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 信 题 库 搜 索
中医理论
中医数据库
中国方剂数据库 中医书籍 常见疾病
中医疾病数据库 民间中医 中医教程
中医疾病诊疗 经方医学 中医药术语数据库
 医学全在线 > 中医理论 > 民间中医 > 正文
中医讨论:求教:《辅行诀》中与小阳旦汤(桂枝汤)相对应的小阴旦汤能不能治疗太阳温病?
来源:本站原创 中医理论数据 字体:

求教:《辅行诀》中与小阳旦汤(桂枝汤)相对应的小阴旦汤能不能治疗太阳温病?


  大家知道,《辅行诀》中小阳旦汤(桂枝汤)可以治疗《伤寒论》 中说的太阳中风。与此相对应的小阴旦汤能不能治疗太阳温病?此方与桂枝汤不同之处是以黄芩易桂枝。桂枝有发表解肌作用,黄芩应该也有类似功能。李杲谓“黄芩,味苦而薄,故能泄肺火而解肌热”,《本草汇言》:清肌退热,柴胡最佳,然无黄芩不能凉肌达表。上焦之火,山桅可降,然舍黄芩不能上清头目。所以方脉科以之清肌退热,疮疡科以之解毒生肌,光明科以之散热明目,妇女科以之安胎理经,此盖诸科半表半里之首剂也。《本草正》:枯者清上焦之火,消痰利气,定喘嗽,止失血,退往来寒热,风热湿热,头痛,解瘟疫,清咽,疗肺痿肺乳痈发背,尤法肌表之热,故治斑疹、鼠瘘,疮疡、赤眼;实者凉下焦之热,能除赤痢,热蓄膀胱,五淋涩痛,大肠闭结,便血、漏血。

本人没用过此方,按道理此方来自《汤液经》,既然与小阳旦汤(桂枝汤)相对应,应该能治疗发热汗出口渴不恶寒的太阳温病。求教有用过此方的高手,发一两个医案欣赏欣赏。

《辅行诀》原文:

小阳旦汤(桂枝汤):治天行发热,自汗出而恶风,鼻鸣干呕者方。

桂枝三两  芍药三两  生二两,切  甘草炙,二两  大枣十二枚(《传承集》注:十二枚:此下抄本中有新补小字按语:“按:《伤寒论》桂枝汤。”此按非范抄本所固有,乃抄阅者据《敦煌古医籍考释》135页【按语】化裁人此。)

右五味,以水七升,煮取三升,温服一升。服已,即啜热粥饭一器,以助药力。稍令汗出,不可大汗流漓,汗出则病不除也,取瘥止。若不汗出可随服之。日三服。若加饴一升,为正阳旦汤。

小阴旦汤:治天行身热,汗出,头目痛,腹中痛,干呕,下利者方;

黄芩三两  芍药三两  生姜二两,切  甘草二两,炙  大枣十二枚(《传承集》注:十二枚:此下抄本中有新补小字按语:“按:《伤寒论》黄芩汤加生姜。”此按非范抄本所固有,乃抄阅者据《敦煌古医籍考释》135页【按语】化裁人此。)

右五味,以水七升,煮取三升,温服一升,日三服。服汤已,如人行三四里时,令病者啜白酨浆一器,以助药力。身热去,自愈也。

弘景曰:阳旦者,升阳之方,……;阴旦者,扶阴之方,……


-----------《伤寒论》黄芩汤治太阳与少阳合病,自下利者:黄芩三两,芍药二两,甘草二两(炙),大枣十二枚(擘)。上四味,以水一斗,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日再夜一服。
-----------张路玉《伤寒 * 论  温热》:黄芩汤乃温病之主方,即桂枝汤,——以黄芩易桂枝而去生姜也。盖桂枝主在表风寒,黄芩主在里风热,不易之定法也。其生姜辛散,非温热所宜,故去之。
-----------   楼主如何评价《桂林古本伤寒杂病论》中有关治温病的方子。
-----------还没有认真研究过《桂林古本伤寒杂病论》。但刘渡舟等审定的《伤寒论》里关于温病的方子曾经思考过。
-----------桂枝汤证为邪风伤营,黄芩汤证为里热伤营。
-----------太阳病,发热而渴,不恶寒者,为温病。
若发汗已,身灼热者,名曰风温。风温为病,脉阴阳俱浮,自汗出,身重,多眠睡,鼻息必鼾,语言难出。
-----------桂林古本《伤寒杂病论》:
风温者,因其人素有热,更伤于风,而为病也。脉浮弦而数,若头不痛者,桂枝去桂加黄芩牡丹汤主之。
-----------桂枝去桂加黄芩牡丹汤方

  芍药三两 甘草二两(炙) 生姜三两(切) 大枣十二枚(劈) 黄芩三两 丹皮三两

  右六味,以水八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
-----------     桂枝去桂加黄芩牡丹汤方就是小阴旦汤加牡丹皮。
    可见,小阴旦汤可以治疗发热而渴,不恶寒的太阳温病。加牡丹皮,可以凉血,散血液中的热结;而桂枝汤中的桂枝,可以散血液中的寒凝。
相关文章
 白虎解毒汤(《寿世保元》卷八)
 半夏泻心汤
 感冒后咳嗽不止
 原叙三 增演易筋洗髓经合编序
 我老婆患乳癌,按摩脊椎两侧后感觉有股热气
 金箔茯苓散(《幼幼新书》卷二十四引洪州张
   触屏版       电脑版       全站搜索       网站导航   
版权所有:医学全在线(m.med126.com)
网站首页
频道导航
医学论坛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