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象体会书稿陆续发布,恳请大家指正、补充、完善。
生
姜为姜科植物姜的新鲜根茎。
干姜为姜科植物姜的根茎的干燥品。
姜,我们大家都很熟悉。它不仅可作药用,也是我们一日三餐常用的调味剂。我们能从菜市场买到的鲜姜,就是
生姜。把生姜晒干或烘干,就成了干姜。
姜是多年生草本植物,地上部分大约能长到半米高。姜喜欢生长在不冷不热,不旱不涝的地方,在土层深厚,沙质土壤中长得最好。姜喜欢的生长环境比较温和,所以姜的药性相对还算比较柔和,没有太多霸气。
姜的茎从地下根茎上长出来,笔直向上,仿佛带着一股冲劲。姜的叶子没有叶柄,直接包着茎长出来。它的叶子交叉互生,整齐地排列在茎的两侧,叶子是狭长的披针形,斜向上直直地就伸出来了,就像两排利剑刺向天空,透着一股向外升达的生楞之势。姜的茎叶颜色都是比较深的绿色,茎叶结合得很紧密,给人浑然一体的感觉,所以姜的植株看上去就像一个人憋足了劲准备往外冲的架势。
我们药用的部分是姜的根茎,姜的根茎在地下分支较多,指状分支并排在一起向上长,就像一只胖胖的大手向上伸展着。每一块分支都长得就像小孩胖胖的胳膊腿一样,圆滚滚的,很饱满,一块连着一块,分支多的生姜有的一块能长到几斤重。
新鲜的姜,颜色是鲜黄色的,看着非常干净明丽。它的表皮是膜质的,很光滑,看起来有明显的光泽。切开之后,里面也是淡黄色的,可以看到姜的内皮层,有很明显的环形纹,黄色稍深一些,就好比姜自身穿了一件厚厚的环形外套,把自己给紧紧地约束在里面了,而在这个环形纹里面,长满了平行分布的姜丝,贯穿整个姜的内部。姜丝体现了姜的通达之气,环形纹则把这股通达之气约束在一个固定的范围内。
完整的鲜姜,闻不到什么明显的气味,咬一口在嘴里尝一尝,会有一股非常辛辣的姜味,带着一股淡淡的香气,尽管很辣,但辣味相对比较厚道一些,既使吃到肚子里,也不会像
辣椒大蒜那样,引起胃中的明显不适。
新鲜的姜通体内外都是淡黄色,黄色属土;姜有一股淡淡的清香,土气其臭为香;姜长得圆滚滚的,没有什么棱角,就像肉一样,外形很中庸,也符合土气中庸的特点。所以姜就是专入一身坤土的
一味药。土生湿,土气为病,最容易导致湿气郁滞,而生姜辛辣通行之性,正好可以运化水湿,因此生姜就是专门入中土化湿气的一个药。所以《说文》解释姜为“御湿之菜也”。
姜的本字,《说文》作“䕬”,后来则多省写作“薑”,简体字简化为“姜”。薑从畺,畺的本义是边界,就是田地之间的分界线。所以畺就意味着把土地划定了一个范围,而姜的药性确实也有类似的特点。姜的这股辛辣之气,就跟姜里面长得姜丝一样,气势如虹,通行无阻。然而这种通行之力,被严格限制在了姜的内部,姜的膜质表皮以及皮下厚厚的环形纹,就像边界一样,把姜的辛散之力限制在了土气的范围之内。
所以尽管生姜是非常辛辣的一个药,但是它的整个药气,却没有明显偏离人体土气的范畴,相对还是比较温和的一个药,所以可以大量使用,是比较安全的一个药。人体五脏中脾属土,脾主四肢,脾主肉,所以肉多的地方,也是人体土气盛的地方。生姜长得就跟人体的肉有些像,比较结实饱满,所以生姜辛温之气能通行全身,而又不至于辛散于外,以致象
麻黄那样耗散正气。所以生姜是专心在人体土气范围内工作的一个药,需要时可以放心大量使用。
生姜由于还有一股生发之气,所以它的辛温之力,流通性更好,更擅于温化流通体内还可以流动的湿气痰浊。
中焦湿气壅滞,升降不利,很容易引起痞满
呕吐。生姜良好的温运水湿的效果,就有很好的止呕的作用。所以仲景小
半夏汤用生姜止呕,治疗心下支饮,生姜用到了半斤。孙思邈也因为生姜良好的止呕效果,而把生姜称作“止呕圣药”。
不过生姜并非只是一个止呕的药。生姜之热可以温散中焦寒邪,生姜之辛可以运化中土水湿,生姜之清香可以化解中土秽浊之气。小半夏汤治疗心下支饮,实际上就是生姜与半夏同用温化胃中留饮。如果痰饮遍及全身,尤其是肺中湿盛痰多之时,可以用生姜汁配合
竹沥来流通化痰,温化流通的效果更好。
《本草纲目》讲生姜:“早行山行,宜含一块,不犯雾露清湿之气及山岚瘴气。”这实际上是借用生姜辛香之气以化解外在的秽浊湿气。生姜可解鱼
蟹之毒,也是这个意思,相当于化解由鱼蟹导致的体内的秽浊之气。
所以生姜主要是善于温化排除体内的水湿之气。《神农本草经》讲生姜“去臭气,通神明”,臭气就是水气和秽浊之气,浊去则清升,自然神气通明。
生姜偏于行散,不利于一气的收藏,所以正常人在夜间和冬天不宜大量食用生姜。“食之开发其气,则违天道,是以不宜食。”当然治病需用之时,也不必拘泥。
正因为生姜偏于行散,而半夏、
南星皆偏于收固,所以生姜又被用来解半夏、南星之毒。有人误食半夏中毒,医教以食生姜一斤而愈,这是古书记载的一个案例。
把生姜晒干或微火烘干之后,就成为了干姜。干姜的来源,自古至今,有一些不同的演变。要讲清这个问题,先要分清
母姜和子姜的区别。
生姜是无性繁殖,栽培用的是生姜的根茎。每年秋天生姜收获之后,长得完整饱满的生姜会被选为种姜,第二年春天把种姜放在房间里,保温催芽,当种姜上长满了指尖大小的姜芽的时候,就可下地分种了。把种姜切成小块,每一块上保留一到两个姜芽,种到地里,这就是姜苗。姜苗长到秋天,在春天种下的那一小块姜上,就会长出很多新的子姜来。这时春天种下的那块姜也会稍微长大一些,这块姜长得比较苍老,身上长满了子姜,就像母亲一样,所以就叫母姜。一块完整的新出土的鲜姜,只有最下面的那块老姜是母姜,其余的大部分姜都是当年新长的子姜,所以母姜的产量相对来说是很低的。
生姜采挖的时间,一定要在每年秋天的霜降之前。因为生姜不耐寒,霜降之后,一旦姜苗被冻枯,姜的根茎也跟着受影响,就不容易保存了,做姜种质量也不好了。所以在霜降之前挖生姜,即可以让生姜长到最大,又不致于因受冻而影响生姜的品质。这时采挖的生姜,老熟饱满,含水量少,姜味辛辣浓厚,既可做姜种,也可做药用。
如果生姜采挖的时间过早,比如在夏秋之交,生姜就已经长成了,也可以采挖,但这时挖出的生姜太嫩,如果种下去,只能长茎叶,不会再长出新姜来,是不能用做姜种的,这也是生姜叫子姜的一个原因。
《本草图经》里面记载的汉州干姜做法:“以水淹姜三日,去皮,又置流水中六日,更刮去皮,然后曝之令干,酿于瓮中,三日乃成也。”这时的干姜,实际上干姜的一种炮制品,并不是简单的晒干。
因为这种炮制方法比较繁琐,后世逐渐简化为直接晒干。就是我们现在干姜的生产工艺。为了区别这两种干姜,后世医家就把简单晒干的干姜称作干生姜,实际上就是我们今天说的干姜。
用于加工干姜的原材料——生姜,也有一些不同的来源。
李时珍讲“干姜以母姜造之,以白净结实者为良”,清代的医家大多沿袭了这一说法。母姜由于苍老坚烈,辛辣气足,所以用母姜晒出来的干姜,药性辛烈,药效更好一些。但由于母姜产量有限,实际上并不是我们临床使用干姜的主要来源。
干姜的另一个来源是专用的药姜。我们在菜市场买到的生姜,属于菜姜,辛辣之气比较柔和。药姜跟菜姜是同一个种属的植物,但有一些细微的区别,栽种方法也不太一样,药姜辛辣之性更强一些,更适合入药用。四川是干姜的主要产区,当地就有专门的药姜种植基地。所产的生姜,全部用来加工成干姜,尤其是乐山犍为的白姜,个大饱满,
淀粉足,纤维少,辣味浓,制成的干姜,品质上乘,药效优良,自古以来就是药用干姜的地道产区。
普通的菜姜,由于含水分较多,容易腐败,所以不容易加工成干姜。但菜姜的母姜,因为不适合食用,所以大都入药做了干姜。一些长得不太好的菜姜,作食用姜不好卖,也被切片烘干,加工成了干姜。
所以目前我们在临床上能见到的干姜,实际上大概有这么三种:一是四川等干姜主产区的药姜加工而成的干姜,这类干姜质量好,产量大,临床最常见。二是各地菜姜的母姜加工成的干姜,质量也不错,但产量比较少。三是部分劣质菜姜切片烘干而成的干姜,这类干姜也不少见,品质药效都比较差。
有些地方对子姜和母姜区分得比较认真,把晒干的子姜叫生姜,晒干的母姜才叫干姜。这种叫法现在已经没有多大意义,实际上临床都是作干姜用,只是药力厚薄的差别。
临床上的干姜,有的是切片的,有的是整个烘干的。整个的干姜,药气散失得比较少,药效比干姜片更好一些。二者都以坚实,断面色白,粉性足,辛辣之味盛者为佳。所以好的干姜又叫白姜,
均姜。凡是摸着比较软的干姜片,或者色黑坚硬如石的姜块,都不是好干姜。
所以,我们现在的生姜,就是指新鲜的水灵灵的鲜菜姜,我们现在的干姜,就是指干燥后的姜的根茎。二者主要是新鲜和干燥的区别。
生姜干燥之后,那股活泼的生发流通之气就几乎没有了,只剩下了辛温之性,所以干姜就显得燥烈一些。好的干姜,断面是黄白色,粉性足,把干姜捣一捣,那股辛烈之味非常呛人,辛散的力量强了,流通的力量小了。所以干姜主要用温散寒邪。
寒则收引,温则流通。人身的一气,必须温运才能流通。一旦阳虚寒盛,一气凝滞不得畅行,干姜就是散寒破滞的最佳选择。干姜的这股辛温之力,就像一个火炉子一样,很好地弥散在人体的整个土气之内,把凝滞的寒气温散开,让一气恢复周流。所以元阳大虚,寒邪凝结,一气周流行将停滞的时候,仲景
四逆汤中就是用干姜配合
附子来恢复一气的周流。干姜温散开路,附子流通一气,
甘草顾护大局。四逆汤用好了,这三味药即可起死回生。
所以干姜的作用,主要在于散寒破结,温通一身土气,为一身之气的周流开通道路。
人体的一气,寒则凝滞不行,木气因之郁而动风。郁于上,则为咳嗽吐血,郁于下则为腹痛下利,郁于中则胃寒胃痛。只要是阳虚寒盛引起的疾病我们都可以用干姜来温通道路,帮助一气恢复周流。所以仲景治咳嗽必用干姜五味,是用干姜开通右路敛降之路,五味敛之下行。理中汤与黄芽汤皆凭干姜温运中焦以建功,籍以恢复中焦斡旋。而对于寒滑腹泻,一味干姜即可见效。
有些慢性胃肠炎患者,病根属寒,经年不愈,用一个民间偏方,老姜一斤,切碎油炸
黄香,每日饱食,很多人的病会逐渐痊愈。《眼科奇书》中对红肿热痛的外障眼病,用
大发散散寒疏木为治,以老姜一斤为引,都是借用了老姜强有力的温通开破作用。
把干姜用文火砂炒至姜体发泡胀大,外面呈黑色,内部老黄色,散发出强烈的辛辣味,即成
炮姜。干姜经过这种炮制之后,辛烈之气大减,所以炮姜体轻而略脆,只留少许缓和温煦之力。对于需要温通而一气又比较虚弱的情况,尤其合适。徐徐温通,不伤正气。所以炮姜常用于老年人中土虚寒之证。
吐血或下血的患者,气随血脱,必有阳虚。阳虚不运,木气郁滞随之加重,出血势必无有止时。此时用炮姜止血,缓缓温通可复一气周流之路,不辛不烈又避免了推波助澜之弊,所以炮姜又是一味止血良药。
姜炭则是干姜烧灰存性,药性近无,功近黄土,只有平和固守之功,多用于止血下痢的辅助治疗。
总而言之,生姜偏于流通化湿,干姜偏于散寒破结,两者皆可横行一身坤土,专入中焦土气,是温运一身土气的专药。生姜药气比较柔和,水湿盛时可以大量使用,几十克到几百克都没有问题。而干姜则燥烈有余,温润不足,阳虚寒盛需要大量使用时,要顾及到干姜燥烈伤阴之弊,所以理中汤
人参干姜同用,燥湿相济以建功。对于阴寒凝结,急需温通的四逆汤证,则正需干姜燥烈之性以开通道路,多用无虞。这正是有病则病当之,无病则人当之,要在运用得当,则药尽其用,而不致为害。
最后看一下《本经》《别录》对生姜、干姜的综述。
《神农本草经》:干姜,味辛,温。主治胸满,咳逆上气,温中,止血,出汗,逐风湿痹,肠辟下痢。生者尤良,久服去臭气,通神明。
《名医别录》:生姜,味辛,微温。主治
伤寒头痛、鼻塞、咳逆上气,止呕吐。又,生姜,微温,辛,归五藏。去淡,下气,止呕吐,除风邪寒热。久服小志少智,伤心气。
[
本帖最后由 根尘不偶 于 2009/11/15 20:07 编辑 www.med126.com]
-----------关于干姜的来源问题,自古至今演变不同,目前市场上的干姜药材也来源不一。因此向干姜产区的朋友求证以下问题:
1、药姜与菜姜是否为不同的品种?
2、药姜采收时间是霜降前还是冬至前后?
3、干姜是母姜加工而成还是当年生姜加工而成?
请知道的朋友不吝赐教!感谢!
-----------请教:“东吃
萝卜夏吃姜不用医生开药方”,是不是冬天吃干姜比较好?炒菜炖肉,离不开姜,可是冬天吃肉又多,怎么办?
-----------
原帖由 根尘不偶 于 2009/11/15 13:23 发表
关于干姜的来源问题,自古至今演变不同,目前市场上的干姜药材也来源不一。因此向干姜产区的朋友求证以下问题:
1、药姜与菜姜是否为不同的品种?
2、药姜采收时间是霜降前还是冬至前后?
3、干姜是母姜加工 ...
关注老师的问题,希望看到答案。感谢根尘不偶老师分享药象体会。
-----------本草研究认为:姜品种古今无变化,但古代所称“干姜”,最初可能是指“乾姜”,系生姜或母姜的特殊加工品,而生姜或母姜的简单干燥品则被称为“干生姜”,明清以后,后者逐渐取代前者,成为正宗的“乾(干)姜”。药用姜在南方各省广泛栽种,以四川犍为、浙江台州历史最为悠久,习惯上亦认为此两处所出最良,应是规范化种植的最宜地区。
【品种考订】
姜,《说文》作“䕬”,许慎释云:“御湿之菜也,从艸,彊声。”《五十二病方》写作“䕬”、“薑”、“彊”、“畺”、“橿”,其后则多省写作“薑”,《武威医简》亦作“薑”,晚近简写为“姜”。“䕬”之得名,王安石《字说》云:“䕬,彊我者也,于毒邪臭腥寒热皆足以御之。”又“薑能御百邪,故谓之薑。”其说或有未妥,薑本字疑当写为“畺”,《说文》原义:“畺,界也。从田,三其界画也。”此则借用指代植物薑,盖象其根茎肥大骈连若指掌之形也。
古者姜桂滋味辛烈,多作烹饪调剂之用,《论语·乡党》谓孔子“不撤姜食,不多食”,《礼记·檀弓》“丧有疾,食肉饮酒,必有草木之滋焉,以为姜桂之谓也。”郑注:“增以香味。”《吕氏春秋·本味》云:“和之美者,杨朴之姜,招摇之桂。”食用以外,姜亦作药用,《灵枢·寿夭刚柔》以淳酒、
蜀椒、干姜、
桂心四物作药熨,马王堆医书用姜处甚多,《本草经》列为中品,此后历代本草皆有记载,《本草图经》描述其植物形态:“苗高二三尺,叶似箭
竹叶而长,两两相对,苗青根黄,无花实。”《本草纲目》谓:“姜宜原隰沙地,四月取母姜种之,五月生苗如初生嫩芦,而叶鞘阔如竹叶,对生,叶亦辛香,秋社前后新芽顿长,如列指状,采食无筋,谓之子姜,秋分后者次之,霜后则老矣。”据《证类本草》所图涪州生姜、温州生姜,(图1)其原植物为Zingiber officinale,古今皆无变化。
姜用其根茎,现代按采用部位、干燥程度、加工方法的不同,大致分嫩姜、生姜、干姜三类:1、嫩姜,为姜的嫩芽,主要用作蔬茹,又称仔姜、紫姜、茈姜、姜芽;2、生姜,为姜的新鲜根茎,烹饪、入药皆用之,又称菜姜、母姜、老姜;3、干姜,为姜根茎的干燥品,药用为主,可进一步加工为姜炭、炮姜。姜无论作药用食用,古今品种虽无变化,但具体药材规格,尤其对“干姜”的定义,则颇有不同,简论如下。
1、早期文献中“干姜”或是“乾姜”之意
姜在秦汉医方中为常用之品,据马继兴先生《马王堆古医书考》整理统计,马王堆医书用“姜”约15处,径称“姜”8处,“干姜”6处,“枯姜”1处。其中“枯姜”理解为干燥
脱水的姜应该没有问题,但此“枯姜”与其他各处出现的“干姜”是否一物?“干姜”与“姜”是何关系?更令人费解的是,东汉初《武威医简》亦多处用姜,则皆不加分别地称为“姜”,这究竟指哪种姜,不得而知。东汉末《伤寒杂病论》用姜处更多,用“干姜”、“生姜”者各有50余方,“生姜”或无歧意,但“干姜”究竟是何物,尚需斟酌。
秦汉神仙方士颇看重姜的神奇效用,不仅《本草经》说姜“久服去臭气,通神明”,在纬书中亦有各种记载,如《春秋运斗枢》云:“旋星散为姜,失德逆时,则姜有翼,辛而不臭也。”又《孝经援神契》云:“椒姜御湿,
菖蒲益聪,
巨胜延年,威喜辟兵。”姜常与椒并用,此即《援神契》所说“椒姜御湿”,最可注意的是早期道经《太上灵宝五符序》卷中对椒、姜的论述:“老君曰:椒生蜀汉,含气太阴。天地俱生,变化陆沉。故能御湿,邪不敢侵。啖鬼蛊毒,靡有不禁。子能常服,所欲恣心。世之秘奥,其道甚深。坚藏勿泄,不用万金。”又“老君曰:姜生太阳,与椒同乡。俱出善土,窈窕山间。坚固不动,以依水泉。含气荧惑,守土本根。背阴向阳,与世常存。故能辟湿,却寒就温。除邪斩疾,闭塞鬼门。子能常服,寿若乾坤。”在这两段文字中,椒被看作太阴所化,姜则是太阳所生,太阳为乾,故疑古所称“干(乾)姜”,其实是“乾(qián)姜”。
2、乾姜的作法
将秦汉方书中的“干姜”考释为“乾(qián)姜”,重要证据乃在于“乾姜”其实并不是生姜的直接干燥品,而别有一套制作工艺,陶弘景说:“乾姜今惟出临海、章安,两三村解作之。蜀汉姜旧美,荆州有好姜,而并不能作乾者。凡作乾姜法,水淹三日毕,去皮置流水中六日,更刮去皮,然后晒干,置瓮缸中,谓之酿也。”就工艺本身而言,的确不是简单的干燥,这种“乾姜”的作法,直到宋代依然存在,《本草图经》载汉州乾姜法云:“以水淹姜三日,去皮,又置流水中六日,更刮去皮,然后曝之令干,酿于瓮中,三日乃成也。”李石《续博物志》卷6作乾姜法略同:“水淹三日毕,置流水中六日,更去皮,然后曝干,入瓮瓶,谓之酿也。”这种“乾姜”的作法甚至流传外邦,日稻田宣义《炮炙全书》卷2有造乾姜法,其略云:“以母姜水浸三日,去皮,又置流水中六日,更刮去皮,然后晒干,置瓷缸中酿三日乃成也。”
3、干生姜
毕竟“乾姜”的作法太过繁琐,商家不免偷工省料,《炮炙全书》造乾姜法中专门告诫说:“药肆中以母姜略煮过,然后暴之令干,名之乾姜售,非是。”而事实上,将生姜稍加处理后曝干充作“乾姜”的情况,宋代已然,《本草图经》说:“秋采根,于长流水洗过,日晒为干姜。”在苏颂看来,这种“乾姜”的作法与前引“汉州乾姜法”并行不悖。
但宋代医家似乎也注意到这两种作法的“乾姜”药效有所不同,于是在处方中出现“干生姜”这一特殊名词,如《妇人良方》卷12引《博济方》醒脾饮子,原方用“乾姜”,其后有论云:“后人去
橘皮,以干生姜代乾姜,治老人气虚大
便秘,少津液,引饮,有奇效。”宋元之际用“干生姜”的处方甚多,不烦例举,《汤液本草》则对以干生姜代替“乾姜”专有解释:“姜屑比之干姜不热, 比之生姜不润, 以干生姜代干姜者, 以其不僭故也。”这里所说的“干生姜”,正是生姜的干燥品,亦即今用之“干姜”。
明代《本草纲目》在生姜条后虽然附载“干生姜”,但语焉不详,乾姜条说:“以母姜造之。今江西、襄、均皆造,以白净结实者为良,故人呼为白姜,又曰均姜。凡入药并宜炮用。”这样的记载看不出“乾姜”的来历。相反年代稍晚的《本草乘雅半偈》论“干生姜”与“乾姜”的制作,最不失二者本意:“社前后新芽顿长,如列指状,一种可生百指,皆分岐而上,即宜取出种姜,否则子母俱败。秋分采芽,柔嫩可口,霜后则老而多筋,干之,即曰干生姜。乾姜者,即所取姜种,水淹三日,去皮,放置流水中漂浸六日,更刮去皮,然后晒干,入瓷缸中,覆酿三日乃成,以白净结实者为良,故人呼为白姜,入药则宜炮用。”
4、干姜
大约清代开始,医家药肆逐渐忘记“乾姜”的本意,原来繁琐的“乾姜”制作工艺逐渐淘汰,宋元尚被称为“干生姜”的药材,成为“乾姜”的主要来源,名字也变成了“干姜”。《本草崇原》云:“干姜用母姜晒干,以肉厚而白净、结实明亮如
天麻者为良,故又名白姜。”这与此前卢之颐以乾姜为白姜的说法截然不同,同时期的《本草求真》、《本草从新》、《本草思辩录》、《得配本草》等诸家本草皆用“母姜晒干为干姜”之说,这也是今天药用干姜的标准制法。
【道地沿革】
姜作为经济作物,栽种历史悠久,《史记·货殖列传》谓“千畦姜韭,此其人与千户侯等。”秦汉时期四川是姜的主要产地,前引《吕氏春秋》“杨朴之姜”,据高诱注杨朴地在蜀郡,《本草经》亦言“生犍为川谷”,即今四川犍为县。在此时期道仙家著作中蜀郡所出的姜也充满了传奇性,不仅《太上灵宝五符序》说姜与椒皆出蜀地,《后汉书·方术列传》言曹操使左慈取松江鲈鱼,又取蜀中生姜,又《神仙传》卷9记介象为孙权入蜀买姜。李商隐诗“越桂留烹张翰鲙,蜀姜供煮陆机
莼”,即咏赞蜀川之姜。
魏晋以后,姜亦出荆州、扬州,载见《名医别录》,其后南北分治,陶弘景偏重临海、章安之姜,专门说:“乾姜今惟出临海、章安,两三村解作之。蜀汉姜旧美,荆州有好姜,而并不能作乾者。”临海、章安在今浙江台州,据《南齐书·孔琇之传》“(琇之)出为临海太守,在任清约,罢郡还,献干姜二十斤,世祖嫌少,及知琇之清,乃叹息。”乃知浙江出姜渊源于此。而在北方,当时亦有栽种,但质量不高,主要供北朝药用,《齐民要术·种姜第二十七》云:“中国土不宜姜,仅可存活,势不滋息。种者,聊拟药物小小耳。”
唐宋疆域一统,药用姜主要来源于南方,唐代土贡干姜,主要有剑南道之成都府,江南东道之杭州、台州、福州、泉州,江南西道之虔州,山南东道之襄州。《通典》专门提到:“临海郡贡鲛鱼皮百张、干姜百斤。今台州。”《元和郡县图志》则记开元时台州贡干姜三百斤。《本草图经》云:“今处处有之,以汉、温、池州者良。”应该承认,尽管四川一直被认为是姜的道地产区,但或许是由于陶弘景对江南姜的表彰,唐宋时期姜的主要产地已转移至江浙。
明清姜的产地依然在江浙,《本草崇原》云:“临海、章安、汉、温、池州皆能作之,今江西、浙江皆有,而三衢开化者佳。”《增订伪药条辨》云:“干姜,湖南均州出,小双头内白色为均姜,最佳。浙江台州出者,为台姜,个小,肉黑黄者次之。其他江南、江西、宁国、四川皆出,总要个大坚实、内肉色白为佳。”正因为四川在当时已经失去道地优势,故作为拾遗补阙之书,赵学敏将“川姜”收入《本草纲目拾遗》,专门表彰:“出川中,屈曲如枯枝,味最辛辣,绝不类姜形,亦可入食料用。”
综上所述,南方各省都适合药用姜的生长,而以四川犍为、浙江台州历史最为悠久,习惯上亦认为此两处所出最良,应是规范化种植的最宜地区。至于北方各省,尽管北魏贾思勰说“土不宜姜,仅可存活,势不滋息”,已遭到徐光启的批评:“今北土种之,甚滋息,奚云不宜也。”但由于北方气候寒冷,霜冻期早,生长期较短,今山东、河南等地虽然种姜,但粉性弱,辣味淡薄,水分较多,不宜于加工药用干姜,以食用为主,习称菜姜,此即《本草蒙荃》所说“北干姜不热,北生姜不润”,意即北土之姜不宜药用也。
-----------云南这边的姜有两种,一种就是根尘不偶老师所讲的颜色为黄色的姜,一种是颜色偏青色的姜,当地分别称为黄姜和
青姜,也有称青色的姜为紫姜的。请问老师,青姜跟黄姜是否会有不同的药理和药用?
-----------这两天正好在看张锡纯先生的《医学衷中参西录》,其中对干姜和生姜的描述是这样的:将鲜姜种于地中,秋后剖出去皮晒干为干姜;将姜上所生之芽种于地中,秋后剖出其当年所生之姜为生姜。是以干姜为母姜,生姜为子姜,干姜老而生姜嫩也。为生姜系嫩姜,其味之辛、性之温,皆亚于干姜,而所具生发之气则优于干姜,故能透表发汗。
-----------常种姜的人说年年在同一块地种姜不行.不知道为什么??对土质有什么影响??
-----------
原帖由 根尘不偶 于 2009/11/15 13:23 发表
关于干姜的来源问题,自古至今演变不同,目前市场上的干姜药材也来源不一。因此向干姜产区的朋友求证以下问题:
1、药姜与菜姜是否为不同的品种? (不同) 山姜入药的量也很大,上文没有提到山姜,多见炖鸡加入,味厚。
2、药姜采收时间是霜降前还是冬至前后?(霜降后,立冬前,为了霜打叶子增收气,使子姜贮存不易马上发芽。)
3、干姜是母姜加工 ...
要母姜加工,若用子姜耗损太大(奸商都不干这个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