床旁锥颅血肿碎吸术治疗护理分析
我科自2002年应用床旁锥颅血肿碎吸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外伤性脑内血肿,慢性硬膜外血肿,慢性硬膜下血肿,手术前后进行护理干预,取得良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组40例,男24例,女16例,年龄1~80岁,平均62.5岁。其中高血压脑出血患者17例,外伤性脑内血肿患者13例,慢性硬膜外血肿患者4例,慢性硬膜下血肿患者6例。意识清楚者6例,嗜睡4例,浅昏迷20例,中度昏迷6例,深昏迷4例。偏幢肢体肌力:0级14例,I级16例,II级2例,m级4例,町级4例。血肿部位:慢性硬膜外血肿者4例,平均血肿量约60ml;慢性硬膜下血肿6例,平均血肿量约100ml;婴儿脑内血肿1例,量约30ml;高血压脑出血17例,平均量约60ml.出血量根据多田氏公式:T=LxSxslice/何计算。
1.2方法
超早期治疗(病后6~9内)25例,早期(1~13d)10例,晚期(>3d)5例。手术方法:根据CT片,用机1定位尺定位,床旁常规消毒铺巾,局麻下行床旁锥颅,采用脑血肿碎吸仪进行碎吸,计算好置入深度,将碎吸器置入血肿中心,可上下左右移动,碎吸血肿量不超过多田氏计算血肿量,残余血肿可置入引流管,注入尿激酶1万U溶解,硬膜下血肿锥颅后,可置入0.4cm硅胶管,用生理盐水冲洗引流。
2.护理
2.1术前
除常规做好术前准备外还应向患者及其家属详细介绍穿剌原理、必要性、并发症及手术前后的注意事项,并需家属签手术同意书以取得患者家属的密切配合。患者如果意识清楚应做好心理指导,缓解其紧张情绪。
2.2严密观察病情变化
术后3d为血肿高发期,要密切观察意识和瞠孔的变化,严密监测T,P、R、Bp及肢体活动情况,如发现意识障碍加重、幢孔变化、脉搏减慢、呼吸不规则等先兆,应立即报告医生及时配合抢救,根据体温可行亚低温治疗,降低脑细胞的代谢和氧耗量,减轻脑水肿。定期检查吸氧装量,保证有效氧疗提高血氧浓度,使用脱水剂降颅内压时,应监测尿量与水电解质变化。
2.3引流管的护理
如果出血不破人脑室,引流管接引流袋放置于低于穿刺点水平以下的地方固定。如出血破人脑室,引流袋水平高于脑室10-lScm,以维持颅内压。头部制动保持引流管通畅,观察有无受压,折叠及引流管堵塞。引流袋需严格无菌,引流管与连接管接头处应用无菌纱巾包扎医学全.在线提供,以免脱落污染,搬动患者或检查需关闭引流管。每天更换元菌敷料及引流袋,留管时间约3-8d,元引流液时可拔管,本组患者有拔管后出现脑脊液渗漏,于钻孔处缝合1-2针,即可停止外渗。
2.4并发症的预防及护理
(1)呼吸道护理。由于脑出血导致脑功能障碍,呼吸道分泌物大量增加,应常给患者变换体位并每2h拍背1次,SminI次。昏迷患者取平卧位时将头偏向一侧,使分泌物流出,随时吸出痰液,同时可行雾化,必要时气管切开。
(2)泌尿系统护理。保持皮肤清洁,用温开水清洗会阴部1~2次/d,对伴有尿失禁患者给予留置尿管,鼓励清醒患者多饮水,定期更换尿袋及尿管,保持尿道口清洁,用消毒液擦洗尿道口1-2次/d,预防尿路感染。
(3)应激性消化道溃荡。主要症状是呕吐咖啡样物,解柏油样便。一旦出现出血症状应严密观察出血量、P、Bp等情况,并随时将病情报告医生,早期插胃管给予鼻饲营养液,以观察有无出血及保护消化道粘膜,并常规应用制酸剂,预防消化道出血。
(4)定时翻身、改换体位。使用充气气垫,可有效预防压疮的发生。每日至少1次全身热水擦身,大小便后必须用热毛巾擦干净。
2.5早期康复护理
正确的功能锻炼是手术成功及减少并发症,尽快恢复日常生活的重要保证。颅脑受损患者会出现-些异常的姿势。异常的卧位姿势易加重患者运动功能的障碍而影响运动功能的恢复。相应的康复对策是维持合理的卧位姿势医学全.在.线www.med126.com。指导和帮助患者尽早开始床上活动,包括深呼吸、肢体主动活动和躯体的翻动等,从床上活动过渡到坐位练习,再过渡到直立练习。
2.6心理护理
对意识恢复后的患者注意了解其心理状况,善于发现患者细微的心理变化,针对性地开展护理,对失语患者多给予语言剌激,帮助其尽早恢复语言功能,鼓励其积极参与康复训练,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以促进早日康复。
3.讨论
锥颅血肿碎吸术是微创手术的一种,是早期治疗颅内血肿抢救危症患者的必要手段,又可作为开烦手术前的辅助手术。它具有简易、定位准确、手术迅速、抢救及时、创伤小、感染机会小等优点,扩大了手术适应症,对高龄体弱有严重合并症者,年幼不能承受手术打击者,不能耐受麻醉者,脑深部血肿者均可适用,再配合以上观察及护理方法,保证了手术后血肿引流的通畅,患者意识明显好转,大大减少了脑出血急性期并发症的发生,患者肌力的恢复顺利,日常生活自理能力得到明显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