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 信 题 库 搜 索
精品课程
热门课程
>
外科 妇产科 儿科
内科学 生理学 更多
药学专业
药理学 中药学 药物化学
生药学 卫生毒理学 更多
中医专业
中医基础理论 中医学 更多
口腔专业
口腔内科 口腔外科 更多
 医学全在线 > 精品课程 > 其它 >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 正文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授课教案:第九章
来源:南方医科大学精品课程网 更新:2013/9/13 字体:

 

南方医科大学教案首页

 

授课教师

冯现刚

课程名称

心理健康教育

课次编号

9

授课时间

2006

授课年级

2005级本科

授课方式

大课

授课内容

自杀与危机干预

学时数

3

了解自杀的常见原因、类型、过程,掌握危机干预的具体方法和手段。

 

 

 

 

一、概述

二、自杀的原因分析

三、自杀的类型

四、自杀的过程

五、自杀的干预

六、改变对自杀的模糊观念

1、危机干预的具体方法和手段有哪些?

2、针对自杀,人们常存在哪些模糊的观念?

教参

 

 

材献

张小远,解亚宁主编。心理健康教程,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

南方医科大学教案用纸

时间

分配

媒体选择

危机干预——自杀问题及其防治

引子:

明星自杀:

●1935年3月8日凌晨,风华正茂的阮玲玉坚定地选择了死亡来表示清白,向残酷的世界作最后抗争。

●1962年8月5日凌晨,人们发现一代艳星玛丽莲.梦露全身赤裸死在寓所的床上。首次验尸报告称,她的死是由于“过量服用镇静类药物引起的假定性自杀”。

●1985年5月14日,翁美玲在家中开煤气自杀;

●1991年1月4日凌晨两点,著名女作家三毛在台湾一家医院用丝袜将自己挂在点滴架上,自杀身亡。

●2002年7月31日傍晚有过多次自杀和自残经历的香港艳星陈宝莲在上海南阳路一幢24楼顶楼跃下自杀身亡,终年29岁。

●2003年4月1日晚,张国荣从香港中环文华酒店24楼跳楼身亡,身上留有一封写着“深感情绪困扰”的遗书。

高校学子自杀:

●2001年3月19日,深圳职业技术学院建工系学生赵××因失恋跳楼身亡。

●2001年6月15日,广东省交通高职院学生邓××因遭受自己认为无法承受的打击,跳楼身亡。

●2001年7月10日,广州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建筑系学生黎×在家中自杀身亡,生前家庭压力和学习压力很大。 “假如黄河泛滥,你们只能采取疏导,而不能封堵。”广州大学学生黎×在自杀前曾这样对父亲说。据了解,黎的父母对儿子的专业学习要求很高,却对儿子玩电脑非常反感并严格控制。为防止儿子购买电脑软件,黎的父母每月只给他200元生活费,其它生活、学习用品一律由母亲操办。黎对这种高压封闭的管教方式十分反感,却难以在经济上、生活上摆脱对父母的依赖,心理长期抑郁,而当他预感到考试成绩不理想时,这种抑郁终于爆发:黎因害怕父母责难而跳楼。

●2001年9月17日,仲恺农业技术学院环境工程系新生黄××跳楼身亡,他生前曾多次表示不习惯宿舍生活。

●2001年10月9日,华南师范大学化学系石××在海印桥跳江自杀,其同学麦××、罗××跳江营救,后水警到场救起罗,但石、麦两人已经死亡。石死前为情所困,并自觉不被身边的人理解。

●2001年12月31日,华南理工大学电力系二年级研究生贺××坠楼自杀,据其同学反映,贺可能是因为成绩原因心理压力过大以致走上不归路。

●2002年1月16日,暨南大学学生黄××在家中跳楼自杀,死时手上还留有割脉自杀后缝针的痕迹,据了解,其自杀原因可能与考试压力过大有关。2002年1月16日,当暨南大学生命科学技术学院本科生黄××在家中跳楼自杀的消息传回学校,几乎所有认识黄的同学都感到震惊和难以置信。黄性格外向,与同学相处融洽,学习成绩在班里也名列前茅,连续两年都获得了一等奖学金。去世前不久,黄还曾向班主任咨询过报考中大研究生的有关事项,并表示去中大读研将是自己未来规划的重要一步。

一、关于自杀:

1自杀的统计学概况

2002年11月27日,《北京晚报》报道了我国首次大规模自杀调查的结果。根据调查,自杀为我国第五大死因,全国平均自杀率为23/10万,每年自杀死亡人数近29万。这一组调查结果,预示一个相当严峻的发展趋势。1982年,国内12地区精神流行病学调查中,我国自杀率为8.5/10万,1987年至1989年《中国统计年鉴》公布我国自杀率都在17/10万左右,1993年国内7地区精神流行病学调查自杀率为22/10万。这些调查数据显示,我国自杀率正在逐渐升高。

此次调查还有三个很令人不安的结果,一是“中国是世界上惟一一个报道女性自杀率比男性自杀率高的国家”,女性自杀率比男性高出25%;在西方国家,因自杀死亡的,男女性别比为3:1左右,男性明显多于女性,而自杀未遂则是女性多于男性,男女性别比为1:3左右。这可能与中国社会女性的社会地位较低,封建意识较浓厚有关;二是“农村自杀率是城市的3倍”;三是“除了自杀成功者,我国每年还有约200万的自杀未遂者”。比较各国自杀行为的相关资料,我国的情况更加不能令人乐观。《北京晚报》的报道说,发达国家男性自杀率是女性的3倍。自杀行为的发生,有的属于精神疾患所致,有些属于躯体疾病所致,非疾病而自杀的人,也往往有着千差万别的原因,个人心理素质、家庭与人际关系乃至遗传因素,都可能影响人的自杀行为。但统计中的规律性,仍然使我们不能不关注导致自杀的社会性因素,例如特别高的女性自杀率和农村自杀率,很难说没有普遍的社会因子起作用。

自杀与年龄的关系:一般男性自杀死亡的高峰年龄为45岁左右,而女性则为55岁左右。青壮年期因为躯体疾病如癌症、心血管疾病等的发生率较低,自杀是最主要的死亡原因之一,在老年人的死亡原因中,自杀所占比例因躯体疾病的增加而降低,但老年自杀率还是高于青壮年。儿童期自杀个案相对少见,调查发现14岁以下儿童自杀死亡较为罕见, 仅有的个别个案也是在遇上挫折后模仿电视传媒的自杀情节,但是自杀意念与自杀未遂在少年儿童中并不少见。Pfeffer(1985年)报告,在没精神症状的101名学校儿童中,12%有过自杀的冲动。另有人报道,正常儿童中54%出现过自杀意念,有“情绪问题”的儿童中70%出现过自杀意念。

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自杀率相对较高。据南京危机干预中心对南京部分大学的调查发现,大学生自杀率约20/10万。

2、自杀是病?!

专家们首先将自杀看成是一种病态。著名的法国社会学家涂尔干说自杀是社会病态;著名的德国伦理学家包尔生说自杀是道德病态;著名的德国精神病学家弗洛伊德说自杀是精神疾患。还有一种观点认为,自杀是一种疾病。持这种观点的专家认为:虽然对自杀的研究,需要医学家(精神医学、法医学、预防医学)、社会学家、哲学家、心理学家、政法学家等专家的多角度投入,但首先应该肯定:自杀是生理、心理和社会的异常,因此应作疾病处理。叁分之二的忧郁症患者有自杀的意念,而大约百分之十的忧郁症病患会自杀成功。

二、自杀的原因

自杀的原因可以分为四类:精神疾病导致自杀,躯体疾病导致自杀,非疾病(普通)人群自杀,宗教信徒自杀或集体自杀。

1、精神疾病导致自杀

情感障碍、酒精中毒、精神活性物质滥用、焦虑障碍、进食障碍、适应障碍精神分裂症(10%)。

精神疾病是导致自杀的主要原因,精神疾病自杀占所有自杀个案的30-40%。各种精神疾病总的自杀率为51/10万,比普通人群高6-12倍。抑郁症自杀占全部精神疾病自杀的1/4,精神分裂症自杀占全部精神疾病自杀的27-30%,自杀是精神病人死亡的主要原因。

抑郁症患者情绪低落、思维迟钝、悲观绝望、自我评价下降、自责自罪、度日如年、生不如死,死亡被看着是唯一的解脱;

精神分裂症的自杀主要受幻觉、妄想的支配,精神分裂症可以有命令性幻听,病者会无条件地听医学全.在线www.med126.com从叫他去死的言语性幻听;精神分裂症可以有被害妄想,病者觉得有很多人在害自己,防不胜防所以也会选择死亡以求解脱。

其它脑器质性精神障碍或酒精中毒患者自杀的危险性也颇高。甚至一些轻性的精神疾病如焦虑症、强迫症癔症恐怖症、抑郁性神经症等也有自杀现象发生。一些人格障碍性变态患者也有自杀倾向。这些轻性精神疾病患者主要是不堪病魔的长期折磨而放弃生命。

2、人格障碍

自杀人群中,约9%的患者被诊断为人格障碍,具有“不正常人格”患者高达30%;

自杀的人格障碍患者与其他人相比更容易遭遇更多的不良生活事件

自杀通常由愤怒或无望或两者并存所诱发

3、躯体疾病导致自杀

躯体疾病也是导致自杀的常见原因,一些难治性的疾病往往对患者构成很大的心理压力,甚至导致精神崩溃,如癌症、爱滋病、一些难治性的慢性疾病,还有一些意外事故导致躯体残疾等因无法改变残酷的现实,为摆脱痛苦选择自杀。当这些躯体疾病伴发抑郁时自杀的风险就明显提高。

4、社会因素

物质富裕:单纯的物质富裕似乎与自杀的关系不是很大;

社会结构:家庭关系、职业、社会的变迁、生活方式

社会关系的数量、时间长短、强度及质量与自杀危险成反比;

男性比女性更容易受到社会环境的影响,当总体自杀死亡率突然变化时,男性自杀率上升与下降的幅度要比女性大,说明男性更倾向于由于外界环境的改变而产生自杀,而当危机作用于个体时,男性与女性的自杀率没有明显差异。

生活方式:社会现代化,科技进步,经济从社会的非经济部分中游离出来,日常生活更趋向于理性化和大众化,导致家庭的改变(核心型及离婚)、工作生活的改变(工业化及自动化),文化(宗教的没落)及社会生活的改变(个体化、城市化)。个体越来越趋向于孤立状态,缺乏集体及宗教团体的保护。

宗教信徒的自杀或集体自杀,一些极端的教派蛊惑人心,教唆信徒放弃生命,追求天国极乐。

三、自杀的类型

1.法国社会学家涂尔干从社会整合的角度(社会对个人关系及控制力的强弱),把自杀分为四种类型。

1)利他性自杀(altruistic suicide)

利他性自杀指在社会习俗或群体压力下,或为追求某种目标而自杀。常常是为了负责任,牺牲小我而完成大我。如屈原投身泪罗江,以死唤起民众的觉醒;孟女哭长城,殉夫自杀;日本武士剖腹自杀,以生存为耻辱;疾病缠身的人为避免连累家人或社会而自杀等。这类自杀者的共同心理是死是有价值的,是唯一的选择。涂尔干认为在原始社会和军队里这类自杀较多。在现代社会里越来越少。

2)自我性自杀 (egoistic suicide)

自我性自杀(利己性自杀)与利他性自杀正好相反。指因个人失去社会之约束与联系,对身处的社会及群体毫不关心,孤独而自杀。如离婚者、无子女者。涂尔干认为这类自杀在家庭气氛浓厚的社会发生机会较低。

3)失调性自杀 (anomie suicide)

失调性自杀(失范性自杀)指个人与社会固有的关系被破坏。例如,失去工作、亲人死亡、失恋等,令人彷徨不知所措而难以控制而自杀。

4)宿命性自杀(fatalistic suicide)

宿命性自杀指个人因种种原因,受外界过分控制及指挥,感到命运完全非自己可以控制时而自杀。如监犯被困的密室中、宗教徒为主而献身。

2、按自杀的结局来分类将自杀分为自杀死亡(committed suicide)和自杀未遂(attempted suicide)

3、按自杀的行为特征将自杀分为主动自杀和被动自杀,采用主动行为手段结束自己生命的行为属于主动自杀;拒绝进食和放弃治疗或安乐死属于被动自杀行为。这两种自杀在结束自己生命的意愿方面没有任何区别,只是自杀的形式和手段不同而已。

4.我国学者把自杀分为情绪性自杀和理智性自杀两类。

1)情绪型自杀:常常由于爆发性的情绪所引起,其中由委屈、悔恨、内疚、羞惭、激愤、烦躁或赌气等情绪状态所引起的自杀。此类自杀进程比较迅速,发展期短,甚至呈现即时的冲动性或突发性。

2)理智性自杀:不是由于偶然的外界刺激唤起的激情状态导致的,而是由于自身经过长期的评价和体验,进行了充分的判断和推理以后,逐渐地萌发自杀的意向,并且有目的、有计划地选择自杀措施。因此,自杀的进程比较缓慢,发展期较长。

四、自杀的过程

自杀不是突然发生的,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它有一个发展的过程。

偶尔产生的自杀的念头——较为频繁的自杀愿望

模糊的自杀计划——具体的自杀方案(自杀手段、自杀地点)

日本学者长冈利贞指出,自杀过程一般经历:产生自杀意念——下决心自杀——行为出现变化+思考自杀的方式——选择自杀的地点与时间——采取自杀行为。对于不同年龄、不同个性、不同情境下的人,自杀过程有长有短。

我国学者一般把自杀过程分为三个阶段。

1.自杀动机或自杀意念形成阶段

表现为遇到难以解决的问题,想逃避现实,为解脱自己而准备把自杀当作解决问题的手段。

2.矛盾冲突阶段

产生了自杀意念后,由于求生的本能会使打算自杀的人陷入生与死的矛盾冲突之中,从而表现出谈论自杀,暗示自杀等直接或间接表现自杀企图的信号。

3.自杀行为选择阶段

从矛盾冲突中解脱出来,决死意志坚定,情绪逐渐恢复,表现出异常平静,考虑自杀方式,做自杀准备。如买绳子,搜集安眠药等。等待时机一到,即采取结束生命的行为。

五、自杀的干预

(一)预防措施

自杀的干预主要在预防,预防自杀可分为三级,即一级预防,二级预防和三级预防。

一级预防:一级预防主要是指预防个体自杀倾向的发展。一级预防的主要www.med126.com/zhicheng/措施有管理好农药、毒药、危险药品和其它危险物品,监控有自杀可能的高危人群,积极治疗自杀高危人群的精神疾病或躯体疾病,广泛宣传心理卫生知识,提高人群应付困难的技巧。

二级预防:二级预防主要是指对处于自杀边缘的个体进行危机干预。通过心理热线咨询或面对面咨询服务帮助有轻生念头的人摆脱困境,打消自杀念头。

三级预防:三级预防主要是指采取措施预防曾经有过自杀未遂的人再次发生自杀。

(二)危机干预

一般来说,自杀的危机干预包括4个方面;问题或诱因评估、制订治疗性干预计划、治疗技术的应用,以及危机的解决。

1.问题的评估

鉴于抑郁病人病前大多有一定的心理社会诱因,因此全面了解和评估自杀的诱因及寻求帮助的动机(因为有些病人的自杀是一种求助的信号)相当重要。

中国首度公布了中国人的8大自杀危险因素:抑郁程度重、有自杀未遂史、死亡当时急性应激强度大、生命质量低、慢性心理压力大、死前两天有严重的人际关系冲突、有血缘关系的人有过自杀行为、朋友或熟人有自杀行为。

对家人和医生来说,首先要了解抑郁病人有没有想死的念头,自杀的可能性有多大,是不是需要住院治疗等。

通过访谈及行为观察:提出问题并探究病人的回答

生活对你来说意味着什么?

有没有能够吸引你的东西?

在今后的24小时或1个月中,你的生活将会有怎样的变化?

如果病人总看到阴暗面、对将来没有任何打算,或没有家庭、朋友或工作之类的支持性动力源,自杀风险高。

心理测量量表——SAD PERSONS自杀风险评估量表

字母缩写及评定范畴(回答“是”,则为1分)

评分

S性别(男)

0~1

A年龄(小于20岁或大于45岁)

0~1

D抑郁情绪

0~1

P曾自杀未遂

0~1

E酒精滥用

0~1

R丧失理性情绪(如:脑器官损伤综合征、情感障碍、精神分裂症等)

0~1

S缺乏社会支持

0~1

O有周密的自杀计划

0~1

N无配偶或没有亲属同住

0~1

S有疾病,身体健康状况差

0~1

总分

0~10

总分:

0~2分:病人可以回家但应随访;

3~4分:密切随访观察;

5~6分:强烈建议住院;

7~10分:立即住院

再次自杀风险量表

序号

内容

评分

1

他人比自杀者感到更痛苦

0~1

2

饮酒的问题

0~1

3

曾接受过住院精神科治疗

0~1

4

曾接受过门诊精神科治疗

0~1

5

曾因自杀未遂而住院

0~1

6

没有亲属同住

0~1

总分

0~6

评分:0,没有;1,有。总分越高,风险越大

2.制订治疗性干预计划

任何事情预则立,对自杀的干预也一样,必须有一定的治疗计划和方案。因为自杀是一种紧急情况,因此十分强调时间的紧迫性和“立竿见影”的效果,尽可能在短时间内打消病人的自杀念头,恢复他(她)的心理平衡状态。干预的计划必须围绕这几个方面:

a.肯定病人的优点(长处),因为大多数抑郁病人往往将自己看得一无是处;

b.寻找尽可能的社会支持,即让家人和同事。亲友来帮助和支持病人,因为绝大多数想死的病人感到自己是孤独的,没有人理解和帮助自己;

c学会心理应对和防御,俗话说:“退一步海阔天空”、“船到桥头自然直”、“塞翁失马,焉知祸福”。

抑郁、自杀病人往往将前途看成漆黑一片或悲观绝望,因此让他们学会多维或多角度的看问题,以及恰当的心理应对技能可以减轻病人的失望程度。归纳起来一句话,抑郁自杀病人往往是对自我、周围环境和前途的消极评价,干预就是围绕这三方面进行。

3.治疗技术的应用

这是自杀危机干预的重要阶段。首先是让企图自杀的病人认识到自杀不过是一种解决问题的消极方法而已,并非目的。因为绝大多数自杀企图者是因为面临生活挫折(如离婚、车祸等)而不能处理或解决时才选择自杀的,是希望“一了百了”,但如果有解决目前挫折或处理目前危机的其他方法,大多数病人会放弃“只有死路一条”的观点(如提示病人出家做和尚或尼姑、调换单位、外出旅游等多种解决问题的方法)。因此,围绕改变这一认知的前提,可以采取:

a.交谈、疏泄被压抑的情感(如悲伤、抑郁、愤怒等);

b.认识和理解目前的危机或境遇是暂时的,不可能是持续终身的;

c.学习问题解决技巧和心理应对方式;

d.建立新的社交天地,尤其是人际关系的维持和稳定。

几个关键问题:

l   重视“此时此地”

l   将消极情绪作为治疗的重点

l   问题解决和技巧训练必不可少

l   促使病人参与到一种共情的、积极的、协作的治疗关系中,提高病人改变现有状况的能力

4.危机的解决

当病人打消自杀的念头后,重点是要强化他们的独立性,减少依赖性,注意巩固和发展新学到的应一对技巧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学会“举一反三”,积极面一对现实和重视社会支持的作用。总之,通过危机干预,可以使得绝大多数有自杀企图的抑郁症病人避免自杀的发生,更好地去适应生活。

六、改变对自杀的模糊观念

社会上对自杀这种行为所持的态度和认识差别很大。其中有一些错误的观念。若不加以纠正,对自杀预防不利。

1.自杀无规律可寻

自杀事件常常带有突发性,一旦发生,周围的人常感意外诧异。其实大部分自杀者都曾有过明显的直接或间接的求助信息。他们在决定自杀前会因为内心的痛苦和犹豫而发出种种信号。

2.宣称自杀的人不会自杀

当有些人向他人透露自己会自杀,尤其当用语带有恐吓成份时,他人以为他不过是说说而已,真正想死的人是不会把自己打算告诉别人的。其实研究表明,5O%的自杀企图者在自杀前曾向他人谈论过自杀,这种人很可能会有自杀的举动,必须高度重视。

3.一般人不会有自杀念头

很多人以为一般人不会有自杀念头。但是国内外研究结果显示,30%~50%的成年人都曾有过一次或多次自杀念头。对于性格健康,家庭关系好的人,自杀意念可能只是一闪而过,很少发展为真正的自杀行动;而性格或精神卫生状况存在问题的人在缺乏社会支持时,自杀念头有可能转变为自杀的行为。

4.所有自杀的人都是精神异常者

有人认为只有精神病患者才自杀。但事实证明,自杀的人大多不是精神病人,只有2O%的自杀者是抑郁症或精神分裂症。大多数自杀者是正常人。

5.自杀危机改善后就不会再有问题

有自杀少图的人经过危机干预状态改善后,情绪会好转。周围的人常常会误以为自杀危险性减低了,而放松防范措施。自杀危机改善后,至少在3个月内还有再度自杀的可能,尤其是抑郁病人在症状好转时最有危险性。

6.对有自杀危险的人不能提及自杀

很多人担心,对那些有情绪困扰的人,有自杀意念的人,主“动谈及自杀全加重他们的自杀动机;实际上受自杀困扰的人往往愿意别人与他倾谈,听他述说对自杀的感受,如果故意避开不谈,反而会因被困扰的情绪无从分解而加重情绪问题。

7.学业问题是青少年学生自杀的主要原因

不少人认为青少年正处在求学阶段。学业问题的困扰是导致青少年学生自杀的主要原因。但学者们研究发现,50%以上青少年自杀者的自杀原因涉及与父母的关系,其次是男女感情,然后是学校问题。

相关文章
 内科学图片库:泌尿系疾病总论肾穿刺示意图
 病理生理学电子教材(中文):第四节  混合型
 全科医学概论课程内容(分章节):学习目标
 病理学理论与实验教学实验指导:第七章  呼
 妇产科学电子教案:产后出血,子宫破裂
 卫生统计学实验教材:计数资料的统计分析
   触屏版       电脑版       全站搜索       网站导航   
版权所有:医学全在线(m.med126.com)
网站首页
频道导航
医学论坛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