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火刑金是什么意思?现教材上为肝属木,肺属金。由于肝火过旺,耗灼伤阴,出现干咳,胸胁疼痛,心烦、口苦、目赤,甚或咯血等症。但是不是说必须具备以上症状才能判定为木火刑金。有时木火刑金亦不会出现这些症状。有人问我,为什么我
感冒时出现咽痒,
咳嗽,痰清稀,鼻塞流清涕,
发热微恶寒,脉浮,身痛,汗出,这个不是典型的太阳病
桂枝汤证吗?凭什么说是木火刑金?如果我说是教材蒙蔽了你双眼,你信吗?我们一直认为那些经方大师在运用经方时,都说抓主证来用方不必悉具。更何况仲景也明示:“见
柴胡证,但见一证便是,不必悉具。”更何况我讲的那么典型的症状怎会不是
桂枝汤证?当然我还漏了一些症状没讲:心烦,有时会咳醒,甚则胸闷。脉浮,但弦。鼻涕及痰初清稀,几日后变黄稠。(以为是久而化热,而且多是在服了辛温药后)初时,我亦学那些大师们抓主证,服桂枝汤无效后,又按“虚烦不得眠”的症状用
栀子鼓汤,亦无效。然后又按火神派的理论来“自残”。都后来才知道是木火刑金。 为什么是木火刑金?如果真的成立的话,中医的所谓的辨证论治体系岂不是很混乱?什么才是准确无误的诊病方法?不急,先讲清楚感冒的原因:很多人都认为感冒是因为着凉了。所以必须用辛散的药物将外邪排出体外。加上西医的认为感冒是细菌病毒感染。都重视外因。亦有重视内因,如火神派认为脾胃一虚,正气不足,外邪趁虚而入。故提倡感冒初未发烧时用附桂
理中丸,可截断感冒,我就是受害者。真相如何?确为内因,但不是脾胃虚,而是肝实!因为感冒前的信号是咽痒。脾胃二经并未达咽喉。故非因于脾胃病。《金匮要略》首篇名言:“见肝之病,知其传脾,必先实脾。”只有肝实后方克脾胃,才有正气虚,外邪可趁虚而入。但单纯补脾胃无效,因未治肝。几日后肝火渐盛,反克肺金,故咳嗽。肺受肝热所扰故流涕,汗出。肺与膀胱经对冲,肺经病,引起膀胱经即太阳经痛。若此时用抗生素苦寒伐肝,幸者见愈,不幸者由肝实转为肝虚。此时方为桂枝汤证。所以很多人就将二症搞错。注意:咽痒不是风,不能用
荆芥防风苏叶之流散之,肝补用辛,实证忌用。只有肝火极盛才会出现教材讲的经典症状。但真正的良医是知微见著,在未发展成大火就把火灭了。等火壮大后才知其源,不亦晚乎?
为什么我会认为感冒是由于肝实引起?肝脏是人体解毒器官,感冒来时肝脏必须奋起杀灭细菌,处于亢奋状态。不是实证吗?肝实之人多因食辛辣油腻食物,或因熬夜,或因急躁易怒,多由此发展为感冒。着凉不过是诱因。这就是为什么温病学派仍然大行其道的原因。不过现在很多没有常识的家长对小儿感冒动则打抗生素。为火神派发展提供极多的病源。很多学子不明其理
盲目加入其中,或动则辛温,动则辛凉,不亦悲乎!感冒患者很简单,只需问病人几个关键问题就不会纠结于
伤寒还是温病了。一,病人感冒有看过西医否?二,病人是否经常熬夜?三,病人饮食习惯如何?四,病人性情暴躁否?这样就不会被症状所迷惑了。
最后一点,关于肝实的治疗,如何用药?一,泻肝,二,泻心,三,实脾,四,补肺。《辅行诀》给出很好的范例:
黄芩黄连泻心;
麦冬五味子旋复花细辛补肺,
白芍泻肝
甘草实脾。若胸烦闷,可去白芍,用
枳实。咳甚可加
黛蛤散。
-----------原来如此,楼主漏了些症状未讲。我也发个辨证不明,误用经方致疗效全无医案,以共同提高。父亲长期干咳,无痰,口苦咽干,舌红苔黄厚腻。因过年受烟放花爆竹的烟雾刺激后加重。症见口苦咽干用
小柴胡汤一点效果也没有。黔
驴技穷,直到看了刘力红先生《思考中医》“辛以润之”的论断,再读《伤寒论》:“咽中干烦躁……作甘草干
姜汤与之,以复其阳。”处方:
炙甘草18g
干姜9g一剂大效。后在临床看过一妇人患梅核气,咽中如有炙脔,吞之不入,吐之不出,舌淡苔白微腻。因仲圣《金匮》有原文,未细辨证,疏
半夏厚朴汤原方,自认为必效,七日后患者复诊竟点效皆无。忆及治父亲的验案,疏甘草干姜汤合二陈汤,经患者反馈亦一剂知七剂已。
-----------
回复 励杏老人 的帖子 可见医道之难在于知微见著,必须探明其病因,知其何犯,随证治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