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 信 题 库 搜 索
中医理论
中医数据库
中国方剂数据库 中医书籍 常见疾病
中医疾病数据库 民间中医 中医教程
中医疾病诊疗 经方医学 中医药术语数据库
 医学全在线 > 中医理论 > 中医疾病诊疗 > 正文
人格障碍
来源:医学全在线 中医理论数据 字体:
  
疾病名称(英文) personality disorder
拚音 RENGEZHANGAI
别名 变态人格,病态人格
西医疾病分类代码 精神病
中医疾病分类代码
西医病名定义 人格障碍是指由于其个性特征或行为模式的异常,难以适应社会生活和工作,以致个人感到痛苦或遭受损害;社会或他人蒙受损失。人格障碍的表现一般在青少年期开始显露,往往持续终身,但有的人格障碍到中年以后可有所减轻。 人格障碍,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者仅指反社会型人格障碍(见“反社会型人格障碍”条),往往成为病态人格的同义词。广义者包括多种类型,例如偏执型、分裂型、冲动型、癔症样、情感型、依赖型和反社会型。按美国精神病学会的分类方法,又有边缘型、逃避型与自恋型等。
中医释名
西医病因 关于人格障碍的原因,迄今尚未阐明。遗传研究表明,人格障碍在亲属中的发生率与血缘关系成正比,即血缘关系越近,发生率越高。脑电图异常率也是如此。Gottesman (1963)报道单卵双生子的性格测定一致率较高。Pollin调查15000名美国双生子发现,单卵双生的人格障碍同病率是双卵双生的好几倍。从kety(1978)与 Schulsinger(1978)等人的研究看来,人格障碍者寄养出去的子女与正常对照相比,仍有较高的人格障碍发生率。这些资料提示遗传因素可能与人格障碍的形成有关;至于素质因素如镇静药中毒、脑炎后遗症、以及颞叶癫痫等与人格障碍的发生也有关系;后天环境因素,如童年期精神创伤、不和谐的家庭环境、不合理的教养等,对人格障碍的形成具有极为重要的影响。
中医病因
季节
地区
人群
强度与传播
发病率 由于轻度的人格障碍与正常人格很难明确区分,所以很难得到确切的患病率数据。按照Essen-Moller 在瑞典,Murphy 尼日利亚,以及Helgason 在冰岛的调查,大约5%—15%居民符合某种人格障碍诊断标准。至于中国,到目前为止,人格障碍的诊断率远较西方为低。
发病机理
中医病机
病理
病理生理
中医诊断标准
中医诊断
西医诊断标准 1.早年儿童或少年期起病,但18岁以下不诊断人格障碍。
2.严重的人格偏离正常及构成人格的各部分不相协调,人格的某些方面非常突出或过分发展。
3.具有严重的情感障碍和意志障碍,智力与思维正常。
4.社会功能明显障碍,高度适应不良。
5.对自己的人格缺陷没有自知力,不能从挫折中吸取教训。
6.行为目的和动机不明确,自制力差。
7.人格偏离具有相对稳定性,一旦形成难以矫正。但到40~50岁以后可趋向缓和。
8.应排除脑器质性人格改变。
具备上述1~7项中4项以上者即可诊断。
西医诊断依据 轻度的人格障碍一般都不就诊,因而不需诊断,严重者诊断不难,但需与精神疾病鉴别。一般说,如果异常行为是以青少年期以来的一贯表现,那么很可能是人格障碍;如果患者以前行为相当正常,而最近明显变化,很可能是精神疾病。此外,精神疾病的行为变化比较迅速,而人格障碍则持久少变。 人格障碍需与正常性格的变异相区别,后者指在正常人格范围内的变异,包括某些品质的过多或不足,但它远未达到损人害己的程度。有些人格障碍可发生违纪犯法行为,但并非所有犯罪者均系人格障碍。 评价和诊断人格障碍可以应用一些心理测验方法,如“明尼苏达多相人格问卷”(MMPI)、Eysenck人格问卷等。这些测验结果为临床诊断提供重要参考。
发病
病史
症状
体征 人格障碍的表现多种多样,随类型而异,现按主要类型分述如下:
偏执型人格障碍
主要表现为猜疑多心,成天提防被人欺骗。生性固执,自信,喜争辩,又显得过敏,使人觉得难以相处。
分裂型人格障碍
表现退缩、孤僻、害羞、胆怯、不爱交往、沉默、缺乏进取性、人际关系抱不介入态度。按照美国精神病学会的意见,对于上述单纯内向淡漠者称为分裂样人格障碍(schizoid personaliy disorder), 而对同时具有怪异思维和行为的则称为分裂型(schizotypal)人格障碍,并认为人群的3%属此类型。
冲动型人格障碍
这类人常因些微刺激而爆发非常强烈的愤怒和冲动,而在间歇期是正常的,且对发作感到懊悔,但又不能防止再发。曾怀疑本型与癫痫有关,但脑电图大多正常,且无抽搐发作。有人称之为发作性控制不良综合征。现美国分类把它列为独立诊断单元,称“间歇性爆发性精神障碍”。
癔症样人格障碍
其特征为人格不成熟和情绪不稳定,表现为喜招人注意、夸大做作、感情肤浅、瞬息多变、喜新厌旧、娇嗔要挟、文过饰非、自欺欺人。其暗示性强、富于幻想、易把幻想当作现实。以往认为这类人容易发生癔症,如今认为不一定有密切关系。
强迫型人格障碍
这类人往往以极端的高标准要求自已或别人。办事过于认真,要求十全十美,十分重视细节。遇事犹豫不决,难以作出决断。以往认为这种人格是产生强迫症的基础,如今认为不一定如此,而却与焦虑状态及抑郁症的发病有相当关系。
情感型人格障碍
这种人的情绪问题并非周期性发作,而往往持续终身。有的一向多愁善感,称情绪抑郁型;有的一直嘻笑欢乐,称情绪高涨型;有的在此两极端间来回变化,则称循环型。这种人格障碍一般不会使他人遭受损害,但可能使自已遭到困难。至于与躁郁症的关系,尚待进一步探讨。
依赖型人格障碍
这种人意志薄弱,缺乏活力,自信心不够,凡事多依赖他人。有的容易发生焦虑性神经症。
边缘型人格障碍
这一诊断名称近年在国外应用较多,主要表现为自我形象不稳定,对于自已的看法、职业的选择、长期生活目标、选友择偶标准以及遵循的道德规范等均无肯定标准,以致感到生活空虚厌烦。其情绪多变,容易激怒,以致人际关系显得紧张。往往冲动性地采取对自已有害的行为,如狂饮暴食、滥用药物、高速驾车、商店扒窃或不负责任的性行为。出于暴怒,或者想借此威胁要挟他人,有时出现自伤或自杀举动。这种人格介于癔症样、分裂型与反社会型之间,故称为边缘型。
反社会型人格障碍
见“反社会型人格障碍”条。
体检
电诊断
影像诊断
实验室诊断
血液
尿
粪便
脑脊液
其他诊断
免疫学
组织学检验
西医鉴别诊断
中医类证鉴别
疗效评定标准 好转:晚年上述症状可趋向缓和。
预后
并发症
西医治疗 人格障碍一旦形成,不易矫正,所以应该强调预防。为此必须重视幼儿教育和学龄儿童指导等工作。如果发现儿童有行为障碍,应及时注意教育和纠正,以免发展。
心理治疗主要是说服解释,在耐心指出其个性缺陷之所在后,可能有助于其改正。精神药物对人格障碍无助。
中医治疗
中药
针灸
推拿按摩
中西医结合治疗
护理
康复
预防
历史考证
相关文章
 阴闭痰湿证
 急急急   请给伤寒论初学者点信心
 有网友看过《再造“病人”》一书吗?
 丁香透膈汤(《医学入门》卷八)
 关于附子理中丸的问题
 周围动脉血栓形成
   触屏版       电脑版       全站搜索       网站导航   
版权所有:医学全在线(m.med126.com)
网站首页
频道导航
医学论坛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