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一
一、断句(略)
二、修制药物的目的是 引导其入病所 和 制其偏性 。文中 以猪胆汁浸炒、以醋浸炒、以酒炒、干漆水炒 等修制法偏重于前一目的; 以姜汁炒、以黄土炒、以茱萸汤浸炒、以盐水或朴消炒等修制法偏重于后一目的。
三十二
一、断句(略)
二、简答:
1、撰写本文的目的是:辨正古今喘证的名、实、证、治。
2、“今之喘重于古之喘数倍”的原因是:古今“喘”的概念不同。
三、填空:
1、古之所谓“喘”,当时又称 疾息 或息促,症状是气促,多属肺实所致,治法宜宣利。
2、今之所谓“喘”,古时称上气,症状是咳逆或呼吸困难。可因气逆或肾不纳气而致。
三十三
一、断句(略)
二、填空:
1、本文宗旨是 指出痛分虚实,治气为先;气实宜通,气虚宜补。
2、作者认为治痛证的关键是辨明 虚实 ,分别采用通利、温经、养荣、补中、救脾肾、温补命门 方法。
三、简答: 医,学.全在.线搜集.整理 www.med126.com
1、 在治疗痛证问题上,朱丹溪认为“诸痛不可补气”,张介宾认为痛有虚实,不可概论。
2、一般人以“利”为泻下,即用攻下法。王海藏训“利”为“通”,“通”法可攻可补,如热结之痛,可用大黄芒硝通下;寒凝经脉之痛,则要温经。
3、用简图归纳痛证的辨证方法。(略)
三十四
一、断句(略)
二、扼要概括文意填空:
1、本文以 三因 学说为立论根据,阐述痈疽证的 病因、病机、治则、治法 问题。
2、作者认为医生在诊治痈疽证时应做到:(1) 别病因、阴阳 ,(2) 观病浅深与证候吉凶 ,(3) 明治疗阶段与次序 。
3、文中“疖者、节也,痈者、壅也,疽者、沮也”是用 同音近义 字解释疖、痈、疽的 命名含义 ,从中揭示了疖、痈、疽的 病机 。
4、“守一法”是指 拘守成方而通治诸证 和 拘守一方而通治病证的不同阶段 。原因是 不别三因 和 泥方书 ,作者对此持 反对 态度。
三、简答:
1、作者认为痈疽的致病原因有:喜怒忧思有所郁;为寒热风湿所伤;服燥热之物又温床厚被或尽力房室、精虚气节所致。它们依次分属于三因中的内因、外因、不内外因。
2、“二毒”指“痈”和“疽”。痈的病机是阴滞于阳,性属阳。疽的病机是阳滞于阴,性属阴。
3、“四节”是初觉、已溃、脓尽、恶肉尽。“八事”是宣热拔毒、排脓止痛、消肌内塞、长肌傅痂。
三十五
一、断句(略)
二、简答:
1、作者认为汗的形成机理是:以阳气为运用,以阴精为材料。
2、作者认为汗不出的原因是:阴精有余,阳气不足;或阴精有余,阳气不足,又为寒邪肃杀之气所搏;或阳气有余,阴精不足,又为温热升发之气所铄。
3、作者认为汗不出的治疗方法有:伤寒者,应“始终以救阳气”为主,必用“辛温味薄急走”之药以“运用其阳气”;温病者,应“始终以救阴精”为主,须用“甘凉甘润”之药以“培养其阴精”,绝对不可发汗。
三十六
一、断句(略)
二、简答:
1、作者撰写本文的原因是:后人著书立说,竟将脾胃总论,即以治脾之药笼统治胃,举世皆然。
2、作者对东垣学说的评价是:脾胃之论,莫详于东垣,其所著补中益气、调中益气、升阳益胃等汤,诚补前人之未备;但东垣之法详于治脾,而略于治胃。
3、作者说脾胃有阴阳之性、体用之别。
4、“超出千古”的议论是指叶天士的论断,具体内容是:纳食主胃,运化主脾;脾宜升则健,胃宜降则和;太阴湿土,得阳始运,阳明燥土,得阴自安,以脾喜刚燥,胃喜柔润也;仲景急下存津,其治在胃,东垣大升阳气,其治在脾。
5、作者赞成“脾胃当分析而论”,主张:若脾阳不足,胃有寒湿,一脏一腑,皆宜于温燥升运者,自当恪遵东垣之法;若脾阳不亏,胃有燥火,则当遵叶氏养胃阴之法。6、作者认为治疗脾胃病的关键是“升降二字”。
三、单项选择:C.
三十七
一、断句(略)
二、填空:
1、中风一症,在叶氏之前,有真中类中、中经络血脉藏腑之分,治疗多采用攻风劫痰、养血润燥、补气培元方法。
2、类中的病因病机,河间主火,东垣主气虚,丹溪主痰湿 ,叶天士主内风(身中阳气之变动) 。
3、“审症之法”指辨别类中的 脱 证与 闭 证。其中 脱 证,治疗应 急用大剂参附回阳; 闭 证,治疗应 先用开关,继则益气养血,佐以消痰清火、宣通经遂之药。
三、简答:用简图概括叶天士对中风的辨证论治经验。
三十八
一、断句(略)
二、简答: 医,学.全在.线搜集.整理 www.med126.com
1、治虚三本是:肺、脾、肾。具体治法分别是:清金保肺,培土调中,金行清化。
2、作者认为治疗虚痨证应当注意:治脾不可过燥,以免影响肺的清肃;滋阴不可过于苦寒,以免影响脾胃运化和损伤肾阳;温阳不可过于燥热,以免助热伤肺。其创见是:把治肺与治脾肾共同列为治疗虚劳的三本,并提出清金保肺之法。
三十九
一、断句(略)
二、简答:
1、“千古之大疑”指“《内经》病机一十九条独遗燥气”和“他凡秋伤于燥皆谓秋伤于湿”。作者对此的解释是:(1)病机十九条中“诸气愤郁皆属于肺”、“诸痿喘呕皆属于上”二条明指燥病言,并未遗漏燥气。(2)《内经》“伤燥”写成“伤湿”是误传。
2、作者认为四时“平人顺脉”应该是:春季先微沉后弦;夏季先微弦后数;秋季先微数后涩;冬季先微涩后沉。
3、旧说认为初秋至初冬的气候特点是先燥后凉,初冬常温。作者认为秋季应是先凉后燥,初冬常温。作者极力论证这个问题,目的是要说明秋燥证的发病时间是深秋。
4、作者认为:秋疟与秋燥病因、症状不同。秋疟是因于夏月当风取凉,或以水灌汗,或内伤生冷等,致使暑湿之邪伏藏体内,随秋风外发,症见寒热往来、泄泻等。秋燥是因于深秋被燥邪所伤,症见咳嗽、皮肤皴揭、精血枯涸、津液不足、营卫气衰等。
5、作者认为《内经》“秋伤于燥,上逆而咳,发为痿厥”一句是秋燥证的总纲。秋燥的症状特点可以概括为:燥胜则干。主要伤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