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立冬,是我国民间冬令进补服膏方的时节了。这几年,膏方很热,逐渐从江南波及全国,大有波澜壮阔之势。膏方热了,但我们的头脑要冷。
冬令服用膏方调养,本来是江南地域人们的一种生活经验和生活方式。找个名中医,对体配方,将许多具有滋阴养血的药物经反复煎熬浓缩,融入
阿胶、
龟板胶、
鹿角胶等胶类药物,调入
冰糖、
蜂蜜、
饴糖等辅料,使得药液变得浓稠如膏,每天早晚冲服,不用每日煎煮之烦劳,方便可口。对于体质虚弱羸瘦,需要每日调养的
虚劳慢病患者来说,这种剂型确实有其优势。
但是,现在不是所有的人都适合适用膏方的,也不是膏方越大,补益药越多,价格越贵,效果就越好的。
膏方是药,凡药三分毒。中医用药,贵在对证。药证相对,虽是
大黄芒硝,也是良药,药不对证,就是
人参鹿茸,也是毒药。对证,关键是对人,人有寒热虚实之别,体有郁瘀痰湿之分。胡乱用药,服后就会出现副反应。
膏方不一定用贵重药。就如菜肴,未必是鱼翅鲍鱼才是美食,家常菜,味道亲切更香醇,而且养胃。所以,常用的食物中药,如
红枣桂圆,如核
桃芝麻,如蜂蜜饴糖,寻常食品最补人。
膏方也未必是大方。
薯蓣丸可以熬膏,炙
甘草汤可以熬膏,
二至丸也可以改丸为膏,
芍药甘草汤加上饴糖,熬成的膏滋味道不错,而且疗效甚佳,价格还便宜。
膏方是一种制剂,补益方可以熬膏,驱邪方也可熬膏。比如
黄连阿胶汤熬膏,就可以用来治疗
月经过多淋漓者。用
生地人参的
琼玉膏可以用来治疗
吐血不止,被徐灵胎先生称之为“治
血证第一效方”。还有大家熟悉的川贝
枇杷膏、
龟苓膏、
十全大补膏,都是这种剂型。
膏方也未必冬令可用,夏天也可使用。古代没有冰箱,
夏天无法保存膏滋,所以,也就只能在冬天推行了。所以,冬令进补服膏方的方式也大可不必迷信。
现在,膏方热得烫人,但是,开膏方一定要谨慎,对适用群体的选择一定要严格。滥用膏方,不仅不能起到治病调体的效果,还会浪费宝贵的中药资源,更会挫伤对中医中药寄予热切期望的民众。说不定,方舟子先生又会就此为题发几篇批判中医中药的文章了。
-------------------
-------------------
-------------------
-------------------
对小儿患鼻炎、鼻窦炎的我常建议用膏方,虽然不是补方,但充分发挥了膏滋剂的优势!
-------------------
非常同意黄老师的观点。
真正的膏方应该是从服用者的体质出发制成的专有的“补品”,而不是一窝蜂地吃固元膏。
-------------------
-------------------
黄教授说得太及时了,最近父亲总说腰冷,本来还想给他配个滋补的膏方好好补补呢,看来得先找您看一下,对症下药,比较好!
-------------------
中医用药,贵在对证。药证相对,虽是大黄芒硝,也是良药,药不对证,就是人参鹿茸,也是毒药。
好!!!
-------------------
-------------------
膏方要治病和补益兼顾。配药必须严格按处方,不能替代,不能缺斤少两。膏方熬煮时间要保证,至少8小时以上。饴糖不能太多。胶类必须上乘。名贵药材必须小锅另煎,或细粉在收膏前撒入,或制成胶囊口服。
-------------------
-------------------
-------------------
-------------------
中医用药,贵在对证。药证相对,虽是大黄芒硝,也是良药,药不对证,就是人参鹿茸,也是毒药。
-------------------
-------------------
“补”,成了一种文化了……吃膏方也是追求这种心理的满足吧?
-------------------
我在临床常分为:滋补膏方和治病膏方,至于每料膏方的价格则是根据患者的实际病情和经济能力以及心里、生理需求来定位而各有不同,小到2百多元大到数千元都有。
-------------------
11月7号,武进中医医院举办膏方节,黄教授受邀到淹城中医街的武进中医医院名医堂坐诊。
本来预计半天的门诊,因就诊人数太多,一直延续到下午3点多。近40名就诊者中,有来调理体质的,也有借机来看病的。黄师或开汤药,或开膏方,或让患者先服汤药后服膏方。汤剂是一贯的经方特色,而膏方也与众不同,少者只有十余味药,完全根据患者病情量身定制。
-------------------
引用第16楼zure于2010-11-08 17:41发表的 :
“补”,成了一种文化了……吃膏方也是追求这种心理的满足吧? 700)this.width=700;" >
说的是。记不得那位医家先人说:(无病呻吟者)虚则补,补则堵,堵则虚,虚则补,补则堵,堵则虚,虚再补,------。什么时候补齐了,生命也到尽头。不过还有说辞,命该如此。就是呜呼了,心理很满足,也算补家一大功绩。
-------------------
引用第18楼刘西强于2010-11-08 22:31发表的 :
11月7号,武进中医医院举办膏方节,黄教授受邀到淹城中医街的武进中医医院名医堂坐诊。
本来预计半天的门诊,因就诊人数太多,一直延续到下午3点多。近40名就诊者中,有来调理体质的,也有借机来看病的。黄师或开汤药,或开膏方,或让患者先服汤药后服膏方。汤剂是一贯的经方特色,而膏方也与众不同,少者只有十余味药,完全根据患者病情量身定制。 700)this.width=700;" >
如果有黄教授最新的出诊信息公布,估计人还要更多吧
-------------------
现在医院对科室都有经济收入的要求,关系到医生的切身利益,自然愿意加入这个“时尚”浪潮,提高科室的收入。
-------------------
“治未病”这个理念一定程度上导致了膏方热,而这个理念是不是正确,有待商榷
-------------------
深入研究一下,用多了就知道它有无存在的必要,我往日在北京从未接触过膏方,回沪以后经过学习发现膏方确实有存在使用的必要,但是要冲着患者的实际情况去,不能胡乱蛮补,我已经开过将近1000张膏方了,收到大量的反馈,大多数还是很好的,我个人认为膏方这个问题只能由临床经常使用膏方的医生来讨论,因为没有接触使用的人是无法体会的。
-------------------
呵呵,我不喜欢开膏方,一个膏方想半天,一天开三张方很好了。
我自觉开膏方没有经济价值,吃了我的膏方,身体好的很,没病了,呵呵,我没有生意了。
上海邢斌老师,无锡小荣,还有我都觉得开膏方治疗鼻炎神效,看来膏方治疗鼻炎可以做专题。
-------------------
引用第24楼十世遗风于2010-11-11 21:51发表的 :
呵呵,我不喜欢开膏方,一个膏方想半天,一天开三张方很好了。
我自觉开膏方没有经济价值,吃了我的膏方,身体好的很,没病了,呵呵,我没有生意了。
上海邢斌老师,无锡小荣,还有我都觉得开膏方治疗鼻炎神效,看来膏方治疗鼻炎可以做专题。
700)this.width=700;" >
哈哈,大哥说的是,我今天上就有一个女病人和我说去年吃了我的膏方一年来没生病连
感冒都没有一次,开心得很,她父亲、母亲姐姐都在我这里吃的膏方,今年都来了反馈体力各方面都比去年明显好,说的我都心动想吃点调理一下,只是这一好我就将近一年没见他们了,不过我在国家单位,患者多少与我经济利益无关,我和您目前立场不同思路各异,呵呵。
[ 此帖被顾志君在2010-11-11 22:03重新编辑 www.med126.com]
-------------------
-------------------
-------------------
黄师多好的文啊,赞叹并学习!
[ 此帖被喜郎在2010-11-18 13:12重新编辑 www.med126.com]
-------------------
不仅不能起到治病调体的效果,还会浪费宝贵的中药资源,更会挫伤对中医中药寄予热切期望的民众。
至理名言!
-------------------
到医院看看吧:现在的病人基本都是营养过剩吃出来的,没有一个是饿出来的毛病啊!
-------------------
也算是一种复古行为吧,近来在琢磨《五十二病方》,发现秦汉时代的药方中就有很多加入胶或膏同煮的情况,不知当时的胶是专门的药物还是一种常见食物类的东西或是一种黏结弓或其他东西的黏结剂,也搞不清楚当时的胶是专门特意制作的还是烹制食物的副产品。
-------------------
-------------------
"膏方也未必冬令可用,夏天也可使用。古代没有冰箱,夏天无法保存膏滋,所以,也就只能在冬天推行了。所以,冬令进补服膏方的方式也大可不必迷信。"此说不敢苟同
-------------------
膏方不一定用贵重药。就如菜肴,未必是鱼翅鲍鱼才是美食,家常菜,味道亲切更香醇,而且养胃。所以,常用的食物中药,如红枣桂圆,如
核桃芝麻,如蜂蜜饴糖,寻常食品最补人。
我家女儿有时求我烤
山芋,我一答应,欢呼
雀跃。
-------------------
-------------------
-------------------
药证相对,虽是大黄芒硝,也是良药,药不对证,就是人参鹿茸,也是毒药。 这句是经典。
-------------------
膏方的确是中医药的一个宝,在近年来不可弥补因中医药制剂在法律层面的制约,为慢病的调理敞开了绿灯,但也不可滥用,尤其是不可迎合一部分的心意而滥用滋补,而在根本上违背中医药辨证论治和“三因制宜”的基本法则。
-------------------
膏方是绝对中医的精华。很多痼疾一膏而愈。还有更多人呼吸系统病明显少发。而且膏方服用方便,口感好,易于普及。
希望将来汤药向龟苓膏的剂型靠拢。能让更多的国人接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