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 信 题 库 搜 索
中医理论
中医数据库
中国方剂数据库 中医书籍 常见疾病
中医疾病数据库 民间中医 中医教程
中医疾病诊疗 经方医学 中医药术语数据库
 医学全在线 > 中医理论 > 民间中医 > 正文
四圣心源:时病本气篇--燥气病(圆运动的古中医学浅释)
来源:本站原创 中医理论数据 字体:
   接着讲燥气病,感冒一篇就不讲了,因为感冒这个词比较没有定义。大家可以自行看看。    燥气病起因:大暑之后,火气潜降,降而不能入土,浮游于地面,人感之,则易生燥气之病。这个燥病也可以像伤寒温病一样,用大篇幅来描述发病的各类状况,以后大家如果对人体有个宏观的辨认,有时间可以来演绎一下。现在按彭子的编排来说明一下。
    燥气感冒,可以对应于表病。金气收敛结聚于中,则恶寒发热,胸闷,腹胀,脉象弦涩,金重克木之脉象,所以需破结聚之气。彭子介绍用到刮痧法,药剂就是葱豉+麦冬草果仁汤,还有人参败毒散。药剂两者,都是破结降郁之药。看人参败毒汤:羌活独活柴胡川芎薄荷前胡枳实桔梗茯苓甘草党参,前五味大升,接着是大破,余者扶中以养。这时是津液未被燥劫,所以病入太阳,可以使用。
    如果初病不治,燥劫伤津,仍然恶寒发热,病在太阳,则以小建中汤以治。
    燥气咳嗽,没有恶寒发热,这时便是燥气伤津,所以用麦门冬汤。
    下面说明下燥气疟疾,疟疾在前面已经说过。彭子这里提到一个气象现象,他在南京观察到,在立秋之时,见到山下地面白气一层,也就是秋气潜降,而阳热不能顺下,所以成为有形的燥结之气。人感之,则易病疟。其实在南方,很多地方都可以看到。下面说说燥气疟疾的各类症状。
    燥暑两气裹结不降,人受之,则容易先寒后热,大渴喜饮,天明退烧,下午复作。舌入猪腰涩,湿润无苔,这就是湿热之气伤于中。故用竹叶石膏汤散湿清降其热,极为对症。
    又或恶寒,随即发热,汗出而解,类似于伤寒的厥阴之症,这时可用杏仁枇杷橘皮藿香半夏茯苓炙甘草泽兰荷叶以升降斡旋,这些其实就是司伤寒之意而用之,而且找不到一点伤寒方的影子。
    又如午后病重,脉象弦实,则会用到九味羌活汤,这个汤比刚才的人参败毒散更为稳妥,散结清气。
    又如中气无根,燥气横结不下,不可妄用强升之剂,以巴戟天yin羊藿甜苁蓉救其中阳,黄精补其中气,左得以升,右自然得以清降。这个其实就是病入少阴,又是司附子四逆之类以用,完全没有伤寒痕迹。
    燥气喉痛:中焦虚弱,燥气结聚不下,导致燥气伤津,易引发候干痛。脉象弱而在中不移。弱是轻按少,重按亦有,又不旺,所以是较轻的聚结在中,方以润开同用,彭子以麦冬天冬润肺清燥,花粉陈皮半夏降下,薄荷开气,甘草补中,又可治疗阴虚喉痛。
    从这点来看,彭子的脉象比较活,没有太多的书本限制知识,完全是结合对人体的感觉来定论,事实上也应如此,才能“活”。
    比较长篇幅说明的是燥气霍乱,其实如果用更有效的整理,把燥气病按发病轻重予以分析陈列,会更好一点,但是如今估计没多少人有能力有时间来完成这种探讨。下面大概看看燥气霍乱的内容。
    症状与病因:手足微麻(燥气开始侵中),恶寒发热(升降不利,荣卫不通),头晕心烦胸闷身倦(燥气结于中上,邪犯于上,上下内外不行所致),继即吐泻不止、却又汗出、大渴能饮(邪入于中,久则胆胃逆,肝脾陷)。舌苔为黄腻(中焦虚结),脉象右盛于左,故为相火不降。彭子治以白马通,也就是白马屎,绞汁而治,取其温润开通。彭子在这里颇为推荐,至于汤药,则可以竹叶石膏汤代之。
    昨天讲到白马通治疗燥气霍乱的妙处,只须单味即可,不寒而润,不会对虚结之中焦形成破坏。
    下面彭子引用了两个案例,都是燥气为病。但有所区别。
一是昆明某君,于燥气之期,病恶寒发热,舌苔黄润,脉虚,烦乱谵语,这时他用人参败毒散进行处理,病见轻,但次日又重。这时用稻草心服用,一小时后热退,再服而消。舌苔黄润表明中宫之虚热,所以寒热皆不宜,这里用了个稻草心,但是这个不容易找到,那是否可以用竹茹白茅根,或者竹叶石膏汤加减处理?大家可以思考一下。
    又一例,某年成都霍乱,日死数十,病恶寒发热,手足微麻,上吐下泻,小便不利,溺孔肛门热,胸绞痛,舌黄白而腻,渴饮热,复吐。伴有肢冷。燥结不下,则溺孔肛门热,渴饮热复吐,为中寒,故为中寒上热,胃胆皆逆之病。方用干姜白术甘草藿香砂仁温运中宫,滑石石膏麦冬沙参润燥开郁,木瓜疏木,故得治。
    另外,银翘散也是治疗燥结之病的比较好的方剂,秋季发病可以治之。燥气病看似简单,但不明其因,则更易错治。

-----------以前文解后文,以后文解前文,以经解经,一直是古人推崇的读书境界。
相关文章
 参考文献
 医门法律 胀病论 上课笔记
 中医学子那些被浪费的青春
 请问老师怎么治疗我的痘痘
 越桃散(《医方类聚》卷一七四引《简易》。
 调荣散(《陈素庵妇科补解》卷五。)
   触屏版       电脑版       全站搜索       网站导航   
版权所有:医学全在线(m.med126.com)
网站首页
频道导航
医学论坛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