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概述
躁狂抑郁症又称情感抑郁障碍,是一种以情感病态变化为主要症状的精神病。躁狂抑郁症表现为躁狂或抑郁两者之一的反复发作(单相型),或两者交替发作的(双相型)。病因可能与脑内单胺类功能失衡有关。如下图所示单胺学说。
(二)抗抑郁药
能消除抑郁症病人的情绪低落,并防止复发,却不会使正常人兴奋。但可诱发双相情感障碍病人出现躁狂发作。
1. 抗抑郁药发展史
1950s年代末始应用,此前,主要电抽搐治疗
1960s~80年代末,主要应用三环类抗抑郁药(TCAs)抑郁症
1970s年代出现四环类抗抑郁药
1990s年代选择性5-HT再摄取抑制药(SSRIs)
2. 抗抑郁药分类 医学全在 线www.med126.com
非选择性单胺再摄取抑制药(三环类):米帕明、氯米帕明、阿米替林NA再摄取抑制药:地昔帕明、马普替林、去甲替林、阿莫沙平
5-HT再摄取抑制药:氟西汀、帕罗西丁
单胺氧化酶抑制药(MAOIs):苯乙肼、吗氯贝胺
其他抗抑郁症药:曲唑酮、米安色林
3.三环类抗抑郁药(TCAs)
(1).化学结构
都有2个苯环和1个杂环,故统称为三环类(TCAs)抗抑郁药
(2).作用机理
主要阻断去甲肾上腺素和5-羟色胺递质的再摄取,从而增加突触间隙这二种递质的浓度而发挥抗抑郁作用。
(3). TCAs阻断不同的受体可能产生的不良反应
M受体阻断:口干、便秘、眼压升高、排尿困难、认知功能受损
α1受体阻断 :体位性低血压、头昏、嗜睡
α2受体阻断 :对抗可乐啶的降压作用
H1受体阻断 :镇静、体重增加
(4).米帕明(imipramine,丙咪嗪)药理作用
Ⅰ对中枢神经系统的作用:抗抑郁作用
机理:抑制NA、5-HT再摄取,从而使突触间隙的递质浓度增高,促进突触传递功能而发挥抗抑郁作用。
Ⅱ对植物神经系统的作用
明显阻断M受体:视力模糊、口干、便秘和尿潴留等。
Ⅲ对心血管系统的影响
降低血压,致心律失常,其中心动过速较常见。心电图可出现T波倒置或低平
对心肌有奎尼丁样直接抑制效应。(阻断单胺类再摄取从而引起心肌中NA浓度增高有关
(5).丙米嗪临床应用
Ⅰ治疗抑郁症
Ⅱ治疗遗尿症
Ⅲ 焦虑和恐怖症
(6).丙米嗪不良反应
Ⅰ 常见阿托品样作用:口干扩瞳视力模糊、便秘;乏力、肌肉震颤
Ⅱ 肝功能异常
Ⅲ 粒细胞缺乏
Ⅳ 从抑制转为躁狂状态
(7). TCAs药物相互作用
增强中枢抑制药的作用
对抗可乐定,胍乙啶的降压作用
与苯海索或抗精神病药合用时,会加强抗胆碱效应
与单胺氧化酶抑制药合用,NA增高致血压升高等不良反应
(8). 阿米替林 (amitriptyline,依拉维)与丙米嗪相比,阿米替林对5-HT再摄取的抑制作用明显强于对NA再摄取的抑制;镇静作用和抗胆碱作用也较明显。
(9). 氯米帕明(clomipramine,氯丙咪嗪)
药理作用和应用类似于丙咪嗪,但对5-HT再摄取有有较强的抑制作用,而其活性代谢物去甲氯丙米嗪则对NA再摄取有相对强的抑制作用
4.NA再摄取抑制药
地昔帕明(desipramine去甲丙米嗪)
是一强效NA再摄取抑制剂,其效率为抑制5-HT再摄取的100倍以上
应用于轻中度抑郁症,脑内NA缺乏为主的抑郁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