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娩包括一系列节律性,逐渐增强的子宫收缩,宫缩使宫颈管消失,宫颈扩张。分娩的启动因素尚未完全明确。有人认为垂体后叶分泌的催产素可能促发分娩。一般多在预产期前后二周临产。初产妇产程通常在12~14小时,经产妇的产程则短些,平均为6~8小时。
见红(少量血性宫颈分泌物)多提示最多在72小时内临产。在分娩过程中,宫缩持续时间,强度及频率逐渐增强。分娩过程中,常有一段潜伏期。在此期中,宫缩不明显但逐渐增强,促使宫颈软化,成熟,并使产程进入活跃期。
有时,胎膜在临产前破裂,羊水从宫颈,阴道流出。一旦胎膜破裂,应立即就医。约有80%~90%的产妇在胎膜破裂24小时内临产。如果产程未发动但已足月,应给予引产以预防感染
有些妇女喜欢在家中分娩,但由于在临产和分娩过程中可能发生预想不道的并发症,包括胎盘早剥,分娩时胎儿宫内窘迫及未预料到的产后并发症(如新生儿窒息或异常,产后出血),因此产科医生不主张在家中分娩。一些医院为满足父母愿望提供一些包括急救设备在内的常规用品和有关人员的家庭式分娩。
大多数妇女认为分娩时有丈夫或其他陪伴者是很有帮助和受鼓舞的。精神上的支持,鼓励及感情的安抚能减少产妇的焦虑,恐惧及不适。产前教育向准父母告之正常分娩过程和可能发生的各种意外,为以后的临产分娩作好准备。丈夫的参与可分担分娩过程中产妇的紧张,并可亲眼见到新生儿的诞生,听到孩子的哭声。这能加强母子之间,夫妻之间的感情。夫妇双方应充分了解分娩的并发症。
入院时,应记录孕妇的血压,心率,呼吸,体温和体重,并记录有无水肿。同时进行尿液检查了解有无尿蛋白和尿糖,抽血进行全血细胞计数和血型检查。并进行体检,尤其是腹部检查,可了解胎儿的大小,胎位,胎先露以及胎心的有无,更主要的是记录宫缩的情况如强度,持续时间及频率。
足月临产后,助产士或医生需要带手套进行阴道检查以估计产程进展。如出现大量出血,则应在明确胎盘位置后再行阴道检查。如胎膜已破,则首先行窥器检查,了解宫颈扩张,宫颈管消失的程度及胎先露位置。不过,指检最好在进入活跃期后或出现胎心减慢等问题后才进行。如胎膜破裂并伴有胎粪,这可能是胎儿窘迫的一个信号,应加以注意。如出现早产或胎膜早破,应在消毒后行窥器检查,并进行淋球菌,衣原体,B族链球菌培养。同时记录宫颈扩张,宫颈管消失程度及胎先露下降程度和胎位。宫颈扩张度以宫颈扩大的直径的厘米数记录。宫颈管消失度以百分数记录,未消失为0,完全容受为100%。先露部高低以胎先露位于坐骨棘上下的厘米数表示。胎先露是描述在宫颈开口处的胎儿部分,如臀,肩,顶等,胎方位即胎先露指示点与母体骨盆的关系,如左枕前(LOA),右骶后(RSP)等。通过检查医生可明确是否确已破膜,并可简要记录:产力(包括宫缩强度,频率及持续时间),产道(骨盆的测量),胎儿(包括大小,胎位及胎心情况)等。
产妇入院后直至生产需经过多次检查,并应尽量少进食避免呕吐和窒息。没有证据表明灌肠能刺激宫缩,经过灌肠在临产分娩时反易污染会阴,故其并不是必需的。此外,剃去阴毛较具刺激不适感且易导致感染,故不主张常规准备。正常产程约6~8小时,其间产妇必须开通静脉以大号输液管输入500~1000ml液体,防止脱水和产后血液浓缩,维持足够循环容量,并在必要时及时给予宫缩剂,输血或其他应急药物。如果用硬膜外麻醉,椎管内麻醉则在麻醉前就应开放静脉。www.med126.com
必要时产程中可运用镇痛剂,但剂量宜尽量小,否则会抑制新生儿呼吸。产前教育可减少产时焦虑,有助于减少镇痛剂的运用。常用镇痛药为盐酸哌替啶(最多25mg)或硫酸吗啡(最多5mg),每60~90分钟静脉给予,能够得到好的镇痛作用而总剂量却小。虽然麻醉剂可经胎盘影响胎儿,但必要时可用盐酸纳洛酮作为特殊的对抗药(0.01mg/kg肌内注射,静脉注射或皮下给新生儿注射)。协同应用盐酸异丙嗪可减少麻醉剂引起的恶心等副反应。由于无拮抗剂,盐酸异丙嗪的用量必须小;如需要更多的镇痛药则宁可多使用些哌替啶或硫酸吗啡或用硬膜外麻醉(见正常分娩的处理)。
第一产程---从临产至宫口开全(10cm)。可分为两个阶段。潜伏期:宫缩逐渐加强,宫颈管消失至宫口开大到4cm。该期持续时间不定,初产妇平均8小时半,经产妇5小时。如初产妇>20小时,经产妇>12小时,则认为异常。活跃期:宫口4cm至开全,先露部进入中骨盆。此期初产妇约持续5小时,宫颈扩张1.2cm/h。经产妇约2小时,宫颈扩张1.5cm/h。当先露部进入骨盆后,产妇开始感到有向下屏气的迫切要求,然而,当宫颈未开全时应避免向下屏气,以防宫颈撕裂和浪费体力。
第二产程---从宫口开全到胎儿娩出。初产妇平均约持续2小时,经产妇约1小时。如进行硬膜外麻醉,时间可能延长。自然分娩时,在宫缩的同时,产妇应配合用力向下屏气。
第一产程中需持续监测母亲的心率,血压及胎心,或至少每15分钟记录一次。第二产程时监测母亲的同时应持续监测胎心,或在每次宫缩后或每3分钟监测胎心,同时还应监测宫缩情况。
胎儿监测
由于有30%~50%的胎儿在分娩过程中有可能出现窒息或死亡,而事先无任何征兆,故需于临产后常规运用外在性胎心电子监护仪,密切监测胎儿情况。但据一项统计表明:持续进行胎心电子监护的产妇,其剖宫产率要高于运用听诊监测者。测胎儿头皮血pH值,可以确诊是否需要剖宫产,从而降低剖宫产率,但其设备要求较高。通常对于低危产妇,在第一产程每15分钟,第二产程每3分钟或每次宫缩后进行一次胎心听诊,其结果可靠。间断听诊较持续电子监测假阳性率低,能降低剖宫产率,并能使临产中的产妇感觉到更多的关怀。而电子监测适用于高危产妇,听诊困难或怀疑有异常胎心率者。
外在性电子胎心监测仪缚于母亲腹部,监测和记录胎心及宫缩情况;而内置型监测仪,探头通过宫颈,附于胎儿头皮上测定产生宫缩后的胎心;另一导管插入宫腔测定羊水压力,提供有关胎儿及宫缩强度等外在性胎心监测仪无法提供的信息。通常,外在性电子监护仪用于正常妊娠情况下,当外在性电子监护仪不能对胎儿和宫缩情况提供足够的信息时,可采用内置型监测仪。
用外在性电子胎心监测仪可进行无激惹试验(NST),或激惹试验[有时又称为催产素激惹试验(OCT)]。胎儿的心率被连续地记录下来,胎儿心率随着胎动而变化(NST),或因催产素或刺激乳头诱导的宫缩或自发性的宫缩而发生变化(OCT)。这些是监测妊娠中发生问题的常用方法。
如果发现问题(或经听诊,或经外置性胎儿监测发现异常)可以使用内置监护仪以进一步提供有关胎心及宫缩的可靠信息。一旦明确有问题,可破膜测定胎儿头皮的pH值,以决定是否手术。如pH≥7.25,无危险;pH于7.0~7.243之间,可在吸氧,输液,改变母亲体位后复测;如pH<7.0则有危险,需立刻终止妊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