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 信 题 库 搜 索
精品课程
热门课程
>
外科 妇产科 儿科
内科学 生理学 更多
药学专业
药理学 中药学 药物化学
生药学 卫生毒理学 更多
中医专业
中医基础理论 中医学 更多
口腔专业
口腔内科 口腔外科 更多
 医学全在线 > 精品课程 > 医学微生物学 > 河北医科大学 > 正文
医学微生物学-电子教材:球菌
来源:河北医科大学 更新:2013/10/14 字体:
 

球菌

 
 

球菌(coccus)是细菌中的一个大类。对人类有致病性的病原性球菌(pathogenic coccus)主要引起化脓性炎症,故又称为化脓性球菌(pyogenic coccus)。根据革兰染色性的不同,分成革兰阳性和革兰阴性两类。前者有葡萄球菌、链球菌、肺炎链球菌等;后者有脑膜炎奈瑟菌、淋病奈瑟菌等。
     第一节  葡萄球菌属
  葡萄球菌属(Staphylococcus)的细菌是一群革兰阳性球菌,常堆聚成葡萄串状。广泛分布于自然界,例如空气、水、土壤、物品以及人和动物的皮肤及与外界相通的腔道中。大部分是不致病的腐物寄生菌。有些人的皮肤和鼻咽部可带有致病菌株,一般鼻咽部带菌率为20%-50%,医务人员的带菌率可高达70%以上,是医院内交叉感染的重要传染源。葡萄球菌能引起皮肤粘膜、多种组织器官的化脓性炎症,是最常见的化脓性球菌。此外,金黄色葡萄球菌耐药菌株高达90%以上,由该菌所致的败血症或脓毒血症仍占居首位。葡萄球菌有的菌株还可引起食物中毒、烫伤样皮肤综合征、毒性休克综合征等疾病。
  一、生物学性状
  形态与染色  球形或略呈椭圆形。直径0.5-1.5?m,平均0.8?m。典型的葡萄球菌排列呈葡萄串状,此因在繁殖时向多个平面不规则分裂所致。固体培养基上生长的细菌形态,一般常呈典型排列;在脓汁或液体培养基中生长者,常为双球或短链状。
  葡萄球菌无鞭毛,无芽胞,体外培养时一般不形成荚膜。
  易被常用的碱性染料着色,革兰染色为阳性。当衰老、死亡或被中性粒细胞吞噬后的菌体常转为革兰阴性。
  培养特性  营养要求不高,在普通基础培养基上生长良好;在含有血液或葡萄糖的培养基中,生长更为繁茂。兼性厌氧或需氧。最适生长温度为37℃。最适pH为7.4。
  在肉汤培养基中经37℃孵育24h,呈均匀混浊生长,管底稍有沉淀。在普通琼脂平板上孵育24-48h后,形成圆形、隆起、表面光滑、湿润、边缘整齐、不透明的菌落。直径在2mm左右。菌落因种不同而出现金黄色、白色或柠檬色等色素。该色素属萝卜素类,脂溶性,故培养基不着染。在血琼脂平板上,有的菌株菌落周围形成明显的全透明溶血环(?溶血),溶血菌株大多有致病性。致病性菌株在20%-30% CO2的气体中孵育,产生毒素最佳。
  生化反应  触酶阳性。多数菌株能分解葡萄糖、麦芽糖和蔗糖,产酸不产气。致病株能分解甘露醇
  抗原构造  已发现的抗原在30种以上,其化学组成和生物学活性了解的仅少数。
  1.葡萄球菌A蛋白(staphylococcal protein A, SPA)  存在于菌细胞壁的一种表面蛋白。SPA是一种单链多肽,与胞壁肽聚糖呈共价结合。90%以上的金黄色葡萄球菌菌株有此抗原,所有人源菌株均有,但不同株间含量相差悬殊。有人推算Cowan I株每个菌表面可有80000个SPA分子。SPA可与人类IgG1、IgG2和IgG4的Fc段非特异性结合,亦能同豚鼠、小鼠等多种哺乳动物的IgG Fc段结合;而IgG分子的Fab段仍能同相应抗原分子发生特异性结合。采用含SPA的葡萄球菌作为载体,结合特异性抗体后,可开展简易、快速的协同凝集试验(coagglutination),广泛应用于多种微生物抗原的检出。SPA与IgG结合后的复合物具有抗吞噬、促细胞分裂、引起超敏反应、损伤血小板等多种生物学活性。
  2.荚膜  宿主体内的大多数金黄色葡萄球菌表面存在着荚膜多糖,有利于细菌粘附到细胞或生物合成材料表面(如生物性瓣膜、导管、人工关节等)。
  3.多糖抗原  具有群特异性,存在于细胞壁。A群多糖抗原从金黄色葡萄球菌中提出,化学组成为磷壁酸中的N-乙酰葡糖胺核糖醇残基。B群多糖抗原分离自表皮葡萄球菌,化学组成是磷壁酸中的N-乙酰葡糖胺甘油残基。
  分类  根据DNA的相关性程度,葡萄球菌属可分为32种。若根据色素、生化反应等不同表型,葡萄球菌可分为金黄色葡萄球菌(S. aureus)、表皮葡萄球菌(S. epidermidis)和腐生葡萄球菌(S. sarophyticus)3种。其中金黄色葡萄球菌多为致病菌,表皮葡萄球菌偶可致病,腐生葡萄球菌一般不致病。此外,根据有无凝固酶,也可将葡萄球菌分为凝固酶阳性菌株和凝固酶阴性菌株两大类。过去认为凝固酶阳性株有致病性,阴性株不致病;但近年来发现后者亦可致病。三种葡萄球菌的主要生物学性状见表8-1。
  凝固酶阳性的葡萄球菌可被相应的噬菌体裂解,目前可分为4个噬菌体群和23个噬菌体型。葡萄球菌肠毒素食物中毒主要由III群菌株引起;II群菌株耐药性的出现常慢于I、III群;I群中的52、52A、80、81型菌株常是医院中严重败血症的流行株;产生表皮剥脱毒素的主要属于噬菌体II群71型菌株。因此,葡萄球菌的噬菌体分型在流行病学调查时追查传染源和研究菌型与疾病类型间的关系均有重要作用。
  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发展,出现了DNA分析的遗传学方法。传统的金黄色葡萄球菌的分析方法已逐步被DNA基因型方法取代,如染色体DNA的脉冲电泳分型法、随意引物PCR法等,其特异性比表型分类法更高。
  抵抗力  葡萄球菌对外界因素的抵抗力强于其他无芽招生简章胞菌。干燥脓汁、痰液中存活2-3月;加热60℃ 1h或80℃30min才被杀死;2%石炭酸中15min或1%升汞水中10min死亡;耐盐性强,在含10%-15%NaCl的培养基中仍能生长。同其他革兰阳性菌一样,对碱性染料敏感,例如1:100000-200000的龙胆紫溶液可抑制其生长。近年来由于广泛应用抗生素,耐药菌株迅速增多,尤其是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ethicillin-resistant S.aureus, MRSA)已经成为医院内感染最常见的致病菌。
  二、致病性
  致病物质  金黄色葡萄球菌产生的毒素及酶最多,故其毒力最强。表皮葡萄球菌则较少、较弱,一般不致病,在特殊情况下可成为条件致病菌。
  葡萄球菌的毒力因子包括:①酶:凝固酶、纤维蛋白溶酶、耐热核酸酶、透明质酸酶、脂酶等;②毒素:细胞毒素(?、?、?、?、杀白细胞素)、表皮剥脱毒素、毒性休克综合征毒素-1、肠毒素等;③其他:粘附素、荚膜、胞壁肽聚糖等。
  1.凝固酶(coagulase)  是能使含有枸橼酸钠或肝素抗凝剂的人或血浆发生凝固的酶类物质。致病株大多数能产生,故凝固酶是鉴别葡萄球菌有无致病性的重要指标。
  凝固酶有两种:一种是分泌至菌体外的蛋白质称为游离凝固酶(free coagulase)。作用类似凝血酶原物质,被人或兔血浆中的协同因子(cofactor)激活为凝血酶样物质后,使液态的纤维蛋白原变成固态的纤维蛋白,从而血浆凝固。另一种结合于菌体表面并不释放,称为结合凝固酶(bound coagulase)或凝聚因子(clumping factor)。其作用是在该菌株的表面有纤维蛋白原受体,当菌混悬于人或兔血浆时,纤维蛋白原与菌受体交联而使细菌凝聚。游离凝固酶采用试管法检测,结合凝固酶则以玻片法测定。
  凝固酶耐热,粗制品加热至100℃经30min或高压灭菌后仍保持部分活性;但易被蛋白酶分解破坏。
  凝固酶和葡萄球菌的致病力关系密切。凝固酶阳性株进入机体后,使周围血液或血浆中的纤维蛋白等沉积于菌体表面,阻碍体内吞噬细胞的吞噬;即使被吞,也不易被杀死。同时,凝固酶集聚在细菌四周,亦能保护病菌不受血清中杀菌物质的破坏。葡萄球菌引起的感染易于局限化和形成血栓,也与凝固酶的生成有关。
  2.葡萄球菌溶素(staphylolysin)  致病性葡萄球菌能产生多种溶素,是损伤细胞膜的毒素。按抗原性不同,可分为?、?、?、?等,对人类有致病作用的主要是?溶素。
  溶素是一类分子量不均一的蛋白质,分子量21-50kDa。不耐热,65℃30min被破坏。生物学活性较广泛,对多种哺乳动物红细胞有溶血作用,以兔红细胞最敏感,比人红细胞高约100倍。对白细胞、血小板、肝细胞、成纤维细胞、血管平滑肌细胞等均有损伤作用。给兔皮下注射,引起皮肤坏死;静脉注射则导致死亡。
  溶素是一种外毒素,具有良好的抗原性;经甲醛液脱毒后可制成类毒素。
  3.杀白细胞素(leukocidin)  大多致病性葡萄球菌能产生另一种破坏白细胞蛋白质称为Panton-Valentine(PV)杀白细胞素。PV杀白细胞素只攻击中性粒细胞和巨噬细胞,其作用部位主要在白细胞的细胞膜。先是细胞膜中三磷酸肌醇发生构型变化,膜穿孔后通透性增高,K+丢失。表现为白细胞运动能力丧失,胞内颗粒排出,细胞死亡。按PV杀白细胞素在羧甲基纤维素柱上相对移动速度不同,分为快(F)和慢(S)两种组分;当两者各自单独存在时,并无杀伤活性,必须协同才有作用。PV杀白细胞素在抵抗宿主吞噬细胞,增强病菌侵袭力方面有意义。
  4.肠毒素(enterotoxin)  约1/3临床分离的金黄色葡萄球菌可产生肠毒素。按抗原性和等电点不同,分A、B、C1、C2、C3、D、E、G和H 9个血清型,均能引起急性胃肠炎即食物中毒,与产毒菌株污染了牛奶、肉类等食物有关。以A、D型多见,B、C型次之。同一菌株能产生两型或以上的肠毒素,但常以一种类型的毒素为主。产肠毒素的菌株常是凝固酶阳性株,不过耐热核酸酶和肠毒素两者的存在更为平行。
  葡萄球菌肠毒素是一组热稳定的单纯蛋白质,分子量26-30kDa。耐热100℃ 30min;抵抗胃肠液中蛋白酶的水解作用。
  葡萄球菌肠毒素对人的中毒剂量报道不一,一般认为约1?g/kg。其作用机制可能是到达中枢神经系统后刺激呕吐中枢而导致以呕吐为主要症状的食物中毒。此外它还具有超抗原作用。
  5.表皮剥脱毒素(exfoliative toxin, exfoliatin)  也称表皮溶解毒素(epidemolytic toxin),主要由噬菌体II群金黄色葡萄球菌产生。蛋白质性质,分子量24-33kDa,等电点为7.0。具有抗原性,可被甲醛液脱毒成类毒素。有两个血清型:A型耐热,100℃ 20min不被破坏,40min始灭活;B型不耐热,60℃ 30min即破坏。
  表皮剥脱毒素引起的烫伤样皮肤综合征(staphylococcal scalded skin syndrome, SSSS),又称剥脱性皮炎,多见于新生儿、幼儿和免疫功能低下的成人。患者皮肤呈弥漫性红斑和水疱形成,继以表皮上层大片脱落,受损部位的炎症反应轻微。
  6.毒性休克综合征毒素-1(toxic shock syndrome toxin 1, TSST-1)  由噬菌体I群金黄色葡萄球菌产生的一类蛋白质。TSST-1可引起机体发热,增加对内毒素的敏感性。感染产毒菌株后可引起机体多个器官系统的功能紊乱或毒性休克综合征(TSS)。过去TSS多见于使用月经阴道塞的妇女,但近年来发现许多病例与月经无关,由TSST-1引起的TSS病例只占75%左右。据此有学者认为TSST-1不是引起TSS的唯一病因,革兰阴性杆菌内毒素、葡萄球菌肠毒素和溶血素等与TSS的发病也有密切的关系。
  TSST-1的蛋白质密码序列长度为585个碱基对(194个氨基酸),据此推测其分子量为22049,此与经SDS-PAGE测定的TSST-1分子量22000极为接近。
  TSST-1经木瓜蛋白酶分解,可产生分子量分别为16.3、12.4和9.7kDa三个片段。前两片段具有血清学和生物学活性,后一片段无活性。
  从临床分离的金黄色葡萄球菌菌株,仅20%左右能产生TSST-1。遗传学研究表明TSST-1基因(tst)位于染色体上。
  7、其他
  (1)纤维蛋白溶酶(fibrinolysin):亦称葡激酶(staphylokinase)。可激活血浆中的纤维蛋白酶原,使之成为纤维蛋白酶,导致血浆纤维蛋白的溶解,利于病菌的扩散。
  (2)耐热核酸酶(heat-stable nuclease):致病性葡萄球菌能产生该酶。耐热,经100℃ 15min或60℃ 2h不被破坏;能较强的降解DNA和RNA。目前临床上已将耐热核酸酶作为测定葡萄球菌有无致病性的重要指标之一。
  (3)透明质酸酶(hyaluronidase):亦称扩散因子(spreading factor),能溶解细胞间质中的透明质酸,利于细菌的扩散。90%以上的金黄色葡萄球菌能产生该酶。
  (4)脂酶(lipase):绝大多数凝固酶阳性葡萄球菌和约30%凝固酶阴性株能产生多种脂酶,它们分解血浆和机体各部位表面的脂肪和油类。细菌藉以获得必需营养从而可定植于分泌脂质的部位,故脂酶的产生对细菌入侵皮肤和皮下组织是很重要的。
  所致疾病  有侵袭性和毒素性两种类型。
  1.侵袭性疾病  主要引起化脓性炎症。葡萄球菌可通过多种途径侵入机体,导致皮肤或器官的感染,甚至败血症。
  (1)局部感染:主要由金黄色葡萄球菌引起的皮肤软组织感染,如毛囊炎、蜂窝组织炎、伤口化脓等。此外还可引起气管炎、肺炎、脓胸、中耳炎等内脏器官感染。
  (2)全身感染:如败血症、脓毒血症等,多由金黄色葡萄球菌引起,新生儿或少数免疫功能低下者可由表皮葡萄球菌引起。
  2.毒素性疾病  由葡萄球菌产生的有关外毒素引起。
  (1)食物中毒:进食含葡萄球菌肠毒素食物后1-6h出现症状,先有恶心、呕吐、上腹痛,继以腹泻。呕吐最为突出。大多数病人于1-2d内恢复。
  (2)假膜性肠炎:正常人肠道内有少数金黄色葡萄球菌寄居。当脆弱类杆菌、大肠埃希菌等优势菌因抗菌药物的应用而被抑制或杀灭后,耐药的葡萄球菌趁机繁殖产生肠毒素,引起以腹泻为主的临床症状。其本质是一种菌群失调性肠炎,病理特点是肠粘膜被一层炎性假膜所覆盖,该假膜系由炎性渗出物、肠粘膜坏死块和细菌组成。
  (3)烫伤样皮肤综合征:由表皮剥脱毒素引起。开始皮肤有红斑,1-2d表皮起皱继而出现大疱,最后表皮上层脱落。
  (4)毒性休克综合征:主要由TSST-1引起。主要表现为急性高热,低血压、猩红热样皮疹伴脱屑,严重时出现休克,有些病人还出现呕吐、腹泻、肌痛等症状。
  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
  过去认为凝固酶阴性的葡萄球菌(coagulase negative staphylococcus, CNS)不致病,但近年来的临床和实验室检测结果证实CNS已经成为医源性感染的常见病原菌,而且其耐药菌株也日益增多,给临床诊治造成困难,引起了临床微生物学工作者的关注。
  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除表皮葡萄球菌和腐生葡萄球菌外,还包括人葡萄球菌(S.huminis)、溶血葡萄球菌(S.hemolyticus)、头葡萄球菌(S.capitis)等十余种。此外,某些凝固酶阳性的葡萄球菌在人体免疫功能的作用下或在抗生素的作用下,也可以转变成为CNS或凝固酶弱阳性的葡萄球菌,但在体外放置数d后,又可回复成为凝固酶阳性葡萄球菌。
  人类CNS感染中以表皮葡萄球菌的感染最为常见,该菌是人体正常菌群,从皮肤标本检出率达85%-100%,鼻、口腔、咽喉约90%。当机体免疫功能低下或进入非正常寄居部位时,CNS可引起多种感染,其致病机制主要与细菌胞壁外的粘质物和溶血素(?溶血素、?溶血素)有关,前者在细菌粘附、抗吞噬和抵抗宿主的免疫防御作用中有重要的致病作用。CNS主要引起以下几种感染:
  泌尿系感染:为年轻妇女急性膀胱炎的主要致病菌,尿道感染仅次于大肠埃希菌。常见的是表皮葡萄球菌、人葡萄球菌和溶血葡萄球菌。使用器械检查尿道后或原有尿道疾病的老年男性病人亦易发生这类膀胱炎。
  细菌性心内膜炎:因心瓣膜修复术而感染,主要为表皮葡萄球菌。
  败血症: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引起的败血症仅次于大肠埃希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常见的是溶血葡萄球菌和人葡萄球菌。
  此外,心脏起搏器安装、置换人工心瓣膜、长期腹膜透析、静脉滴注等亦可造成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的感染。目前医院内耐甲氧西林的表皮葡萄球菌感染已成为瓣膜修复术或胸外科手术中的严重问题。
  三、免疫性
  人类对葡萄球菌有一定的天然免疫力。只有当皮肤粘膜受伤后,或患有慢性消耗性疾病如结核、糖尿病、肿瘤等以及其他病原体感染导致宿主免疫力降低时,才易引起葡萄球菌感染。患病恢复后,虽能获得一定的免疫力,但不强,难以防止再次感染。
  四、微生物学检查法
  标本  不同病型采取不同标本。化脓性病灶采取脓汁、渗出液;疑为败血症采取血液;脑膜炎采取脑脊液;食物中毒则分别采集剩余食物、病人呕吐物和粪便等。
  直接涂片镜检  取标本涂片,革兰染色后镜检。一般根据细菌形态、排列和染色性可作出初步诊断。
  分离培养和鉴定  将标本接种至血琼脂平板,37℃孵育18-24h后挑选可疑菌落行涂片染色镜检。血液标本需先经肉汤培养基增菌后再接种血琼脂平板。
  致病性葡萄球菌的鉴定主要根据产生凝固酶和耐热核酸酶,产生金黄色色素,有溶血性。发酵甘露醇等作为参考指标。由于凝固酶阴性株有时亦能致病,在最后判定时应结合临床病症。
  进一步的型别鉴定可以采用细菌核糖体基因分型法(ribotyping),质粒指纹图谱分型法等。
  葡萄球菌肠毒素检查  取食物中毒患者的呕吐物、粪便或剩余食物作细菌分离培养和鉴定的同时,接种至肉汤培养基,孵育后取滤液注射至6-8周龄的幼腹腔。若在注射后4h内发生呕吐、腹泻、体温升高或死亡等现象者,提示有肠毒素存在的可能。
  近年来,采用免疫学方法检测葡萄球菌肠毒素较多,其中以ELISA法为实用。ELISA法可检出ng水平的肠毒素,且能在30min内完成。目前也可用特异的DNA基因探针杂交技术检测葡萄球菌是否为产肠毒素菌株。
  五、防治原则
  注意个人卫生和消毒隔离,以防止医源性感染。皮肤有创伤时应及时使用消毒药物,杀死或制止侵入的病菌繁殖。皮肤有化脓性感染者,尤其是手部,未治愈前不宜从事食品制作或饮食服务行业。
  目前由于抗生素的广泛应用,耐药株日益增多。葡萄球菌耐青霉素G者高达90%以上,因此,及时选用适当的抗生素和相应的剂量非常重要,必须根据药物敏感试验结果,选用敏感抗菌药物。
  反复发作疖病的患者,可试用自身疫苗疗法,有一定的疗效。自身疫苗系从病人自体分出的葡萄球菌,培养于琼脂斜面上,用无菌生理盐水洗下,置60℃水浴中加热1h杀死细菌。然后将菌液稀释至5-10亿/ml,加防腐剂即成。治疗时,第一次皮下注射0.1ml,每隔5-7d注射1次,剂量递增,直至1ml。其有效机制可能与脱敏作用有关。
  第二节  链球菌属
  链球菌属(Streptococcus)细菌是化脓性球菌中的另一大类常见细菌,为链状或个别种成双排列的革兰阳性球菌。广泛分布于自然界、人及动物粪便和健康人鼻咽部,大多数不致病。链球菌引起人类的疾病主要有各种化脓性炎症、猩红热、新生儿败血症、细菌性心内膜炎以及风湿热、肾小球肾炎等超敏反应性疾病。
  一、生物学性状
  形态与染色  球形或椭圆形,直径0.6-1.0?m。呈链状排列,长短不一,从4-8个至20-30个菌细胞组成不等(图8-2)。链的长短与菌种和生长环境有关,在液体培养基中形成的链状排列常比取材于固体培养基上者长。无芽胞。无鞭毛。多数菌株在培养早期(2-4h)形成透明质酸的荚膜,随着培养时间的延长,因菌自身产生的透明质酸酶而使荚膜消失,细胞壁外有菌毛样结构,含型特异的M蛋白。
  链球菌易被普通的碱性染料着色。自病灶新分离株为革兰染色阳性,若培养日久的老龄菌或被中性粒细胞吞噬后,可转呈革兰阴性。
  培养特性  大多兼性厌氧,少数菌株专性厌氧。营养要求较高,普通培养基上生长不良,需补充血液、血清、葡萄糖等。最适生长温度为37℃,最适pH为7.4-7.6。在血清肉汤中易形成长链,管底呈絮状沉淀。在血琼脂平板上,形成灰白色、表面光滑、边缘整齐、直径0.5-0.75mm的细小菌落。不同菌株溶血不一。
  生化反应  分解葡萄糖,产酸不产气。对乳糖、甘露醇、水杨苷、山梨醇的分解,随不同菌株而异。链球菌一般不分解菊糖,不被胆汁溶解,这两特性可用来鉴别甲型溶血性链球菌和肺炎链球菌。链球菌与葡萄球菌不同,不产生触酶。
  抗原构造  链球菌的抗原构造较复杂,主要有3种:
  1.蛋白质抗原  或称表面抗原。具有型特异性,位于C抗原外层。A群链球菌有M、T、R和S不同性质的蛋白质抗原,与致病性有关的是M抗原。
  2.多糖抗原  或称C抗原。系群特异性抗原,是细胞壁的多糖组分,可用稀盐酸等提取。
  3.核蛋白抗原  或称P抗原。无特异性,各种链球菌均相同,并与葡萄球菌有交叉。
  分类  链球菌的分类,常用下列两种方法。
  1.根据溶血现象分类  链球菌在血琼脂平板培养基上生长繁殖后,按产生溶血与否及其溶血现象分为3类。
  (1)甲型溶血性链球菌(α-hemolytic streptococcus):菌落周围有1-2mm宽的草绿色溶血环,称甲型溶血或?溶血,因而这类菌亦称草绿色链球菌(streptococcus viridans)。?溶血环中的红细胞并未完全溶解。这类链球菌多为条件致病菌。
  (2)乙型溶血性链球菌(β-hemolytic streptococcus):菌落周围形成一个2-4mm宽、界限分明、完全透明的无色溶血环,称乙型溶血或?溶血,?溶血环中的红细胞完全溶解,因而这类菌亦称为溶血性链球菌(Streptococcus hemolyticus)。这类链球菌致病力强,常引起人类和动物的多种疾病。
  (3)丙型链球菌(γ-streptococcus):不产生溶血素,菌落周围无溶血环,因而亦称不溶血性链球菌(Streptococcus non-hemolyticus)。一般不致病,常存在于乳类和粪便中。
  2.根据抗原结构的分类  按链球菌细胞壁中多糖抗原不同,可分成A、B、C、D、E、F、G、H、K、L、M、N、O、P、Q、R、S和T群,近年又增加U、V群,共20群。对人致病的链球菌菌株,90%左右属A群,B、C、D、G群偶见。同群链球菌间,因表面蛋白质抗原不同,又分若干型。例如A群根据其M抗原不同,可分成约80个型;B群分4个型和C群分13个型等。链球菌的群别与溶血性间无平行关系,但对人类致病的A群链球菌多数呈现乙型溶血。
  抵抗力  除D群和某些N群链球菌能耐60℃ 30min外,一般链球菌均可被55℃杀死。对常用消毒剂敏感。在干燥尘埃中生存数月。乙型链球菌对青霉素、红霉素四环素和磺胺药都很敏感。青霉素是链球菌感染的首选药物,极少有耐药株发现。
  二、致病性
  致病物质  A群链球菌也称化脓性链球菌(pyogenic streptococcus),或溶血性链球菌,是人类细菌感染常见的病原菌之一。有较强的侵袭力,并产生多种外毒素和胞外酶。致病物质中,具有与生物膜高度亲和力的胞壁脂磷壁酸(LTA)和纤维粘连蛋白结合蛋白(FBP)等粘附素,是使该菌能定植在机体皮肤和呼吸道粘膜等表面的主要侵袭因素。当侵入体内后,M蛋白的抗吞噬作用甚为重要。一旦病菌大量繁殖,链球菌溶血素、致热外毒素等毒性物质以及透明质酸酶、链激酶、链道酶等侵袭性物质造成机体的多种病变。
  1.链球菌溶素(streptolysin)  有溶解红细胞、破坏白细胞和血小板的作用。根据对O2的稳定性,分为链球菌溶素O(streptolysin O, SLO)和链球菌溶素S(streptolysin S, SLS)两种。
  (1) SLO:绝大多数A群链球菌菌株和许多C、G群菌株能产生SLO。SLO为含有-SH基的蛋白质,分子量50-70kDa。SLO对O2敏感,遇O2时,-SH基被氧化为-S-S-基,失去溶血活性。若加入亚硫酸钠或半胱氨酸等还原剂,溶血作用可以逆转。SLO对中性粒细胞有破坏作用,当进入后引起胞内溶酶体的释放,导致细胞死亡。中性粒细胞释放出的水解酶类还可破坏邻近组织,加重链球菌的感染。SLO对哺乳动物的血小板、巨噬细胞、神经细胞等也有毒性作用。小鼠、豚鼠或家兔经大剂量SLO注射后,数分钟内动物死亡,此因SLO对心肌有急性毒性作用,引起心跳骤停所致。85%-90%链球菌感染的患者,于感染后2-3周至病愈后数月到1年内可检出SLO抗体。风湿热病人中的血清SLO抗体显著增高,活动性病例升高更为显著,一般其效价在1:400以上。因此,测定SLO抗体含量,可作为链球菌新近感染指标之一或风湿热及其活动性的辅助诊断。
  (2) SLS:多数A、C、G群及有些其他群链球菌产生SLS。链球菌在血琼脂平板上菌落周围的?溶血环是由这种对O2稳定的SLS所致。SLS是小分子糖肽,无免疫原性。对热和酸敏感,不易保存。SLS溶解红细胞慢于SLO。
  2.致热外毒素(pyrogenic exotoxin)  曾称红疹毒素(erythrogenic toxin)或猩红热毒素(scarlet fever toxin),是人类猩红热的主要毒性物质。由A群链球菌溶原菌菌株产生。蛋白质性质,有A、B、C 3个血清型,分子量分别为8、17和13kDa。较耐热,96℃ 45min才能完全灭活。
  链球菌致热外毒素(SPE)具有以下作用:对兔有致热性和致死性,采用静脉注射途径的最小致热量为0.07?g/kg和LD50为3500?g/kg;使兔对致死性内毒素休克的敏感性增加10万倍左右;对培养的脾细胞和巨噬细胞有毒性;能改变血脑屏障通透性,直接作用于下丘脑而引起发热反应等。个别学者认为,链球菌致热外毒素有时也可导致毒性休克综合征。
  3.透明质酸酶  又名扩散因子。能分解细胞间质的透明质酸,使病菌易在组织中扩散。
  4.M蛋白  是A群链球菌细胞壁中的蛋白质组分,有近100种血清型。含M蛋白的链球菌有抗吞噬和抵抗吞噬细胞内的杀菌作用。此外,M蛋白与心肌、肾小球基底膜有共同的抗原,可刺激机体产生特异性抗体,损害人类心血管等组织,故与某些超敏反应疾病有关。
  5.链激酶(streptokinase; SK)  亦称链球菌溶纤维蛋白酶(streptococcal fibrinolysin)。作用机制与葡激酶类似,能使血液中纤维蛋白酶原变成纤维蛋白酶,故可溶解血块或阻止血浆凝固,有利于病菌在组织中扩散。链激酶耐热,100℃ 50min仍保持活性。国内研究的重组链激酶(r-sk),用于治疗急性心肌梗塞患者十分有效。
  6.链道酶(streptodornase; SD)  亦称链球菌DNA酶(streptococcal deoxyribonuclease),主要由A、C、G群链球菌产生。能降解脓液中具有高度粘稠性的DNA,使脓液稀薄,促进病菌扩散。由于SD和SK能致敏T细胞,故常用来进行皮肤试验,通过迟发型超敏反应原理测定受试者的细胞免疫功能,这项试验称为SK-SD皮试。此外,现已将SK、SD制成酶制剂,临床上用以液化脓性渗出液。例如应用于肺炎链球菌所致的脓胸等疾患,使脓液变稀,以利抗菌药物的治疗。
  7.F蛋白(protein F)  F蛋白位于化脓性链球菌细胞壁内,其结合区暴露在菌体表面。F蛋白具有纤维粘连蛋白(fibronectin)的受体,能与上皮细胞表面的纤维粘连蛋白结合,使得链球菌粘附到上皮细胞表面,以利于细菌在宿主体内定植和繁殖。分子量为120kDa,是化脓性链球菌重要的粘附素之一。
  超抗原(superantigen)  1989年后,Janeway等在研究细菌毒素致病机制时,发现葡萄球菌肠毒素刺激淋巴细胞增殖的能力比植物凝集素高的特点,因此提出了超抗原的概念。超抗原是指那些不经过抗原递呈细胞的处理,便能与MHC II类分子结合,直接激活T细胞增殖,使其能释放细胞因子(如IL-1,IL-2,TNF ?和INF-?等)的抗原。超抗原具有类似丝裂原的作用,其激活的T细胞数量约为普通抗原的数千倍。对人致病的革兰阳性金黄色葡萄球菌产生的肠毒素A、B、C、D、E、G以及TSST-1,A群链球菌产生的SPE A和SPE C都具有超抗原活性,是一组分子量为22-66kDa的蛋白质。超抗原除具有毒性作用外,还有与免疫抑制和自身免疫疾病等有关的多种生物学意义。
  所致疾病  A群链球菌引起的疾病约占人类链球菌感染的90%,其感染源为病人和带菌者。传播方式有空气飞沫传播、经皮肤伤口感染和经污染食品传播等途径。
  链球菌引起人类多种疾患,大致可分成化脓性、中毒性和超敏反应性三类。属于化脓性感染的有淋巴管炎、淋巴结炎、蜂窝组织炎、痈、脓疱疮等局部皮肤和皮下组织感染;还有扁体炎、咽炎、咽峡炎、鼻窦炎、产褥感染、中耳炎、乳突炎等其他系统的感染。属于中毒性疾病的有猩红热。风湿热和急性肾小球肾炎则是链球菌性超敏反应性疾病。
  B群链球菌  学名无乳链球菌(S.agalactiae),能引起牛乳房炎,危害畜牧业颇甚,故早为兽医界注目。后发现该菌也能感染人类,尤其是新生儿。引起的败血症、脑膜炎、肺炎等死亡率极高,且可有神经系统后遗症,这样又被医学界所重视。鉴于该菌引起的感染不只限于乳房炎,其细胞壁中多糖物质又属抗原构造分类中的B群,故目前一般采用B群链球菌(group B streptococcus, GBS)来替代无乳链球菌原名。
  GBS正常寄居于阴道和直肠,带菌率达30%左右。健康人的鼻咽部也分离到GBS。新生儿感染同母体带菌有密切关系,当分娩时胎儿经过带菌产道时受染;也可由医护人员呼吸道所带病菌而引起。
  新生儿GBS感染有两种类型:①早期发病的暴发性败血症。常见于1周内的婴儿,具有败血症的一般表现,伴呼吸窘迫。约1/3病儿有脑膜炎,亦称新生儿呼吸窘迫症或新生儿休克综合征。病情凶险,1-2d死亡,死亡率高达50%-70%。此类感染主要来自带菌的产妇,GBS血清型可为I、II或III型。②晚期发病的化脓性脑膜炎。发病年龄1周-3月,平均4周。呼吸道症状不多见,多伴败血症。病死率约15%,但存活者可有痴呆脑积水等后遗症。此类感染一般系医院内感染,菌血清型主要是III型。
  D群链球菌  主要有牛链球菌(S.bovis)和马肠链球菌(S.equimus)。
  菌形圆或椭圆,成双或短链状排列。少数菌株有荚膜。和大多数链球菌不同,营养要求低,在普通琼脂平板的菌落较大,直径1-2mm。血平板上多数呈?溶血或不溶血。能在10℃或45℃,pH9.6或含6.5%NaCl肉汤培养基中生长,并能耐65℃ 30min。
  D群链球菌正常寄居在皮肤、上呼吸道、消化道和泌尿生殖道,大多感染是由于这些正常菌群的侵袭。引起感染有尿路感染,化脓性腹部感染,败血症和心内膜炎。罹患者多为老年人或中青年女性,衰弱或肿瘤病人对D群链球菌也易感。败血症最常继发于生殖泌尿道感染,皮肤、胆道、肠道等感染也可作为原发病灶。
  近用DNA-DNA杂交研究,发现过去被划分为D群链球菌的肠球菌与链球菌属同源程度低,故现已划分出肠球菌属(Enterococcus),包括18个种,与人类有关者为粪肠球菌(E.faecalis)和屎肠球菌(E.faecium)。
  甲型溶血性链球菌  或称草绿色链球菌。常成双或短链状排列。血平板上呈?溶血。常寄居于鼻咽、口腔、龈隙、消化道、女性生殖道,偶见于皮肤。对人类致病的有变形链球菌(S.mutans)、唾液链球菌(S.salivarius)、米勒链球菌(S.milleri)、轻型链球菌(S.mitis)和血链球菌(S.sanguis)五个型。
  甲型溶血性链球菌是感染性心内膜炎最常见的致病菌,也可成为脑、肝和腹腔内感染的病原菌。当拔牙或摘除扁桃体时,寄居在口腔、龈隙中的这类菌可侵入血流引起菌血症。一般情况下,少量菌很快为肝、脾、淋巴结和骨髓中的吞噬细胞清除。但若心瓣膜有病损或人工瓣膜者,细菌就可停留繁殖,引起心内膜炎。
  龋齿是一种常见病,与变形链球菌关系密切。该菌系厌氧菌,包括7个种。根据细胞壁多糖抗原分为a、b、c、d、e、f、g和h八个血清型。从牙菌斑和龋齿病变中分离出的以C型最多,约占80%。其致病机制认为该菌的葡糖基转移酶(glucosyl transferase, GTF)能分解蔗糖使其产生高分子量、粘性大的不溶性葡聚糖,藉此将口腔中数量众多的菌群粘附于牙面菌斑。这些菌群,尤其是其中的乳杆菌能发酵多种糖类产生大量酸,使pH降达4.5左右,导致牙釉质及牙质脱钙,造成龋损。
  三、免疫性
  A群链球菌感染后,血清中出现多种抗体。抗M蛋白抗体于链球菌感染数周至数月内可在患者血清中测出,一般存在1-2年,有的甚至长达10-30年。动物实验和流行病学调查均证实特异蛋白抗体能保护同抗原型链球菌的再感染,主要是增强吞噬细胞的作用。链球菌因其型别多,各型间无交叉免疫力,故常可反复感染。不同型M蛋白均可诱生?干扰素,藉以增强吞噬功能。患过猩红热后可产生同型的致热外毒素抗体,能建立牢固的同型抗毒素免疫。
  四、微生物学检查法
  标本  根据不同疾病,采取有关标本。例如创伤感染的脓汁,咽喉、鼻腔等病灶的棉拭,败血症的血液等。风湿热患者可取血作抗链球菌溶血素O的抗体测定。
  直接涂片镜检  脓汁可直接涂片行革兰染色后镜检,发现有典型的链状排列球菌时,可作出初步诊断。
  分离培养与鉴定  脓汁或棉拭直接接种在血琼脂平板,37℃孵育24h后,如有?溶血菌落,应与葡萄球菌区别;?溶血菌落,要和肺炎链球菌鉴别。血液标本应先增菌后再划种血平板。遇有心内膜炎病例,因甲型溶血性链球菌生长缓慢,至少将孵育时间延长至3周才能判定结果。
  血清学试验  抗链球菌溶血素O试验(antistreptolysin O test, ASO test),简称抗O试验,常用于风湿热的辅助诊断。风湿热患者血清中抗O抗体比正常人显著增高,大多在250单位左右;活动性风湿热患者一般超过400单位。
  五、防治原则
  链球菌感染主要通过飞沫传播,应对病人和带菌者及时治疗,以减少传染源。此外,还应注意对空气、器械和敷料等消毒。对急性咽峡炎和扁桃体炎患者,尤其是儿童,须治疗彻底,以防止急性肾小球肾炎、风湿热以及亚急性细菌性心内膜炎的发生。
  A群链球菌感染的治疗,青霉素G为首选药物。预防感冒,避免链球菌感染,对减少风湿热和肾小球肾炎等超敏反应性疾病的发生有较好效果。
    第三节  肺炎链球菌
  肺炎链球菌(S.pneumoniae),俗称肺炎链球菌(pneumococcus)。经常寄居www.med126.com/zhuyuan/于正常人的鼻咽腔中,多数不致病或致病力弱,仅少数有致病力,是细菌性肺炎的主要病原菌。
  一、生物学性状
  形态与染色  革兰阳性球菌,菌体呈矛头状,多成双排列,宽端相对,尖端向外。在痰液、脓汁、肺组织病变中亦可呈单个或短链状。无鞭毛。无芽胞。在机体内或含血清的培养基中能形成荚膜,荚膜需特殊染色才可见。
  培养特性  营养要求较高,在含有血液或血清的培养基中才能生长。兼性厌氧。最适温度为37℃,最适pH为7.4-7.8。在血平板上的菌落细小、灰白色、圆形略扁、半透明,有草绿色?溶血环。与甲型溶血性链球菌很相似,第3型菌落较大,直径2-3mm,粘液状,此因该型菌有大量荚膜物质形成之故。若孵育时间>48h,肺炎链球菌产生足量的自溶酶,菌体渐溶解,菌落中央下陷呈脐状。在血清肉汤中孵育,初期呈混浊生长,稍久亦因菌自溶而使培养液渐变澄清。自溶酶是一种L-丙氨酸-N-乙酰胞壁酰胺酶,能切断肽聚糖上L-丙氨酸与N-乙酰胞壁酸间的连接键,从而破坏细胞壁,使菌溶解。自溶酶在菌生长的稳定期被激活,也可被胆汁或胆盐等活性物质激活,从而促进培养物中的菌体溶解。
  生化反应  肺炎链球菌对葡萄糖、麦芽糖、乳糖、蔗糖等分解,产酸不产气。对菊糖发酵反应不一,大多数新分离株为阳性,故菊糖在鉴别肺炎链球菌与甲型溶血性链球菌时仅有参考价值。可靠的鉴别法是胆汁溶菌试验。加牛、猪、兔等新鲜胆汁或10%去氧胆酸钠、2%牛磺胆酸钠至菌液,置室温或37℃,在5-10min出现细菌溶解、培养液变清者为肺炎链球菌。自溶酶不耐热,65℃ 30min被破坏,即使再加入胆汁,菌亦不会溶解。甲型溶血性链球菌的胆汁溶菌试验为阴性。
  抗原构造与分型  
  1.荚膜多糖抗原  根据抗原不同,肺炎链球菌可区分为84个血清型,分别以1、2、3、4……表示之,个别型还可分成不同的亚型,如7A、7B、7C和7D亚型。其中有20多个型可引起疾病。某些肺炎链球菌血清型之间,或个别型与其他细菌间可有交叉反应。例如肺炎链球菌3型与8型间,3型、8型与大肠埃希菌K87抗原间,6型、16型、18型、22型与N群链球菌磷壁酸抗原间,10型与克雷伯菌K1及2型与K2、K4和K8间都有共同抗原存在。此外,肺炎链球菌14型与人类A型血型抗原亦有交叉反应。
  2.菌体抗原
  (1)C多糖:一种特异性多糖,存在于肺炎链球菌胞壁中,为各型菌株所共有。与其他链球菌的群特异性C多糖结构类似,但抗原性不同。在Ca2+存在时,肺炎链球菌C多糖可为血清中一种称为C反应蛋白(C reactive protein; CRP)的?球蛋白所沉淀。CRP不是抗体,正常人血清中只含微量,急性炎症患者含量剧增,故用C多糖来测定CRP,对活动性风湿热等诊断有一定意义。经体外研究表明,CRP与肺炎链球菌多糖结合能激活补体,并增强吞噬细胞的吞噬功能。
  (2)M蛋白:型特异抗原,类似A群链球菌的M蛋白,但抗原性不同。肺炎链球菌M蛋白与菌毒力无关。
  抵抗力  对多数理化因素抵抗力较弱。对一般消毒剂敏感,在3%石炭酸或0.1%升汞溶液中1-2min即死亡,对肥皂也很敏感。有荚膜株抗干燥力较强,在干痰中可存活1-2月。
  二、致病性
  致病物质
  1.荚膜  有抗吞噬作用,是肺炎链球菌的主要侵袭力。当有荚膜的光滑(S)型菌失去荚膜成为粗糙(R)型时,其毒力减低或消失。
  2.肺炎链球菌溶素O(pneumolysin O)  对O2敏感,性质类似A群链球菌的SLO。能溶解羊、豚鼠和人的红细胞。此外,还能抑制淋巴细胞的增殖,抑制中性粒细胞的趋化作用及其吞噬作用等。
  3.磷壁酸和脂磷壁酸  存在细胞壁表面,分子量为37kDa。在肺炎链球菌粘附到肺上皮细胞或血管内皮细胞表面起重要作用。
  4.神经氨酸酶  在新分离株中发现有该酶,能分解细胞膜糖蛋白和糖脂的N-乙酰神经氨酸,可能对肺炎链球菌能在鼻咽部和支气管粘膜上定植、繁殖和扩散有关。
  所致疾病  肺炎链球菌主要引起人类大叶性肺炎。成人中75%由1、2、3、4、5、7、8、12、14和19型等十个型引起,其中半数以上属1、2、3型。3型肺炎链球菌能产生大量荚膜物质,毒力强,病死率高。儿童的大叶性肺炎大多是1、6、14和19型所致,其中以第14型最常见。肺炎后可继发胸膜炎、脓胸,也可引起中耳炎、乳突炎、副鼻窦炎、脑膜炎和败血症等。
  肺炎链球菌在正常人的口腔及鼻咽部经常存在,一般不致病,只形成带菌状态。当机体免疫力下降时才致病。尤其在呼吸道病毒感染后或婴幼儿、老年体弱者易发生肺炎链球菌性肺部感染。
  三、免疫性
  肺炎链球菌感染后,可以建立较牢固的型特异性免疫,故同型病菌的二次感染少见。其免疫机制主要是产生荚膜多糖型特异抗体,这种抗体在发病后5-6d就可形成。抗体起调理作用,增强吞噬功能。1、4和25型荚膜多糖尚能直接激活补体旁路途径,这在特异性抗体未产生前,对入侵病菌的杀灭更具重要意义。
  四、微生物学检查法
  标本  根据病种,采取痰液、脓汁、血液或脑脊液等。
  直接涂片镜检  痰、脓或脑脊液沉淀物,可作涂片并革兰染色后镜检。如发现典型的革兰阳性具有荚膜的双球菌存在,即可作初步诊断。
  分离培养与鉴定  痰或脓液直接划种于血琼脂平板上,37℃孵育24h后,挑取?溶血的可疑菌落作鉴定。血液或脑脊液须先经血清肉汤增菌,然后再在血平板上行分离培养。
  肺炎链球菌的鉴定,主要应与甲型溶血性链球菌鉴别。其中以胆汁溶菌试验、菊糖发酵和奥普托辛(optochin; ethyl hydrocupreine dihydrochloride)试验最为常用。必要时可作小鼠毒力试验加以鉴别。在上述试验中,肺炎链球菌均应阳性,而甲型溶血性链球菌为阴性。
  Optochin敏感试验  方法似药敏。将待试菌涂布于血琼脂平板表面;取直径6mm无菌滤纸圆片在1:2000 optochin溶液中浸湿,置于平板涂菌处。37℃ 48h后观察抑菌圈大小,肺炎链球菌的抑制圈直径常在20mm以上,甲型溶血性链球菌(约98%)小于12mm。
  动物试验  小鼠对肺炎链球菌高度易感。少量具有毒力的肺炎链球菌注入小鼠腹腔内,一般24h内死亡。此亦可用于有杂菌污染严重的标本,待鼠濒死剖检后,取心血或腹腔液常可分离得肺炎链球菌纯培养。若为甲型溶血性链球菌,小鼠并不死亡。
  五、防治原则
  近年来,国外研制多价肺炎链球菌荚膜多糖疫苗以预防儿童、老人和慢性病患者等肺炎链球菌性肺炎、败血症、脑膜炎等,有较好效果。开初使用1、2、3、4、6A、7F、8、9N、12F、14、18C、19F、23F和25等14价多糖菌疫苗,在儿童和成人中使用,可预防或减轻由于各型肺炎链球菌所致感染的85%-90%。1983年起,为使预防的覆盖面更广,这种多价疫苗的肺炎链球菌菌型增加至23个型别。
  人群感染的肺炎链球菌菌型在不断变迁,而且肺炎链球菌耐药菌株日益增多,因此要加强肺炎链球菌菌型的监测,在治疗前作常规药物敏感试验。
 第四节  奈瑟菌属
  奈瑟菌属(Neisseria)是一群革兰阴性双球菌。无鞭毛。无芽胞。有菌毛。需氧,具有氧化酶和触酶。
  奈瑟菌属有脑膜炎奈瑟菌(N.meningitidis)、淋病奈瑟菌(N. gonorrhoeae)、干燥奈瑟菌(N. sicca)、浅黄奈瑟菌(N. subflava)、金黄奈瑟菌(N. flavescens)、粘膜奈瑟菌(N. mucosa)等。人类是奈瑟菌属细菌的自然宿主,对人致病的只有脑膜炎奈瑟菌和淋病奈瑟菌。除淋病奈瑟菌寄居于尿道粘膜外,其他奈瑟菌均存在于鼻咽腔粘膜。
  一、脑膜炎奈瑟菌
  俗称脑膜炎球菌(meningococcus),是流行性脑脊膜炎(流脑)的病原菌。
  (一)生物学性状
  形态与染色  肾形或豆形革兰阴性双球菌,两菌接触面平坦或略向内陷,直径0.6-0.8?m。人工培养后可成卵圆形或球状,排列较不规则,单个、成双或4个相联等。在孵育24h后的培养物中,常呈现衰退形态,菌体大小较不一致,着色亦深浅不匀。在患者脑脊液中,多位于中性粒细胞内,形态典型。新分离菌株大多有荚膜和菌毛。
  培养特性  营养要求较高,需在含有血清、血液等培养基中方能生长。最常用的是经80℃以上加温的血琼脂平板;由于血液经热变色似巧克力,故名巧克力(色)培养基。专性需氧,5% CO2 条件下生长更佳。最适生长温度为37℃,低于30℃不生长。最适pH为7.4-7.6。37℃孵育24h后,形成直径1.0-1.5mm的无色、圆形、光滑、透明,似露滴状的菌落。在血琼脂平板上不溶血。在血清肉汤中呈混浊生长。产生自溶酶,人工培养物如不及时转种,超过48h常死亡。自溶酶经60℃ 30min或甲醛液处理均可使之破坏。
  生化反应  大多数脑膜炎奈瑟菌分解葡萄糖和麦芽糖,产酸不产气。
  抗原构造与分类  脑膜炎奈瑟菌的主要组分有四种。
  1.荚膜多糖群特异性抗原  目前国外已分成A、B、C、D、X、Y、Z、29E、W135和L等10个血清群。我国建立了H、I、K三个新血清群,故总计13个血清群,其中以C群致病力最强。
  2.外膜蛋白型特异性抗原  根据菌外膜蛋白组分不同,脑膜炎奈瑟菌各血清群又可分为若干血清型。但A群除外,其所有菌株的外膜蛋白相同。
  3.脂多糖抗原  与大肠埃希菌间有交叉反应。
  4.核蛋白抗原  无特异性,与肺炎链球菌者相同。
  抵抗力  对理化因素的抵抗力很弱。对干燥、热力、消毒剂等均敏感。在室温中3h即死亡;55℃ 5min内被破坏。1%石炭酸、75%乙醇或0.1%新洁尔灭均可迅速使之死亡。
  (二)致病性
  致病物质  新分离的脑膜炎奈瑟菌具有荚膜和菌毛。荚膜能抗吞噬作用,菌毛可粘附至咽部粘膜上皮细胞表面,利于进一步侵入。脑膜炎奈瑟菌的主要致病物质是内毒素。病菌侵入机体繁殖后,因自溶或死亡而释放出内毒素。内毒素作用于小血管和毛细血管,引起坏死、出血,故出现皮肤瘀斑和微循环障碍。严重败血症时,因大量内毒素释放可造成DIC及中毒性休克。
  所致疾病  脑膜炎奈瑟菌是流脑的病原菌。目前我国流行的血清群,95%以上是A群。近年亦发现B群病例,虽为散发性,但病情重,死亡率高。此外,尚有少数是C群菌株。
  病菌主要经飞沫侵入人体的鼻咽部。按病菌毒力、数量和机体免疫力高低,流脑病情复杂多变轻重不一。一般表现为3种临床类型,即普通型、暴发型和慢性败血症型。潜伏期2-3d,长者可达10d。
  普通型占90%左右。先有上呼吸道炎症,继而病菌从鼻咽部粘膜进入血流,到达脑脊髓膜,产生化脓性炎症。暴发型只见于少数病人,起病急剧凶险,若不及时抢救,常于24h内危及生命。慢性败血症不多见,成人患者较多,病程可迁延数日。普通型和暴发型以儿童罹患为主。
  (三)免疫性
  机体对脑膜炎奈瑟菌的免疫性以体液免疫为主。群特异多糖抗体和型特异外膜蛋白抗体在补体存在下能杀伤脑膜炎奈瑟菌。
  特异性脑膜炎奈瑟菌抗体的来源除患病和免疫接种外,尚可因带菌状态、正常寄居于鼻咽部的不致病脑膜炎奈瑟菌间的交叉抗原而获得一定的免疫性。儿童因免疫力弱,发病率较高。
  (四)微生物学检查法
  标本  采取病人的脑脊液、血液或刺破出血瘀斑取其渗出物。带菌者检查可取鼻咽拭。
  脑膜炎奈瑟菌对低温和干燥极敏感,故标本采取后应注意保暖保湿并立即送检。接种的培养基宜预温,以免病菌死亡,影响检出率。最好是床边接种。
  直接涂片镜检
  1.脑脊液  经离心沉淀后,取沉淀物涂片,革兰染色或美蓝染色后镜检,如在中性粒细胞内、外有革兰阴性双球菌,可作出初步诊断。
  2.出血瘀斑  碘酊、乙醇消毒病变皮肤,用无菌针头挑破出血瘀斑,挤出少量血液或组织液,制成印片,干燥后革兰染色。阳性率在80%左右。
  分离培养与鉴定  血液或脑脊液先接种至血清肉汤培养基增菌后,再在巧克力(色)平板上行划线分离。平板置于含5% CO2的环境中孵育。挑取可疑菌落涂片染色检查,并作生化反应和玻片凝集试验鉴定。
  快速诊断法  脑膜炎奈瑟菌易自溶,病人脑脊液和血清中可有其可溶性抗原存在。应用血清学原理,可用已知群抗体快速检测相应抗原的有无。
  1.对流免疫电泳  一般1h内即可得结果。本法较常规培养法敏感,特异性也高;且经治疗的患者也可用此来协助诊断。
  2.SPA协同凝集试验  先用脑膜炎奈瑟菌IgG抗体标记Cowan I葡萄球菌,然后加入待测血清或脑脊液,若标本中含有相应可溶性抗原,则可见葡萄球菌聚集在一起的凝集现象。
  (五)防治原则
  对儿童注射流脑荚膜多糖疫苗进行特异性预防,常用A、C二价或A、C、Y和W135四价混合多糖菌苗。注意隔离治疗流脑患者,控制传染源。流行期间儿童可口服磺胺药物等预防。
  二、淋病奈瑟菌
  淋病奈瑟菌俗称淋病奈瑟菌(gonococcus),是人类淋病的病原菌,主要引起人类泌尿生殖系统粘膜的急性或慢性化脓性感染。淋病是危害性大的性传播疾病之一,也是我国目前流行的发病率最高的性病。
  (一)生物学性状
  形态与染色  形态与脑膜炎奈瑟菌相似,直径0.6-0.8?m。常成双排列,两菌接触面平坦,似一对咖啡豆。脓汁标本中,大多数淋病奈瑟菌常位于中性粒细胞内。但慢性淋病病人的淋病奈瑟菌多分布在细胞外。无芽胞。无鞭毛。有荚膜和菌毛。革兰染色呈阴性,用碱性美蓝液染色时,菌体呈深蓝色。
  培养特性  专性需氧,初次分离培养时须供给5% CO2。营养要求高,巧克力(色)血琼脂平板是适宜培养基。最适生长温度为35-36 ℃,低于30℃或高于38.5℃生长停止。最适pH为7.5。孵育48h后,形成凸起、圆形、灰白色、直径0.5-1.0mm的光滑型菌落。根据菌落大小、色泽等分T1-T5五种类型,新分离株属T1、T2型,菌落小,有菌毛。人工培养基转种后可转变为T3、T4和T5型。
  生化反应  只分解葡萄糖,产酸不产气,不分解其他糖类。氧化酶试验阳性。
  抗原构造与分类  淋病奈瑟菌的表层抗原至少可以分为三类。
  1.菌毛蛋白抗原  菌毛存在于有毒菌株,直径约6nm,每根菌毛是由10?103个相同的蛋白质单位组成的单丝状结构。由不同菌株提取的菌毛,其抗原性不同。
  2.脂多糖抗原  与其它革兰阴性菌的LPS相似。
  3.外膜蛋白抗原  包括PI、PII和PIII。PI为主要外膜蛋白,占淋病奈瑟菌外膜总重量的60%以上,分子量32-40kDa,是淋病奈瑟菌分型的主要基础,可分成A、B、C、D、E、F、G、H、N、R、S、T、U、V、W和X等16个不同血清型,有助于流行病学调查。
  抵抗力  淋病奈瑟菌对热、冷、干燥和消毒剂极度敏感,与脑膜炎奈瑟菌相似。
  (二)致病性
  致病物质  淋病奈瑟菌进入尿道后,通过菌毛粘附到柱状上皮细胞表面,在局部形成小菌落后,再侵入细胞增殖。T1、T2型的淋病奈瑟菌对人类有毒力,T3-T5型者则无;其差异在于前一类菌有菌毛,后一类则无。有菌毛菌可粘附至人类尿道粘膜,不易被尿液冲去;抗吞噬作用明显,即使被吞,仍能寄生在吞噬细胞内。
  外膜蛋白P I可直接插入中性粒细胞的膜上,严重破坏膜结构的完整性导致膜损伤;P II分子参与淋病奈瑟菌间以及菌与一些宿主细胞间的粘附作用;P III则可阻抑杀菌抗体的活性。淋病奈瑟菌脂多糖、内毒素与补体、IgM等共同作用下,在局部形成炎症反应。
  淋病奈瑟菌尚能产生IgA1蛋白酶,能破坏粘膜表面存在的特异性IgA1抗体,使菌仍能粘附至粘膜表面。
  所致疾病  人类是淋病奈瑟菌的唯一宿主。人类淋病主要通过性接触,淋病奈瑟菌侵入尿道和生殖道而感染,其潜伏期2-5d。母体患有淋菌性阴道炎或子宫颈炎时,婴儿出生时可得淋菌性结膜炎者多见。
  成人感染初期,一般引起男性前尿道炎,女性尿道炎与子宫颈炎。患者出现尿痛、尿频、尿道流脓、宫颈可见脓性分泌物等。如进一步扩散到生殖系统,引起慢性感染,如男性发生前列腺炎,精囊精索炎附睾炎;女性出现前庭大腺炎盆腔炎等,是导致不育原因之一。
  (三)免疫性
  人类对淋病奈瑟菌的感染无天然抵抗力。多数患者可以自愈,并出现特异性IgM、IgG和分泌型IgA抗体,但免疫不持久,再感染和慢性患者较普遍存在。
  (四)微生物学检查法
  标本  用无菌棉拭沾取泌尿生殖道脓性分泌物或子宫颈口表面分泌物。
  直接涂片镜检  将脓性分泌物涂片,革兰染色后镜检。如在中性粒细胞内发现有革兰阴性双球菌时,有诊断价值。
  分离培养与鉴定  淋病奈瑟菌抵抗力弱,标本采集后应注意保暖保湿,立即送检接种。为抑制杂菌生长,可在培养基中加入抗生素如多粘菌素B和万古霉素。可提高咽部、直肠部位或宫颈标本的淋病奈瑟菌检出率。标本接种在预温的巧克力(色)血琼脂平板或Thayer-Martin(T-M)培养基,培养的最适温度为35-36℃,在5%CO2下孵育36-48h,菌落涂片染色镜检呈现革兰阴性双球菌即可诊断。还可挑取可疑菌落进一步作氧化酶试验、糖发酵试验或直接免疫荧光试验等确证。
  此外,亦可采用核酸杂交技术或核酸扩增技术检测淋病奈瑟菌,但要求设备条件高,且难以确定淋病奈瑟菌对抗生素的敏感性,故基层推广尚有困难。
  (五)防治原则
  淋病是一种性传播疾病,因而是一个社会问题。成人淋病基本上是通过性交传染,污染的毛巾、衣裤、被褥等也起一定传播作用。开展防治性病的知识教育以及防止不正当的两性关系是非常重要的环节。近年来耐药菌株不断增加,特别是多重耐药的淋病奈瑟菌给防治性病带来困难。为此,还应作药物敏感试验以指导合理选择药物,除了对淋病患者及时彻底治疗外,还应治疗与淋病患者的性接触者。
  目前尚无有效的疫苗供特异性预防。
  婴儿出生时,不论母亲有无淋病,都应以1%硝酸银或其它银盐溶液滴入两眼,以预防新生儿淋菌性眼炎的发生。

第五节  卡他布兰汉菌
  卡他布兰汉菌(B. catarrhalis),又称为粘膜炎布兰汉菌,归属于莫拉菌属中的布兰汉菌亚属(Branhamella)。
  革兰阴性球菌。在痰液中常呈肾形双球菌状,存在于吞噬细胞内或外。无鞭毛,无芽胞,一般无荚膜。
  营养要求不高,普通培养基上即可生长,需氧,最适生长温度为35℃。菌落无色或灰白色、光滑型、不透明,较长时间培养后,变为粗糙颗粒状,粘附在培养基表面。对糖类均不发酵。抵抗力较强。在干痰中能存活27d,耐65℃ 30min。
  卡他布兰汉菌寄居在人或其他哺乳动物的上呼吸道,一般不致病。当机体免疫力低下时,可单独或与其它菌类共同引起粘膜卡他性炎症、急性咽喉炎、支气管炎、肺炎、急性中耳炎或脑膜炎等。是医院内病人上呼吸道感染的常见病原菌。其毒力主要与内毒素有关。该菌的?-内酰胺酶产生率高达90%以上,故临床治疗这类感染时,应根据药物敏感试验结果选用抗生素。

第六节  假单胞菌属
  假单胞菌属(Pseudomonas)是一类革兰阴性、无芽胞、有荚膜和鞭毛,需氧,直或微弯的杆菌。分布广泛,种类繁多,到目前为止已超过200种,与人类关系较大的有铜绿假单胞菌,荧光假单胞菌和类鼻疽假单胞菌等。
  铜绿假单胞菌
  铜绿假单胞菌(P.aeruginosa)俗称绿脓杆菌,广泛分布于自然界,是一种常见的条件致病菌。由于在生长过程中产生绿色水溶性色素,感染后使脓汁或敷料出现绿色,故得名。
  生物学特性  革兰阴性,大小为0.5~1.0×1.5~3.0μm的直或微弯杆菌。无芽胞,有荚膜,单端有1~3根鞭毛,运动活泼。临床分离的菌株常有菌毛。
  需氧,在普通培养基上生长良好。最适生长温度为35℃,在4℃不生长而在42℃可生长是铜绿假单胞菌的一个特点。菌落大小不一,扁平湿润,边缘不齐,产生带荧光的水溶性色素(青脓素与绿脓素)而使培养基呈亮绿色。在血琼脂平板上产生透明的溶血环。在液体培养基中呈混浊生长,常在其表面形成菌膜。铜绿假单胞菌分解葡萄糖,产酸不产气,但不分解甘露醇、麦芽糖、蔗糖和乳糖。多数菌不液化明胶。铜绿假单胞菌分解尿素,氧化酶阳性,不形成吲哚。
  铜绿假单胞菌抵抗力较其他革兰阴性菌强,耐许多化学消毒剂与抗生素,56℃需1小时杀死细菌。
  铜绿假单胞菌有O和H抗原。O抗原包括两种成分,一种是内毒素脂多糖,另一成分是原内毒素蛋白(originalendotoxinprotein,OEP)。OEP是一种高分子抗原,具有强免疫原性,其抗体不仅对同一血清型细菌有特异性保护作用,且对不同血清型的细菌也有共同保护作用。OEP广泛存在于一些革兰阴性菌中,包括其他种类的假单胞菌、大肠埃希菌、肺炎克氏菌和霍乱弧菌等,是一种极有意义的类属抗原。
  致病性与免疫性  主要致病物质是内毒素,此外尚有菌毛、荚膜、胞外酶和外毒素等多种致病因子。
  铜绿假单胞菌分布广泛,水、空气、土壤,医院环境中都存在此菌,同时也是人体的正常菌群。本菌的感染多见于皮肤粘膜受损部位,如烧伤、创伤等,也见于因长期化疗或使用免疫抑制剂的患者。在医源性感染中由本菌引起者约占10%,在某些特殊病房中,如烧伤和肿瘤病房、各种导管和内窥镜的治疗与检查室内,本菌感染率可高达30%。
  本菌几乎可感染人体的任何组织和部位,经常引起手术切口、烧伤组织感染,表现为局部化脓性炎症。也可引起中耳炎、角膜炎、尿道炎、胃肠炎、心内膜炎、脓胸,以及菌血症、败血症。本菌尚可引起婴儿严重的流行性腹泻。
  中性粒细胞的吞噬作用在抗铜绿假单胞菌感染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感染后产生的特异性抗体,尤其分泌型IgA粘膜表面免疫作用,也有一定的抗感染作用。
  诊断与防治  按疾病和检查目的不同分别采取标本。①炎症分泌物、脓液、血液、脑脊液等;②医院病区或手术室的物品、医疗器材等。
  将标本接种于血琼脂平板,培养后根据菌落特征,色素及生化反应等鉴定。血清学、绿脓菌素及噬菌体分型可供流行病学、医院内感染追踪调查等使用。
  已研制出多种铜绿假单胞菌疫苗,其中以OEP疫苗具有不受菌型限制,保护范围广,毒性低等优点。铜绿假单胞菌可由各种途径传播,主要是通过污染医疗器具及带菌医护人员引起的医源性感染,应对医院感染予以重视。治疗可选用庆大霉素、多粘菌素等。
   第七节  嗜血杆菌属
  嗜血杆菌属(Haemophilus)是一类革兰阴性小杆菌,常呈多形态性。无鞭毛、无芽胞。生长需求较高,在人工培养时需新鲜血液才能生长,故名。新鲜血液中含有该菌的生长因子X和V,X因子是一种高铁血红素(hematin),V因子是辅酶Ⅰ或Ⅱ(NAD或NADP)。根据对X因子和V因子的需求不同,将本属分为17个种。对人具有致病的有流感嗜血杆菌,埃及嗜血杆菌、杜克嗜血杆菌等(表16-2)。
  流感嗜血杆菌
  流感嗜血杆菌(H.influenzae)俗称流感杆菌。1892年波兰细菌学家Pfeiffer首先从流行性感冒患者鼻咽部分离出,当时被误认为是流感的病原菌。直至1933年流感病毒分离成功,才确定了流感的真正病原,但流感嗜血杆菌这一错名却仍用至今。现知此菌可引起小儿急性脑膜炎、鼻咽炎、中耳炎等化脓性疾病:在患流感时它可作为继发性感染的病原菌。
  生物学特性  革兰阴性小杆菌,大小为0.3~0.4×1.0~1.5μm。在急性感染标本如脑脊液中多为短小杆菌,在恢复期病灶或长期人工传代培养常呈球杆状,长杆状和丝状等多形态。无鞭毛或芽胞,有毒株在营养丰富的培养基上生长6~18h出现明显荚膜。在陈旧培养基上荚膜常消失。多数菌株有菌毛。
  需氧或兼性厌氧。最适生长温度为33~37℃。生长需要X和V因子。X因子是血红素及其衍生物,耐热,120℃、30min不被破坏,是细菌合成过氧化氢酶、过氧化物酶、细胞色素氧化酶等呼吸酶的辅基;V因子是辅酶Ⅰ或Ⅱ,耐热性差,120℃15min即被破坏,在细胞呼吸中起递氢作用。但血液中的V因子通常处于被抑制状态,加热80~90℃10min破坏红细胞膜上的不耐热抑制物,可使V因子释放,故流感嗜血杆菌在加热血琼脂平板即巧克力色平板上生长较佳,35℃培养18~24h可见0.5~1.0mm直径的菌落,呈灰白色、圆形、光滑。有荚膜菌株的菌落呈轻度粘稠。当流感嗜血杆菌与金黄色葡萄球菌在血平板上共同孵育时,由于后者能合成较多的V因子,在金黄色葡萄球菌菌落周围生长的流感嗜血杆菌的菌落较大,离金黄色葡萄球菌菌落越远的越小,此称为卫星现象。(satellitephenomenon),有助于对流感嗜血杆菌的鉴定。
  流感嗜血杆菌有二种主要抗原:①荚膜多糖抗原  具有型特异性。可将有荚膜的流感杆菌分为a、b、c、d、e、f6个型,其中b型致病力最强,也是引起儿童感染最常见的菌型。流感嗜血杆菌与肺炎链球菌的荚膜多糖有部分共同,如b型与肺炎链球菌15型A、35型B、6型和29型之间有交叉反应。②菌体抗原:主要指外膜蛋白抗原,可用于流行病学调查。
  流感嗜血杆菌抵抗力弱,50~55℃  30min可被杀死。对一般消毒剂敏感。在干燥痰中生存时间不超过48h。对青霉素和氯霉素易产生耐药性,其耐药性由R质控决定。
  致病性与免疫性  主要致病物质为荚膜、菌毛与内毒素等。致病力强的流感杆菌产生IgA蛋白酶,能分解破坏分泌型IgA。
  流感嗜血杆菌在呼吸道定植者可达人群的50%,但有荚膜的b型株定植者不多。所致疾病分为原发性与继发性感染两类。原发性(外源性)感染多为有荚膜的b型菌株引起的急性化脓性感染,如脑膜炎、鼻咽炎、咽喉会厌炎、关节炎、心包炎等,以少儿多见。继发性(内源性)感染常继发于流行性感冒、麻疹百日咳、结核病等,大多由无荚膜菌株引起。临床类型有慢性支气管炎、中耳炎、鼻窦炎等,多见于成年人。
  抗流感嗜血杆菌的免疫以体液免疫为主,抗荚膜多糖抗体能增强吞噬作用,并能活化补体产生溶菌作用,抗外膜蛋白抗原的抗体也有促进补体介导的吞噬作用。
  诊断与防治  标本有痰液、脑脊液、鼻咽分泌物、血液和脓液等。脑脊液和脓汁标本直接涂片镜检结合临床症状,可作出初步诊断。脑脊液离心沉淀物发现可疑菌时,亦可同时用型特异血清进行荚膜肿胀试验,以达快速鉴定的目的。分离培养可将检材接种于巧克力色培养基或琼脂平板上,35℃培养24~48h,根据菌落形态、生化反应等特征以及卫星现象,荚膜肿胀试验予以鉴定。
  b型流感杆菌的荚膜多糖疫苗,对1.5~2.0岁以上儿童有较好的抗体反应,1年内保护率在90%以上。
  治疗可选用广谱抗生素。
    第八节  鲍特菌属
  鲍特菌属(Bordetella)是一类革兰阴性小球杆菌,包括百日咳鲍特菌、副百日咳鲍特菌、支气管败血鲍特菌和鸟鲍特菌等4种,前三种亲缘关系很接近。百日咳鲍特菌是百日咳的病原菌,副百日咳鲍特菌可引起急性呼吸道感染,其他鲍特菌只感染动物。
  百日咳鲍特菌
  生物学特性  革兰氏阴性小杆菌,大小为0.5~2.0×0.2~0.5μm。无芽胞、无鞭毛,光滑型菌株有荚膜。营养要求很高,初次分离培养需用含甘油、马铃薯、血液的鲍-金(Bordet-Gengou)培养基。35~37℃培养3~5d后形成细小、光滑、隆起、有珠光色泽的菌落,周围有不明显的溶血环。不发酵糖类。新分离菌株为光滑型,称Ⅰ相菌,具有菌体(O)和表面(K)抗原。Ⅰ相菌有毒力,人工培养后可发生变异,表现为荚膜和菌毛的逐渐消失,形态、菌落、溶血性、抗原结构、致病力等也全面变异,Ⅱ、Ⅲ相为过渡相,Ⅳ相即为粗糙型菌落的无毒株。
  致病性与免疫性  细菌一般不侵入血液,致病物质包括荚膜、菌毛、内毒素及多种生物活性物质。①百日咳毒素:  为外毒素,是百日咳的主要毒力因子,与细菌附着纤毛上皮细胞及引起阵发性咳嗽有关。②腺苷酸环化酶毒素(adenylcyclasetoxin):可致吞噬细胞内cAMP水平提高而抑制巨噬细胞的氧化活性,抑制中性粒细胞的趋化、吞噬及杀伤作用,抑制NK细胞的溶细胞作用。③丝状红细胞凝集毒素:  促进细菌对纤毛上皮细胞的粘附。④气管细胞毒素:对气管纤毛上皮细胞有特殊亲合力,低浓度时抑制纤毛的摆动,高浓度时使之细胞坏死脱落。⑤皮肤坏死毒素:不耐热,能引起外周血管收缩,白细胞渗出血管外或出血,致局部组织缺血、坏死等。
  百日咳鲍特菌是百日咳的病原菌,传染源主要是早期病人和带菌者。病程分为三期:①卡他期:类似普通感冒,如低热、咳嗽、打喷嚏等,此期维持1~2w,传染性最强。②痉挛期:出现阵发性剧咳,由于支气管痉挛可伴有吸气吼声、呕吐、呼吸困难、发绀,这种剧烈的阵咳一天中可出现10~20次。此期有1~6w,并可出现肺炎、中耳炎、出血及中枢神经系统症状。③恢复期:阵咳减轻,完全恢复需数周到数月。由于整个病程较长,故名百日咳。
  病后有较持久的免疫力,再次感染少见。由于新生儿对百日咳也易感,提示母体血清IgG抗体未能提供对新生儿的保护,故认为抗百日咳感染的免疫主要是局部粘膜免疫。
  诊断与防治  微生物学检查以分离百日咳鲍特菌为主。卡他期取鼻咽拭或咳碟法接种于鲍-金培养基分离培养,出现典型菌落时,经涂片染色镜检、生化反应,或与Ⅰ相免疫血清作凝集试验进行鉴定。
  我国选用Ⅰ相百日咳鲍特菌死菌疫与白喉伤风的类毒素混合,制成“白百破”(DPT)三联疫苗进行主动免疫,效果较好。治疗首选红霉素,也可选用其他广谱抗生素。
  第九节  气单胞菌属
  气单胞菌属(Aeromonas)是一类具有单端鞭毛有荚膜的革兰阴性杆菌。能利用D-葡萄糖作为唯一或主要碳源和能量来源。有14个基因种。气单胞菌属中嗜水气单胞菌(A.hydrophila)、维隆气单胞菌温和生物型(A.veroniibiovarsobrid)和豚鼠气单胞菌(A.caviac)三种为主要致病的菌种。可引起人类胃肠炎、食物中毒、败血症及创伤感染等。
  气单胞菌为水中常居菌,进食细菌污染的水和食物等而发生感染。能致腹泻的气单胞菌可产生肠毒素,此肠毒素不耐热,加热60℃30min即可失去活性。肠毒素分为细胞溶解性、细胞毒性和细胞兴奋性三种,前两种能溶解兔红细胞,后者可用中国地鼠卵巢(CHO)细胞毒性试验检出。受毒素作用的CHO细胞由圆变长。用霍乱毒素(CT)的基因探针验证,细胞溶解性和细胞兴奋性肠毒素的基因都与CT有同源性。
  根据不同疾病分别采取粪便或肛拭、血液、脓汁、脑脊液、尿液等标本进行微生物学检查。用血平板和选择性培养基同时进行分离培养,对分离菌落作氧化酶、吲哚试验等进行鉴定,并注意与弧菌属和邻单胞菌的鉴别,必要时用分子生物学技术对气单胞菌的基因进行鉴定。
  第十节  李斯特菌属
  李斯特菌属(Listeria)中仅产单核细胞李氏菌(L.monocytogenes)对人类致病,引起李斯特菌病,主要表现为脑膜炎和败血症等。近期曾有食用李斯特菌污染的熟肉制品等食物而致肠道感染的报告。
  单核细胞李氏菌的形态为球杆状,常成双排列。革兰阳性。有鞭毛,无芽孢,可产生荚膜。营养要求不高,在室温中动力活泼,但在37℃时动力缓慢,此特征可作为初步判定。能发酵多种糖类、与多种革兰阳性菌有共同抗原,故血清学诊断无意义。
  产单核李氏菌广泛分布于自然界,在健康人群中的携带率为1%-5%。在人群中致病多见于如新生儿、高龄孕妇和免疫功能低下者。其致病物质为李斯特溶素O(ListeriolysinO),与链球菌溶素O和肺炎链球菌溶素(pneumolysin)的基因具有同源性。此溶血素需细菌被吞噬后在细胞内生长时释放,这与细菌能在巨噬细胞和上皮细胞内生长及在细胞间的传播有关。
  本菌所致新生儿疾患有早发和晚发两型。早发型为宫内感染,常致婴儿败血症,病死率极高。晚发型在出生后2-3周引起脑膜炎、脑膜脑炎和败血症等。本菌致成人感染主要是引起脑膜炎和败血症等。
  微生物学检查可取血液、脑脊液进行检查,也可采集宫颈、阴道、鼻咽部分泌物,新生儿脐带残端、羊水等,引起肠道感染者可取可疑食物、粪便和血液等。根据细菌形态学、培养特性及生化反应作出诊断。治疗可用青霉素、氨苄青霉素、庆大霉素,红霉素等。对青霉素过敏的可用红霉素和其他广谱抗生素。


相关文章
版权所有:医学全在线(m.med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