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 信 题 库 搜 索
中医理论
中医数据库
中国方剂数据库 中医书籍 常见疾病
中医疾病数据库 民间中医 中医教程
中医疾病诊疗 经方医学 中医药术语数据库
 医学全在线 > 中医理论 > 民间中医 > 正文
医师交流:学中医二十四字(一)
来源:本站原创 中医理论数据 字体:
学中医二十四字(一)





这是本人学习中医的领悟和体会,未必适合所有的朋友,也是我自己学习中医的一些感想,说来供部分朋友参考。
溯本求源,直追经典,
不立门派,入圣超凡,
勿拘术法,具通天眼。

今天始,一句句谈。
:中医历史悠久,流传之今,有深厚的历史积淀。我们学习中医、认识中医、了解中医,了解这门在中华大地上伴随者先民一路走来的医学,就要回溯,回溯到其本来发展的脉络里。看黄河水灌溉良田,还要知九曲十八弯,乃至昆仑黄河源。溯的目的,是为了求源。求源的目的是为了求真。
  比如,现在流行敲胆经治病了、吃绿豆治病了、吃牛筋治癌了等喧嚣一时的方法,回溯其源,就知道仅是特例、有些甚至是虚妄不实了。
:木无根本不茂,学无根本涉妄,说无根本不远。学习中医,所以要回溯历史,就是为了找到这个本。哪些是枝叶,哪些是根本,要搞清。这样就不会乱花迷眼了。
:要主动去寻求,不要被动接受,等着灌输。别人灌给你的,不同于自己求的,那终是别人的理解。只有主动的寻求的东西,经过了自己的困惑、不解、迷惘,然后一朝得解,豁然开朗的感觉,才会记忆深刻,才合契合真实际。如果仅是听别人说,张三说他比李四高,李四说他比张三胖,王五说他比张三和李四都能吃饭,而你要的找个工人来搬家,听他们各人自己注解而不是自己寻求,那就大不一样了。
:木有本而水有源,“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学问要想合于真实,就要重视这个源,就要求源。医学的源在哪里?就在主动的溯回其本,寻而求之,然后才可得其源,才能有活水不断来。

:勿曲曰直。直就是不拐弯,直接千古,直至古人深意。当然这个可能不好理解,古人离我们远去,千古之后的今天我们怎么可能直接和古人对话,直接理解古人的意思,直指古人的深心至意呢?莫非是用通灵之术、练气化神、练神还虚、阳神出窍、阴神魂游以见黄帝岐伯吗?我可以明确地回答:绝对不是!但仍有肯定的方法。什么方法?就是下一个字——
子跑了,狗在后面撵,叫狗追兔子不回头。我们追究、追踪、追求、追寻古人真意,如何追呢?这就是研究经典的方法问题。也就是我们研究、学习的途径,直接古人方法,而这个方法就是通过一个对象,那就是经典。
:经者,常也。经就是不变的、经常的、如日月经天、恒久不变的,才能叫经。有人说,内经时代,生产力落后,人们对自然的认识能力有限,医学知识相当古朴、简单,后来要不断发展才能完善。对这个说法,先不做对错的评论,单从文义上讲,如果真是这样,内经就不叫经了,就只能是早期文献之一,早就没有存在的价值了。
      就如电脑的更新换代,从电子管的计算机,到现在的电子芯片处理器,一代又一代,新的产生,旧的自然淘汰了,所以就不叫“计算经”,只叫“计算机”。内经与之不同的是,至今仍在临床活生生地用着。当然其它的中医经论也是一样。历久弥新,可以恒常不变,就是古人传下来的经,因此而可以和古人直接对话,可直接追忆。
:典是指可以作为标准的书籍。标准、规范,是一个方面成熟的表现,能立为标准,就是可以重复的,可以充分信任的,可以任何人用之有效的。治国有典,医学也有经典。中医学的经典所以能传承至今,就是因为其标准放在今天仍然可以重复有效。
    观当今中医衰微,原因就是失去了标准,无典可依。临床诊断、病重病危、法律界定皆用西医的标准,为什么?因为中医自己失却了经典,各式各样的说法还自我标榜百家争鸣、学术丰富,实际上这就是失范的危险所在。治疗也是,用方无规范,用药用量没标准,不知其害,还自标为“灵活辨证、灵机组方、药随证立”等等,这些似是而非的说法,看似花哨,说重了,正是亡中医的原因所在。
    用药这样,用针也是一样,制针、用针经典早立在那儿了,我们不去主动追寻,迷失在后世的各家说法中,终是难以作为标准推行、普及,难以全面作为标准提高可重复的疗效。
   直追经典,就是寻求这个在失去的标准,使中医建立在可重复的疗效标准、诊治标准之上。不是为复古而复古,也不是厚古而薄今,经典不只是古典,在今天仍有恒久之活力,仍可作为不变之法则应用而效的,才是经典。





-----------学中医二十四字(二)




:是否定,是要有所不为。有些方法要舍弃,有些技术要改进。有了现代麻醉学的发展,可以不用华佗的麻沸散;有了针刺麻醉,可以不必用那么多的麻醉药量。在不中求是。现代的介入技术、显微技术、无菌技术的发展,不能视而不见,不能拒绝先进的技术,不能顽固。
  直追经典,深入认真,就知道,经的标准中提出了要深入细微观察,那么你用了显微外科技术对大脑动脉进行了缝合,不但不能说就是西化、就是不中医,相反这才是真正的经典中医的精神。
  不,就包括了不凝滞、不顽固,不自以为是,不师心自用。
:有所不为,必有所为。这就是立,立什么?立于经典、立于事实、立于可重复的疗效。但不要人为的创立,无病呻吟式的创立,为写论文,没事找渣式的立。比如一个伤寒麻黄汤证,立为表实证,还好理解,有人就反对,非要再创立个卫强营郁、卫闭营遏等等拗口的新词,以为创立新说,这于临床见证用方治病何干呢?一立新说,就与旧说相辨是非,其实何是何非呢?庄子说:“六合之外,圣人存而不论;六合之内,圣人论而不议;春秋经世先王之志,圣人议而不辩 ”对于医学,医圣论而存焉,依论而行可也?何议辨之立,为写论文而强议也哉?
不立,二字合起来,是不立。不人为而立。
:内外之所出入叫门。医有医门,医门内有针灸门、方药门、疮疡门等,从术业有专攻的角度看,深入一门精研之,作为专家来说,是必要的。从医门作为一个大门来说,医仅是方术之一,执于我是开药的,不会针,我是搞针的不开方等,专则专矣,博则不够。大门与小门,正门与偏门,博与专、泛与深的关系,一定要谐调好。不立门,还包括不人为地限制自己,局限于一偏之中,不见其余而非议其它,这都是不合适的,也是道难行远的。但由一门而入,不论正偏,终极医典,则是无不可的。
:派是什么?茫茫九派流中国,水之脉也。那么脉是什么,脉就是人体上的水道,如地上河流,大河小溪,经脉络脉,大小血管而已。具体到中医的学术上,当然有些大的、小的流派,有不同的出处,形成了不同的门派。有的存在了很久,如长江、黄河,如医经、如经方;有的只是暂时,如灌园临时人工挖个水沟,如鸡血疗法、如某法治百病、如某书“有病不求人”。派之存,本无是非与善恶,各从其善无不可。执偏而不见全,则如沙漠上的季节河、内海,终不知海之阔矣。
不立门派:就是不要有意的执偏以为妙,旁门以为正道,进而看不到正道简易之门,而徒事繁劳。无论旁门正门、偏道正道,各有传承以成派,各有先人以之治病有效,皆可尊重、学习、继承、发扬,同时也要知道除此之外还有多派多门,还有总归的大道大门。不人为地创立,如天地之不言,若有验,后来习用者多,派自成焉,此所谓“不立”而立。

前半十二字,落在了“派”上,派同脉,知血脉,知盛衰,是中医诊病的手段。前半是言实作法,后半十二字,是说思想认识问题。
:进入,进入到哪里去呢?哪是内哪是外?有无内外?内外的门在哪呢?文字是表象,古圣远去,文献仍存,籍此文献,数千年一脉传承的文字,这是汉语言的文言、格式化的书面语言的优势,先从识字读文入手入眼,就是一个办法。进而体认文章的结构,语句章法间的意思。要直入,不要侧入。侧入就是后世诸多注家的个人阐释,不是说不对和没有意义,而是这与自己读原著不一样。别人嚼过再吐出的东西,听他说那个味道,而你再去嚼那渣,当然就不是那味了。
:一般意义上是说道德或智慧超群的人,似乎高高在上,我们只有仰视而膜拜的份,不可企及和进入到圣人的内心里去。这个认识,是有偏的,圣字,繁体也好简体也好,下面都是“土”,圣人就是地上的人,如你我一样的人。内经说“有圣人者,处天地之和,从八风之理,适嗜欲于世俗之间,无恚嗔之心,行不欲离于世,被服章,举不欲观于俗,...”就是世俗之间的人,举止行为上,和常人没什么两样。易经上说上天垂象,圣人则之,和这个处天地之和一样,就是顺应自然的规律的人,这个简单,但不易做到。孔子也说圣人述而不作,仅是体认述说天地本来之道,并没创造什么。医家有医圣、药圣,其实现存的经典,都可以说是圣人之作。我们从此学医,深入学习运用,就算是入圣
:能入还要能超,高出平常,从高处观察,立足高远,不怕手低,就怕眼不高。眼界不高,限于一门一派一法一术一招一式而不自拔,则难见潮平海阔。
:众人见解,平常人的看法。超,就是超凡,而不是要超圣。圣合天地,如孙猴子一蹦十万八千里,超不如如来佛的手掌心,说得也是一个理。有人要改进经典、发展经典、批判经典,甚至创立经典,这种精神不能说没有可取之处,但所作所为是否是真的合于天地之理,合乎事实,在医学上能否验证呢?如果不能,还是少些“我认为”如何如何为妙,不如老实读经以入圣。入了圣,就可以超出一些平常的似是而非的凡人的看法。比如说六味地黄补阴、八味丸补阳等,习以为常,以为是当然,这就是凡见。你入圣,直追经典就知道,八味肾气丸出自汉张仲景伤寒论是治消渴腰痛转胞、水气、小便不利等证,而六味出自宋代用治小儿五迟。补阴补阳相对来说,就模糊了具体的治证了。






-----------学中医二十四字(三)




:和前面提到的”不“一样,也是否定的意思。前面是说在入圣超凡以前,不受门派影响,直入经典,免走一些弯路。现在是说在具体的应用上,多种方法、多种说法,一本经中也有不同,甚至看起来象是相互矛盾,我们怎么认识这个问题,怎么看待这个问题,是取舍、扬弃,取其精华、弃其糟粕吗?还是限于矛盾之中,不能自拔,作些”各家学说“的文章,以示中医学之洋洋大观?皆非正确的方法。正确的方法是跳出来看,就是“勿拘”。
:止也,约束、固执、限制的意思。勿拘,就是不要止于一些表面的说法,不要受这些说法的限制,进而形成一些固执的不正确的观念。如庄子所言”曲士不可语于道者,束于教也“,就是拘执于一些教条,一些一时一地一人的看法,一些凡见,而看不到真正的大道。最简单的说个比方,就说脉学吧,脉迟为寒、脉数为热,这应该没错吧?学中医的都不会有异议。可你要是拘执于此,再看素问时,说到迟为不足、数为有余,可能就有人疑惑了,怎么回事,怎么矛盾了?迟寒热数难道有错吗?哪个对哪个错?这种对错对立的分别,就是因为先受了一种说法的限制而产生的。同样对于攻下、补土、温阳诸说一样,都是不可拘执的。不只是不要拘执于偏见和错误的的观点,正确的观点,如脉学的这些说法,同样也不可拘执。同样在针灸、方药、经方时方、寒凉温热诸派上也是一样。
:技术也,技术就应当有规范、可以操作,就有限制,为什么还要“勿拘”呢?制定规范、有标准,操作有依据是必要的,否则术何以为术?术是道的体现,医道是通过具体的一招一式的技术体现的,比如“断者续之”是理论的医道的论述,可具体的一个血管、肌腱、或是肌肉的断裂伤,如何进行疑缝合,缝合好,使恢复正常功能就是技术问题了。或许有人说了,这是西医的问题,不是中医问题。这不对,就医学来说,运用一切技术,体现医道精神救死扶伤,不论中西,这个技术的精熟都是必要的。所以要勿拘,还要看到术仅是术,比如针能治病、药也能治病,还要看到哪个方法更方便,更好,一是你能运用得更好,一是这个技术的成熟程度更好。如灵枢对有些病也主张“调以甘药”,而伤寒论主谈方药,也是针、灸并论,并且首治言针。
:术是具体的技术,而法是一个思想的、运用的方法问题。术不要拘泥,不要因小术而不见大道,局限于一些技术上,看不到维护健康的方法,法也是一样。各种方法,传承有自,必有其可取之处,但要深入研究,落实在临床有效上才算,不要单纯作为一个公式,想当然地生硬搬套。比如阴阳五行、八卦干支化合、子午流注、乃至五运六气、奇经八脉、十二经十四经以及十一经等等。不要认为是真的这里有个八卦、那里含个五行、这里是平面的阴阳、那里有个立体的八卦等等,要知道,这些仅仅是方便取有的一种方法,非真有也非真无,仅是一法,拘执则失于见实,就如认指作月。要因指见月,通过所指的方向、所用的方法,达到见到明月、见到真实。不为术法所拘,才能有后面的“具通”。
:就是全部,是具备。是人人都有的、本来的与天然相通的观察能力。
:人与天通,具通天,都能和天相通。再广而言之,不只是人,天生万物,皆与天通。天黑了你困了,天亮了你醒了,这就是自然、天然,不管你知道不知道,时至天应,就知道该怎么做,这就是顺天,反而就是违天、逆天。
      合欢树的叶、花生的叶天黑就合上,天明就张开,也是一样,也与天通,人法地、法之用治不寐目不合。半夏长成在五月夏之半,音同“半下”,块根在直扎入土的一半,就象胃在消化道中膨出一个大的腔一样,以之治呕吐、治食不下。
   人乃天地自然的产物,万物也是一样,圣人类其情,五谷五菜养其常,五味异常应其变,顺五运之更、六气之化,通常达变以应天。百姓日用而不知者,非不通也。
  :至高无上,法道而行,而道法自然。天之运,有其道,其道自然而然,不因圣人或百姓的知或不知而有稍改焉。故人人具通天。
   :五官中,眼最高。人比畜类,站立代爬行,眼更高,更近于天。故人能役畜以为用。眼,从目从艮,目所止也。儒曰止于止善。目上还有个额,有个顶,目观天下,不能放眼天外。你不可能看到自己的头顶之上。用自己的眼来观察天然所示现的万物情状,察物如是,察人也这样,看病也是这样,看药物也是一样,那么看针、看穴、看脉、看效、看气至看血去,何尝不是这样呢?
   遵从经典,归于天然,止于目观,大道至简,无需多言。







-----------好一个溯本求源,直追经典。

-----------,眼更高,更近于天。故人能役畜以为用。-------那是不是小鸟也可以役你呀!
-----------圣贤已去吾逞风,是是而非始是终,不在结果在过程,虚实有无迷悟中。
-----------回复 一分为二 的帖子

上天垂象圣则从
为式训示遗百姓
门门有道薪火继
家家有本难念经

相关文章
 上吐下泄晕眩心悸,什么原理
 自我针灸四十年[转贴]
 外阴部外伤性溃疡
 急性化脓性胃炎
 热烫伤目
 补益天雄丸(《圣惠》卷二十七)
   触屏版       电脑版       全站搜索       网站导航   
版权所有:医学全在线(m.med126.com)
网站首页
频道导航
医学论坛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