤、舌质发暗的情况还不很明显。我们一般来说呢,临床上你只要想办法,把这个壅滞的土气给他疏通出去,木气的淤滞自然就缓解。
那么用什么方子呢,实际就是二陈汤的意思——化痰,中医来说就是痰湿壅盛——加上平胃散加上二陈汤,用药其实很简单。但是这种病人呢,如果单纯从化痰的角度去用药呢,他见效相对比较慢一些。如果这个病人要是能忌口的话,肉尽量不吃,尽量少吃,酒尽量不要喝,如果能同时做到这一点,你单纯用二陈汤用上半年,他的问题也能解决,相对慢。一般人的性格都比较急,半年谁说有人能坚持下来啊。那怎么办,就得想点办法让他快点见效,就是让他身上这些多余的土气,多长的这些肉赶紧瘦下来。这个时候就是要用到一味药,很便宜的药,就是咱们平时经常吃的那个糖葫芦,山楂。山楂作为一个治疗初期高血压的非常重要的一个药,我想在这里跟大家沟通一下自己的体会。大家都吃过山楂,山楂跟乌梅不太一样,乌梅是皮薄核大,没什么肉,只是吃个酸味。山楂核比较小,肉比较厚,要熟的山楂还有发面的感觉,吃到嘴里是酸甜酸甜。乡下的小孩有些比较贪嘴的,象过年吃肉吃多了,小孩子撑着了,消化不好了,家里有老人或父母比较懂医的,都知道让小孩子吃点山楂,或者吃点山楂卷,慢慢食积就化开了,小孩慢慢就好了,也不用吃药。以前过年的时候,都煮老母鸡吃,农村家家户户都会宰只鸡,老母鸡的肉不太好煮,有时候煮上半天也不烂,里的老人很有经验,在煮肉的时候放上几颗生山楂,肉熟的时候一看山楂也烂了,肉跟着也烂了。不加的肉,煮熟了之后会有点柴,特别韧,咬不动,加上山楂之后,就煮的非常烂,小孩老人就比较好吃了。从这些日常生活的常识中我们就得出这么一个印象,山楂这个东西能够消肉类引起的食积,也就是说它能化肉,它能够把吃肉引起的积滞消磨掉,有这个功效。那么我们再来看看山楂这味药,这药呢整个山楂新鲜的时候鲜红鲜红的,红色主心,属火,它的肉呢味酸,酸味中带点甜味,土木双调,以调木气为主,实际上山楂是通过调达木气,来破中焦土气壅滞的挺好的药。
那么酸味的药有好多,不光是山楂呀,为什么只有山楂有比较好的效果?乌梅、五味子,也都有酸味,咱们来看看山楂的结构,山楂这个核,大家注意过没有,核非常硬,你看咱们吃苹果吃梨,这些水果的时候,苹果里面的种子,吃到肚子里去也能嚼碎了。山楂这个核估计没有人能把它咬碎,非常硬,一般人除非牙特别好的,反正我是不敢咬,要用锤子砸才能砸碎,但是它的肉是非常软的,一捏粘粘的,一捏就碎了。我们就要想,果实是这样软,粘腻的一个果实,核为什么这么硬?核跟石头一样坚硬。那么这种坚硬的东西,就是一股金气,收敛之象,所以山楂这种酸味啊,这种酸柔啊,一定是能够化坚积,说明它这种酸味的力量非常强,没有这个核非常坚硬是承受不了它的酸味的,其它软果核根本不可能存在,所以咱们的大自然任何一个存在的东西,必然有它存在的道理在里面。生生克克,生克之化都是自然而然的一个东西,不是说我们非常机械的推理出来的。我想咱们人身上的肉啊,它再壅盛、再结实,练健美的那种结实的跟疙瘩一样,它也没有山楂核那么坚硬吧。所以咱用上山楂这味药,山楂肉必定能把这些多余的储蓄多余的肉肯定能化掉。
现在可以给大家介绍一个小验方。这个验方就是用新鲜的生山楂三斤,洗净,煮熟把核去掉,光要肉。然后加一点三七粉,少量加一点熟地,放在一起拌均匀,蒸一下跟膏一样,放着每天吃,每天吃几勺,吃上两三个月,象这种病人特别胖,又能吃又能喝,这种病人两三个月之后,他的高血压很有可能就完全好了。对于不太愿意吃药的人,可以有这么一个比较简单的办法。
如果说愿意吃中药的话,那么效果就更快了。所以咱们对这种病人呢,就用平胃散和二陈汤做一个底方,化痰湿运转中焦,同时加上山楂,生姜也适当多加一点——生姜是运转中焦湿气比较好的一个药——那么这两个药加上之后,这个效果会非常明显。当然这种壅滞,土气的壅滞你用山楂相当于给它散开了,给它消磨推荡开了,还一定要排出去,所以要适当的用一点通腑的药,一般来说我就用一点枳实就可以了,对于火气、胃火比较大,可以用点少量的用些大黄也可以,不易常用,一般来说用枳实就可以。这个山楂的药用用多少呢?山楂也就是生山楂比较好的,也就是药力比较大,胃口差的用炒山楂也可以,但是焦山楂的效果就比较差了,一般我不用。山楂的量生山楂,一般来说我是从15克开始,一般不会低于15克,多的时候用到100多克,效果还是比较理想。
讲到这里呢讲一个具体的病例。这个病例是一个五十多岁的年龄比较大的阿姨,这个阿姨就是我刚才说的这种情况,她得了高血压可能近十年了吧,只不过自己家里条件可能也比较好,平时比较注意还算是,病情还算是比较轻,没有发展到很严重。这个阿姨就是典型的,非常胖,脸圆圆的,大脸庞,满脸通红。高血压木气淤滞的厉害,西医来讲就是毛细血管扩张了,所以脸一般都是艳红艳红的,到了晚期可能变成紫红,初期红彤彤的,红光满面,给人一种很有气色的这种感觉。那么这个阿姨是,来了之后呢,她的脉呀就是那种非常有力滑大之脉,非常牵紧,但是她的紧象之中,没有发硬的感觉,所以她的结滞没有结滞成块,还是可以流通的,脉象也不是很沉,不是说沉在底下摸不着,不是那种,只是整个人整个身体胳膊腿啊都是很粗的那种,整个比较胖,用她的话来讲平时痰很多啊,走路走快了都喘不过气来,气短。每年秋冬的时候都要到医院去挂点针,活血化淤的,预防怕得脑中风。好多年过去了,感觉也没有什么很好的效果,所以想用中药好好调理一下。
给这个阿姨用的方子,当时底方就是平胃散、二陈汤这个底方,适当的加了一点麻黄,因为当时,她的舌苔啊腻得比较润的一个舌苔,湿气湿浊比较多一些,所以用点麻黄可以更好的宣通阳气,麻黄用的量不大。山楂呢,用她自己的话说吃什么都香,胃口很好,吃饭吃不够,一见饭就特别亲,那么一种人。抓完药回家走的路上,要不是我千叮咛万嘱咐,她恨不得再买上二斤红烧肉回去。所以对于这种正气还比较足,体质比较好的时候呢,山楂你就可以适当的可以多用一点。所以我刚开始给她用的时候,是从50克开始用的,50克生山楂,最后最多的时候给她用到150克。那么几次之后呢,这个阿姨整个这个自我感觉啊,她最大的自我感觉就是人轻快了,痰少了,气顺了,大便通畅了,脸上的一条一条的红丝慢慢地隐进去了,隐隐约约不那么明显了。这就是咱们讲的神藏于内,不是完全的飘散于外的那种感觉,这就是收进去。
你看对这种刚开始得的这种病人,这个问题其实比较好处理,关键就是药物上没有太多需要特别注意的东西。那么这个病人实际上就是我们用的药都很简单,用药没有很特殊的,关键是这种病人平时饮食控制一定要做好,如果说你这边给他吃着药,他那面还大块吃肉大碗喝酒的话,估计很难见效的。凡是这种患者生活习惯又很难改变,所以很多高血压疗效不好有时候不见得咱们中医这个疗效不行,有时候可能跟患者本身生活习惯有很大关系。要我说你这个病人假使不吃药,完全素食的话,过上一年血压也就好了。这个阿姨在我这边大概是有二三个月吧,坚持的不错,坚持了二三个月。她刚开始的时候血压160/110左右,始终是这么个水平,即便吃降压药也降不下去,不管吃多少降压药,基本就是这样,最好的时候高压能降到一百四五左右,再降不下去了,低压几乎没变过,始终在100以上,到最后调理的是基本稳定在130/90 左右,整个人也瘦了一圈。以前她在家把自己当成一个病人,太累的活也不敢干,太远的路也不敢走,吃了这段时间药之后呢,成了一个家庭主妇了,什么家务活都干,亲戚朋友有什么事也都张罗帮忙去,她本身也是一个很热心的阿姨,感觉好象一下子年轻很多。所以对这种刚开始,病情不是很重的高血压患者呢,治疗的思路和办法都其实都很简单,就是消磨土气,就是解决中土的壅滞为核心,就要用山楂。山楂的用量,一定要看正气足不足,正气越足,你就用的量可以越大,正气越差,你就用的量相对减少,这个要临床灵活变通。我们这个急证主要以土气壅滞为主要特点的初期的高血压,这个大部分以中年人或年轻人为主,比较多。
初期的高血压如果得不到治疗,或者说治疗的不是很合适,这个人本人也不注意,生活习惯也不自我节制一下,自己再不在乎的话,慢慢的中土的淤滞就会逐渐加重,由淤滞变成郁结,一但产生郁结的时候,这个木气就不会那么通顺,就没有那么大的冲劲,这个时候就是走不动了,刚开始可以认为是拥挤,但还是在跑,现在可能是已经磕磕绊绊,就如走崎岖山路一样,寸步难行,有那种感觉,这个时候,你去摸患者的脉象的话,就不再是弦而有力的那种感觉,就是稍微有点弦细,偏硬,稍微有点涩象,有点这个结滞之象,我以前讲过,有点疙疙瘩瘩的那种感觉,脉象由这种正气比较足的感觉,慢慢的就开始改变,变成正气偏虚,阻滞的偏盛,那么这个时候,我们治疗的时候就不能用那么厉害的药了,应该是中焦和木气两方面一块儿来调。所以说为什么会产生高血压这个问题,西医来讲,就是脉道阻力增高,导致血液灌注量减小,引起身体的一个条件反射。实际上从中医这个角度来讲,血液的流通,这就是一股风象,风善行而数变,有这种风象,就是一股木气,木气如果不出现郁滞的话,就不会出现风象,是一股柔和之象,春风和煦,一旦出现郁滞,外在表现就是高血压。所以我们应该理解高血压产生的原因,产生的原因并不是说木气太冲,而是木气压抑的太深了,不能宣达,不能宣散,透不过气来,你可要给它一条活路,你老是让它处在一种很压抑的状态,它不在沉默中灭亡,就在沉默中爆发呀。一旦爆发,可能就是中风了,脑梗啊、心梗啊,所以说,有时候这个血压越高啊,说明这个木气郁滞的越厉害,这个时候我们应该采用疏导的办法,想办法疏散这股郁滞的木气,让它心里痛快一些,让木气升散的比较通畅,血压自然也就降下来了。如果从西医这个角度来讲,就是这个血压与而组织血液的灌注量是成正比的,如果由于木气郁滞的原因导致血液的灌注量减小的话,就好比阻力大了,你得到的氧气就少了,有效供应就少了,就必然要通过增加血压,增加供血容量的这个办法来改善满足组织的需求,机体组织对氧的需求,但是西医所有的降压药不是从这个方面来着手,它只是说给你把血压降下来,其余比如说你缺什么,你不够用他不管,这就是为什么西药的降压药用的时间长了,往往会引起好多并发症,就在这里。所以咱们中医正好可以发挥中医的长处,我们就可以从根本上把整个问题解决,把这个郁滞解除了,木气通畅了,各方面的供应也跟上了,各种并发症也慢慢的恢复了,不是越来越加重了。所以有人说这高血压不可怕,可怕的是它的并发症,这个并发症往往是吃西药吃出来了的。所以对这种时间比较长,郁滞比较深的高血压,这个时候病人年龄往往比较大五六十岁,也有年龄比较小的,体质比较弱的,这个时候病人大部分都偏瘦,木气耗散时间太长了,必然会消耗人体的精气,所以这个人往往就瘦一些,即使是胖也不象以前那样有气色的胖,是那种虚胖,脸上好像有点晦暗之气,舌苔已经是有明显的齿痕啊或是偏暗啊,舌苔有那种凉腻的感觉。我们看舌苔的时候,也要不仅是看这个是厚是薄,是润是燥,也要看它的是温是凉,是冷是热,这种感觉也要看出来,他也反应这个正气的强弱。
那么这种病人可以大部分算是处于中期,这种高血压患者基本上可以分成两类:一类病人消耗从脉象上来看比较偏于涩一点,属于阴精亏的比较明显,脉相那种不通畅的感觉比较明显,这个时候表现以木气郁滞为主,中焦还可以,或者说他这个中焦相对好一点,那我们治疗的时候就要以柔润木气为主,同时加上一些温运中焦的药。柔润木气我平时一般还是喜欢用我以前说过的这个柔四逆散,就是以乌梅为君药,那么这种病人脉相往往是寸关脉偏大一些,尺脉偏弱一些,由于这个郁结导致相火不降,还是比较明显,下面肾元比较虚了,所以这个时候不宜大的升散,虽然它是郁滞的比较深,你让这个木气条达疏散,以升散为主,但是这个时候不适合用大量辛散的药,而是以温润、柔润为主,就是要慢慢养。那么这个中焦呢,干姜有时甚至不能用的太多。有时候会喜欢用一些这个白蔻啊、砂仁啊、五味子之类的,这种药啊,一个是比较温润,不是温润而是温燥,另一个是属于种子之类的收藏、收敛之气比较好,容易把有限的一点中土之气,或者把一身周流之气尽可能的能够充分利用起来,不是耗散在外,主要让它对内工作。
白蔻这个药呢,我的感觉它的这个香味能够从上焦直达下焦,它的这个香味比较冲,但是又不是很浊,是比较清透的那种感觉。砂仁给我的感觉,它这个味比较重浊一些,没有白蔻那么清透,两个比较接近,反正都是能够把这个一气收敛起来,通过中焦直达下焦,都能有这个效果,都算是补肾的药。那么这种药物用上之后,有时候跟适量的生姜,或者炮姜或者是干姜相配有很好的运转中焦的作用,这个对于脉象比较虚的病人而言,我们尽量避免用麻黄、桂枝、细辛等药,本身中气就不多了,让这有限的正气用在刀刃上,让它都来破郁结,运转中焦,这个效果还是很不错。
顺便就讲一个例子。我的隔壁有个奶奶,六七十岁,老人是那种脾气非常豁达,也是属于老来少的那种,风风火火,年轻的时候做事就是很干练的那种人。她这个以前还是主要以喘为主,平时胃也不太好,所以经常去吃点抗生素,她老觉得上火,平常就输抗生素,所以这个血压也越来越高,再加这个胃不好。后来有一天晚上,病情比较重,就把我叫过去,当时这个脉象有一点虚阳外越的这个感觉,脉象是浮弦而大,寸关脉都很大,尺脉几乎摸不到,头晕,头疼,血压很高。那么这个时候呢,顺这这股劲儿,当时给她用的是温通的药,用的是四逆汤和麻黄附子细辛汤的合方,是这个意思,顺这这个气势,把一气周流的这个通道给它疏通一下。当时因考虑她年龄比较大,所以用的附子只是用的二十克,没敢用很大的量,告诉她先煎一个小时,过二十分钟喝上一小口,不敢喝多了。可这个老人家是退病心切啊,恨不得一天就好,因为她平时吃中药吃得比较少,以为中药只不过是一包草药,没把我说的话当回事,其实我给她说了好几遍,告诉她一定要注意,药劲比较大,老人家当着我的面答应的很好,等她把药煎完了,就咕咚咕咚把这一碗药全都喝下去了。结果这个老人家当天晚上喝了药不到两个小时就出现反应了,不停的上厕所,腹泻,拉的是头昏眼花,快脱水了,赶快打电话叫我。我一看快出问题了,我也很紧张,就赶紧送到医院,给补了点液,就慢慢缓过来了,没出什么事。
说这个例子,是一个插曲,就是讲作大夫有很多问题是我们预料不到的,这个问题如果从客观来讲,责任可能不在我身上,但是反过来讲你作为一个大夫,对病人他有一个什么样的脾气秉性,你应该有预见,像这种性格比较急的老人,平时没怎么用过中药,他对中药理解不是很多的话,你开药的时候就预先就要心中有数,就是要想的更周到一些,就要预防哪怕你就是一次把这个药喝完,也不要出事。所以这个我当时还是考虑欠周密,欠稳妥,说这个意思也是跟大家这个共勉,希望咱们在临床上胆要大,心要细,尽量不要出什么意外,不光是对自己负责,也是对病人负责。这个奶奶这个事情过去之后呢,对我还是比较信任,因为她知道关键还是她自己引起的这个反应,所以接着还得吃药,从此之后呢,她的脉象也算是因祸得福,从此她这个脉象就比较通畅,也是因为泄的比较多,所以整个脉象比较虚一些,一直是比较偏涩,所以我再也不敢给她用附子,一直用的就是这个柔四逆散,加上砂仁啊,白蔻啊,再加上这个五味子,稍微加一点平胃散这样运中焦的药,就是缓缓柔润,缓缓健运,这样来给她治疗,也不是每天都吃药,一星期也就吃个两到三付,慢慢的吃了有一两个月了吧,这个老人慢慢的觉得身体各方面就好转了,血压也基本上比较稳定,很少有高血压的时候。所以对这种病人就不能过于着急,因为她这个脉象本身就是这个中气比较虚了,已经比较亏了,如果我们急于求成的话,疏散的太快,耗散的太多,病人反而会承受不了,或者会进入恶性循环。
那另一种病人就正好相反,需要用这个宣散,咱们讲高血压这个病进入第二个阶段郁结比较深的时候,脉就比较沉,郁在里面出不来的一种感觉,但是整个脉还是比较实在,不是那种很涩,只是在里面出不来的那种感觉。这种病人的年龄都比较大,体质也不是很好,它的特点是阴精亏的还不是很多,但是藏的比较深,是这种感觉,脉也不会很粗,偏细,脉摸着是沉弦有力,是这种感觉,面色一般都是比较偏暗的。这个大部分偏于男性比较多见,因为这个女性本身就有这个阴柔之性,所以这个郁结就比较多见一些,而男性就相对比较豁达一些,所以产生这个郁结,郁滞在一块儿走不动,这个好像少一点,相反它只是郁滞越来越深,在里面出不来,这种感觉比较明显。所以你摸他的脉都是沉象,沉细,面色也是紫暗,血压也是持续的高,吃降压药也基本上没有用,这个时候,这种病人我们可以考虑用辛温疏通,升达疏散,用这种办法比较好,我们一般常用的方子象麻黄附子细辛汤,这是一个比较好的方子。
所以在这里就再讲一个病例。这是我们一个同志的父亲,五十多岁,十多年的高血压,人稍微有点偏瘦,整个面色有点黧黑色,比那个外国的黑人稍微好一点,就那种面色,色黑入肾,水气之色,这个肾气有点外漏之象,水湿之气,他的舌头也是比较偏于紫暗的那种,舌下络脉也是明显的曲张,舌苔倒不是很多,但是也有一点那个黄腻苔,脉象是典型的沉细,弦急有力,但是没有那种结成了块,走不动的那种感觉,基本上没有。那这个病人呢,我用的方子主要是麻黄附子细辛汤和这个四逆汤,再加上一些这个人参,麦冬养阴这一类的药,为什么要给他用这个养阴的药?因为这个升达宣散,麻黄附子细辛汤类,它这个疏通的效果虽然很好,但是这个阴阳都是如影随形,本身阴阳是时刻不可分的,阳气散的时候阴精必然要消耗,本身这个郁滞比较久,身体实际上比正常情况下已经偏于阴亏,所以你在用大量这个辛散的药,不加上一些这个柔润的药作化源之助恐怕达不到很好的效果,所以这个时候我一般用上大量的这个麦冬、山药、人参甚至会用上熟地,这个阴柔的药有时候量也不是很大,就几十克,它主要是起辅佐这么一个作用,不是起一个主导的作用,主导的还是麻黄附子细辛这些药,那么这个病人给他用的生麻黄,起步量二十克,从二十克开始逐步加量,一直加到最大五十克,那么煎药的时间是两个小时,因为附子这个药的量也很大,用了三五十克,细辛好像用了三十克左右,细辛没有怎么变,麻黄的量变化比较大一些,附子的量也没有怎么变,那么这个药喝的的时候是少量频服,二十分钟喝一小口,喝的时候我没有让他在家里喝,让他在医院输上液,就输一瓶葡萄糖,因为他这个消耗比较大,用上这个药,这个血液流通他自己都能感觉到“刷刷刷”,就跟人不停跑步一样,所以你要有能量的补充。所以就给他挂上一瓶糖,同时也有液体的组成成分,也是为了安全起见,也是这个预防万一,实际上这个病人也没有出什么事情,因为他自己感觉到,只是觉得喝了药之后,头稍微有点胀,因为这个药喝的很慢,一服药大概大半天才能喝完,喝完之后走路有点飘的感觉,还有点心慌,休息一下就能缓过来,没什么不舒服的感觉。那么这个方子麻黄的量逐渐加大用了一个星期,每天一副,每天就躺在这儿啥都不干,输着葡萄糖,一口一口的喝药,这个病人来的时候血压一般也是维持在一百五六,低压也在100以上,最好的时候他的低压能到90多的时候,那么一个星期之后呢,他的血压基本上接近正常,有一次好像没吃降压药,我记得是120|70左右,大部分时间是130|80左右,可能是这么个水平,效果很不错。这种病人你用完药之后他那个面色马上就退了很多,整个人气色就好看多了,舌苔那种淤的感觉也感觉很轻了,脉象一下子就出来了,也软了,自己感觉头也不那么木了,原先就觉的那个头啊好像是戴了一口铁锅一样,那种压抑的感觉,很不舒服,用完这个药后,这种感觉就明显的减轻,整个身体好像是比较松快这种感觉。这种病人呢,如果你是有把握,这个用药还是完全根据病人的情况,他如果是属于这种单纯的郁结不是很多,但郁滞比较深,在里面出不来的这种情况,体质相对还可以,就可以用这种疏通的办法来解决问题,这个非常快,这个效果是很快的,它不是说用了药以后就再没问题了,以后你还得慢慢给它养,按照这个柔四逆散加上这个运中焦的药,还是得给它慢慢的养,毕竟年龄大了。咱们如果想很快的见效,这个中药的效果其实比西药要快的多,所以这个也是比较满意的疗效,现在都可能半年多了吧,没有反复。
我们讲这个高血压到了这个中期的时候,郁结比较深的时候,这种病人可能女病人比较多一些,这个阴精亏的程度,结滞比较明显的时候,我们就要用比较柔和的办法来处理,用柔四逆散加上一些温燥的药,往里收,对于这个一些体质尚好的男性,这种患者,郁滞比较深,结滞不是很严重的情况下,我们可以考虑用这种疏通的办法,辛温疏通,但是要佐以滋阴的药,佐以这个养阴的药,不要散过了头,实际上从我们这个用药的配伍上就可以看出,阴柔的药配上温燥的药,辛温宣通的药配上柔润的药,都是这样互相搭配的,就像一个家庭一样,有爸爸,有妈妈,阴阳相配,阴阳相配就会生出一气周流,循环无端的格局,就有助于把这个一气周流把它恢复,所以我们不管指什么病,都是把有限的一气给它恢复正常的周流,有收有放,有来有回,中焦斡旋,源源不断,是这么一个过程。
如果这个高血压持续发展,没有得到很好的治疗,又往下发展的时候,这个时候会出现什么情况,那么这个时候就主要表现为肾气虚,郁滞的越来越厉害,这个木气郁滞引起的这个正气消耗,就没有这个正气去收藏,人体这一气它虽然在流通,最终的目的还是要完成一个圆周运动一样,要收回来的。实际并不真是圆那么一圈这么简单了,但它还是要回来的。如果他老是郁,由于这个郁滞老是往外散,它就收不回来了。收不回来,肾气刚开始逐渐是阴精亏,到最后整个肾气就亏了,根基就不固了。根基不固的时候,整个身体就相当于失去控制了,往往就容易出现类似虚阳上越,阳气外脱这种情况,这个时候脉象往往出现类似于比较急的情况:突然出现一些高血压。平时这个病人可能身体就已经比较差了,平时也许他的血压都高不起来了。可能某些情况下,比方说突然天气变化呀,吃点凉东西呀,赶上季节变化呀,肾气在突然大虚的时候,木气一下子没有跟脚了,立不住了,一下子飘出去、散出去,这个时候往往引起暂时的高血压。这就是肾气虚,根基不固这种类型。这个时候呢,就是我刚才讲的那个奶奶刚开始那种情况,就属于这种情况。
我的岳母呢,也出现了一次这个情况。当时是秋天,突然出现了高血压,因为她平时身体属于比较弱,人也比较瘦的那种,突然出现高血压,摸着脉象:浮弦而紧,非常大而且非常快,脉数,沉取的话,脉力明显的没劲,双尺脉非常弱,明显的阳气浮散于上。这种木气飘在上面横冲直撞引起的高血压是比较危险的,尤其是年龄比较大又偏胖的人,很容易出现脑血管意外,容易引起中风。所以当是我们也比较紧张,去医院检查排除了其它原因之后,确定只是一个单纯的高血压,就开始用中药给她治疗。刚开始因为还是自己家里人,畏首畏尾,放不开,不敢用药,这么治也不行,那么治也不行,最后想来想去还得走温通这条路。本身人体的气,它只会出现这个情况,本身为了调整不合理的状态,往上走不动了,郁得比较深了,所以它就像背水一战一样,我豁出去了,我拼命冲上去,希望能把这个郁滞冲开,能够恢复一气周流,所以造成了这种虚阳上越式的高血压。量血压具体多少,我记不太清了,好像高压140/150,低压好像100以上,110左右。当时给她用的也是大量的四逆汤和麻黄附子细辛汤,同时也加了大量的五味子这样收敛的药。因为她这个时候,你不能单纯地给它温通了呀,一定要让它上去的时候还要再下来,所以用大量的五味子,把木气再给它收回来。麻黄附子细辛汤把没有兵源的木气给它提供粮草一样,让它接上,让木气能够源源不断地不停地往上升,能接起来。右边用五味子再拽着,再收回来,这样就能把一气周流给它恢复。当时用的附子、干姜、甘草都是60克,麻黄、细辛好象都是20克左右,五味子好像也用了五、六十克吧,具体量我记不太清了,量比较大。这个方子煎了两个小时之后呢,煎了一碗,就让我岳母慢慢喝,一次喝一点,别喝多了。老人家这一付药好像喝了三分之一,就再没喝了,她说喝了这个药,心慌得很厉害,浑身颤抖,浑身打哆嗦,有点受不了,药劲太大了,哆嗦了一晚上,当时她也没叫我们,我们也不知道。一晚上没睡觉,天亮的时候说不哆嗦了,累得也起不来床了,我们去一看,吓一跳,好在没出事,再一量血压,110/70了,从此之后高血压再没犯过。当然我岳母的身体还是比较虚弱,她也不太喜欢吃药,像这种情况按说应该持续地吃上半年以上的中药,慢慢调理,还是能够达到一个比较好的状态。这个只能说是把一气周流的途径相对通得比较通顺了,血压能够维持在一个相对正常的状态,但是整个体质并没有得到一个完全本质上的改善。体质上的改善,肾气如果要想恢复的话,肾属水呀,水的成数是六,至少六个月的时间。
这是高血压到了末期,最后了,有可能出现虚阳上越的情况。这个时候就可以因势利导,用一些大量的温通的药,把一气周流的道路给它疏通一下,这样也能达到一个很好的治疗效果。但是根治的话,肯定还是要缓缓来调中土呀、养肝木呀、收肾气呀,这个还是要慢慢来,这个急不得。
从我这边临床的经验来看呢,高血压基本上就这么三个阶段:初期、中期、末期。初期的时候以中土壅滞为主,就是调中土,就是减肥。中期的时候主要是以郁滞为主,要么是柔润肝木,缓缓舒通;要么是辛温疏通,马上见效。到了末期各种郁滞可能更厉害了,但是它这个郁滞反而表现不出来了,因为太虚了,主要表现出一股虚象来了。这个时候呢,如果有虚阳外越你可以因势利导地给它疏通一下,如果没有的话,那还是给它慢慢的、缓缓去养。这个我可以后面接着讲。
为什么好多人都有高血压,很紧张,心想要一直坚持吃药,不能断药,吃一辈子药,你要不吃药的话很可能会脑血管意外,中风了,偏瘫了,这就麻烦了。所以病人心理压力很大呀,他就怕万一要偏瘫了,啥也干不了,自己难过不说,还给家里人添麻烦。所以很多人就是在这个压力下,你让他吃什么药都吃,吃一辈子都行。所以有时候想想,我们中医做的看来是很不够。假设我们每一个中医大夫,都能够保证短期内想降压能给你降下来,时间稍微长点,比如半年之内想调好都能给调过来,保证把身体都能够调好的话,也没有那么多人因为高血压最终产生好多并发症,其实很多人还是慢慢地接着就是脑中风,心梗之类的这种病。所以咱们中医大夫应该说还是任重道远呀。
我们接着再讲中风。高血压一个比较常见的,大家都比较害怕的,引起的一个病呢,就是中风,脑血管意外,脑卒中。中风,西医来说或者脑血管破裂,或者小血管血栓堵上了,总之就是郁滞的一个结果。现在西医比较发达了呀,一般出现中风之后,百分之百都去找西医去了,好像至少在我这还没有人说中风了赶紧来吃汤药,好像还没有,我还没碰到。所以对于中风急性期,刚发病的时候怎么治疗,我也没有现成的例子可以跟大家分享,但是可以说一点思路。因为这种病人在医院里我们可以见到。你摸他的脉的时候,就是刚刚发生中风,刚刚发生脑梗,或是刚刚发生心梗的病人,你摸他的脉非常的硬,这种脉的硬度,说的不好听就是有点像石头那么硬了。我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在临床上摸过这种脉象。张仲景在《金匮要略》里面有一个乌头汤,好像是叫大乌头煎吧(乌头煎),用乌头五枚,生乌头,治疗寒疝腹痛,就是治疗这种情况的。所以我说这种病,假设碰上一个病人没有条件用西医,只有中医可以用的时候,我们可以考虑用大量的乌头或者附子,没有乌头可以用附子。用这样的大量的温通的药来治疗。这种非常硬的脉象,就是寒气凝结的一种象,你用温通是没有问题的。要是说连药也没有,在家里出事了,好像台湾有一个老中医,有一个挺简单的小办法,两个耳垂放点血。因为耳朵从全息上来说,耳垂对应着头部呀。耳垂放点血,能够减轻脑部的血压。有时候可能就能救一命,对于抢救,争取一些时间,能缓解一下症状。这也是一些常识,大家知道一下,跟病人讲一下都有好处。实际上说实话,有时候人一下子倒了,倒在地上,有时候扎耳垂,手忙脚乱,没准都不知道怎么扎,你要实在不知道扎耳垂,扎十宣也行啊,就是十个手指头的手尖,也可以。因为从书上来讲,井穴都是在手指头的末端。使井穴放血的话,也能够流通气血,效果是类似的。有些人昏迷了,掐人中,扎十宣道理是一样的。
我们在临床上治疗的最多的,就是这种急性期已经过了。西医经过溶栓,经过输液,有的甚至经过手术,危险期都过了,剩下的只是病人偏瘫,四肢不遂了。出现这些症状,然后呢,有很多病人会来找我们中医来治疗,来调理。那么这个时候我们怎么去处理。这个时候咱们就想,中风的时候,所有的中风的病人,他实际上相当于木气背后,刚才我说的背水一战,或者说孤注一掷一样,郁到极处了,它爆发了,那么这一次爆发就不得了,他把全身的精气都耗散得差不多了。所以除了引起脑血管意外之外,凡是中风的病人体质整个就下降了一个台阶,体质一下子就差了很多。所以好多人甚至因为得了中风之后,高血压自己好了,再也没有高血压了。就是因为一气再也走不动了,再也没有那个实力了,并不是说高血压好了,而是体质差了。所以凡是有中风的,咱们中医教材上讲,还有中经络,中脏腑之分。那个只是从症状上来区分,如果我们从病机上,或者从病因上来分析的话,实际上所有的中风,全部都是中脏腑。都已经是病情深入脏腑了。如果不深入脏腑,郁结没这么深的话,他不可能出现中风的。所以对这种病人,我们就要从脏腑的深度去治疗。中风之后的病人,脏气都已经比较亏了,精气比较亏,尤其是肾精、肾气,都非常的差,非常弱。肾气弱,一气的源头鼓动就无力,木气就走不动,木气郁滞,这个时候是以虚为主,无力升散,中土也无力斡旋,所以这种病人大部分脉象比较弱,比较沉。一般胃口都比较差,大部分身上也会觉得偏凉、偏麻,有这些感觉。那么这个时候面对的就好比是个烂摊子一样,从何入手,怎么下手去收拾呢?所以这个时候,我的经验是从中焦入手,从后天入手。后天中焦给它调理好了,中焦运化,慢慢地能够恢复正常,木气可以得生,肾气可以得藏,慢慢地就能步入一个良性循环。所以调理中焦的土气在这个时候是非常重要的,决不是单纯用点活血的、化淤的,那不是最重要的。
那么讲到这里就通过一个具体的病例来给大家讲一下中风后遗症的治疗的问题。这个病人也是我一个同事的妈妈,她中风两三年了。主要是左边胳膊腿都是不太利落,她主要的症状是口里口水特别多。她的口水呢,不是清晰的口水,就象非常黏的能拉成丝的黏液,没有颜色的,比较清晰但又不是水,一拉就一根一根的,能拉出来。嘴里满嘴都是这种黏液,舌头伸不出来。因为黏液很多,又很黏稠,所以这位妈妈话都讲不成,没法跟家里人沟通。一年四季,春夏秋冬,每天都穿着棉袄,冷得不行。每天躺在床上不敢下来,下来就太冷了,感觉受不了。我给她看的时候是去年夏天。去的时候摸她的脉,是沉细而紧,那么一个脉象。沉取久按的话,没什么力,比较弱。郁滞不光比较深,正气也是比较虚的。所以对患者,用了大量的温通的药,原因就是她的脉比较沉,而且口里的黏液说明中焦已经郁滞得非常严重了,一般的药物已经推不动她了,所以迫不得已用了大量温通的药。附子好象从30克一直用到50克,生姜一直是用50克以上。像这种中焦的湿气,鲜生姜的推散、鼓动、化散的效果还是非常好的。同时配合大量的鲜竹沥来喝,主要是把她的痰浊化下去。大概用了两个星期左右吧,一直是以温通为主,慢慢她嘴里的黏液就消失了,没有了。整个人慢慢觉得不那么冷了。到最后是就可以把棉袄脱掉,能下来给家里人做点饭了。夏天就穿上自己的单衣,穿上夏天的衣服了。人的精神完全好了很多。我第一次去的时候,她的眼神是发直的,有点无神的感觉。到后来等她能换上单衣服,能下床做饭的时候,就已经能跟家里人慢慢地沟通了,能说话了---以前是说不了话,能说谢谢,能跟家里人作简单的沟通。整个面色也好了很多。那么第一步是先给她化痰涎,后面用的......。象这种病人,完全恢复的话,不可能起速效的,你要一直给她用温通的药,这个病是好不了了,一定要给它收回来。所以好多慢性病我们用上大量的附子干姜之类辛温宣散的药,效果很好,但是用过一段时间之后,可能效果就不好了,甚至越来越差。这是什么原因呢?这是因为一气周流固然是需要宣通,走不动了你需要帮它一把,但是它不是说全都要散出去呀,你老往外散,有出无进,慢慢地就把身体本钱就耗散光了。所以阳气最终要收回来的,温通比较容易,温藏比较难。好多病不容易好,道理就在这个地方。所以这个病人到最后就要给她改成温藏的一个方子。
温藏的方子我们用什么呢?主要还是以中焦为主,运转中焦。中焦运转了,气慢慢就能藏进去。一气周流,左路升上去之后,肺气敛降,它都要通过中焦的。如果中焦不能运转,不光升不上去,它也收不回来。所以最后中风病人的调理,如果刚开始有一些比较急的其它症状,我们暂时给他处理一下,把大的局面给他控制一下。最终恢复的话,一定要从中焦入手,调理中焦。调理中焦的话,一般我是看病人的体质,以平胃散作为一个基础方,如果病人脉比较涩、比较弱的话,可以加上附子理中汤的意思。如果病人的脉比较滑,有点滑象,精气亏的不是太厉害,你也可以适当地加一些二陈汤的意思,化化痰。在平胃散的基础上,要么帮助他滋润,要么帮助他去湿。根据情况灵活处理。在这个基础上加上一些柔润木气的药,这个时候我觉得还是以柔四逆散比较好一些,比较温润。当然如果脉象比较实的时候适当用点四逆散,也是可以的。很多病人用上一段时间之后,胃口慢慢会好。脉象摸着慢慢就会有力。这个时候可以慢慢加上舒达肝木:像桂枝啊,甚至少量的麻黄细辛啊,慢慢地可以用了。用上的目的是为了什么呢?为了改善他的偏瘫,肌体活动不利。因为胳膊腿毕竟还是属于在外的东西。气血你要让它舒达开,有充足的供应,木气一定要周行全身,让它走遍,才能慢慢恢复。刚开始可以先以脏腑为主,脏腑调好了,化源充足了,慢慢再往外散,由内到外。并且在散的同时呢,要注意不能散的太过了。要保证一旦胃口好,还要适当加上收肾气的药,巩固根基。所以治疗中风后遗症的整个过程,我就说跟愚公移山一样,不要急,一点一点来,慢慢地把中焦培养好。中焦立足站稳了,有淤血可以慢慢化,木气不升可以慢慢升,肾气不藏也可以慢慢藏。你只要有毅力,跟愚公一筐一筐挖山一样,总有挖空的那一天。这个过程,说实话可能得需要半年至少,甚至一年的时间,比较慢的。但是只要按这个思路去用药的话,病人如果能坚持用药,肯定有一个比较好的效果。如果说想一个月,或者两个月马上就能达到一个立竿见影的效果,能不能呢?也可以,有一些按摩的,或者从经络针灸这方面,能达到这样的效果。但是那个就象一种元气的激发一样,那时暂时的,不会持久的。这是我个人的观点,也不一定对,我觉得那个很难持久。真正要把这个病治好,还是要从中土入手。这个病最初---高血压是土气壅盛,到最后成了土气衰败了。所以你看,始终也离不开土气。把土气这个中焦斡旋好了,打好基础,慢慢地由后天到先天,再把肾气培养好了,这个病慢慢它会好的。即使不能恢复到正常,至少让它恢复到肢体基本上能够自己活动,能够生活自理是没有问题的。
以前《扁鹊心书》里面用大量的艾灸,大量的乌头附子,硫磺,来治疗中风,效果很好,它主要还是急性期,急性期效果比较好。像我们讲的慢性期,那个方法也是不太合适。再说古人没有现在人这么多郁滞,那个时候好像吃的没这么厉害吧,没这么好,郁滞没有这么多,也没有这么多西药,所以我们看书的时候也是要学习它的思想,要结合现在真实的具体病情来处理,也不要机械地去搬过来就用。
今天晚上主要是把高血压和中风两个关系比较密切的病,讲了一下自己在临床上的一些体会,说实话,中医在这方面应该有很好的优势,而且也不难。那么多疑难杂病我个人感觉高血压应该是最好治的一个了,不敢说百分之百的把握吧,基本上不管你什么情况,应该不打怵的。有比较高的把握能治好这个病。希望咱们每个人能够都尽一把力,能治多少治多少,让病人多受点益。内容呢,我就讲这么多,下一次给大家讲一下肿瘤这方面的认识。还有一点时间,大家有什么问题,提出来再沟通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