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 信 题 库 搜 索
中医理论
中医数据库
中国方剂数据库 中医书籍 常见疾病
中医疾病数据库 民间中医 中医教程
中医疾病诊疗 经方医学 中医药术语数据库
 医学全在线 > 中医理论 > 中医教程 > 正文
仁斋直指方论教程:卷19 肾脏风痒
来源:卷19 肾脏风痒 中医理论数据 字体:

肾痒方论

实则为痛,虚则为痒,痒之出于骨虚也明矣。肾属足少阴之经,囊间湿痒,谓之肾脏风, 世 ..内 ..疡 ..养 ..炙 ..汤 ..

肾痒证治

宣风散 疏肝肾风。
大鸡心槟榔(二个) 橘皮(半两) 牵牛(生取末一两,炒取末一两) 甘草(焙,三钱)
上末。每服二钱,蜜汤调下。

不换金正气散 去肝肾湿气。(方见伤寒类。)

木香 疏导肾经风水。(方见水饮门。)病患肾虚,挟邪浮肿,多用安肾丸,少用青木香丸夹和,盐汤下,屡效。安肾丸(方见水饮门。)

活血驱风散 治肝肾风毒,肾囊湿痒,脚下疮癣。
当归 川芎 白芷 华阴细辛 白蒺(炒,去剌) 仁(浸,去皮,焙) 白芍药 半夏( 桂天麻
上细锉。每服三钱,水盏半,钱五片,枣二枚,煎七分,滤清,暖热入乳香末少许,食前

蒺藜 治 风上攻,耳鸣目眩,下注阴湿疮痒。
蒺藜(炒,杵去剌) 草乌头(水浸三日,逐日换水,去皮,晒,各半两) 白芷 白附(生)
上晒,末,米糊丸桐子大。每三十丸,上则茶清,下则盐酒服。

乌荆丸 治肝肾风痒。(方见肠风门。)

神授丸 治外肾湿痒。(方见虚劳门。)

茎物肿烂yin汁方
大腹皮(一斤)
上夹苦参荆芥煎汤,温洗拭,以津唾涂,次用油发烧存性,入些白芨末敷。逐日煎汤,密

茎头三五孔小漏疮,出血微脓妙医学全.在线
油发烧存性,灰敷,干则津唾调,仍以米汤调发灰,食前服。

乳香龙骨 治外肾温痒,yin烂如 。
龙骨 石膏(生) 五倍子(各一分) 白芨 乳香 黄虢丹(各半分) 麝(少许)
上细末,先以苦参、大腹皮、紫苏茎叶煎汤温洗,后敷。

阴汗温痒www.med126.com/wsj/
炉甘石(绿者,一分) 真蚌粉 黄连 五倍子(各半分)
上细末掺,先以蜂房、大腹皮煎汤温洗。

又炉甘石方(见诸疮门)

妒精疮、阴蚀疮方
油发灰 青黛(干,等分)
上为末,入些麝,或掺,或津唾调敷。

又青纸方(见妒精疮中)

大学治肾脏风发疮疥方
鸡心槟榔(一大个,破开,以黄虢丹一钱合在内,湿纸裹煨) 明硫黄(研,二钱) 生虢丹(
上同末,入轻粉半钱,麝少许,于瓷器收。每用少许,麻油调抹两掌,先以鼻嗅,男以两掌

又方 用大红川椒去目,水蘸湿半日,夹生杏仁研膏擦手,如上法亦验。

附诸方

龙胆泻肝汤 治阴部时复湿痒及臊臭。
柴胡 泽泻(各一钱) 车前木通(各五分) 生地黄归尾 草龙胆(各三分)
上件 咀如麻豆大,都作一服,水三大盏,煎至一盏,去滓,稍热,空心宿食消尽服之,更

柴胡胜湿汤 治两外肾冷,两脾枢阴汗,前阴痿,阴囊湿痒臊气。
生甘草 酒黄柏(各二钱) 柴胡 当归尾(各一钱) 红花(少许) 草龙胆 麻黄根 羌活
上件锉如麻豆大,都作一服,水三大盏,煎至一盏,去滓,温服,食前。忌酒、湿面、房事

补肝汤(东垣方) 前阴如冰冷并阴汗,两脚痿弱无力。
黄耆(七分) 人参 葛根茯苓(各三分) 升麻(四分) 柴胡 羌活 当归身 连翘 炒黄柏 泽泻 苍术 曲末 知母 防风 陈皮(各二分) 炙甘草(五分) 猪苓(四 分)
上件锉如麻豆大,都作一服,水二盏,煎至一盏,去滓,稍热服,空心食前。忌酒、湿面。

一方 治肾囊湿疮
陀僧 干姜 滑石
上为末,擦上。

又方 先用吴茱萸煎汤洗
吴茱萸(半两) 寒水石(三钱) 黄柏(二钱) 樟脑 蛇床子(各半两) 轻粉 硫黄(各二钱) 白
上为末,麻油调搽。

卷之十九 头风

头风方论

足太阳者,头之经也。六经伤寒,惟太阳受病最多,盖头居其上,当风寒之冲,一有间 隙, 谨乎 有一 莫知 呵欠 无 未几头风发作,则不必拘泥前药,当以头风和平之剂疗之。其或病躯老弱,先患头风,复感 寒邪,自汗不止,此等用药,无附子又不可也。若夫太阳项强一证,无汗恶风,则为表实, 合用葛根汤;汗出恶风,则为表虚,合用桂枝葛根汤。是又感受风邪,在头风界限之内者也。入水捕鱼,入林捕,要必知其所在斯可矣。(妇人月候适行,辄敢梳篦,多成头风,痒 痛满头,如水泡之状。)

头风证治

消风散 治头目昏痛,鼻塞冒运。
人参 羌活 川芎 白茯苓 白僵蚕(炒) 藿香叶芥穗 防风 甘草(炒) 蝉壳(各二
上末。每服二钱,防风、荆芥煎汤调下。

追风散 治偏正头风痛,面上游风,状若虫行。

川乌(炮,去皮、尖) 软石膏( ) 白僵蚕(炒,去嘴丝) 川芎 防风 荆芥 甘草(炙 (各半两) 草乌( 上有末。每服半钱,入好茶少许,沸汤调,食后临睡服。

川芎茶调散 治诸风上攻,偏正头疼。
川芎 荆芥穗(各二两) 香附(去毛) 薄荷(各四两) 白芷 羌活 细辛 甘草(炙,各一
上末。每服二钱,食后茶清调下。

究原抽刀散 治头风掣痛。
川乌(切片,姜汁浸,晒) 雄黄 蝉蜕(去头足,各半两) 川芎 细辛(各一两)
上末。每服半钱,食后,临卧茶清调下。

芎芷散 治头风风壅。
川芎 白芷 荆芥穗 软石膏( 。等分)
上末。每服一钱,食后,沸汤调下。

香芷散 治头面诸风。
新白芷(锉,以萝卜汁浸,晒干)
上末。沸汤调,食后服。或以些子搐入鼻,左用右,右用左,屡效。

又方
新白芷(洗,晒)
上为末,炼蜜丸弹子大。每一丸,食后荆芥汤嚼下,妙。

二陈汤(方见疟门) 加荆芥,治头风,兼治痰壅、酒壅。

如圣饼子 治偏正头疼,痛连脑项,吐逆恶心,耳聋目暗。
川乌(炮,去皮尖) 南星 川白姜(各一两) 川芎 甘草(各二两) 天麻 防风 半夏(重洗去滑,生,各半两)
上末,蒸饼糊丸鸡头大,捻作饼,晒干。每服五饼,同荆芥二穗细嚼,姜汤下。

细辛汤 治诸头疼,及痰厥、饮厥、肾厥、气厥等证,但发热者不可服。
附子(生) 乌头(生) 南星 干姜 川芎 细辛(各一两) 甘草(三分)
上锉散。每服三钱,姜五片,茶芽少许,熟煎,空心服。

《活人书》葛根汤 治太阳病颈项强,无汗恶风,为表实。
葛根一两 麻黄(去节三分) 官桂 芍药 甘草(炙,各半两)
上锉散。每服四钱,姜五片,大枣一枚,煎服。

桂枝葛根汤 治太阳病颈项强,汗出恶风,为表虚。
桂枝 芍药 甘草(各七钱) 葛根(一两三钱)
上锉散。每服四钱,姜五片,大枣一枚,煎服。

头风方
川芎 天麻(各半两) 细辛(华阴者,去苗土) 烂石膏 荆芥穗 白芷梢 甘草(微炙,各二钱) 全蝎(炙,五个)
上末,白汤或茶清调,食后临卧服。消风散加蝉壳,白丸子加朱砂,姜汁汤下,皆要药。

附诸方

川芎散(《拔粹方》)治偏头痛、头风,神效。
菊花 石膏 川芎各三钱
上为末。每服一钱,茶清调下。一方有白僵蚕六钱,生用。

菊花茶调散 治诸风头目昏重,偏正头痛,头风鼻塞。
菊花 川芎 荆芥穗 羌活 甘草 白芷(各二两) 细辛(一两,洗净) 防风(去芦,一两半) 蝉蜕 僵蚕 薄荷(各五钱)
上为末。每服二钱,食后用茶清调下。

又方 片芩(酒炒,五钱) 苍术(二钱半) 羌活 苍耳 川芎 生甘草 酒黄连(各一钱半) 半夏
上为末。服法同前。

附∶东垣头痛论

《金匮真言论》云:东风生于春,病在肝,俞在颈项,故春气者,病在头。又诸阳会于 头面 足少 入, 泻, 头痛 也, 阳阳 犯大寒,内至骨髓,髓者以脑为主,脑逆,故令头痛,齿亦痛。

其大体而言之也。高巅之上,惟风可到,故味之薄者,阴中之阳 三阴三阳之异。
故太阳头痛,恶风,脉浮紧,川芎、羌活、独活 痛,脉弦细,往来寒热,柴胡为主;
阳明头痛,自汗,发热,恶 葛根、石膏、白芷为主;
太阴头痛,必有痰,体重,或腹痛,为 夏、南星为主;
少阴经头痛,三阴三阳经不流行,而足寒气逆, 附子、细辛为主;
厥阴头痛,项痛,或痰吐涎沫,厥冷,其脉浮 头痛,当归、川芎为主;
诸气虚头痛,人参、黄耆为主。为主者 使药治之,此立方之大法也。
气血俱虚头痛者,于调中益气汤中 其效如神。半夏白术天麻汤,治痰厥头痛药也。

青空膏,乃风 治厥阴头痛药也。如湿气在头者,以苦吐之,不可执方而治。

加减三五七散(《和剂方》)治八风,五痹,肢体不仁。又治风寒入脑,阳虚头痛,畏闻人声,目旋晕转,耳内蝉鸣。应风寒湿痹,脚气缓弱,并皆治之。
山茱萸(去核) 干姜(炮) 茯苓(去皮,各三两) 细辛(一两半) 防风(去芦,四两) 附子
上为细末,每服二钱,温酒食前调服。

仲景麻黄汤 治太阳伤寒头痛无汗。

桂枝汤 治太阳伤风头痛有汗(方见伤寒门。)

定风饼子(秘方) 治偏正头痛。(方见伤风门。)

川芎散(《圣惠方》) 治头风,偏正头痛。
羌活 细辛 川芎 香附子 槐花 甘草(炙) 石膏 荆芥穗 薄荷 菊花 茵陈 防风
上为末,每服二钱,茶清调,食后服,忌动风物。

清空膏 治偏正头痛,年深不愈者。又治风温,热气上壅及脑痛,除血虚头痛不治,余皆治
川芎(五钱) 柴胡(七钱) 黄连(酒炒) 防风 羌活(各一两) 炙甘草(一两五钱) 细挺子
上为末。每服二钱,于盏内入茶少许,汤调如膏,抹在口内,少用白汤送下,临卧。
如苦头
如偏正头痛,服之不愈;减羌活、防风、川芎一半
阳明头痛,只与白虎东加吴白芷。(白虎汤方见暑

一方 治伤风感风一切头痛。
甘菊(一两) 细辛(半两) 甘草(七钱半) 白芷 香附子 羌活 薄荷(各二两)荆芥(二
上为末。每服二钱,茶清调下。妇人产后当归、石膏末调下。

宝鉴石膏散 治头疼。
川芎 石膏 白芷(各等分)
上为末,每服四钱,热茶清调下。

豆粉丸(《圣惠方》) 治风热头疼。
川芎 细辛 甘草 白芷 豆粉(各二钱半) 薄荷 石膏(各半两) 朴硝(二钱)
上为细末,炼蜜和丸如弹子大。石膏末为衣。每服一丸,细嚼,茶清下。

彻清膏
蔓荆子 细辛(各一分) 薄荷叶 川芎(各二分) 生甘草 炙甘草(各五分)
上为末。茶清调二钱下。

半夏白术天麻汤 治脾胃证已经服疏风丸。下二三次,原证不瘳,增以吐逆痰唾稠粘,眼黑
黄柏(二分,酒洗) 干姜(三分) 泽泻 白茯苓 天麻 黄耆 人参 苍术(各五分) 炒
上每服五钱,水煎热服。

顺气和中汤 治气虚头痛,此药升阳补气头痛自愈。
黄耆(一钱半) 人参(一钱) 甘草(炙,七分) 白术 陈皮 当归 芍药(各二分) 升麻
上作一服,水煎食后服。亦治气血俱虚头痛。

安神汤 治头旋眼黑头痛。
羌活(一两) 防风(二钱半) 柴胡 升麻(各半两) 黄柏(酒制,一两) 知母 (酒制,一两)
上件每服秤半两,水二盏,煎至一盏半,加蔓荆子半钱,川芎三分,再煎至一盏,去滓,临

芎归汤 治血虚头痛。
川芎 当归(各等分)
上每服五钱,水煎服。

调中益气汤 治气血俱虚头痛,(方见脾胃门。)
内加川芎三分,蔓荆子三分,细辛二分。

眉眶痛 丹溪云:眉眶痛者,属风热与痰作风痰,治类痛风

一方
黄芩(酒浸,炒) 白芷
上为末。茶清调二钱。

选奇汤 治眉骨痛不可忍,大有效。
羌活 防风 甘草(各二钱) 酒黄芩(一钱,冬月不用)
上每服三钱,水一钟,煎七分,食后温服。

一方 治头痛连眼痛,此风痰上攻,须用白芷开。
雨前茶 川芎 白芷 防风 本 细辛 当归 上用水煎服。

相关文章
 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减退,头昏沉.
 胃部贲门癌基本完全阻塞胃部到小肠的通道不
 黄帝灵枢经 邪客 上课笔记
 姚明手术方案仍然待定 有中医自荐愿为其治
 遗毒
 一篇《经方各家学说概论》引出的经方家
   触屏版       电脑版       全站搜索       网站导航   
版权所有:医学全在线(m.med126.com)
网站首页
频道导航
医学论坛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