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因
上热下寒之阳虚于昨日早上服用一剂白通汤,打了不少冷颤,但可能是量过了点,到现在为止
口鼻都热气炙手且热得有点难受,舌苔红,无齿龈肿痛,无嘴角起泡,口不干,口中无味,小便清,比平时频, 请问现在可服什么药去火而无损于阳?(另,在服该药之前,已服数剂四逆之类,无事,但该药无
甘草,确实威力非常).些许小病,不足以烦劳诊室内的大师,还烦各位路过高手指点一二.先谢过了.
-----------非上火虚滋阴
-----------1.遍寻
饴糖未果,可否用
麦芽糖/红糖之类代?我见饴糖常与
白芍共用,是为缓其寒而保护脾胃?或另有它用?2.鼻孔出冷气而口气却稍有灼手,何解?3.上唇青黑下唇深红,何汤有效?4.仲景言蓄尿用五苓倍桂,胸下停水用
小青龙汤,那大肠蓄寒水(可能还有它物)用何药可解?5.<寿世保元>云颤栗有四,但不详,先生知否?
-----------用
大黄加酸
姜汤降火,火去后用
桃红四物(量大)打粉睡前用黄酒或红糖水送服,每天一次,吃三天休息一天,药后避风。
-----------先生回复的是三楼的1 2 3吧,那我再补充一下.服用四逆类会感觉有上火的现象(唇红,呼吸粗臭,鼻周围红,无汗,但上身闷,有汗臭或是其他的臭味,小便黄,大便稍难,手脚温,不渴).停药隔一天又会上唇青黑,舌嫩白(周边稍红)鼻呼冷气,小便清,无腹泄.平时舌都有齿印,鼻/口呼气都会很重的水气(室温下,呼在玻璃上久久不散),又感觉冷源来自大小肠,所以以为是大肠聚寒水.以前没这么严重的(虽天冷,上唇不青黑,舌不会煞白),前几天服用了三白散两次(每次
巴豆0.2G,
贝母1G,
桔梗1G,早上一次,半下午一次),服药后都需三到四小时才下泻(药前不进食,常人也要这么久?疑之),第一次服药后泻了两次,泻物基本有型,第二次药后泻多次,基本为黄水,因恐惧,服冷粥停泻了.基本就这么多了,现在处于停药后隔一天的阶段,所以并无上火现象,要服大黄姜汤?盼复.
-----------
Originally posted by 江东难过 at 2005-12-15 01:05:1.遍寻饴糖未果,可否用麦芽糖/红糖之类代?我见饴糖常与白芍共用,是为缓其寒而保护脾胃?或另有它用?
饴糖就是麦芽糖吧?“饴糖,又称麦芽糖。饴糖性微温,味甘。具有补虚冷、健脾和胃、润肺止咳、缓气止痛的 作用”
-----------多谢.resoulily先生,我现在已服用了两次桃红四物(打粉,睡前合红糖水服).第一次
当归10G,
熟地10G,
川芎5G,白芍7G,
桃仁10G,
红花5G,服后小便黄,大便正常,有痰,上唇不青黑,但明显为一种凝结的暗红色,没以前那么怕冷,食欲正常,不渴,舌齿印依旧,苔微黄;第二次服的量是第一次的两倍,起床后嘴唇外侧起了血痂(洗下就脱),吐了几口浓浊痰,后痰转为泡沫状,小便浓黄(无血),大便基本属泻,褐色(无血),其他基本和第一次药后一样.不知先生有没有要指正的地方.另,不知如药粉和入米粥内吃会不会影响药效.干吞药有点难受,幸亏还有红糖.
-----------方不对证!
-----------服了第三服药(是第一次的两倍),起床后4小时内大便三次,黑,量较多,小便黄(但起床很久后的一次色清),舌苔微黄且少,齿痕依旧,舌红或淡红夹浅白,比较胖厚(一直以来都是这么偏厚的),口干口苦无味少津,食欲稍有降低,但还可以,稍有痰,基本不怕冷,有时有一个鼻孔堵塞,皮肤偏干燥.补土派,多谢指点,还望继续深入指点. 也希望路过高手指点下,翻阅了不少资料,有是症(3楼)的还没见过,大家可以各抒己见.
-----------白通汤不应轻易用,况且你并无大寒之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