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弧菌属 |
1.霍乱弧菌 |
(1)生物学性状(2)致病物质及所致疾病 |
2.副溶血性弧菌 |
所致疾病.医学全.在线 www.med126.com | |
十二、厌氧性杆菌 |
1.厌氧芽胞梭菌 |
(2)产气荚膜梭菌的生物学性状、致病物质、所致疾病、微生物学检查和防治原则 (3)肉毒梭菌形态、致病物质及所致疾病 |
2.无芽胞厌氧菌 |
致病条件、感染特征及所致疾病种类 | |
十三、棒状杆菌属 |
白喉棒状杆菌 |
(1)形态、染色、致病物质及所致疾病 (2)微生物学检查和防治原则 |
十四、分枝杆菌属 |
1.结核分枝杆菌 |
(1)形态、染色、培养特性和抵抗力 (2)结核分枝杆菌感染的免疫特点 (3)结核菌素试验的原理、结果判断和应用 (4)微生物学检查和防治原则 |
2.麻风分枝杆菌 |
形态、染色和致病性 | |
十五、放线菌属和奴卡氏菌属 |
放线菌属和诺卡氏菌属 |
主要致病性放线菌及其致病性 |
十六、动物源性细菌 |
1.布鲁氏菌属 |
形态、染色、种类和所致疾病 |
2.耶尔森氏菌属 |
鼠疫杆菌的形态、染色、致病物质和所致疾病 | |
3.炭疽芽孢杆菌 |
形态、染色、抵抗力、所致疾病和防治原则 | |
十七、其他细菌 |
1.流感嗜血杆菌 |
形态、染色、培养特点及所致疾病 |
2.百日咳鲍特氏菌 |
形态、染色、所致疾病和防治原则 | |
3.幽门螺杆菌 |
形态、染色、培养特点及所致疾病 | |
4.军团菌 |
传播途径及所致疾病医学全.在线提供 | |
5.铜绿假单胞菌 |
形态、染色、色素及所致疾病 | |
6.弯曲菌属 |
生物学性状、致病性及其防治原则 | |
十八、枝原体(支原体) |
1.生物学性状 |
枝原体概念、培养特性及其与细菌L 型的区别 |
2.主要病原性枝原体 |
(1)肺炎枝原体所致疾病(2)溶脲脲原体所致疾病 | |
十九、立克次氏体 |
1.生物学性状 |
概念、形态、染色及其培养特性 |
2.主要病原性立克次体 |
||
二十、衣原体 |
1.生物学性状 |
概念、形态、染色及培养特性 |
2.主要病原性衣原体 |
(1)沙眼衣原体的亚种和所致疾病 (2)肺炎衣原体所致疾病 | |
二十一、螺旋体 |
1.钩端螺旋体 |
形态、染色、培养特性、所致疾病和防治原则 |
2.密螺旋体 |
梅毒螺旋体的形态、染色、所致疾病及其防治原则 | |
3.疏螺旋体 |
伯氏疏螺旋体的形态、染色及所致疾病 | |
二十二、真菌 |
1.概述 |
真菌及其分类、形态与结构、培养特性及致病性 |
2.主要病原性真菌 |
(1)皮肤癣真菌常见的种类和致病性 (2)白假丝酵母菌(白念珠菌)的生物学性状、致病性和微生物学检查 (3)新生(型)隐球菌的生物学性状、致病性和微生物学检查 | |
二十三、病毒的基本性状 |
1.病毒的形态 |
病毒体的概念和测量单位 |
2.病毒的结构和化学组成 |
(1)病毒的结构和对称性 (2)病毒的化学组成与功能 | |
3.病毒的增殖 |
病毒增殖的过程 | |
4.理化因素对病毒的影响 |
(1)物理因素(2)化学因素 | |
5.朊病毒 |
朊病毒及其所致疾病 | |
二十四、病毒的感染和免疫 |
1.病毒的传播方式 |
水平传播和垂直传播 |
2.病毒的感染类型 |
慢性感染、潜伏感染和慢发病毒感染 | |
3.致病机制 |
(1)病毒对宿主细胞的直接作用 (2)病毒感染的免疫病理作用 | |
4.病毒的感染与免疫 |
(1)抗病毒感染的免疫 (2)干扰素的概念、抗病毒机制及应用 (3)中和抗体的概念及作用机制 | |
二十五、病毒感染的检查方法和防治原则 |
1.病毒感染的检查方法 |
(1)标本的采集和送检(2)病毒分离培养的方法 (3)病毒感染的血清学诊断方法 |
2.病毒感染的防治原则 |
人工主动免役和被动免疫及其常用制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