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上尿蛋白形成的原因有两种:
1、生理性蛋白尿 指泌尿系统无器质性病变,尿内暂时出现蛋白质,且为一过性,尿蛋白含量不超过0.5g/24h,很少超过1g/24h。可见于:
(1)功能性蛋白尿:包括剧烈运动、发热、寒冷、精神过度紧张等因素所引起的蛋白尿。在休息或刺激消失后,即可恢复正常,尿蛋白定性不超过(+)。
(2)体位性蛋白尿:如脊柱前凸,直立时压迫左肾静脉而致肾静脉压升高,使通过肾小球过滤的蛋白质重吸收不全,呈暂时性蛋白尿,此种尿蛋白在卧床休息时可消失。医.学.全在线www.med126.com
(3)摄食性蛋白尿:如注射分子量<7万的蛋白质,或食入大量蛋白质(清蛋白分子量为3.5万)这些蛋白能通过肾小球滤过屏障而出现在尿中。
2、病理性蛋白尿 系指因器官性病变,尿内持续出现蛋白。
(1)肾性蛋白尿:也称真性蛋白尿。是由于肾脏病变,血浆蛋白出现在尿中而形成的蛋白尿。
a:肾小球性蛋白尿,以白蛋白为主,蛋白含量常>2g/24h。
b: 肾小管性蛋白尿,以球蛋白为主,尿蛋白含量<1g/24h。
c: 混合性蛋白尿,肾脏病变同时累及肾小球和肾小管,其蛋白尿特征为低分子量和高分子量蛋白均大量增多,是肾功能不全的特征,见于慢性肾小球肾炎,慢性肾盂肾炎。医 学 全 在线www.med126.com
(2)特殊形成的蛋白尿:肾小球和肾小管功能均正常,但由于血浆中含有大量的低分子量蛋白质,致使肾小球滤过液中的蛋白质超过了肾小管的重吸收能力而产生溢出性蛋白尿,如急性溶血性贫血,红细胞大量破坏,血浆中游离血红蛋白超过肾阈值1.5g/L时,即可产生血红蛋白尿,可用隐血试验检出。又如骨骼肌或心肌损伤时,释放大量肌红蛋百(分子量16700),易随尿排出(在尿液中加硫酸铵达到其饱和度的80%时,能沉淀血红蛋白,将上清液在做隐血试验,阳性即证实肌红蛋百存在),在单核细胞性白血病合并高溶菌酶血症时,常发生溶菌酶尿;多发性骨髓瘤、巨球蛋白血症患者尿中可出现本-周蛋白尿。(尿蛋白电泳示:lgM蛋白增高)
除血浆蛋白溢出外,由于炎症或药物等刺激致使肾小管分泌或破坏解离的蛋白质增多,可出现组织蛋白尿。如尿路上皮细胞分泌的尿粘蛋白、分泌型lgA、各种胨、T-H蛋白等。
(3)非肾性蛋白尿:是由肾以下泌尿器官疾患或生殖器官感染,产生大量血、脓、粘液等含蛋白成分的物质,而导致蛋白尿阳性。故又称假性蛋白尿。这些混入物可引起肉眼可见的浑浊且易沉于试管底部,而真性蛋白尿可以在完全透明的尿内存在,振荡时产生大量不易消失的泡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