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妇科经方证治心裁》医论摘编
全国第三批名老中医浙江温州市中医院妇科专家马大正先生人卫新著《妇科经方证治心裁》即将出版。值得关注。
1.《
伤寒杂病论》时不释手,殚精竭虑,日夜揣摩,耿耿于怀,拳拳于心,至今已达24年,或有所体味,或有所启发,常推被而起,录之于笺,验之于症,起病每多霍然,辄拍案称奇。
2.《别录》称
附子“堕胎,为百药长”,故历代妊娠鲜用之,虑其动胎故也。我于妊娠诸疾见其中寒或表阳虚者,用之疗效蜚然而未因之偾事者,足见附子为善用者之良药,即于妊娠亦然,不必谈虎色变。
3.奔豚汤世人鲜用者,由于以“奔豚”冠名耳。而持此方以待奔豚症者,乃弃良方于不用,亦无异于守株以待
兔也。
4.十年之疾,一剂完功,非仲景之方不能胜此任。
5.时至今日,博大精深的中医药宝库中仍藏有许多未解之奥秘,譬如普普通通的
赤小豆何以竟能排解脓
痈,而当今的药理却未能证实此一点。故衷中而参西可矣,以西度中则断然不可。
6.医之识方应如庖丁识牛,目中有牛而无全牛,方能变化出焉。读书不用,犹如弗读;读而不化,反而为害。切志。
7.在妇科
血证中,有崩淋暴至者,有滴沥日久不绝者,失血者可以
亡阳,阳随血脱,此时见血止血,则难能建功,唯在温阳方中佐以止血之品,一身之阳气振奋,方可以统摄亡血,拯危命于坦途。
《妇科经方证治心裁》——206首仲景方剂新用广验集 跋语
晋《搜神记》载:“有人入焦山七年,老君与之木钻,使穿一盘石,石厚五尺。曰:‘此石穿,当得道。’积四十年,石穿,遂得神仙丹诀。”可见,神仙丹诀绝非轻易可得,全在于执着,在于矢志不渝,在于坚韧不拔,在于精诚所至,金石方能为开。
吾之业医,比之于得道者,虽无以木穿石之艰,专业年未四十,但“劳筋
苦骨,终日矻矻”(《汉书•王褒传》)则一、为得道乎?似是亦非。是者,医无道无以济世;非者,乐此不疲,舍此无它。
余留心经方,廿载有余,耽心深究,历数四稔。甲申年编撰《全
国老中医药专家马大正中医妇科医论医案集》,欲集个人及先师经方医案于一篇以志怀,终因蒐集未丰而终弃。遂发愿自强,青灯夜读,揣摩思辨,食而化之,试于临床,则每每出乎意料,常常令人惊悟,文成,共遣经方75首,录验案132则,计5万字,名之曰“经方切用”,丙戌年终付剞劂。
“经方切用”已逾《伤寒杂病论》妇科方剂和治疗之范畴,疗效斐然,有鉴于此,更立意研究妇科领域经方之发挥应用。
经方计数260,而妇人方仅36首,移众方于坤道,无异于取它山之石攻玉。而其石能攻玉欤?在乎识石者也。
为此,择先近后远之读经法,先通读《金匮要略》,再读《伤寒论》;读《金匮要略》时,先读妇人三篇,次读
呕吐哕下利病、腹满寒疝宿食病等,末读痓湿暍病、
百合狐惑阴阳毒病。读经务求真谛,视方目无全牛。得真谛者知其本意,无全牛者知常达变,而后方能游刃有余,切而用之,以合妇科病之需。若读经囫囵吞枣,食而不化,阅方未知肯綮,增损不明,临证焉能解而剖之,切而用之!余诵经三思,琢磨反复,每有心得,录之于笺,备于肘后,所积日多,验于临床,往往出奇制胜。
验案收录,不求其全,但求其真。大凡灵验之案,收而录之;先挫折后成功者,弥足珍贵,如小
半夏汤治疗恶阻案,用
乌梅丸加味未获寸功,改用小半夏汤加
橘皮、
小麦,三诊而瘥。疗效必待以时日,以验后效,俟日后未再变化而录,如百合
滑石散治疗淋症案,收录于愈后两月未发之时;录后病症或发者,亦必废而不用,宁缺毋滥,如是者亦历历矣;若疗效变化,亦必补充纠正,不夸大其词,无文过饰非,如
葛根汤治疗
缺乳案,增补其疗效内容于收录验案50天之后。对于非一时一方能愈之疾,若经方能折其病气,逆转病势,亦予收录,且于按语之中予以说明,如用
大黄附子汤加味治疗慢性
盆腔炎等。若已经拟定治疗方案,却暂无对证应诊者,宁虚位以待,绝不牵强使用,如用
芍药甘草汤治疗妊娠恶阻。市肆缺药,必择最佳代用品,如
商陆、
甘遂、
虻虫用免煎制剂替代饮片,或用
童便代替柏叶汤中马通汁以治经期过长,用
赤石脂取代
黄土汤中灶心黄土以治疗
崩漏。对于存有争议之药,必待考定之后方予使用,如
紫参汤之紫参、红
兰花酒之红兰花。若需特别加工之药,尽量符合原方,如
黄连粉外用治疗
阴蚀、
阴痒等等。
读《金匮要略•疮痈肠痈浸yin病》篇,有“病金疮,
王不留行散主之”一句。金疮者,刀刃之伤也,发于兵戎倾轧之时,初以为该方难为妇科所用,阅览药味,细读用法,“产后亦可服”五小字豁然入目,如获至宝,大喜过望。然方中
蒴藋一味未知何物,请教专家,查验本草,得知此药又名
陆英,吾乡乃称
珍珠莲,为解决药源,特持彩色图谱就教于草药铺,取药水浸,茎叶舒展,与图谱比对,终获此药,又二度登山,识其生态。至今,以王不留行散治疗产后恶露不绝者比比矣,叹其尤胜
生化汤一筹,几成神丹。
阅两载,墨尽研穿,书甫成,遣方206,包罗病种100余,录验案逾500,计字50万,可谓大观。其间得仲景之旨颇多,技艺亦进,忽幡然有悟,莫非此亦老君赐吾之神仙丹诀乎?
时丁亥年孟夏
于瓯江之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