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 信 题 库 搜 索
中医理论
中医数据库
中国方剂数据库 中医书籍 常见疾病
中医疾病数据库 民间中医 中医教程
中医疾病诊疗 经方医学 中医药术语数据库
 医学全在线 > 中医理论 > 民间中医 > 正文
岐黄密室:任应秋:我的治学门径和方法
来源:本站原创 中医理论数据 字体:
任应秋:我的治学门径和方法


  【作者简介】任应秋(191"~),字鸿宾,四川江津县人。

    幼年读经,十三经皆能成诵,少年时问难于经学大师廖季平,打下了治学的坚实基础。十七岁开始学医,二十三岁就学于上海中国医学院,并得到沪上名医丁仲英、曹颖甫、陆渊雷等人指教,但因日寇侵华,未及卒业,旋回四川,一面业医,一面执教于高级中学。解放后,先执教于重庆市中医学校兼教务主任,后于一九五七年调北京中医学院任教至今。

    现任卫生部学术委员会委员、国家科学技术委员会中医专业组成员、中医研究院学术委员会委员、北京中医学院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北京中医学院各家学说教研室主任、《医学百科垒书·中医基础理论分卷》主编、《中医历代名医精华》主编等职。五十年来,穷治医经,精研医理,孜孜不倦地献身于中医事业,在理论研究和临床方面都取得显著成就,对整理、继承和发扬祖国医学遗产做出了重大

    贡献。王要著作有:"仲景脉学法采舟(194莲年)、0任氏传染嫡学廿(1945年)、《脉学研究十萨》(1953J~),《中医镐理学琦(1954年)、《中国医学史略》、《中医药理学冲(1955年)、《伤寒论语释p(a956年),《金匮要略语释0~1957年)、《雎阳五行沿(1959年)、《五运六气》(1961年)、《病机临证分析蛩(1963年)、《濒湖脉学白话解Ⅺ(1973年,修订)、《中医舌诊弦(1976年)、《医学启源p(1978午,棱勘)、《中医各家学说0(1980年)等。

    不管学习任何科学,最蘑要的是要找到正确的门路,正如子贡所说:"夫子之墙数仞,不得其门而入,不见宗庙之美、百宫之富。"这段话的意思是说,凡是一门科学,都是有一堵墙隔着的。必须设法找到门径,穿墙而入,才有可能看见科学内容的富和美。做学问又要下刻苦工夫。学问多半都是一望无涯的汪洋大海,不具备一点牺牲精冲,甘冒风险,战胜惊涛马寰浪,坚定地把握着后舵,航船是不可能安全达到彼岸的。下面把我学习中医学的经过略述如次。

    我十七岁开始学习中医学。在未学医之前,从四岁开始通读十三经,如(<尔雅》那样难读的书,都曾熟读背诵。同时,还读一些有关诗文典故的书,如"幼学故事琼林M、《龙文鞭影》、《声律启蒙》、《唐诗三百首》、"赋学正鹄》、《少岩赋》、《清代骈文读率》、《古文观止》之类。先后凡经历十四年。教我的老师,都是清代的秀才、举人、进士之流,我的古汉语知识,便从此打下了基础,也是我后来学习中医学较雄厚的资本。当我读完十三经的时候,老师许君才先生要我看张文襄的《车酋轩语》,这是南皮张之洞在光绪元年(1875年)做四川提督学政时写的一本"发落书",但确是当时指导读书的一本好书。其中特别是g语学》一篇,对我颇多启发。全篇主要提出如何读经、读史、读诸子、读古人文集以及通论读书五个问题。如说:"读经宜读垒本,解经宜先识字,读经宜正音读","读经宜明训诂,宜讲汉学,宜读国朝人经学书,宜专治一经,治经宜有次第,冶经贵通大义"等,至今在我脑子里还有较深刻的映象。可以说,我后来学习《黄帝内经》等经典著作的许多方法,都是由于张文襄所影响的。尤其是他在谈到"读书宣有门径"时说:"泛滥无归,终身无得,得门而入,事半功倍。此事宜有师承,然师岂易得,书即师也。

    今为诸生指一良师,将"四库全书总目提要》读一过,即略知学问门径矣。"后来我终于买到一部《四库全书总目提要》来看,果然大有收获。例如我对十三经都己背诵如流了,但却说不出为什么《论语》、(<孟子》、《火学》、《中庸》义叫《四书*?而≤捉要》则明白告诉我们:"《论语》、《孟子》,旧各为帙,《大学》、《中庸协,旧《札记》之二篇。其编为《四书》,自来淳熙始l其悬为令甲,则自元延祜复科学始。"明史·艺文志*别立《四书》一门。"不仅《四书》的措革比较清楚了,同时亦知道《四书>)各种注本经《四库》著录的有六十二部之多,存日还有一百零一部,真是洋洋大观。更有意义的是,在读《提要》的过程中,亦知道了"四库》著录的医家类书凡九十七部、一千八百一十六卷,存目书凡九十四部、六百八十二卷。这给我后来阅读医书提供了很好的巾目索引。

    一九二九年奉先王父益恒公命,受医学于先师刘有余先生门下。先授以陈修园《公余六种》,半年内悉能背诵。又授以《伤寒论浅注》、《金匮要略浅注》,须正文与浅注同时串读。例如:"太阳主人身最外一层,有经之为病,有气之为病,主乎外,则脉应之而浮。何以谓经?《内经》云:"太阳之脉连风府,上头项,挟脊抵腰至足,循身之背",故其为病,头项强痫。何以为气?《内经》云:"太阳之上,寒气主之。"其病有圆风而始恶寒者;有不困Jx【而自恶寒者,虽有微甚,而总不离乎恶寒。盖人周身八万四千毛窍,太阳卫外之气也,若病太阳之气,则通体恶寒;若痫太阳之经,则背恶寒。"这样正文和注文连串起米读,当然大大增』J兀了诵读的工夫。好在我早已练就了背诵的基本功,在一年的时间内,便达到指点条文的首句,便能连注串背出来的程度。有余先生腹富而口俭,不善于讲i兑,我必须H诵读、且理解,垒凭自己下工夫。只有到理解不通时,才去清教先生。先生语言虽简,却非常中肯。他是以善用乌梅丸治杂证蜚声一时的,记得有一次侍诊,半丑中曾经四次疏乌梅丸方,一用于肢厥,一用于吐逆,一用于消渴,一用于"腹泻。毕诊以后,问准于先生,他说。凡J}日衰于下,火盛于上,气逆于中诸证,皆随证施用,腹泻与肢厥两证,均阳衰于下也,故重用桂附辛,而去二黄;呕吐一证,气逆于中也,故重用黄连黄柏,去辛轻用附姜以平之。从此以后,我对乌梅丸的运用便灵话多了。诸如此类,刘先生对我的诱掖是很大的。但先生毕竟是个经方学家,而不是医经学家。我的思想既受到张文襄治经诸说的影响,亦欣赏南雷黄宗羲"先穷经、后证史"的学习方法,学习中医学似乎亦应该先从经典著作下一番工夫,才可能奠定比较坚实的理论基础。因此,便在刘先生的同意下,从事《灵枢*、《索问Ⅺ的学习。

    我治医经学的方法,亦如读《十j经"那样,先

    从篇章句读下手。例如"生气通天论"是索问的第三篇,主要是阐述机体中的阴阳二气与自然界的阴阳二气息息相通,并赖以维持其生命的健康存在。全篇可分做三大章,篇首至"气之削也"为第一章,概括叙述生气与天气的关系,人们必须做到"传精神、服天气"枉I与适应,以维持寿命之本。至"形乃困薄"止为第二章,包括四个小节;章首至"阳气乃竭"为第一节,荆述外感邪气伤害阳气的病变;至"郁乃痤"I卜为第二节,叙述阳气伤于内的病变;至"糊乃败之"旬止为第三节,畅发阳气受伤、邪陷经脉的病变;第四节指出保护和调养阳气的方法。第三章亦分做四节:"气立如故"句止为第一节.说明阴阳不能偏胜的道理}至"乃生寒热"句止为第二节,叙阳气不能外同,发生一系列伤损阴精的病变}至"更伤五睚"句止为第三节,说明阳不同于外,附季部可感受外邪;最木一节畅权阴气内伤影响各脏而产生的病变,并提出保护阴气的方法。这一工作,我是搞了相当长的一段时间,从此以后,我对《灵枢》、《素问》才有个比较具体的概念。

    其次是校勘。校勘是清人治经学昂有成就的手段。它必须具备文字学、声音学、故训学等小学的基本功,然后博览群籍,才谈得上校勘。我对此仅具备一点常识而已,乃尽量控集前人对两经校勘的资料,作为借鉴,辅导我进行研究。如;林亿的《新校正"、胡澍的《素间校义》、俞樾的《读书余录》、孙诒"止的《札逢》、顾观光的《素问校勘记》、《灵枢校勘记》、张文虎的"舒艺室随笔》、于鬯的a香草续校书》、冯承熙的《校余偶识》、江有诰的《先秦韵读》、沈祖绵的《读素问噫断》,以及日人丹波元简的《素问识》、《灵枢识》等,我都曾充分利用,确是解决了不少问题,收到了事半功倍之效。

    关于《灵枢》、《素问》的注家,本来就屈指可数,全注的不外杨上善、马莳、张介宾、张志聪、黄元御五家。单注《素问》的,仅有王冰、吴昆、高世拭、张琦四家。这些注家均各有独到之处,亦各有其不足的地方。如何汲取其所艮,并屏弃其所短,择善而从,这就要下一番研究工夫。H人丹波元简的《素问识》,《灵抠识》,丹波元坚的《素问绍识》,对各注家曾有个比较选择,而且是做得较好的,足资借鉴。但衡量洼家的好坏,更重要的是必须结合临床现实来考虑。如《素问-阴阳别论》;"二阴一阳发病,善胀,心满善气。"王冰注解为"t蓄于上故心满,下虚上盛,故气泄出。"以气泄出解释善气,不符合《素问》的习惯用语,而吴昆、马莳、张介宾不作解释。独张志聪注云:"善气者,太息也。心系急,则气道约,故太息以伸出之。"满,同懑。心懑不舒,故时时想太息而得到伸舒,不致憋闷,是临证常见的。心肾之气不能相交,可以见此,故日二阴。因此,我对王冰所注善气,便持保留意见。

    我之所以要对《内经》下这一些工夫,主要是想从中找出它的理论体系咀及它的指导思想来。《灵枢》、《索问》两个八十一篇,部是采用综合叙述的方法来表达的,但其中毕竟是存在着它的独特理论体系,这一点从杨上善开始便已经认识到了。《太素》之所以要拆散原篇次第,分做摄生、阴阳、人合等十九大类,每类又分若干细目,其主要目的就是探求它理论体系的脉络。后来滑寿分做十二类,张介宾基本与滑奇同。李中梓分八类,汪昂分九类,沈又彭仅分为平、病、诊、治四类,不管分类的多与少,目的都是在寻找其理论体系。概括言之,脏府学说、病机学说、诊法学说,治则学说,这是《内经》理论体系擐基本的部分。至于病症、辨证,刺法、摄生等内容亦很丰富,都有待于作进一步的研究。特别有待于认真探讨的是,它的整个理论体系之中,都贯穿着当时朴素的对立统一规律思想--阴阳学说,以及朴素的系统观一五行学说。首先,它用阴阳这一概念来说明各种事物之间存在着普遍联系和事物变化的复杂多样性。

    而且指出事物的运动,总是存在着平衡和不平衡两种状态,所谓"阴平阳秘,精神乃治;阴阳离决,精气乃绝"。并说明阴与阳的对立统一,既是相互依存,叉能相互转化,故说;"四时之变,寒暑之胜,重阴必阳,阳岿阴。"同时还认为阴之与阳,固然是一对矛盾,但阳却居于主要方面,而以阴为次要,所旧"阴阳之

    要,阳密乃周,阳强不能密,阴气乃绝"。至于五行学说,它具有明显的整体观念,它从唯物主义的立场明确地把五行当作宇宙的普遍规律提出来了。所以它说;"五柠朝阳者,天地之道也。"道,就是规律。五行生克制胜的结构联系,提出了事物循环运动的根源,也就是为了探索自然界循环式动态平衡的规律性提出来的,故说:"五运之始,如环无端。"叉说;"终而复始,是谓天地之纪。"于此,我认为五行学说与l阴阳学说的区别在于,阴阳是在说明世界最一般最普遍的联系,而五行则在企图刻画事物的结构关系及其运动方式。中医学的许多理论之所以具有巨大的生命力,直至今天仍有指导实践的意义,其重要原因之一。正在于里面贯穿着朴素的对立统一学说和系统论,这是需要我们努力发掘、整理提高、继承发扬的:所以我认为学习中医学不首先学习好《内经》,不通过对《内经》的认真学习,是打不好理论基础的,也就谈不到学习中医学。

    凡做学问都有一个精与博的辩证关系。属于基础理论部分,必须要达到精通、精纯的程度;非基础的,但直接或间接与本学科有关的以及一般知识,便须博览,要广泛地涉猎。只有精了,才可能博。就中医学而言,只有把《内经》这一类的古典著作搞精通了,博览各家的著作才不费劲,才具有分析鉴别的能力。例如。对《内经》学习有根底,读仲景的《伤寒论》,便知道他用三阳三阴辨证,是源于《素问·势论》的,但伸景斯究心的却是伤寒,并非热病。"热论"的三阳三阴,仪有表里之别,并无寒热虚实之分,而伸最的三阳三阴,则表里寒热虚实无所不包。不透过这一关,是学习不好《伤寒论))的。刘河间的学术思想也来源于《素问·热论》,但河问所研究的仅是热病,而非伤寒。所咀他的通圣散、双解散、凉膈散、都是针对热病而设,不用阳三阴辨证,正是"热论"已,不能与《伤寒论》强寒,不透过这一关,亦是垣的气虚发热说,是从《素问-调经论》"有所劳倦,形气衰少,谷气不盛,上焦不行,下脘不通,胃气热,热气熏胸中故内热"这一理沧的发挥。朱丹yin的"阳有余、阻不足"论,是据《素问·太阴阳明论》"阳道实、阴遒虚",以及"方盛衰沧…"至阴虚,天气绝,至阳盛,地气不足"等理论阐发丽来的。

    要之,学好了《内经》,才说得上打下了中医学的理论基础。只有打好了中医学理论基础,进丽学习临床各科,学习各医学家的著作,才可能左右逢源,事半功倍。这是一条学习中医学的大路、正门,如果舍正路而弗山,又欲期其有成,那是很斟难的。

    有了门径之后,便得讲究方法。据我五十多年的经验,最主要的有四个方面:

    (一)精读读书有两种方法,最基本的可以少而精,多在精的方面下工夫。其次是结合实际,学以致用。学中医学所担负的任务是:继承发扬,整理提高。因此首先要读好《灵枢》、《素问》、《伤寒》、《金匮》几部经典著作,因为它是汉代以前许多医学家的总结,许多文献的结晶,是中医学理论的基础。

    把它读得烂熟,才能算打下了比较坚实的理论基础。

    那么,应该用什么方法来读呢?苏东坡有种读书方法是很可取的。他在《又答王庠书》中说:"卑意欲少年为学者,每一书皆作数过尽之。书富如入海,百货皆有,人之精力,不能兼收尽职,但得其所欲求者耳。故愿学者每次作一意求之,勿生余念。又剐作一次,求事迹、故实、典章、文物之类,亦如之,它皆仿此。此虽迁钝,而它日学成,八面受敌,与涉猎者不可同日而语也。甚非速化之术,可笑可笑。"这样专心致志、集中力量、各个击破的读书方法,不是真正善读书面叉读活书的人,是说不出"此中三昧"的。看来苏东坡之所以有多方面的卓越成就,除了他的天资以外,起决定作用的,正得力于他这种"迁钝"而"非速化"的精读方法。我们读《灵枢》、《素问》等,亦只能采用"每一书皆作数过尽之"的方法进行,宁肯"迂钝"一些,不求"速效"之术。"灵枢》、"紊问*共十四万余言,貌似浩瀚,但其中最主要的内容,无非就是阴阳五行、五运六气、脏腑、经络、病机、病症、诊法、辨证,治则、针灸、方药、摄生十二个方面。每读一次,就带着这十二个方面的某一个问题,边阅读、边探索,这样一遍又一遍地阅读下去,每阅读一遍,便把l某一问题深入一次、解决一次、JM固一次。无论读任何一部经典著作,每次都带着问题读,直到掌握了精神实质。在这个基础上,再看有关的其他参考书,就一定会做到多多益善,开卷有益。所谓精与博的关系,就会自然而然地得到合理解决。至于在凑的时候,态度务须认真,精神务须集中,遇到不了解或不完全了解的地方,必须查问清楚,不应该一知半解,自以为是。陆以拈《冷庐医话·医鉴》育云:"近世医者能读《内经》鲜矣。更有妄引经语致成笑端者。如治不得寐,"引半复秫米汤"复杯则卧",云是艇胜之法,令病者服药后复盏几上,谓可安卧。治脚疔,日【"膏粱之变,足生大r",以为确证。不知足者能也,非专指足而言。又有治瘅疟证,以"明气先伤,阳气独发"为《己任篇》之:言。盖未读《内经》、《金匮》,第见《己任篇》有是语耳。疏陋若此,乃皆出于悬壶而知名者也。"不曾认真读书,而造成这样疏陋的人,现在不是没有,可能为数还不少。稍不认真读书,这种疏陋便会出现在我们身上。我这样说,不是没有根据的。

    (二)勤写写,就是写笔记。一边阅读,一边写笔记,是帮助我们领会和记忆文献内容的一种读书方法。也是积累科技资料的一个重要方法。边读边写,也就做到了眼到、口到、心到、手到,养成写读书笔记的良好习惯。革命前辈徐特立老人曾对自己提出"不动笔墨不看书",可以作为我们每个有志于治学的人的训诫。怎样写读书笔记?它的形式很多。通常情况是摘录原文,写提纲,写心得体会和写疑难问题等。我经常采取以下几种形式:

    概括和缩写把已读过的书的内容,作一个非常概括而简短的叙述,扼要说明某一本书的内容,主要讲的什么问题。这样写的好处是能帮助自己抓住书里所讲的要点,加深对所读书的理解。兹录三十年前我写的读《格致余论》笔记一则如下:

    《格致条论》一卷,元-朱震亨撰。共列论文

    四十一篇,其立论大旨有三;①人身气常有余,血常不足,便导致阴易虚、阳易亢的痛变,故善用滋阴降火之法。③无论疲、食、火、湿诸固致犒于人体,或于气分,或于血分,必有所郁塞阻滞,哉主张临证要善于用和血琉气、导痰行滞诸法。③诊治疾病,必须现形望色,察脉问症。尤其对于脉息,务

    要详细审察,才能辨认出病证的真情,才能准确地用药。议论之后,往往附有验案,故本书干临证有一定指导意义。但由于作者曾向许谦学过性理学,于《相火论》中颇有主观唯一心论。何时他在自述中

    亦说:"古人以医为吾儒格物致知一事,故日其编日《格致杂论$。""其受到朱人理学的影响可知。传本有《医统正脉》本、"四库垒书萍本,《东垣十书弹本。

    纲要笔记一般是按照书的先后内容,或问题的主次来写的。它往往要依照原文的次序进行一番简明扼要的复述,体现山全书或全篇的逻辑性。纲要笔记,与我们常说的写作提纲很相似。写这种笔记省时间,重点突出,便于记忆。钞录一则我过去学习g金匮黑略·痉湿喝病脉证篇》的笔记如F:

    痉,湿、嚼三大病。

    痉即痉。痉病的主要病变在伤津。故21杂的"太阳嫡发汗太多",22夺的"风病下之",24条的"疰病若发其汗,其表益虚",都在说明津伤币能养筋而驶痉的道理。

    湿病虽有寒热虚实之分,篇中所论,却是以表

    虚和寒涅为主。27条的"慎不可驵火攻",25条的但徽馓似皱出汗者,风湿俱去也",以及防已地黄汤证,都着重固表。至40条的桂枝附子两.击桂加白术鞠,4l条的甘草肘子哥诸证,都若重在温里,并无湿热证。

    喝病每由旃虚而致热邪,来的脉弦细芤迟,们条的脉徽弱,都在说明这个道理。所雌它选眉自

    虎加人参汤,既清暑热,又生津液。

    摘记在读书过程中,对一些论述、命题、定理、公式、警语、事例、数字、日l文、例证,新的材料、新的观点等进行摘抄。

    做摘记最好用卡片纸,也就是做资料卡片。阅读发现可摘的材料,随时抄记在卡片纸上,这样做,既方便,又灵活,不过一般只适用于内容较少的。具体说来,做资料卡片要注意四点:第一,要有科学分类。初学做卡片的,容易见一条摘一条,用时凭脑子的记忆去找。这种做法,卡片少的还行,多了便不行。一般科学家都要积累上万张的卡片,仅凭lI卤子记忆去查找是办不到的,必须有合乎科学方法的分类s第二,要摘记实实在在的东西。资料卡片主要起提供资料的作用。每张卡片内容有限,必须摘实在的内容,如基础理论中的有关脏腑,经络,病机、诊法、治则}临床各科的病症,实验研究报告的结果、数据、结论;文章的主要论点、书的核心内容等。同时要处理好详略的关系。重要的数据和结论要详,甚至要一点不遗漏地摘。而文章的一般内容则可以概要摘抄。第三,同一张卡片所记资料必须属于同一分类。切忌把不同分类的内容摘记在同一张卡片上,以免造成分类困难和使用不便。第四,要写明资料的名称、作者、出版时间和出处,图书要写清楚页码、版本等。

    资料卡片既起提供资料的作用,又起资料索引的作用。如果资料的名称、作者、版本、页码,时间、出处不清楚,则不住查蒯。这事看来简单,对初学做卡片者,却也不易。因为一篇资料、一本书、一篇文章,常常要分别摘录在数张皋片E,并纳入不同的分类巾,每张上都要写明,甚为麻烦,需要极大的耐心。但这对以后有效地使用卡"是绝对必需的。

    综合笔记就是把不同=}s籍和若干资料中的相同内窑,综合到一个题目或专题下。我们在阅读时,有时遇到几种版本的书都是讲一个内容,但讲的深浅、重点不同,肯的几个作者的观点也不尽一致,为了学爿和研究的需要,往往把它们的内容综合到一起,写一份笔记,这就得采用综合的形式。从前我在学习《脾胃论》时,曾写过以下一则笔记:

    一邵取脾胃论H,尊元气,贱阴火,足以概之。

    脾肴气衰,元气不足,而一心火独盛。一心火者,

    阴业也。心不主夸,相火代之,元气之赋也。火与

    元气不两立,一胜则一负(《恢食普倦拜伤姗为热中论》)。

    脾胃既虚,不能升浮,为朋火伤其生发之气

    (《j哥署益气扬论≈)。

    凡怒忿悲思恐惧,皆捐元气,夫阿失之_j虫盛,由

    心生凝滞,七晴不安哉也(目安养性种谢漪胂胃论女)。

    胃嚣受病,不能滋养,故六腑之气已绝.致阳道

    不行,碉火上菲(々脾胃最刚JL辞不通论≥)。

    反增其阳史,是以元气消耗,折人长命(《进戗

    瓶过怖*)。

    脾胃虚而火肚,则必少气(《忽肥忽瘦论》)。

    热侍元气,啦人参、麦冬五味子生脉。脉者,元

    气也。人参之甘,补元气,泻热火也,麦毒之苦

    寒,补水之源而清肃燥垒也}五味子之酸吐泻火,

    补庚大脑与肺金也(《脾胃虚弱随时】』』病随制力")。

    东垣总以阴火与元气相对而言,元气惟恐其不

    足,阴火惟虑其有糸。鼓益气泻火,是东垣治内伤病

    极其重要的手段。

    这种综合笔记,可以加深对某一问题的理解,做起来叉不太费劲。

    心得笔记这种笔记,往往是在读完一本书、一篇文章或一个问题之后,自己有所收获、体会、见解,用自己的话把它记录下来。它的好处是能巩固学习效果,检验学习的情况,使自己心中有数。如果在写心得笔记时,发现对某一问题理解还不深透,不够清楚明白,可再回过头来读一读原文。如果感到书中有讲得不够恰当的地方,可在笔记中提出来,傲以后继续学习的线索。兹引尤在泾《医学读书记·素问传写之误》四则为例;

    苍无之气清静则志意治,顺之则陌气西,虽有

    赋邪,弗能害也。敢圣人传精神,服天气,而通神

    明。传,当作专,言精神专一,则清净弗扰,犹苍

    天之气也。老子所谓"专气致柔",太史岱所谓"精

    神专一,动合无形,赡是万物。"班氏所谓"专精神

    以辅天午者。是也。若作传,与义难通。王注精神

    可传,惟圣人得道者乃能尔,予未知精神如何而传

    也。

    解脉.争^腰痛而引肩,目喵瞒然,时遗溲。置

    云:"辑脉夸人骚痛如引带,常如折腰状,善怒。"

    详本篇番举诸经腰痛,乃独遗带脒+而重出解脉。

    按带脉起于少腹之侧,季胁之下,环身一周如束

    带。然则此所谓腰痛如引带、常如折腰状者,自是

    带脉为宿,云解脉者,传写之误也。

    "血温身热者死"。接温当作溢。夫血寒刚凝而

    不流,热则沸而不宁,温则血之常也,身虽热,何

    速至死。惟血流既溢,复见身热,则阳过亢而3月受

    逼,有不尽不巳之势,敢死。夸人失血之后,转增

    身热咳嗽老,往往致死,概可见矣。

    "诊法常眦平巨,婀气未动,阳气未擞,饮食

    未进,经脉未盛,络脉调匀,气血末乱,故乃可诊

    有过之脉"。按《营卫生会篇势云:"平旦阴尽而阳

    受气也。"走阴气方尽,何云来动?阳气方受,何

    云来散?疑是研气柬动,酮气来散,动谓盛之暮,

    散谓衰之极也。

    第一则经文见"生气通天论",我原意传应读作搏,聚也。第二则见"刺腰痛论".张介宾解释为足太阳经之散行脉也。第三则见"大奇论",第四则见"脉要精徽论"。象这样写心得笔记,积之既久,必然太有进境。

    (三)深思深思苦想,是做学问、研究科学最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环节。古人谓之"揣摩",我们现在说是"独立思考"。前人的成就,要学习,要继承。但如果止于此,那就永远只能步前人的脚印,抬别人的牙慧,也就永远只能停留在一个水平上,人类还有什么进步可言?中医学还有什么可整理提高?鲁迅把没有独立思考而只是死读书、读死书的人,讥讽为"活的书架"。《论语·为政))说得好:"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说的正是学与思这样一种辩证关系。意思是说,只是学习而不善于深思,终将罔然无所得}或能寻思而不善于学习,势将使人疲殆不堪。虽然如此,但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思比学甚至是一种更为艰苦的劳动。有时为了思考一个问题,许多科学家常常忘却一切丽到了"入迷"境界。这就难怪牛顿错把手表当成了鸡蛋煮。董莽的《闲燕常淡》记载:"欧阳文忠公谓谢希深日t吾生平作文章,多在三上--马上、枕上、厕上也。盖唯此可以属思耳。"可见古代有成就的作家,只要有深思的机会,到处都可以运用思考。欧阳修的这个经验谈,十分重要,他遭破了做文章的一个秘密,就是在写作之前要很好的属思,即运用思考。把文章的中心思想和它的每一个论点和论据以及表述的方法、层次安排等等都尽量考虑成熟,形成腹稿,这样就可以使写作的时候减少阻碍。很快就能完成。一篇文章,只要构思好了,下笔的时候,只要照着所想的,慢慢地象说话一样一句一句写出来,话怎么说字就照样写,都写完了,再修改也不难了。搞科研、做学问、写文章,都应学习欧阳修的办法,抓紧一切时间构思。扰上构思,我是经常用的,略有所得,立即起眯记下来,甚至一夜起来两三次,都是经常有的。《礼记·中庸》有一段关于做学问的话,颇值得考虑。它说:"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有弗学,学之弗能,弗措也;有弗问,问之弗知,弗描也;有弗恩,思之弗得,弗措也,有弗辨,辩之弗明,弗措也,有弗行,行之弗笃,弗措也。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卜能之,己千之。果能此道矣,虽愚必明,虽柔必强。"看来,古人早已把勤思考,多思考,细致思考,反复思考,列为做学问的重要条件之一。我们一定要有"思之弗得弗措"的精神。欧阳修之所以"三上属思",也就是"弗得弗措"的具体体现。尤其是我们做医生的人,必须善于运用思维,才能提高医疗水平。《古今医案》卷三记载朱震亨治验一则云:

    "浦江洪宅一妇,病疟三日一发,食甚少,经不行已三月,丹溪诊之,两手咏惧无,时当瞄月,议作虚寒治。以四物汤加附子、吴萸神曲为九。心颇疑,次早再诊,见其梳装无异平时,青语行步,并无倦怠,知果误矣。乃曰:"经不行者,非无血也,为姨所碍而不行也。无脉者,非气血衰而脉绝,乃_f}l废生

    热,结伏其脉而不见尔。以三花神佑丸与之。旬日后,食稍进,脉渐出,但带微弦,证尚未愈。因谓胃气既全,春深经血自旺,便可自愈,不必服药。教以淡滋味、节饮食之法,半月而疟愈,经亦行。"

    以朱丹溪医学的高明,当他属思不深、不周的时候,还会发生误诊。只有通过熟虑之后,才可能取得较好的疗效。当丹溪把病人处理好之后,他的思维不仅投有停止,还在继续深化,并终于纠正了误治。如果没有"心颇疑"那一点思维活动的继续,这个病人的误治后果,是不堪设想的。

    (四)善记善记,是指要善于锻炼记忆力。

    记忆有两种,一种叫机械记忆,一种叫理解记忆。

    机械记忆靠重复,理解记忆靠联想。一两岁的小孩没有什么联想,只有靠机械重复的办法。把学到的一句话来回咕噜,然后就学会了。这种方法是"强记"。

    一般人说少小时记忆好,都属于"强记"。长大以后,知识多了,就开始使用联想的办法,也叫做"追记"。

    当他接触到一个新事物时,就会把已经知道的事物联系起来,去记住新的事物。年龄大的人,主要靠运用联想方法。因而年龄大了。记忆力慢慢衰退,补救的办法.就是要用科学的方法不断地锻炼它,使它逐渐增强起来。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锻炼:

    第一,有决心,有目标,勤奋练习。我学习经典著作如《灵枢*、《素问》、《伤寒论》,"金匮要略》、《神农本草经》,部是二十岁以前读背的,也就是用机械的方法,朝斯夕斯地读和背,基本把它记下来了。二十岁以后,临床的机会渐渐增多,感到《率草经》不够熟习,而"本草经》文有如《尔雅》,没有文法可言,就比较难于记忆。例如t

    "人参味甘微寒,无毒,主补五脏,安精神,定魂魄,止惊悸,除邪气,明目,开心,益智,久服轻身延年。"

    我把它改编成七言诗决:

    "人参微寒甘无毒,补脏安神且明日,止悸除邪开心志,定魄轻身堪久服。"

    总是在每天晚上就寝前三十分钟编一味药的诗诀,写上纸条,先读十余遍后,把它贴在墙上,就枕后再闭目凝神默诵五六遍,就入睡了。第二天早晨起床,再朗读若干遍,如是者坚持了半年多,整理编了本草诗诀二百味,背诵二百味,苦记二百味。所以我的药性基础,完全是从《神农本草经》打下的。我当时编诗诀的原则,也就是以"本草经》为准,而未采诸家杂说。因当时学识既未深,经验又不多,还不具备评论诸家的本领,就只好以《本草经》为准了。看来,提出明确的指标,是非常重要的,背药性最大的困难,就是气味容易混淆,就只好坚持每天既读、又背,已经背得滚瓜烂熟了,还要认真地一句一句读,这不是为要背,而是为了要使它不混。这样记一味药,把脑、口,手都用上,经过编写、朗读、默背,记忆的效率自然就提高许多。

    第二,记东西要注意自觉的聪想。仍以我记忆药性为例。《神农本草经》诸药中,气味甘、微寒、无毒完全相同的,仅有人参、丹砂、苡仁、竹茹四昧,但人参主要是益气生津,丹砂主要是重镇安神,蔷苡除久风湿痹,竹茹则为散气止呕哕(系孙子i辑《神农本草经注论")。这样联系起来,当我要选用"本草经>)味甘气微寒的药性时,不仅一经追忆,便都能联想起来,同时亦具有选择遣用的准则。叉如选用《伤寒论》方时,一提到桂枝汤,立即可以联想到治"形似疟,一日再发"的桂枝二麻黄一汤;治"发热恶寒,热多寒少"的桂枝二越婢一汤;治"发热无汗,心下满微痛,小便不利"的桂枝去桂加茯苓白术汤;清"汗漏不止,恶风,小便难,四肢微急"的桂枝加附于汤j治"下之后,脉促胸满"的桂枝去芍药汤以及桂枝人参汤、桂枝甘草汤等等,都可以联系起来,一一加以区别。再举一个近铡,有几个少年耳部具有识字的特异功能,一再试验不爽,新华社发消息,想从古代文献中查出类似的记载,作为历史的依据,辗转要我提赶资料。我便首先考虑到耳和目的联系。《晋书·凉武昭王传》有:

    "赏无疏漏,罚匆容亲,耳目人间,知外患苦。"

    这还是属于耳昕目视的原意。又联想到《史记·灌夫传》说:"临汝候方与程不识耳语。"

    这仍与特异功能无关。又进一步联想到"志林》有{

    "蕲州庞君常善医而耳聩,与语须书使能晓,东坡笑日:吾与君常异人也,吾以手为口,君以眼为耳,非异人乎?"

    这和特异功能有些接近了。最后终于在《列子·仲尼》查出:

    "老聃之弟子,有亢仓子者,得聃之道,能以耳视而目听。"

    同时晋人张湛的注解还说:

    "夫形质者,心智之窒宇I耳目者,视听之户牖,神可彻焉,则视听不因户牖,照察不阂墙壁耳。"

    是古代确有耳具目视的特异功能的人。以此说明联系对于记忆的帮助是很有好处的。当然要分事物的外部鞋系和事物的内部联系。

    第三,不放松机械记忆。机械记忆,并不是只有小时候发达,长火以后就不灵了。主要因为用得少了,就感到差些。所以,机械的记忆仍要用,要适当的重复。我的方法是,有的东西记得不牢,但又非牢记不可的,便把它翻出来进行阅读。读到可以背诵的时候,就随时默背。欧阳修是"三上属思",我则行走坐卧部喜欢默背。只要自觉地使用机械记忆这种本事,然后在复习过程中,逐渐和别的东西建立联系,机械记忆的东西就会变成理解记忆的对象。

    第四,要把自己学到的知识进行整理和分类。比如,通过一段学习时间,就可把学有心得的课程内容,进行一次总结。例如,学完了"易水学派",有哪些具有代表性柏医学家?他们各自不同的学术思想,他们各自有哪些著作?整个学派的主要成就表现在哪些方面?学完了其他学派,又进行整理总结。但要注意不要让教材牵着鼻子走,书上写的什么,就按着书上的顺序搞,不越雷池一步,搞完就完_『。我年轻的时候,不知道整理编写过多少小书。《伤寒论》、《金匮要略》都曾经多次整理表解}《灵枢》、《素问》按照中医学的理论体系,亦不知整理过多少遍。不知者以为我年纪轻轻就狂妄自大,著书立说,其实这是加深理解、巩固记忆的最好方法。整理一遍,确有一遍的进境。经常主动整理学过的知识。使这种知识学的比较活、比较牢,到用的时候就能信手拈来。

    以上是我的学习过程,也就是我的经验。精读、勤写、深思、善记四个环节,是治学必不可少的,而且是一环扣一环的,还要贯串着"刻苦勤奋,持之以恒"八个字,这样才可能学育成就。
相关文章
 论音哑作呛喉病
 〔转〕中暑的民间刺血术
 锁喉痈
 血溢病
 青龙丸(《鸡峰》卷十八。)
 温经活血
   触屏版       电脑版       全站搜索       网站导航   
版权所有:医学全在线(m.med126.com)
网站首页
频道导航
医学论坛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