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 信 题 库 搜 索
中医理论
中医数据库
中国方剂数据库 中医书籍 常见疾病
中医疾病数据库 民间中医 中医教程
中医疾病诊疗 经方医学 中医药术语数据库
 医学全在线 > 中医理论 > 民间中医 > 正文
脉法精微:观汗察病
来源:本站原创 中医理论数据 字体:
汗为心液,是阳气蒸化津液,出于体表而成。出汗有着调节体温等作用,但在人的特殊状态下,出汗不仅能告知人们所患的疾病,而且能说明病情的变化。
  自汗 不用发汗药或其他刺激因素而经常自然出汗。祖国医学认为是卫阳不固、津液外泄所致。故常伴有神疲、乏力、气短、畏寒等阳气虚损的症状。多见于患佝偻病的孩子及甲状腺机能亢进的患者。
  盗汗 入睡则汗出,醒后则汗止,谓之盗汗。收后不恶寒,反觉烦热。祖国医学认为多因阴虚而致。阴虚则阳亢,阴不敛阳,津随阳泄而为汗。故常伴有五心烦热、失眠、颧红、口咽干燥等症。盗汗常见于肺结核浸润期病人。
  战汗 先见全身战栗,几经挣扎,继之汗出的为战汗。中医认为此是邪正相争,病变发展的转折点。如汗出热退,脉静身凉,是邪去正安的好转现象;若汗出而烦躁不安,脉来疾急,为邪胜正衰的危候。战汗多见于各种传染病发展期。
  绝汗(大汗淋漓) 久病突然汗出不止,四肢厥冷,脉微欲绝,精神不固,元气欲脱为亡阳危症。多见于心衰、虚脱病人。
  头汗 汗出仅限于头部。中医认为此多由上焦邪热,或中焦湿热郁蒸所致,多见于阳明热证和温热证。若见于大病之后,或老年人气喘头额汗出,则多为虚证。如重病末期,突然额汗大出,是属虚阳上越,阴虚不能附阳,阴津随气而脱的危象。但小儿睡时惯常头汗,其他症状皆无,不属病象。
  偏汗 俗称“半身汗”。它或见于左侧,或见于右侧,或见于上半身,或见于下半身,中医认为皆为风痰或风湿之邪阻滞经脉,或营卫不周,或气血不和所致。在临床上老人出偏汗可为中风的先兆,注意防范。但有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的人也常常出现偏汗。
  手足汗 是指手足心出汗。若汗出过多,又兼见口干咽燥,便秘尿黄、脉细等,则为阴经郁热熏蒸所致。
  香汗 多见于糖尿病患者,经常微微出汗,汗味具有芳香味或烂苹果味。
  黄汗 肝病或肝硬化病人,常分泌一种有特殊腥味的黄汗液。
相关文章
 4岁孩子感冒先流黄鼻涕,现在偶尔留清粘鼻涕
 请教诸位师友:为什么经常抽筋?
 贺普仁教授介绍
 “预防针”的作用究竟有多大?是好?是坏?
 十六种饮食严重危害儿童健康!
 海藻丸(《圣惠》卷三十。)
   触屏版       电脑版       全站搜索       网站导航   
版权所有:医学全在线(m.med126.com)
网站首页
频道导航
医学论坛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