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 信 题 库 搜 索
中医理论
中医数据库
中国方剂数据库 中医书籍 常见疾病
中医疾病数据库 民间中医 中医教程
中医疾病诊疗 经方医学 中医药术语数据库
 医学全在线 > 中医理论 > 经方医学 > 正文
经方特诊区:一贯煎舌 逍遥脉
来源:本站原创 中医理论数据 字体:
一贯煎
? ? ? 在本科阶段 我曾跟随陕西中医学院的王焕生先生学习过一段时间 王老师主要治疗脾胃病 有几张擅用之方 半夏泻心汤 乌梅丸 不用多言 一贯煎也是王老师喜用用的方子 有好几次 他对身旁的学生说: “看 这是一贯煎的舌象” 所以我对这种舌象印象很深 后来翻看两本图谱的时候 发现了这两张图片 其中左图就是王老师所说的典型的一贯煎舌 右图类似 但不是特别典型 由于扫描的问题 左图比实际的图象显得颜色更深 所以附上右图 做个参考临床上 若胸脘胁痛+吞酸吐苦+咽干口燥+ 加上图中的舌象=一贯煎 (原方出处尚讲到脉象多细弱或虚弦 但不知实际是否如此 故未录于上面的小公式中)
逍遥脉
? ?  不记得是06年底还是07年初 一次和父亲谈话中 我向他提起黄老师所讲的黄芪体质? 附子脉等概念 父亲说:“你说的让我想起一些事 我年轻的时候 你爷爷给我说过逍遥脉。”我当时忽然也有些灵感 问他 :“是不是虚弦之脉?”父亲说是
? 中医教材上的脉象 大多是利用病理病机反推出来的 带有明显的理想化和模式化的色彩 但是对于逍遥散证的脉象 归纳的还是比较到位的 我祖父行医之时 没有接触过中医教材 但他也提出了“逍遥脉” 可见虚弦脉或弦细脉在逍遥散证中出现的机率是比较大的 对于逍遥散证的判定 有较大的提示意
? ?
关于柴胡桂枝汤:
? ?  容易积食+ 容易感冒+经常胃痛=柴胡桂枝汤 这个小口诀也学自王焕生老师处 是王老师的父亲王正宇教授的临床经验 当初在和美国学生的交流会上 我刚说出这个小口诀 黄波师兄立即问我:“这个经验用于什么样的人 什么样的体质 什么样的病 是不是癌症那样的恶病质也可以用?” 我回答不出 因为当初和王老师学习时 尚不太关注体质 但我想只要体质一般 排除一些恶性疾病 对于一般的脾胃病或胃肠病 这条小经验 可放手一试 因为 许多症状的组合 本身就是一种体质的提示最后说明 和所有的医疗经验一样 以上三点 只是提供一个处方用药借鉴的平台 不是绝对的规范和标准 套句老话 只有四诊合参 才能有相对准确的结论 如果哪位老师或同学用了以上的经验 请将疗效反馈给大家 谢谢

-------------------
所谓的四诊合参,有时只是理想中的状态,疾病的表现有隐性和显性,有先后性,有主次性,有随机性,有真假性,有多病共存的复杂性......总之,按照四诊合参来看病很难做的面面俱到。
中医是术,既然是术就应该有技巧,有捷径,有秘诀,有一眼看去就知道的关键。在这方面,古人也总结了许多抓方证的要点,尤其是抓特征证。张仲景所谈到的方证大多是特征证。
识别人就是靠面部特征,没有谁要从手脚胸背来识别的。抓方证同样如此,不该求全。楼主的经验很值得重视,许多老中医的经验最终都凝聚在特征证上。比如平胃散证=舌苔白厚+胸脘痞闷+不思饮食。关键的东西不在于多,有时就一两句话。

-------------------
经验共享。杨奇云这样做很好!

-------------------
容易积食+ 容易感冒+经常胃痛=柴胡桂枝汤
我见到的柴胡桂枝汤病人还敏感,多疑,小心眼,缠着医生反复问来问去——典型的柴胡性格

-------------------
谢谢各位高见,学习中.

-------------------
柴胡桂枝汤治疗发热性疾病疗效好。省中医院曹鸣高老先生治疗一例支气管哮喘合并浸润性肺结核患者,周期性发热不退,最高达40度,予以本方两剂热退喘平。

-------------------
可贵!

-------------------
各位经验皆可贵,值得学习。

-------------------
学习中!

-------------------
              登陆真难:

      张仲景所谈到的方证大多是特征证。

      识别人就是靠面部特征,没有谁要从手脚胸背来识别的。

    抓方证同样如此,不该求全。许多老中医的经验最终都凝聚在特征证上。

      杨奇云同学给大家对学习中医和掌握方证方面有提供了一个可靠的实例!

      我想古人在对疾病的斗争中,应该是首先发现了一些药物(往往是一味药物)对某些疾病有治疗作用,随着经过大量经验的总结,然后才有一些药物的配伍;但当时只是知道一些药物对一些疾病的具有治疗的作用,并不知道“为什么”;但后来随着当时医学家对一些疾病的发病规律和致病因素的总结,同时大家都需要迫切地解释“为什么”,运用取类比象的方法,同时借助当时现有自然哲学理论,导致阴阳五行、六气发病学说成为医学家们说理的工具,解释药物的功用、疾病的发生、发展。但后来随着这些理论的运用,以后医学家们往往是注重理论的掌握,对一些药物的治疗指证却慢慢忽视,同时解释工具的模糊性、不确切性,往往导致疗效的下降。如果还是按照以往的八纲辨证、阴阳五行的理论、药物的四气五味、升降浮沉去治疗疾病,给出处方时往往是抓不到点子上,无的放矢。
    不过,随着现代科学的发展,现代医学已有了长足的进展,以往研究器官、组织、细胞的时代已成为过去,已经进入了分子、基因的微观水平,药物的研究也进入纳米级的时代,毕竟现代医学才是未来医学的主流。我们研究中医中药如果还停留在以往简单的取类比象和阴阳五行的水平,肯定古人也会嘲笑我们!虽然还是很复杂,但在现在的科学技术条件下,我们还是有所作为的。
      以往的阴阳五行理论往往是简单的机械循环论,还有很多的说理工具掺入唯心的成分太多,不利于使人信服和有一个统一的标准。无论是药物的治疗作用,人体疾病的发生肯定都有其物质基础,虽然甚至有一些我们并没有发现和掌握。
      黄老师大力提倡经方医学,确确实实能使我们能够很好地掌握临证论治,毕竟这些药物和药方是在千千万万人身上实验得到的治疗数据,绝对不是小白鼠所能比拟。所以,我想在黄老师的带领下,应该借鉴现代科学技术的条件,不断深入研究,完全可以重新构建新时代的经方医学体系。

-------------------
好贴!

谢谢!

-------------------
好贴.

-------------------
扬哥哥真帅 发的贴真好,谢谢 嘻嘻    

-------------------
          实在,好帖~~~~

-------------------
临床上 若胸脘胁痛+吞酸吐苦+咽干口燥+ 加上图中的舌象=一贯煎 (原方出处尚讲到脉象多细弱或虚弦 但不知实际是否如此 故未录于上面的小公式中)

杨奇云 把方证中主要特点或体征用公式的形式加以总结很形象,有助于对方证的理解,毕竟我们从小是学数理化长大的。

再者,最科学的东西最简洁。爱因斯坦的质能方程就很简洁△E=mc2

-------------------
我用柴胡剂的经验是发热性的疾病用小柴胡汤,腹证较为明显者且见舌苔黄厚者用大柴胡汤,兼见浮肿者用逍遥散,腹胁疼痛而下证不明显者用四逆散,见有明显伤阴症状而又兼有肝郁证者即选用一贯煎了.

-------------------
引用第15楼王晓军于2008-07-10 21:47发表的  :
我用柴胡剂的经验是发热性的疾病用小柴胡汤,腹证较为明显者且见舌苔黄厚者用大柴胡汤,兼见浮肿者用逍遥散,腹胁疼痛而下证不明显者用四逆散,见有明显伤阴症状而又兼有肝郁证者即选用一贯煎了.



小军哥的总结蛮好的 挺实用 

-------------------
脉虚弦那是一贯煎脉。你发的舌苔也不是一贯煎舌。一贯煎舌是舌质瘦,舌色红,舌苔少或无。你发的是舌体偏大。
相关文章
 请教,关于四圣心源六气解的疑问
 请有处方经验的先生分析药方——小儿肺炎总
 学医三难
 杜蘅丸(《圣济总录》卷一五三。)
 韩国女棋手用针灸提神醒脑
 玄霜膏(《全国中药成药处方集》(沈阳方))
   触屏版       电脑版       全站搜索       网站导航   
版权所有:医学全在线(m.med126.com)
网站首页
频道导航
医学论坛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