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十
一、断句(略)
二、扼要摘引原文填空:
1、外治法的立法依据是 凡病多从外入 。
2、外治法的优点是 无禁制、无窒碍、无牵掣、无沾滞 。
3、内治外治相同之处是 医理药性 ,不同之处是 法 。
三、据文意扼要填空:
1、“外治之学所以颠扑不破者此也”,句中“此”是指 外治之医理药性与内治同,且有优于内治之处。
2、“若不考其源流,徒恃一二相传有效之方,自矜捷径秘诀”,句中“源”
指 灵素 ,“流”指 伤寒论、金匮等诸大家理论及后世医家论述 。
3、“诸书皆无形而有用”的意思是 众多的内治方书虽没有明确具体地论述外治之法(无形),但其医理药性对内治法有很好的指导意义(有用) 。
4、作者引用谚语“医得头痛眼又瞎”是提示注意 外治法是在融会贯通医理药理前提下的整体辨证施治,而不是简单拘泥的局部治疗。
四十一
一、断句(略)
二、简答:
1、世人谤峻药的理由是:“峻药乃本草中下品药也,岂可服哉?”
2、作者认为被谤的原因是:1、其所治之病都是众医治坏了的危重证。2、其对病症的分析遵循和切合医经之理,使众医之误治皆暴露无遗,因此受到嫉妒。3、由于其治病多用攻邪之药,因此当他离去时病正处在将愈未愈的阶段,群医就诋毁说病是被他攻坏了。
3、作者认为养气之上药是:五谷、五肉、五菜。
四十二
一、断句(略)
二、据文意判断:
1.错误√ 2.正确√ 3.正确√ 4.错误√ 5.正确√
6.错误√ 7.正确√ 8.正确√ / 正确√ 9.错误√
10.错误√ 11.错误√ 正确√ 错误√ 12.错误√
三、简答:
1、所谓“秘书”指《跌损妙方》。该书特点是:辨证详明,有所创见,用药平和,治法灵活多样。作者对它评价是:济世之金丹,渡人之宝笺。
2、“灾梨祸枣”指“无益之书” 医,学.全在.线搜集.整理 www.med126.com。
3、“移掇之法”指接骨复位法。“若辈”指跌打医生。
四十六
一、断句(略)
二、简答:
1、本案的关键是什么?辨证依据是什么?(辨胀满还是肿满,是虚还是实。)
(依据:现病史及症状:多怒,木强克伐脾土;多欲,日久损伤肾阳;饮食少,说明脾弱;用消导行气法后,大便溏泻,两足跟踝皆浮肿,渐及两手背,说明损伤脾阳,证明不是实证;脉沉而濡弱。)
2、 作者的诊断是什么?(胀满症——气虚中满)治法如何?(温补兼升提)
四十七
一、断句(略)
二、据文意判断:
(1)作者在乡下住时患了寒咳证。(错误)
(2)第一个医生诊断正确但用药不当。(错误)
(3)第二个医生先用清热祛邪,后以温阳散寒。(正确)
(4)换了几个医生,病才好了。(错误)
(5)一位老人授与呼吸吐纳之法,赠与美食良药。(错误)
二、据文意扼要填空:
本文旨在说明 养生重于药治 。
四十九
一、断句(略)
二、据文意填空:
1、参与此案诊治的共有 四 人,分别是 范某、顾听泉、王瘦石、王孟英 。
2、此案致病之邪主要有 两 种,即 痰饮,温邪 。
3、此案病机为 温邪顺传胃腑,与痰饮互结 ,诊断要点是发热不退,苔色白滑不黄燥,大解未行,脉象弦滑以数 。
4、用清解法而病人发热不退,原因是 只清温热无形之邪,温邪所凭藉的痰饮未除 。
5、王孟英施治的重点是 祛除胃腑痰热 。
6、王孟英在此案中的理论创见是 风温不仅沿手经逆传心包,而且还可以沿足经顺传胃腑 。
五十
一、断句(略)
二、据上文扼要填空:
1.魏公之子弟/ 误吞垂钩/莫都料/在水中打碑塔,添仰瓦的泥水匠
2. 医者,意也。
三、简答:
模拟取钩方法,讲解取钩原理。
取钩方法:略 取钩原理:顺势而为。
五十一
一、断句(略)
二、简答:本案辨证的关键是辨明阴证还是阳证。据脉症,本案属热厥阳证。
三、扼要摘引原文填空。
1、患者“脉微细如欲绝”的原因是 热气怫郁不得伸(极热蓄盛),脉道不利 。
2、太医据病者扬掷手足,如躁扰状,昏愦不知人事,不大便七日 症状,主张用峻下的大承气汤治疗。王肯堂据病者“间扬掷手足”,“时发一二语”,“而非谵也”,“脉微细如欲绝,阳病见阴脉”症状,主张用缓下的大柴胡汤减大黄量治疗。
3、据刘河间所论,本案可用 凉膈散或黄连解毒汤 治疗。
五十二
一、断句(略)
二、扼要概括文意或摘引原文填空:
1、本案共延请 6个医生诊治。诸医诊断患者之病属阴证的主要依据是脉微欲绝、通身冰冷。
2、作者根据口燥舌干、苔刺、咽喉肿痛、腹胀按痛、渴思冰水、日晡益甚、小便赤涩,诊断本案为阳热之证。
3、病者脉厥的机理为 内热之极、气道壅闭。体厥的机理为阳热亢极,阳气郁闭于内。
三、本案主要想说明(D)。
五十三
一、断句(略)
二、摘引原文扼要填空。
本案正确的诊断是伏暑证,作者分析其病机是 伏暑yin邪朦蔽清阳,三焦气化失宣 ,前医误诊为伤寒热结阳明 ,后医误诊为 出斑 。作者效法 叶天士 ,用 香薷、豆蔻、厚朴等开达膜原,葛根升提阳明 方法治疗。
三、简答:
1、本案“一死两命”是因丈夫被误治而死,妻子客居外地生活无着,绝望自尽。
2、作者撰写本案的目的:一是指出大便秘结并不都是伤寒阳明腑实证,尚有各种不同的证型,须仔细分辨。二是告戒医生应精究医理,切悟草菅人命。
五十四
一、断句(略)
二、简答:
1、张氏据以辨证的依据是:素体劳倦伤脾、脾胃阳虚;误用寒凉药物使病情加重。
2、作者与时名者对本案病机判断的不同之处是:作者认为脾胃阳虚,不能摄血;时名者认为火盛迫血妄行。
3、本案辨治的重要经验是:注意病人体质与病史。
五十七
一、断句(略)
二、简答:
1.此案属气虚脱证。辩证的主要依据是忽失声仆地,痰潮如锯,眼合遗尿,六脉洪大。治疗效法河间、东垣,泻肝火,温补脾 医,学.全在.线搜集.整理 www.med126.com。
2、、作者认为地域对体质有影响。一般来说,北人气实,南人气虚,但北人居南日久,亦会致气虚。
3、撰写本案的目的是说明卒中证重在辨明虚实真假,是脱证还是闭证。
五十九
一、断句(略)
二、简答:
1、《难经》的学术价值:设难释义,对荣卫、部位、脏腑、脉法、经络、腧穴辨析阐发甚多。文献价值:保存了《内经》或其他上古医经的一些佚文(“其中有此称经云,而《素问》《灵枢》无之者,则今本《内经》传写脱简也。”)。
2、由于“唐张守节注史记扁鹊列传所引难经原文,悉与今本相同”,所以作者说今本《难经》即隋唐志所载之《难经》。
3、《难经》文词致简远,读者不能遽晓,又有脱文误字,故滑寿要注《难经》。
4、滑寿注《难经》采用的方法:融会诸家之说,而以己意折衷之。除集解和注释文句外,滑寿对《难经》还作了书名源流阐释、校勘脱文误字、图解等工作。
5、后人对滑寿注的评价:对《难经》的理解优于其他注家(“其所注视他家所得为多”)。
6、《怀滑撄宁生诗》“欲为散木留官道,故托长桑说上池”,言滑寿不愿出仕而置身医学界。“蜀客著书人岂识,韩公卖药世偏知”,指滑寿象扬雄那样以学术避世,象韩康那样以卖药逃名。“道途同是伤心者,只合相从赋黍离”,暗示滑寿避世逃名不愿出仕的原因是怀念前朝。故说滑寿是“抱节之遗老托于医以自晦者”。
7、据本文给滑寿写一份能反映其生平、为人和学术建树的简历。(略)
六十
一、断句(略)
二、概括文意扼要填空:
1、《景岳全书》在以下几方面体现了张景岳的学术特点:
(1)用药以人参、附子、熟地、大黄为纲;(2)治法以温补为首;(3) 立论首重阳气 ;(4) 学术宗崇仲景 医,学.全在.线搜集.整理 www.med126.com。
2、许衡认为,张元素学说的精华是 用药依准四时阴阳 ,刘河间学说的精华是 用药务在推陈致新不使少有拂郁 ,学者不应拘泥于 寒热攻补 。
3、作者认为《景岳全书》的长处是 可纠滥用寒凉之偏 ,其缺点是 先立一宗旨以统括诸治,未有不至于偏者 ;章节命名皆沿明末纤佻之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