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专业(118种考试)
各省动态
 医学全在线 > 卫生资格 > 315中医内科主治医师-中级师 > 正文
2015年中医内科主治医师考试:桂枝临床应用
来源:本站原创 更新:2015/2/6 字体:

桂枝临床应用|功效-中医内科主治医师

【药用】本品为樟科植物菌桂的细枝。

【性味与归经】辛、甘,温。入心、肺、膀胱经。

【功效】发汗解表,温通经脉,通阳化气。

【临床应用】

1.用于风寒表症

桂枝辛温,善祛风寒,能治感冒风寒、发热恶寒,不论有汗、无汗都可应用。如风寒表症,身不出汗,配麻黄同用,有相须作用,可促使发汗;如风寒表症,慎身有汗出,配芍药等,有协调营卫的作用。

2.用于寒湿痹痛与经闭腹痛痛经等症

桂枝能温通经脉,对寒湿性风湿痹痛,多配合附子羌活防风等同;对气血寒滞所引起的经闭、痛经等症,常配合当归、芍药、仁等同用。

3.用于水湿停滞所致的痰饮喘咳,以及小便不利等症

桂枝性温,善通阳气,能化阴寒,对阴寒遏阻阳气,津液不能输布,因而水湿停滞形成痰饮的病症,常与茯苓、白朮等配伍应用:如膀胱气化失司、小便不利,用桂枝以通阳化气,助利水药以通利小便,常配合猪苓泽泻等同用(如五苓散)。

【处方用名】桂枝、川桂枝(洗净,晒干,切碎用)

【一般用量与用法】一钱至三钱,煎服。

【按语】

1.桂枝与麻黄虽都能发汗,但麻黄辛苦开泄,能开腠理而透毛窍,发汗作用较强,且能宣肺平喘、利尿退肿;桂枝辛甘温熙,主要功能是温通经脉,能通达阳气而解表,发汗的作用较为缓弱。故治风寒表症,风寒无汗,常与麻黄配伍,以增强它发汗的作用;而治风寒表症、自汗恶风则不用麻黄,多配芍药同用,以协调营卫、发表散寒。

2.桂枝性温助热,如应用不当则有伤阴、动血之虞,故在温热病、阴虚火旺及出血症时,不宜应用。

【方剂举例】

桂枝汤(《伤寒论》):桂枝、芍药、甘草、生大枣。治外感风寒、头痛发热、汗出恶风、口不渴等。

桂枝茯苓丸(《金匮要略》):桂枝、茯苓、丹皮桃仁、芍药。治妇女月经不调,瘀血阻滞的腹痛,及胎死腹中。

桂枝附子汤(《伤寒论》):桂枝、附子、甘草、生姜、大枣。治风寒湿邪阻滞、身体疼痛、举动困难、不能自由转侧。

相关文章
颌骨骨折
2013《微生物学检验》卫生资格考试复习题(
2013初级中医护师成绩查询时间
2014年初级病案信息技师考试冲刺习题集5
2011年湖北血液科主治医师合格分数线及查分
   触屏版       电脑版       全站搜索       网站导航   
版权所有:医学全在线(m.med126.com)
网站首页
频道导航
医学论坛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