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 信 题 库 搜 索
精品课程
热门课程
>
外科 妇产科 儿科
内科学 生理学 更多
药学专业
药理学 中药学 药物化学
生药学 卫生毒理学 更多
中医专业
中医基础理论 中医学 更多
口腔专业
口腔内科 口腔外科 更多
 医学全在线 > 精品课程 > 药理学 > 成都中医药大学 > 正文
药理学-作业习题:药理学总论题
来源:成都中医药大学 更新:2013/10/11 字体:

一、药理学总论

填空题 

1.药理学是研究 _______和_______相互作用规律的一门学科。

   (答案):①药物 ②机体

2.药物是________________的物质。

   (答案):①用于预防、治疗和诊断疾病的物质。

3.药理学的研究方法包括_______方法、_________方法和_________方法。

   (答案):①实验药理学 ②实验治疗学 ③临床药理学

4.药物的基本作用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

    (答案):①调节功能 ②抗病原体 ③补充不足(物质补偿)

5.药动学主要研究药物在体内的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的规律。

(答案) ①吸收 ②分布 ③代谢 ④排泄

6.药物的转运包括______、______、和______ 三个过程。

(答案) ①吸收 ②分布 ③排泄

7.药物的消除包括______、和______ 两个过程。

(答案) ①代谢 ②排泄

8.药理学根据研究对象和任务不同可分为 ______、和______ 两个学科。

(答案) ①药效学 ②药动学

9.药物的跨膜转运方式可分为______、和______ 两种类型。其中大多数药物是以________ 的类型进行转运的。

(答案) ①主动转运 ②被动转运 ③被动转运

10.药物作用的二重性是指______、和______。

(答案) ①治疗作用 ②不良反应

11.因用药目的不同,药物对机体产生的______作用和______作用可以互相转化。

(答案) ①治疗作用 ②副作用

12.因用药剂量过大而产生的毒性称为______;因用药时间过长而产生的毒性称为______。

(答案) ①急性毒性 ②慢性毒性

13.人和病原微生物对药物不敏感的现象分别称为______和______。

(答案) ①耐受性 ②耐药性

14.药物依赖性可分为______和______。

(答案) ①生理依赖性(躯体依赖性) ②心理依赖性(精神依赖性)

15.在一定范围内,药物随剂量增加,其______也不断加强,二者之间的规律性变化称为_______。

(答案) ①效应 ②量效关系

16.______指药理效应的强弱可用绝对数量表示;________指药理效应的强弱用阳性或阴性反应率来表示。后者又称为_____________。

(答案) ①量反应 ②质反应 ③全或无反应

17.药物不良反应的类型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www.med126.com/shouyi/________和_____________。

(答案): ①副作用 ②毒性反应 ③变态反应 ④后遗效应 ⑤继发反应 ⑥药物依赖性

 ⑦特异质反应

18.量效曲线包含的四个特征性的变量是____、____、________和____。

(答案):①强度 ②效能 ③量效变化速度 ④差异

19.细胞膜两侧pH不等时,弱酸性药物易由较_______一侧转到较______一侧。

(答案):①偏酸 ②偏碱

20.选择性低的药物作用____,副作用___。

(答案):①广泛 ②多

21.副作用是与______同时发生的_______作用,产生副作用的药理基础是______。

   (答案):①治疗作用 ②药物固有的 ③药物作用的选择性低

22.有首过效应的药物进入体循环的有效药量_____、药效______。

(答案):①减少  ②减弱(降低)

23.单位时间内按血药浓度的恒定比例进行消除称为_____级动力学消除;单位时间内按一恒定数量进行消 除称为_____级动力学消除。____级动力学消除是药物消除是主要类型。非线性消除是指先进行_____级动力学消除,再进行____级消除。

   (答案):①一  ②零  ③一  ④零  ⑤一

24.非特异性药物的作用机制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

(答案):①渗透压作用 ②脂溶作用 ③中和作用 ④络合作用

25. 某些药物的三致反应是指致____、致_______和致_______。

(答案):①癌 ②畸胎 ③突变

26.能使肝药酶活性或含量_____的药物称为药酶诱导剂,常可使与其同服的其它药物代谢____,药效_____。

(答案):①增加 ②加快 ③降低

27.妇女在_____期、_____期、_____期和_____期用药须加注意。

(答案):①月经 ②妊娠 ③分娩 ④哺乳

28.一个药物药理效应的强弱主要取决于到达作用部位的______和作用部位对药物的________。

(答案):①有效药物浓度  ②敏感性

29.药物与受体结合引起效应的条件是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

(答案):①亲和力 ②效应力

30.能产生依赖性的药物包括_______和_______两大类。

   (答案):①麻醉药品 ②精神药品

 A型题  答题说明:从备选答案A.B.C.D.E中选出一个最正确的答案

药理学是研究:

1.药物对机体的作用规律,阐明药物防治疾病的作用原理

B.机体对药物处置的动态变化规律 

C.药物与机体间相互作用规律

D.以疾病为系统,研究各种疾病的药物治疗,指导临床选药和用药等实际问题

E.以上都不是

2.符合用药目的,或能达到防治疾病效果的作用称为:

A.治疗作用   B.不良反应   C.副作用 D.毒性作用   E.变态反应 

   3.药物被吸收进入血循环后被分布到机体各组织局部而发挥的作用称为:

A. 局部作用  B.吸收作用  C.直接作用  D. 间接作用  E.以上都不是

4.治疗量(常用量)为:

A.等于最小有效量  B.大于最小有效量  C.等于极量

D.小于极量  E.介于最小有效量与极量之间

5.药物的适应症主要取决于:

   A.药物作用的强度 B.药物作用的机理   C.药物作用的副作用

   D.药物的毒性作用 E.药物作用的选择性

6.第一关卡效应出现于下列哪项给药途径:

A.气雾吸入   B.舌下含服   C.皮下注射 D.口服   E.静注

7.反复多次用药后,人体对药物的敏感性降低称为:

A.习惯性   B.成瘾性   C.耐药性 D.依赖性 E.耐受性

8.药物作用的二重性是指:

     A.治疗作用和副作用  B.对因治疗和对症治疗  C.治疗作用和毒性作用 

D.治疗作用和不良反应  E.局部作用和吸收作用

9.使用阿司匹林医学检验网后出现的哮喘属于:

A. 药物的急性毒性所致   B.药物引起的变态反应

C. 药物引起的后遗效应   D.药物的特异质反应

E. 药物的副作用

   10.属于后遗效应的是:

A.磺胺引起的皮疹   B.地高辛引起的心律失常

C.呋塞米(速尿)引起的电解质紊乱 D.保泰松引起的肝肾损伤

E.苯巴比妥催眠后次晨的宿醉现象  

   11.药物的内在活性是指:  

    A.药物穿透生物膜的能力   B.药物激动受体产生效应的能力  

C.药物识别受体的能力  D.药物与受体结合的能力  

E.药物阻断受体的能力

   12.双香豆素与下列哪种药合用时应加大剂量:

A.阿司匹林   B.苯巴比妥     C.氯霉素  

D.苯肾上腺素  E.毒毛旋花子甙K

   13.某药物的量效曲线因受某种因素的影响平行右移,提示:

A.作用点改变   B.作用机制改变  C.作用性质改变

D.最大效应改变 E.作用强度改变

  14.大多数药物的排泄主要通过:

    A.汗腺   B.肠道   C.胆道   D.呼吸道   E.肾脏

   15.药物自用药部位进入血循环的过程叫做:

     A.药物的分布   B.药物的代谢(生物转化)  C.药物的吸收

     D.药物的消除   E.药物的转运

  16.机体对药物进行代谢(生物转化)的主要器官是:

    A.心脏   B.肺脏   C.肾脏   D.肠壁   E.肝脏

   17.乳汁偏酸性,容易从血液扩散到乳汁中的药物是:

    A.弱酸性药物   B.弱碱性药物   C.中性药物

    D.药物均能扩散到乳汁中  E.药物均不能扩散到乳汁中

  18.对病情紧急的病人,应采用哪种给药方式:

    A.口服   B.肌注   C.皮下注射   D.静脉注射   E.经肛

  19.如何能使血药浓度迅速达到稳态浓度:

A.每隔一个半衰期给一次剂量     B.首剂加倍

C.每隔二个半衰期给一次剂量     D.增加给药次数

E.每隔半一个半衰期给一次剂量

   20.苯巴比妥钠在碱性尿中:

    A.解离少,再吸收少,排泄快     B.解离多,再吸收多,排泄慢

C.解离少,再吸收多,排泄慢     D.解离多,再吸收少,排泄快

E.解离多,再吸收少,排泄慢

   21.关于口服给药,错误的是:

A.口服给药是最常用的给药途径  B.多数药物口服方便有效,吸收较快

C.口服给药不适宜首过效应强的药物 D.口服给药不适用于昏迷病人

E.口服给药不适用于对胃刺激性大的药物

   22.药物产生副作用的药理基础是:

A.药物安全范围小     B.用药时间过久   C.病人肝肾功能差  

D.药物作用的选择性低    E.用药剂量过大

   23.药物与血浆蛋合后将会发生:

A.药物作用增强     B.药物代谢加快     C.暂时失去药理活性

D.药物排泄加快     E.药物转运加快

   24.一胆绞痛病人,用阿托品解痉后出现口干、心悸等反应,这种反应称为:

A.后遗效应   B.继发作用   C.毒性反应  D.副作用   E.过敏反应

   25.参与体内药物生物转化的主要酶是:

A.胆碱乙酰化酶   B.肝微粒体酶    C.胆碱脂酶 

D.单胺氧化酶     E.溶酶体酶

   26.二种药物与血浆蛋白竞争结合,可使:

   A.结合率高的药物活性增强    B.结合率低的药物活性增强

   C.结合率低的药物活性减弱    D.结合率高的药物维持时间短

E.对三药活性无影响

27.与一级动力学转运特点描述不符的是:

A.消除速率与血药浓度成正比  B.血药浓度与时间作图成一直线

C.半衰期恒定          D.是药物消除的主要类型

E.被动转运属于一级动力学

28.体液pH对药物跨膜转运的影响是由于其改变了药物的:

A.水脂性  B.脂溶性   C.pKa    D.解离度   E.溶解度

29.某药在pH=4的液体中有50%解离,其pKa值约为:

A.2    B.3     C.4     D.5    E.6

30.某弱酸性药pKa=8.4,当吸收入血后(血浆pH=7.4),其解离度   约为:

A.10%      B.40%    C.50%    D.60%   E.90%

  A型题答案

1.( C )  2.( A )  3.( B )  4.( E )  5.( E )   6.( D )

7.( E )  8.( D )  9.( B )  10.( E )  11.( B )   12.( B  )

13.( E )  14.( E )  15.( C )  16.( E )  17.( B )   18.( D  )

19.( B )  20.( D )  21.( B )  22.( D )  23.( C )   24.( D  )

25.( B )  26.( B )

相关文章
 病原生物学教学组织:医学寄生虫学部分2004
 社会心理学考核办法:08年公管试卷B及答案
 内科学图片库:肺结核血行播散型肺结核6
 中医学作业习题:第三部分 中药学
 诊断学网络课件:《消化性溃疡》
 药物化学授课教案:第十一章
   触屏版       电脑版       全站搜索       网站导航   
版权所有:医学全在线(m.med126.com)
网站首页
频道导航
医学论坛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