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 信 题 库 搜 索
中医理论
中医数据库
中国方剂数据库 中医书籍 常见疾病
中医疾病数据库 民间中医 中医教程
中医疾病诊疗 经方医学 中医药术语数据库
 医学全在线 > 中医理论 > 民间中医 > 正文
中医资料:中日学者疾病认识观比较 [转贴申精]
来源:本站原创 中医理论数据 字体:
中日学者疾病认识观比较
郭秀梅*
一,绪言
疾病史往往被写成疫病史,这是很自然的,因为疫病具有厉害的传染性,被
感染者没有贵贱高下贫富之分,而且和生活环境,社会风尚,文化背景有密切的
关系.因此,很容易被史学家所撷取,医学家所重视.本文谈不上疾病史,亦不
拘於疫病,仅据现存文献记载,例举中日两国学者对几种疾病的病名,病因,病
理,治法的见仁见智,进而可见两国医学的相互影响,相互渗透,及其疾病发展
历史之一斑.
自徐福东渡扶桑寻求仙药,并带去了中国医学之日起,直至清代,即日本的
江户後期,中日之间的医学交流,基本上是日本的单向输入型,中国医学思想对
於日本之影响,已不言而喻.十八世纪,西洋医学的传入中国,日本汉医学的逆
输入及日式西医知识的引进,促使中国医学发生了巨大变迁1.因此,可以说研究
* 北里研究所东洋医学总合研究所医史学研究部.
1 陈邦贤,《中国医学史》,(北京:商务印书馆,1998),页7.
2 「疾病的历史」研讨会
日本医学及医学史,离开中国文化则无从谈起.换句话说,日本医学已成为中国
医学的一个分歧,千百年来,促进中国医学的发展及域外传播之功,良不可没.
日本与中国的文化交流,包括医学交流的密切程度是无法斗量尺计的,而且其进
化过程亦极多相似之处.下面让我们领略两国医学史的同时,比较对於疾病认识
观的异同.
二,中日医学时期的划分及特点
历史时期的划分不同於朝代改换,是很难一线切开的,在此援引现代两位著
名史学家观点,以为参资.
中国学者陈邦贤氏在其《中国医学史》中,将中国的医学分为四个时期:1,
上古时期;2,中古时期;3,近世时期;4,现代时期.周秦以前的医学,叫作上
古时期的医学.自汉代历两晋隋唐以至宋元的医学,叫作中古时期的医学.明清
的医学,叫作近世时期的医学.民国以来的医学,叫作现代时期的医学.
日本学者富士川游氏在《日本医学史纲学》中,按时代顺序把日本医学分为:
太古医学,奈良朝以前医学,奈良朝医学,平安朝医学,镰仓时代医学,室町时
代医学,安土 山时代医学,江户时代医学.太古医学即指史前医学和神只医
学,包括绳文时代,弥生时代.奈良朝以前医学,指大和时代.太古时代相当於
中国的秦汉时期,大和时代相当於三国至隋唐初期,奈良,平安时代相当唐,宋
时期,镰仓,室町,安土 桃山时代相当元,明初期,江户时代相当明末,清代.
日本太古时代,人神无别,神话和历史混杂,所谓医学也完全是魔法.当然,
中国医学亦源於巫术,神权和迷信笼罩著先秦以前医学.但周秦医学已经脱离了
魔法,建立了较完备的自然哲学体系,《黄经内经》已证明了这一点.也就是说,
当中国已进入哲学医学阶段时,日本医学则处在朦胧的神学状态,这一人类进步
差有千年之距.
中国的上古医学与日本的太古医学,没有文字记载,只能通过人文学者和考
古学家的考察,以及根据後人记载的神话,传说来推测那时代的情状.中国传说
郭秀梅:中日学者疾病认识观比较 3
中的人物有伏羲,神农,黄帝等,他们发现了火种,制作了耒耜,创造了医药,
启化了民智.几千年来,中国医学一直以这些人为中心发展过来了,并得到了人
们的认同.日本古代传说中的医神有大穴牟迟神和少名彦名命神,《日本书纪》
中有这样记载:「夫大己贵命与少彦名命戮力一心经营天下,复为显见苍生及畜
产,则定其疗病之方.」2大己贵命即大穴牟迟神.此二神用祈祷,禁厌及内服药,
外用药,汤泉疗法等治疗疾病,被称为日本医学之祖.
中国的中古医学,是一个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历岁千五百馀年,难以简单明
了地说清楚其特点.这一时期医学从实践经验的积累,进入了系统理论的总结,
名医辈出,如扁,淳于意,张仲景,华佗等.著述见世,如《神农本草经》,
《难经》,《伤寒论》,秦简,汉简等.医学与药学齐头并进,而且开始以这种
理论指导临床.临证医学,养生学,预防学也逐渐完善.魏晋南北朝时期,随著
科学发明的堀起,医学也向科学化迈进,并对医学理论加以系统整理.如王叔和
编次《伤寒论》和撰写《脉经》,皇甫谧的《针灸甲乙经》,陶弘景《本草经集
注》等.这一时期,还出现了继承,汇集和编著方书的风气,其著眼点是实用及
备急.如葛洪的《肘後备急方》,陈延之的《小品方》等,代表了当时临证医学
水平和方剂学形成初期的概貌.
进入隋唐时期,医学理论,药物学,方剂学,医学教育学及临证各科得以全
面发展.除继承了前代医学习尚之外,还接受了佛教,道教的影响,同时东罗马
帝国交通的开通,同印度,西腊医学的接触,中国医学摄取了奇异的文化,更加
多彩地发展起来.这一时期造就了伟大的医家及不朽巨著,如杨上善的《黄帝内
经太素》,巢元方的《诸病源候论》,孙思邈的《千金方》,王焘的《外台秘要》,
《新修本草》等,使中国医学内容更加丰富,并为後世医学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宋金元时期,科学技术获得突出的进步,尤其是印刷业和航海业的发展,及国家
重视医药事业,宋政府创立校正医书局,对历代重要医籍进行整理,校勘,并刊
行,同时又组织专人编写大型方书,《太平圣惠方》,《圣济总录》,《太平惠
民和剂局方》等相继问世.金元时代刘完素,张从正,李杲,朱丹溪四大家的形
2 富士川游,《日本医学史纲要》,(东京:平凡社,1979),页6.
4 「疾病的历史」研讨会
成,为中国医学打开了新局面,开创了学术讨论争呜的新风尚.对中医理论的深
入研究,体系的完善,起了极大的作用.
近世明清医学的特点是,许多医家通过对前人医学成就的总结,并结合个人
临证经验,编撰了大量的医籍,如举世闻名的《本草纲目》.中外交流也空前频
繁,国外的科学技术与医学知识传入中国.清代最为突出的特点之一,为医学考
据学盛行,奉敕编纂大型全书,类书,丛书.其中有陈梦雷等《古今图书集成
医部全录》,纪昀《四库全书》中收中医药书籍191种等等.另外,出任日本的使
官,学者,已注意到了中国医书散佚於日本,及日本学者研究中国医学界的成果,
将大量医学书物回流国内,日本的汉方医学在中国初绽.清末,民国现代医学时
期,大量西医学涌入中国,一方面使中国学者开了眼界,同时也使中国的传统医
学受到了冲击,在统治者的排斥,限制和消灭的政策摧残下,处於历史上最困难
时期.而这个时期的最大特点,是民力办学,培养了大批优秀的中医人材,维护
和发展了中医事业3.
如上所述,日本奈良朝前(纪元前79 709年),主要是大和时代以後,相当
於中国的隋,唐初,最初是韩医方传入日本,其後随著佛教及随唐文化的传入,
印度医术,特别是隋唐医学取代了韩医方,给日本医学以极大的影响.使太古神
秘,魔法的医术向经验的,宗教的医学迈进了一步4,一直到平安朝中期,兴盛的
隋唐医学以各种形式不断地流入日本,先是遣隋唐使,僧,留学生们,带回了灿
烂的文化.继尔,鉴真大师东渡,以及通过唐贸易等渠道,中国的制度,文物,
书籍大量涌入.此时日本医学,一方面保存著古来民间医术,一方面极力追随模
仿隋唐之法.《大宝医疾令》中规定习医者必读之书,除《甲乙经》,《脉经》,
《素问》,《黄帝针经》,《明堂》等外,还有《诸病源候论》,《千金方》等
隋唐医书.另一方面,平安时代,日本自国文化意识也相当强烈,平城天皇忧於
日本古来医学淹没,命日本各地方官所,大小神社,豪门贵族等尽献家传秘方,
并令出云广贞,阿部真直将其编集为《大同类聚方》(「大同三年」808年)100
3 傅维康,《中国医学史》,(上海:上海中医学院出版社,1990)页554.
4 同前揭(2),页22.
郭秀梅:中日学者疾病认识观比较 5
卷,後数十年,出云广贞之子菅原岑嗣奉清和天皇之命编纂《金兰方》(「贞观
十年」846年)50卷,惜此二书皆佚.现存最古的日本医书为成书於天元五年(982
年)的《医心方》30卷,此书以《诸病源候论》为楷模,参考隋唐医书编集而成,
所引用的内容均为未经校订的原本,这些资料对於考证中国医学有相当重要的意
义.从这一时期起,中国医学在日本深深札下根,并亦被全盘接受.同时亦证明
了隋唐医书及医术,已迅速地流入了日本.可是此时的日本医学尚属贵族医学,
像《医心方》这样的贵重的医籍,只能藏之秘府,人间莫得窥焉.因此,《医心
方》并未对当时日本医学起到指导作用,直至正亲町天皇永禄三年(1560年),
才得以重见天日.
平安朝之後的鎌仓,室町时代,随著政治和宗教的革新,医学内容也发生了
变化,其外观虽不及平安时代那么灿然燿目,但其实质性的进步是前所未有的.
此时的特点,是一边积极摄取宋代及宋以前的医学,一边试图摆脱单纯模仿的旧
习.其医学主流已由官医转向民间医家,同时受宋代大量编纂方书的影响,具有
代表性的两部医学全书纂成,即原性全的《顿医抄》和《万安方》.这两部医
书,收集了前代渡来医书,及最新传入的宋元医籍,汇集大量医方,并加入自家
经验,论点而编成.仅加入自家经验这一点,就比《医心方》进了一大步,也就
是说,原氏已知道在临床运用医方,检验其有效性,并表明自已的观点,这正
预示著有别於中国医家的独自理论的萌发.当然,《顿医抄》和《万安方》的价
值,毫不亚於《医心方》,如果说《医心方》是研究中国唐以前医学的贵重资料,
那么应该说研究唐宋,特别是宋医学的参考,非此二书莫属.
室町,安土 桃山时代,传受中国医学的主流由僧人扩大到一般的医家,医
者直接进入中国留学生的例并非罕见.金元 明医学的影响比较普遍,切实而且
迅速,在祟尚《伤寒论》,宋方书的学风支配下,对金元四大家的李朱新鲜学问,
格外产生兴趣,很快就形了以田代三喜,曲直濑道三为首的新学派,这一学派在
日本医学史上被称为後世派.另一特点是西洋医学的传入,即指南蛮流外科的早
期传入日本,西洋外科学给日本带来了良好的影响,不仅进行理论传授,还临证
实践,颇得多数医者好感,故从学者非鲜,乃至後来南蛮流外科一派的结成.
6 「疾病的历史」研讨会
江户时代自1603至1868,经历250馀年,史学家将这250年的历史分为前,中,
後三期.江户前期,天下太平,学问技艺取得了长足的发展.此时的医学,一方
面沿袭,弘扬李朱医学,实现了中国医学的日本化.一方面与後世派理论相忤的
一派,认为医学当遵循古来张仲景《伤寒论》,其代表为名屋玄医,後藤艮山等,
形成了与後世派相对立的古方派.江户中期诸家学问尉然勃兴,後世派和古方派
的学术论争,加之兰学的导入,使日本医者眼目为之一新,一部分学者涌入兰医
之门,而不久即产生了汉兰折衷派.此时期另一值得重视的学术倾向,即在中国
清代考据学的薰陶下,产生了相当有实力的考证学派,以这一派主管的著名的江
户医学馆,为日本汉方医学的继存与发展立下丰功伟绩,这派学者直至江户时代
末期,以坚韧不拔的精神,著书立说,考证传承.可以说由於他们的努力,使中
日两国的很多文献免遭流失,为中医学及日本的汉方医学留下了不朽的业绩.
在日本医学上,有一段特殊的历史,不容忽视.即德川吉宗任将军後,即於
享保5年(1720)解除了禁书令,由於他重视实学,不仅主张大量输入学术书籍,
而且对医疗技术的传入也特别著力.所以经常委托清商船招聘医师僧侣,或有特
殊技能的人,如马医和长於骑射者渡日.直至19世纪初,由幕府招聘渡日的中国
医师共有20人左右.旅日医师在日本传播医术,培养弟子,著述诊疗,使日本医
者对中国的状况及民俗有了亲灸的了解.5这不能不说是一种极富实效的交流方
式,反映了日本民族的好取彼此之长的特点.
三,审因论病,各俱慧眼
对疾病的认识,由於长期实践经验的积累,两晋南北朝,隋唐时期的临床医
学家取得的成就最多.葛洪在《肘後方》中对疾病的描写已非常准确,巢元方在
《诸病病源论》对疾病的病因症候论述得十分细致.唐宋之时的大型方书更著眼
於以方对证.因此,对疾病的辨析越发严格.至金元及明清,中国医学从理论到
临证,都有了长足的发展,治法也更加丰富.现存日本中世最大的医学全书《顿
5敦秀梅,《中华医史杂志》第29卷第2期,〈清代医师旅日钩沈〉1999年4月.
郭秀梅:中日学者疾病认识观比较 7
医抄》,《万安方》,表明了日本医学开始咀嚼,消化,吸引中国医学,并独辟
道路.
下面列举常见病,考察比较中日两国学者对其认识,及其发展过程,从而了
解中日医学的相互影响.
1,黄疸
文献记载:
最早记载黄疸症状,可见张家山出土汉简《脉书》:「M 2.6其所产病,齿痛,
朏肿,目黄,口乾,臑肿,为五病.」成书於後的《素问 刺热篇》:「肝热病
者,小便先黄,腹痛,多卧,身热,热争则狂言及惊,满痛,手足躁,不得安
卧……」和《素问 平人气象论》:「溺黄安卧者,黄疸.」尔後,《金匮要略》
中又有五疸之分类,即黄疸,谷疸,酒疸,女劳疸,黑疸.进而,巢元方在《诸
病源候论》中专立黄病诸候,根据发病情况和出现的不同症状,区分为二十八候.
至宋《圣济总录 黄疸门》又分为九疸三十六黄,可见对於这种疾病,已从单纯
的发黄症状发展到根据病因而别立症候.
日本现存文献见於《医心方》卷第十 治黄疸方第廿五,治黄汗方第廿六,
治谷疸方第廿七,治酒疸方第廿八,治女劳疸方第廿九,治黑疸方第卅,所载除
引《诸病源候论》之外,皆为唐以前方书.《顿医抄》卷第廿六 黄疸:「凡黄
疸病有三种,一黑黄疸,二黄黄疸,三白黄疸也.一黑黄疸,目黑也.二黄黄疸,
目尿共黄也.是则是普通黄疸也.三白黄疸,目中常如眠状.」将黄疸病,依变
色简单地区分为三种,并明确地提出了白疸之证.
名义:
疸,《说文解字》:「疸,黄病也.」可知疸即是黄疸之意,无黄证则不可
称疸.相反,後世则将黄疸连称,似乎是无黄字则疸无义可示.这是单音词向双
音发展倾向在医学术语中的反应,类似的词语还有很多,如:瘀-瘀血,暍-中
暍,喘-喘息,厥-厥逆,痱-风痱,-痛,谵-谵语等,有待作详细的研
8 「疾病的历史」研讨会
究.另外,疸与瘅字在秦汉时即被混用,瘅亦作黄疸之称6.正如《说文解字注》
中所记:「瘅,劳病也.段注云:瘅与疸音同而义别,如郭注《山海经》,师古
注《汉书》,皆云:瘅,黄病.王冰注《素问》黄疸云:疸,劳也.则二字互相
假而淆惑矣.」鉴於此说,马王堆汉墓出土的帛书《阴阳十一脉灸经》其所产病:
口热,舌柝,嗌乾,上气,噎嗌中痛,瘅,嗜卧,欬,瘖,为十病」条的瘅证,
究竟指劳病,还是黄疸,难以断言.
对於黄疸的名义,日本学者有不同的见解.
如:多纪元简《金匮玉函要略辑义》:「疸本作瘅.瘅热也.故有消瘅,瘅
疟等之称.而热郁发黄,谓之黄疸.疸乃非黄病之恶.字书注疸字云:黄病也.
误.」
喜多村直宽(1804-1876)《金匮要略疏义》:「疸字本作瘅,瘅,热也.
故《内经》有消瘅,瘅疟等之称,而热郁发黄谓之黄疸,疸乃非黄病之谓.然《说
文》「疸,黄病也.从旦声.」《汉书 严助传》「南方暑湿,近夏瘅热」,
颜师古注:「又曰:瘅,黄病也.」世遂以疸为黄病之义,而篇中更有省黄字,
单称疸者,则亦可互通也.
山田业广(1808-1881)《金匮要略心典笔录》:「《说文》疸,黄病也.
此释字之例,犹暍,伤暑也,而医书多称中暍.瘀,积血也,而医家多称瘀血之
类,不可执此以释彼,执彼以律之.本篇中曰酒疸,曰酒黄疸,曰黄疸,曰疸,
所称不一,若驳「疸,黄病也」之义,谷疸当云谷黄疸,女劳疸当云女劳黄疸.」
多纪,喜多村,山田二氏均为江户时代的考证派的知名学者,他们的观点已
明显地与中国传统的解释相抵忤,并对中国古典字书也产生了怀疑,认为依字书
而解医学已有难通之虞.
认识观:
关於黄疸的病因病机,不出湿热二字,历来无大纷争,如《仁斋直指方》所
论:「湿与热郁蒸於脾,面目肢体为之发黄,此即疸也.疸之名有五云云,五者
虽不同,其为黄则一,自本自根,未有非热非湿而能致病者也.」可以说,这是
6 范行准,《中国病史新义》(北京:中国古籍出版社,1989)页292.
郭秀梅:中日学者疾病认识观比较 9
对黄疸病因病机的一般性总结.而於分类,则诸说纷纭,自《神农本草经》,《诸
病源候论》既有八疸,九疸,五黄,九黄,三十六黄之说,难以总括之.正如宋
陈言《三因极一病证方论》所云:「古方叙五种黄病者,即黄汗,黄疸,谷疸,
酒疸,女劳疸是也.观《别录》则不止於斯,然疸与黄,其实一病,古今立名异
耳.」
日本学者白水栋(1723-1784)在《金匮要略衬注》中与陈言相似的论述:
「黄疸者,一病名也.凡发黄之病,其证因各异,而其为病,固亦各别也.唯其
发黄之证,则是同一耳.既其证因各异,而其为病,固亦各别,则不可概而名之
疸,以为一病也,此其建名之不当也.苟名之不当也,其治法亦必随之疏,然则
名之关於治法,其用已大矣,不可不审也.夫发黄之病,其证因各异,而其为病,
固亦各别也.则其建名亦当各别,而今此篇概而名之以一病名,此所以不可徵据
也.故今不取黄疸之名也.凡发黄之证,虽云其证各异,而其病各别,唯其之证,
则是同一也,则概此发黄之众病,谓之黄病可也,此所以不取黄疸,而命之以黄
病也.」
治法:
针对湿热郁於脾胃之病理,一般的治疗大要为疏导湿热,通利二便,调和脾
胃.观诸方书,不外以菌蔯为君药,佐以解毒渗湿健脾之味等等.唯至清代,徐
灵胎之说法最为新奇,故摘录之.《医学源流论》:「病有不必服药论:天下之
病,竟有不宜服药者,如黄疸之类是也.黄疸之证,仲景原有煎方,然轻者,用
之俱效,而重者俱不效.何也 盖疸之重者,其中有囊以裹黄水,其囊并无出
路,药只在囊外,不入囊中,所服之药,非补邪,即伤正,故反有害.若轻病则
囊尚未成,服药有效.至囊成之後,则百无一效,必须用轻透之方.或破其囊,
或消其水,另有秘方传授,非泛然煎丸之所能治也.」与历来脾胃不和的通说不
同,认为黄疸之病关键在囊中,或指胆囊耶 的确是一个不小的进步.
和田东郭(1742—1803)强调说:「黄病皆与脾胃相关,脾胃中浊水畜留所
致,故当用铁粉逐浊水.」又说:「黄疸皆用茵蔯五苓者,大误也.」「黄胖病,
当以食禁为要.」
10 「疾病的历史」研讨会
多纪元坚(1795-1803)《金匮玉函要略述义》认为:「黄疸之病,有阴阳
二证,更有湿胜燥胜之异,……後世以茵蔯附子并用者,即寒湿之治已.如茵蔯
五苓散证,岂湿热发黄之轻者乎 此诸黄者,皆病之属里者也.」
2,脏躁
文献记载:
《金匮要略 妇人杂病脉证并治第二十二》:「妇人脏躁者,喜悲伤,欲哭
象如神灵所作数欠伸,甘麦大枣汤主之.」
《脉经》卷第九 平咽中如有炙脔喜悲热入血室腹满证第六:「妇人脏燥,
喜悲伤,欲哭,象如神灵所作,数欠,甘草小麦汤主之.」
脏躁的文献只见於《金匮要略》,以及与《金匮要略》有相当密切联系的《脉
经》,後世之记载,多转自此书.
名义:
脏躁的脏,究竟是指五脏还是子宫,历有异说.
赵以德《金匮玉函经衍义》.「《内经》以肺之声为哭;又曰;并於肺则悲.
《灵枢》曰:悲哀动中则伤魂.此证因肝虚肺并,伤其魂而然也.」以脏为肝,
肺二脏.
《医宗金鉴》:「脏躁,脏,心脏也.」
程应旄根据甘麦大枣汤的组成,并依《内经》记述推论曰:「《内经》曰:
悲则心系急,甘草大枣者,甘以缓诸急也.小麦者,谷之苦者也.《灵枢经》曰:
心病者,宜食麦,是谷先入心矣.」以脏为心脏.
清 沈明宗《沈注金匮要略》中曰:「此子宫受邪,上yin肺气之病也.子宫
血虚故为脏躁.」明确指出,脏为子宫,此说受到尤在泾的赞成.
多纪元简《金匮玉函要略辑义》曰:「沈尤以脏为子宫,甚误.《素问》以
小麦为心之谷.《千金》云:小麦养心气,本方所主,正在於此.」
後藤慕庵《金匮要略方析义》:「盖脏,心脏也.躁,躁扰不宁也.谓心脏
失养则善悲哭,有如神灵所作.」
郭秀梅:中日学者疾病认识观比较 11
山田业广《金匮要略札记》:「脏者附子汤条所谓子脏之脏,与矾石丸脏坚
癖不止,及内脏中之脏,义并同,盖古指子宫,直称脏.《脉经》卷九 平阴中
寒云云篇,妇人脏肿如瓜,阴中疼,引腰痛者,杏仁汤主之.《巢源》带下三十
六疾候,脏不仁.《千金》妇人杂治门,治产後脏中风,阴肿痛,当归洗汤.赤
白带下门,小牛角散主治.产後脏开经利,龙骨散主治.五曰子脏坚,六曰脏
癖,十曰脏闭.是也.脏燥者,谓子脏血燥而无滋泽也.失血本生於心,子脏乃
血之所聚,若子脏乾涸,则其势必波及於心,心亦从虚,此所以悲伤欲哭,所谓
血有馀则怒,不足则恐之义也.然其所由来,与真狂异.此所以不用克伐,而用
补脾养心之品,以滋养之者欤!从前注家皆为心脏躁扰之义,然「脏」一字,未
闻指心脏,其说竟属臆揣,不可从也.」
日本近代学者吴秀三,据《金匮》中的「脏躁」两字来译「歇斯的里」一词,
它是从希腊的「子宫」(Vbapa)二字的语源而来的.
关於脏躁的名义,由於赵以德氏最初释为肝肺脏,对後世以较大的影响,故
有五脏之说.但又因原文为妇人脏躁,作为妇人病,其脏当指女子特有子宫.日
本也接受了两种解释,各自以理立说.至近代吴秀三氏直接用「脏躁」对译兰医
的「子宫痫」即歇斯的里,为脏躁病找到了现代医学的佐证.中国传统医学的诸
症状,是不可能现代医学一言而概之的,只能认为它们之间有相似之处,而且这
个相似比率可能是1:2,3或更多,更覆杂.自西洋医学传入之後,有些学者,试图
将中医与西医进行对释,其结果可能是双方被扭曲龉龃.
认识观:
脏躁病的论述多见於《金匮要略》的注释书中,而在妇科著作中并未列为专
论,可见这种症状并不多发生,其治法亦单纯,或时不治自愈.综合各家之说,
对於此证特点,是发於妇人,与肺,肝肾,心诸脏和情志有密切关系.尤在泾在
《金匮心典》中说:「脏躁,沈氏所谓子宫血虚,受风化热者是也.血虚脏躁,
则内火搅而神不宁,悲伤欲哭,如有神灵,而实为虚病.前五脏风寒积聚篇所谓
邪哭使魂魄不安者,血气少而属於心也.数欠伸者,经云:肾为欠为嚏;又肾病
者,善伸数欠颜黑,盖五志生火,动必关心;脏阴既伤,究必及肾也.小麦为肝
12 「疾病的历史」研讨会
之谷,而善良心气,甘草,大枣甘润生阴,所以滋脏气而止其躁也.」这里已将
脏躁病证的病因病机及治法说得很清楚了,特别是对情志变化的认识,已为後世
的神经症状说提供了依据.
《洛医汇讲》中所收鎌田硕庵「妇人脏躁说」,引录於下:「《金匮要略》
所论妇人脏躁,古来未尝有明解可据者也.其甘麦大枣汤方,孙氏《千金》,许
氏《本事》以下,皆以为心脾经之药,无论复异论矣.我邦近代古疾医之学大阐
《伤寒》《金匮》蕴义,互相发明者世不乏人也.特至脏躁之病,则未有微诸,
今日而辨别何等病者矣.若东洞吉益氏之英迈,犹未免搜焉.谓妇人脏躁宜削
去妇人二字,然其於脏躁徒为一种急迫病,若不识果为何物也.……忽记喎兰医
说《内科撰要》妇人病篇中有子宫痫,其说以谓其感触之捷即妇女常态而禀性之
脆弱,诸脏为紊乱扰杂,运动失序,遂进致上冲至於颈则妨碍咽喉,障遏呼吸,
此为子脏冲逆也.弥进则逼於四肢神经,终至不省人事也.……兰医说子宫痫是
已盖脏子脏,即子宫也.仲景氏揭妇人二字可以见矣.」
现代落合泰《汉洋病名对照录》中对脏躁作此论说:「本邦里俗唱狸犬
之类,妨害妇女而为邪崇说,由其地方有各种之异称.筑紫地方有河伯之邪崇或
发切之称,此症殊在妇女童子,觉温风吹来,则自毛发结节脱落,卒然绝死,暂
时而苏生寻寒热往来,云关东所谓鎌鼬是也.在周防长门近邑,有狐附或犬神或
土瓶等之邪崇,然予未经见其病,故不知其为何症也.」落合泰氏所述症状,虽
然与脏躁类似,但更接近於歇斯的里证.
治法:
治方皆遵《金匮要略》的甘麦大枣汤,并随证加减.正如鎌田硕庵氏在治愈
脏躁病人後,感叹曰:呜呼!长沙夫子之神於医方,人能得其肯綮,则概皆当如
斯也.唯在於人之得不得耳.
3,淋沥
中医典籍多次出现「淋沥」一词,多数注家未予训释.还有「淋沥」音转而
成的「淋露」,历代注家多望文生训.文献记载:
郭秀梅:中日学者疾病认识观比较 13
《金匮要略 果实菜谷禁忌并治第二十五》:「桃子多食令人热,仍不得入
水浴,令人淋沥寒热病.」
《神农本草经》中品草部:「贝母味辛,平,主伤寒烦热淋沥邪气.」「白
鲜味苦,寒,主头风,黄疸,咳逆淋沥.」
《肘後方》「治尸注鬼注方第七」云:「(尸注)其病变动,乃有三十六种
至九十九种,大略使人寒热淋沥,恍恍默默,不的知所苦,而无处不恶.」
《诸病源候论》尸注候:「尸注病者,则是五尸内之尸注,而挟外邪鬼邪之
气,流注身体,令人寒热淋沥,沈沈默默,不的知所苦,而无处不恶.」
淋沥,历代注家均不作释.清代《医宗金鉴》卷四十三 小便闭遗尿不禁
总括云:「癃即淋沥点滴出」,小字自注:「癃者,即淋沥点滴而出,一日数十
次,或勤出无度,故茎中涩痛也.」《医宗金鉴》把「淋沥」解释为「癃」,认
为与小便有关,大约是把「淋沥」与「淋」混为一谈了.上古「淋」「癃」音义
相同,《内经》的「癃」就是《伤寒论》的「淋」7,但「淋沥」与「淋」却不可
混为一谈.
名义考证:
细绎以上原文不难看出,「淋沥」均与其他症状相连,「淋沥」只是描述某
种疾病的特徵,基本上属於摹状副词的范畴.若一概用小便点滴而出,去解释《金
匮》《本草》《肘後》《病源》之文,恐有诸多窒碍难通之处.
多纪元简首先对「淋沥」作出正确训释,《金匮玉函要略辑义》云:「淋沥,
寒热连绵不已之谓.」尔後,森立之《本草经考注》作了更为深入的解释:「淋
沥者,即淋淋沥沥,延日月不愈之义.」
多纪氏和森氏把「淋沥」看作一个整体,不囿於字形,对「淋沥」作出了令
人信服的解释,即连绵不断,类似今所谓慢性病之迁延难愈.
多纪元简在《医賸》中又对「廉沥」进行了考证,他从唐代张彦远《法书要
录》中发现「廉沥」一词:「陶隐居《梁武帝启》云:《治廉沥》一纸,凡二篇,
并是谢安,卫军参军任靖书.後又《治廉沥狸头方》一纸,是子敬书,亦以摹迹」
7 郭秀梅,《汉方临床》第46卷 11号,〈「癃 淋」音义考〉,页77-82.
14 「疾病的历史」研讨会
此「廉沥」显然是病名,森立之认为「廉沥」就是传尸.证据是「外台秘要」引
张文仲治传尸方中用野狸头.
今考「淋」古音属来母侵部,「沥」属来鍚部,二字构成双声联绵词.「廉」
属来母谈部,与「淋」属「侵谈旁转」,读音极为相近.所以「廉沥」与「淋沥」
应该认为是同一双声联绵词的不同写法.
森立之循此继进,在《本草经考注》中考查了《外台秘要》传尸篇所引「苏
游论」云:「传尸之疾,本起於无端,莫问老少男女皆有斯疾.大都此疾相克而
生,先内传毒气,周遍五脏,渐就羸疲,以至於死.死讫复易家亲一人,故曰传
尸,亦名转注.以其初得半卧半起,号为殗.气急咳者名曰肺痿,骨髓中热称
为骨蒸,内传五脏名之伏连.不解疗者乃至灭门.假如男子因虚损得之,名为劳
极,吴楚云淋沥,巴蜀云极劳.」
吴楚方言称传尸为「淋沥」,大约是由於这种极似肺结核的传染病,也具有
连绵不已的特点.前引《肘後方》也提到尸注「使人寒热淋沥.」但《外台》所
云「淋沥」已成病名.
森立之又从《诸病源候论》瘴气候里发现「连历」一词:「治不差,或黄疸,
黄疸不差为尸疸.尸疸疾者,岭南中瘴气,士人连历不差,变成此病,不须治也.」
「连历」在「连绵不已」的意义上,与「淋沥」无别,只是字形有点「连绵经历」
的味道.
淋沥音转为淋露.《灵枢 九宫八风篇》云:「三虚相搏,则为暴病卒死.
两实一虚,病则为淋露寒热.犯其雨湿之地,则为痿.」《神农本草经》:「木
香味辛,主邪气,辟毒疫温鬼,强志.主淋露.」
明代医学马莳《黄帝内经灵枢注证发微》这样解释「淋露寒热,盖人为露所
淋,必发为寒热也.」张介宾《类经》运气三十五解释《灵枢 九宫八风篇》这
段原文说:「其病则或因淋雨,或因露风,而为寒热」马,张二人都把「淋露」
拆开解释,说成是病因.
今天宋洛川等《灵枢经语释》采用了马,张之说:「如被雨淋,或露体当风,
而发寒热.」
郭秀梅:中日学者疾病认识观比较 15
汉代学者莫枚士《研经言》首先对「淋雨露风」说提出异议:「《本草》《灵》
《素》屡言「淋露寒热」.《灵枢》又以「岁露」名篇.露字人皆不晓.泉案:
淋露即羸露.古者以为疲困之称.《左 昭元年传》勿使有所壅闭湫底,以露其
体.注:露,羸也.」
莫氏在表述这个观点的文章「释露」文後加小字注云:「淋亦通疲」.总之,
训「露」为羸,训「淋」为疲.应当说,莫氏此说较马,张二人之望文生训已前
进了一步.
今人陈璧流等《灵枢经白话解》采用莫氏之说:「其发病多属疲劳困倦,寒
热相间等症」.郭霭春《黄帝内经灵枢校注语译》引莫氏《研经言》「释露」後,
作如下语译:「发病就会是劳倦寒热相杂等症」.
这样解释似乎比较妥贴了.但这段原文在《黄帝内经太素》卷二十八 九宫
八风中作「三虚相薄,则为暴病卒死,两实一虚,病则为淋浴寒热,犯其两湿之
地,则为痿」.
《灵枢》(还有《甲乙经》)的「淋露」,在《太素》中变成了「淋洛」.
仔细玩味原文,不难发现《灵枢》的「淋露寒热」,《太素》的「淋洛寒热」,
都是《金匮》:「淋沥寒热」的不同写法.《本草经》的「淋露」则相当於《外
台》「淋沥」和《法书要录》的「廉沥」,即传尸.
淋沥,廉沥,连历,淋露,淋洛,其实是同一个双声联绵词.读音大同小异,
含义基本相同或相近.北方方言至今仍用「离离拉拉」形容联绵不已,时断时续.
森立之之所云「淋淋沥沥」,正是此意8.
中国清代考证学已登峰造极,儒者研究医书已蔚然成风,而且成绩甚丰.这
一学术风尚,在日本引起巨大反响,在中国学术成果的基础上,形成了日本训诂
考据学派.这一派学者,医儒兼通,学风严谨,有相当深厚的小学功底,江户中
末期100馀年间,取得令人瞩目的成果,对於中国医学的继存及发展作出了贡献.
8郭秀梅,《汉方临床》47.1,〈联绵词淋沥 淋露〉页143-148.
16 「疾病的历史」研讨会
四,结语
中国医学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医学之一,而且是古老医学中理论体系最完善,
影响最广,流传最久,是新时代所不能摒弃的传统文化.中日两国文化有著千丝
万缕的联系,特别是医学更可谓同根而枝叶繁茂参天.日本医学史,可以说是一
部引进吸收和发展外域医学思想和成就的历史,古代是引进中国医学,近代主要
是引进西方医学.无论是对於中国传统医学,还是西方现代医学,日本人都表现
出善於学习的长处,一方面使之适合日本的国情,一方面又试图有所改进和创新.
十八世纪,中国医学的自日本回流,日本现存贵重文献的中国学者的再利用,无
异促进两国医学的深入发展.不论是中国日本,还是东方西方,对於疾病的认识
及对处方法,同时间异空间性的存在著千差万别,正是这种奇妙的差异力,推动
了神话医学向哲学医学,进而向科学医学的发展进程.

[ 本帖最后由 东华太一 于 2007/7/24 21:26 编辑 www.med126.com]
-----------我想这些内容不是这里每个人都能轻易见到和明白应该如何对待的吧.
相关文章
 请问练功时间什么时候为宜
 白玉夹纸膏(《外科全生集》卷四)
 混睛障病
 仙灵脾散(《圣济总录》卷五十)
 风火攻目证
 辨小腹痈缓疽论
   触屏版       电脑版       全站搜索       网站导航   
版权所有:医学全在线(m.med126.com)
网站首页
频道导航
医学论坛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