鸭病毒性肿头出血症
-----
鸭病毒性肿头出血症是由鸭病毒性肿头出血症病毒引起鸭的急性败血性传染病。以
鸭头肿胀、眼
结膜充血出血、全身皮肤广泛出血、肝脏肿大呈
土黄色并伴有出血斑点、体温43℃以上、
排草绿色稀粪等为临床特征,发病率在50%~100%,死亡率40%~80%甚至100%,是严重危害养鸭业的一种新的传染病。 1 鸭病毒性肿头出血症的
流行病学诊断 程安春等(2003)报道了1998四川省温江某种鸭场饲养的33周龄5000只天府肉鸭种鸭爆发传染病,这批种鸭在开产前的18~23周龄时进行过鸭瘟、鸭
病毒性肝炎、巴氏杆菌病和大肠杆菌病等疫苗的免疫,当时由于出现鸭头部肿大流泪的现象,按照鸭瘟进行处理,发病第三天时对全群尚未出现症状的鸭每只肌肉注射3倍剂量的鸭瘟弱毒疫苗,并配合广谱抗菌药物进行治疗,发病率为100%,流行期达32d,发病鸭100%死亡。采集发病后期
鸭血分离血清与禽流感抗原进行琼扩反应呈阴性。到1999年秋季,该病在周围地区开始流行,冬季达到高峰,2000年春季仍然流行,到夏季自然平息,秋季又开始出现,2000年冬季和2001年春季达到高峰,四川省几乎所有养鸭地区、重庆市、贵州省和云南省养鸭地区发病也有发生,仅2000年12月至2001年1月成都市某镇饲养的商品肉鸭和种鸭死亡七百余万只,造成了严重经济损失。 初次发病的鸭场的地区,呈急性暴发,发病率和死亡率常常达100%,鸭群中突然出现少数病鸭,2~3d出现大量病鸭和死亡,4~5d死亡达到高峰,病程一般为4~6d,再次或反复发生的地区和鸭场,发病率在50%~90%或以上,死亡率40%~80%或以上,各种年龄阶段、各品种的鸭均可感染发病,经对四川省18个地区、重庆、贵州和云南涉及三百多万种鸭、五千余万只商品肉鸭群的调查,涉及品种有天府肉鸭、奥白星鸭、樱
桃谷鸭、北京鸭、四川麻鸭、四川白鸭、建昌鸭、番鸭、野鸭、花边鸭、各种杂交鸭等,最早3日龄开始发病,500日龄仍然有发病的。使用抗菌药物如
青霉素、
链霉素、粘杆菌素、
环丙沙星、
氧氟沙星、氟甲砜霉素、二氟沙星、磺胺类药物等或抗病毒药物如病毒唑、
金刚烷胺、
板兰根、
抗病毒冲剂等进行治疗能够延长疾病的流行期而无有效治疗效果。使用分离毒制备的
兔抗超免血清或康复鸭血清对发病鸭群中未出现临床症状的鸭紧急注射可预防疾病的进一步发展,对出现临床症状的鸭可获得40%~90%的治愈率,而抗鸭瘟、鸭病毒性肝炎、多杀性巴氏杆菌(5∶A)、小鹅瘟、番鸭细小病毒、禽流感的超免血清无此紧急预防或治疗效果。 2 鸭病毒性肿头出血症的临床诊断 自然感染潜伏期为4~6d,一个鸭场或地区引进病鸭后其他鸭经4~6d开始出现临床症状;人工感染潜伏期为3~4d。病鸭初期精神萎顿,不愿活动,随着病程发展卧地不起,被毛凌乱无光并沾满污物,不食却大量饮水,
腹泻,排出草绿色稀便,呼吸困难,眼脸充血出血并严重肿胀,眼鼻流出浆液性或血性分泌物,所有病鸭头明显肿胀,体温升高达43℃以上,后期体温下降,迅速死亡。 3 鸭病毒性肿头出血症的病理学诊断 3.1 大体病理变化 各种年龄病死鸭头肿大,眼睑肿胀充血出血,头部皮下充满淡黄色透明浆液性渗出液,全身皮肤广泛出血,消化道和呼吸道出血,肝脏肿大质脆呈土黄色并伴有出血斑点,脾脏肿大,心脏外膜和冠脂肪有少量出血斑点,肺出血、肾肿大出血,肠浆膜面和其他浆膜有出血点,产蛋
鸭卵巢严重充血出血。 3.2 组织病理学变化 心脏内膜及心肌层中有出血灶,此外心肌纤维断裂,胞质红染,核消失,坏死。肝脏早期肝细胞脂肪变性及颗粒变性,后期局灶性坏死,肝细胞排列松散,胞质红染,核固缩,炎性细胞侵润。脾出血、出现坏死灶及动脉平滑肌变性。肺毛细血管充血,间质
水肿增宽,其中有出血灶。肾小静脉淤血、毛细血管充血、肾小管上皮细胞颗粒变性。大脑组织神经元变性坏死,血管间隙增宽。十二指肠粘膜上皮完全脱落,固有膜炎性水肿,残存绒毛固有膜填满肠腔。直肠绒毛固有膜炎性细胞侵润,肠腺细胞核固缩趋于坏死,与基膜分离。 4 鸭病毒性肿头出血症的实验室诊断 4.1 鸭病毒性肿头出血症的病原学诊断 4.1.1 病原特性:经流行病学调查、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观察、病理组织学检查、病原的分离鉴定、人工感染实验、电镜观察、防治实验等确诊鸭病毒性肿头出血症为一种新病,鸭病毒性肿头出血症病毒初步认为是一种呼肠孤病毒。病毒粒子呈球形或椭圆形,直径约80nm,无囊膜,核酸为RNA,不凝集鸡、鸭、鹅、
鸽、
黄牛、水牛及猪的红细胞,在pH4.0~8.0稳定,对氯仿有抵抗力,中和实验和交叉保护实验证实与鸭瘟病毒和鸭病毒性肝炎病毒无抗原相关性,琼扩实验证实与番鸭细小病毒、流感病毒、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禽病毒性关节炎病毒和鹅副粘病毒无抗原相关性。分离毒经口服、皮下注射、肌肉注射和滴鼻途径感染鸭均能成功复制与临床病例一致的症状和病变,而不能感染SPF鸡(鸡胚)、鹅。 4.1.2 病原分离:取典型发病死亡鸭的肝脏、心脏、脾脏、脑组织等,经过常规处理并除菌后,接种鸭胚成纤维细胞,37℃培养。观察10d,有病变者作进一步鉴定:无病变者
盲传7代。出现细胞病变的分离毒,经反复3次冻融后8000rpm30min,上清液经负染后于H-600透射电子显微镜下观察。 4.1.3 人工感染鸭实验:60日龄商品肉鸭80只随机分成2组,每组40只,试验组每只皮下注射0.5ml,对照组皮下注射0.5ml灭菌生理盐水,隔离饲养,观察30d。感染鸭出现90%死亡,对照鸭存活。 4.2 鸭病毒性肿头出血症的血清学诊断 中和实验和交叉保护实验:可利用鸭胚成纤维细胞或易感雏鸭进行。 5 鉴别诊断 5.1 与鸭瘟的区别诊断 多年来人们把头肿大(即“大头瘟)作为临床诊断鸭瘟典型依据之一,在临床诊断和防治中惯性思维把“肿头流泪”不假思索地按照鸭瘟处理,实则二者存在重大区别:(1)鸭瘟病毒属于疱疹病毒,有囊膜,对氯仿敏感;(2)本病近100%病例出现头肿大,鸭瘟仅有部分病鸭头颈肿大;(3)二者均有消化道粘膜出血病变,但本病缺乏鸭瘟消化道粘膜坏死和纤维索性假膜覆盖等特征性病变;(4)肝脏大体变化与组织学变化具有明显区别,本病缺乏鸭瘟肝脏的灰白色坏死点而呈土黄色肿大质脆并有出血斑点,鸭瘟肝脏的组织学变化有明显的包涵体而本病无;(5)鸭瘟在自然流行中以成年放牧鸭群发病和死亡较为严重,圈养的1月龄以下的雏鸭鲜见大批发病,而本病各种年龄段的发病和死亡都很严重,尤以雏鸭更甚。 在生产实践中值得重视的是本病与鸭瘟混合感染的发生频率较高,特别是在广大农村散养没有进行鸭瘟疫苗免疫的鸭群,应用本实验室建立的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鸭瘟病毒的方法确证有40%是二者的混合感染或流行后期鸭瘟继发感染,其特点是凡是有鸭瘟病毒的混合或继发感染病例都能于食道和直肠观察到坏死灶和黄色纤维索性假膜以及肝脏的灰白色坏死点和组织学光镜下的包涵体,1月龄以下雏鸭死亡后常常能于小肠浆膜面发现4条环状出血带,表明食道和直肠坏死灶、黄色纤维索性假膜和肝脏的灰白色坏死点以及雏鸭小肠环状出血带是鸭瘟具有诊断意义的病变。 5.2 与鸭病毒性肝炎区别诊断 本病的肝脏呈土黄色肿大质脆并有出血斑点易与鸭病毒性肝炎混淆,但鸭病毒性肝炎病毒属微RNA病毒科成员,直径约25nm,发病具有明显年龄特点(主要侵害3周以下雏鸭),肝脏的组织学变化表现为坏死、炎性细胞浸润和胆管上皮细胞增生。 5.3 与禽流感区别诊断 禽流感病毒可引起鸡、火鸡、鸭和
鹌鹑等多种家禽和鸟类发病,属正粘病毒科成员,有囊膜和血凝性;而本病的发病鸭群与鸡群棍养时未见发病,流行区域的鸡群也未见禽流感发生,分离的病毒无血凝性且不感染SPF鸡胚(雏鸡)、雏鹅等。 6 鸭病毒性肿头出症的防治措施 根据已有研究和临床实践,常见的广谱抗菌和抗病毒药物对本病无确实的疗效,但由于在一定程度上控制了细菌的继发感染而使得疾病的流行期延长。加强兽医卫生措施和环境的消毒是控制该病发生的不可缺或的有效措施,兔抗超免血清或康复鸭血清对发病鸭群中未出现临床症状的鸭紧急注射可预防疾病的进一步发展,对出现临床症状的鸭可获得40%~90%治愈率。应用该死鸭内脏器官制备组织灭活疫苗和分离毒制备的一千余万羽份油剂灭活疫苗在该病流行地区应用,获得了良好的预防效果。由于组织和油剂灭活疫苗产生有效免疫力常在15d以上,所以在疫情严重地区发病日龄较早的鸭群,常常需要超免血清与灭活疫苗同时使用才能获得良好的预防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