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 信 题 库 搜 索
中医理论
中医数据库
中国方剂数据库 中医书籍 常见疾病
中医疾病数据库 民间中医 中医教程
中医疾病诊疗 经方医学 中医药术语数据库
 医学全在线 > 中医理论 > 经方医学 > 正文
黄煌教授临证病案:20090050 干燥综合征案
来源:本站原创 中医理论数据 字体:
杨某,女,44岁。
初诊2009年11月9日。
嗜睡、恶寒十余年,加重2年。
患者体型中等偏壮实,面色偏黯,眼圈发黑。精神欠佳。身上着衣多。
患者十余年前无明显原因下出现嗜睡,恶寒,近年来逐渐加重,每日需睡眠十小时以上,还必须午睡超过2小时,否则整个下午睁眼困难,昏昏欲睡,无法工作。怕冷感明显,月经期尤为严重。月经每月提前一周来潮,伴严重恶寒感、小腹疼痛,多加衣物后仍怕冷明显,且须经感冒(流清水鼻涕、出汗、浑身酸痛等)后方可缓解。期间曾至多家医院治疗,无明显效果。遂于11月9日就诊于黄师处。
现症见:神清,精神萎,疲乏、嗜睡,怕冷感明显,纳可,口干,小便调,大便干结3-4天/次。
处方:
二诊:2009年11月23日。
于2009年11月11日至鼓楼医院体检后诊断为干燥综合征。腮腺造影:符合SS改变(分支末端未见明显扩张,排空可见少量造影剂残留);角膜荧光染色双侧(+);双侧泪流量:左4mm右侧5mm/5秒。类风湿因子、甲状腺功能、血沉均阴性,甘油三酯2.35mmol/L。X线:左膝关节轻度退变,左腿髌骨上缘小骨刺。
服上药后全身舒适。续服上方。
随访:
一直坚持服用上药,已经可以减少1小时睡眠,且神采奕奕。大便干结减轻,怕冷感明显减轻,月经来潮,周期正常已是2年未见之事,且经期无任何不适,甚至左膝关节处亦无不适。
称:此药带给她信心,将继续服用之。
[ 此帖被书欣在2009-12-29 19:02重新编辑 www.med126.com/yishi/]

-------------------
麻黄细辛附子汤,砂制附片30麻黄20细辛15,头煎一个小时,二、三煎各半小时,混合温分三服,恶寒嗜睡明显缓解后合当归芍药散继服。

-------------------
麻附辛合真武汤,麻黄10制附子15细辛10茯苓20白术20白芍20生12.

-------------------
麻黄细辛附子汤

-------------------
麻黄细辛附子汤

-------------------
支持麻附辛合真武汤

-------------------
真武汤和葛根

-------------------
麻黄附子细辛汤桂枝茯苓丸可长期服用

-------------------
麻黄附子细辛汤和柴胡桂枝汤加减。

-------------------
当用葛根汤合麻黄附子细辛汤。

-------------------
葛根汤合麻黄附子细辛汤更为合理


-------------------
可用麻黄附子细辛加芍药、大黄、桂枝、生姜

-------------------
引用第9楼王晓军于2009-12-22 20:39发表的  :
当用葛根汤合麻黄附子细辛汤。 700)this.width=700;" >


-------------------
引用第9楼王晓军于2009-12-22 20:39发表的  :
当用葛根汤合麻黄附子细辛汤。 700)this.width=700;" >

同意

-------------------
四逆汤、麻附辛汤配合

-------------------
麻黄附子细辛大黄

-------------------
葛根汤合麻黄附子细辛汤合桂枝茯苓丸

-------------------
引用第12楼程省三于2009-12-22 22:56发表的  :
700)this.width=700;" >


-------------------
麻黄体质
少阴病表证
血水同病

麻黄附子甘草汤合当归芍药散

麻黄10附片15甘草6当归15白芍30川芎10茯苓10白术10泽泻10

-------------------
神清,精神痿,疲乏、嗜睡,怕冷感明显,纳可,小便调  —————  一片阳虚
患者体型中等偏壮实,面色偏黯,眼圈发黑口干,大便干结3-4天/次。——  大黄证
温脾汤
[ 此帖被poshan在2009-12-24 19:09重新编辑 www.med126.com/kuaiji/]

-------------------
葛根汤合桂枝茯苓丸。

-------------------
神清,精神痿,疲乏、嗜睡,怕冷感明显,纳可,口干,小便调,大便干结3-4天/次。


大黄附子细辛汤合葛根汤

-------------------
麻黄附子细辛汤合桂枝茯苓丸。

-------------------
柴胡加龙骨牡砺汤+桂枝去芍加麻细附汤

-------------------
附子证显,四逆汤合温经汤

-------------------
黄师处方:
柴胡10g黄芩5g姜半夏5g党参10g生甘草5g当归10g白芍20g赤芍20g川芎12g白术15g茯苓15g泽泻12g干姜6g红枣20g

-------------------
该患者虽然明确诊断干燥综合征,但症状表现并不明显,而以嗜睡、乏力、怕冷为主诉,再联系患者体貌特征,这就很容易让人陷入阳虚的误区。黄师则在初诊时则敏锐的发现患者存在免疫调节方面的紊乱而并非真正的机能低下所致,建议患者检查从而确诊。小柴胡汤和当归芍药散,现代药理作用均提示具有调节免疫之功,黄师发现两方合用于治疗免疫系统疾病,如自身免疫性肝病、风湿性多肌痛等具有不错的效果,通常患者多面色黄暗偏浮肿,多伴有月经不调、腹痛腹泻便秘等。

-------------------
思维真独特。

-------------------
我只能说叹为观止了。

-------------------
从另外的角度来说,是否旁证了“通阳即是利水”。

-------------------
这就是临床和教科书的区别,疗效说明问题

-------------------
何不言脉?

-------------------
引用第31楼zbg72于2009-12-31 21:17发表的  :
何不言脉? 700)this.width=700;" >


-------------------
对头,寒热虚实夹杂时,或许脉能够帮助辨识。

-------------------
此等境界非一般人所能及也。

-------------------
黄师高人,在下试解医意,可否当否?——
1、案人=体型中等偏壮实+面色偏黯+眼圈发黑
2、案症=嗜睡+恶寒+神萎+乏力+经期恶寒重小腹痛+口干+便结+纳可尿调
3、案病=干燥综合征
4、案解——
(1)阴寒体质阳虚证=(体偏壮+面偏暗+眶黑)+(嗜睡+恶寒+神萎+乏力+经期恶寒重小腹痛+纳可尿调)
(2)但,口干便结≠寒体阳虚证
∴案证≠寒体阳虚证
(3)干燥综合征=免疫失调症
对病用药=小柴胡汤+当归芍药汤
  =补气补血+清热利湿
脾肾寒湿=面暗眶黑+神萎乏力+恶寒嗜睡
肝胃郁热=口干+便结

-------------------
案解(3)最后两个等于看不懂。

-------------------
葛根汤加附子

-------------------
老师就是厉害,思路一看就明白。只有一点有不同意见,不知道能否把干姜换为桂枝,那可能效果更好。

-------------------
用户被禁言,该主题自动屏蔽!

-------------------
又长见识了,学习。

-------------------
麻黄附子细辛汤加当归15g

-------------------
好啊,我又错了,但是文字描述毕竟不比临证!

-------------------
麻黄附细辛汤

-------------------
这个案例有下文没?

这个人到底阳虚不?

-------------------
患者体型中等偏壮实,提示患者非虚。

-------------------
神清,精神萎,疲乏、嗜睡,怕冷感明显,纳可,口干,小便调,大便干结3-4天/次。调节紊乱

-------------------
才归汤

-------------------
五积散与小剂量麻附辛交替使用

-------------------
太厉害了,呵呵
相关文章
 中医革命:革除伪化的以西律中法规
 本草求真 ※  银柴胡全收录
 地震来时正确的躲避位置让98%的伤亡率降到
 好的龙眼肉什么颜色?
 请问该往哪个方向治?
 阴阳人格体质学说
   触屏版       电脑版       全站搜索       网站导航   
版权所有:医学全在线(m.med126.com)
网站首页
频道导航
医学论坛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