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 信 题 库 搜 索
精品课程
热门课程
>
外科 妇产科 儿科
内科学 生理学 更多
药学专业
药理学 中药学 药物化学
生药学 卫生毒理学 更多
中医专业
中医基础理论 中医学 更多
口腔专业
口腔内科 口腔外科 更多
 医学全在线 > 精品课程 > 其它 > 蜱螨学 > 正文
医学蜱螨学-授课讲稿:第二章
来源:皖南医学院 更新:2013/9/29 字体:

第二章  

第一节 蜱类形态特征

一、概  述

蜱(Ticks)俗称“扁虱”、“壁虱”、“草爬子”、“狗豆子”等,是专性吸血的有害节肢动物,对人和牲畜造成很大危害。由于蜱的刺吮,不仅造成血液损失,而且刺伤处往往发炎或溃烂,经久不愈,更重要的是蜱对人、畜疾病的传播作用更大。在虫媒病中,由蜱传播的病原体种类最多,其中包括病毒(如森林脑炎、出血热),螺旋体(如各型回归热莱姆病),立克次体(如斑疹伤寒、Q热、埃立克体),细菌(如土拉伦菌病、布氏杆菌病),原生动物(如家畜各类焦虫病)等。蜱吸血往往由于更换寄主,可以把一些野生动物的疾病或牲畜的疾病传给人。因此,蜱在自然疫源性病的传播上,起着很重要的作用,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各类疾病的病原体在蜱体内不但有生物性的发育循环,而且在多数情况下可以经历变态期或经卵传递。

蜱的主要特征:

①体背腹扁平,呈囊状,表皮革质,通常分为假头(Capitulum)和躯体(Idiosoma)两部分;吸血后体形增大。

②气门板位于末对足基节前外侧(软蜱)或后外侧(硬蜱);硬蜱跗节I亚端部背面有哈氏器(Haller’s organ)。

③幼蜱足3对,若蜱和成蜱足4对。

    ④口下板位于假头正中前方螯肢的腹面,有若干行倒生的逆齿。

蜱类的分类地位,蜱在蛛形纲(Arachnida)下的分类系统意见并不一致。目前,Krantz(1971,1978)认为蛛形纲下应划分为11个亚纲,蜱螨类应提升为蜱螨亚纲(Acari),蜱类则作为寄螨目(Parasistiformes)下的一个蜱亚目。江原昭三(1980)仍将蜱螨类作为目下阶元——蜱螨目,下分7个亚目,蜱类属于后气门亚目(Metastigmata),即蜱亚目(Ixodides)。亚目下的分类系统,各学者基本同意设立一个蜱总科(Ixodoidae),下分硬蜱科(Ixodidae)、软蜱科(Argasidae)和仅存在于非洲南部的纳蜱科(Nuttalliedae)3个科。

我国蜱类的研究始于20世纪30年代,至今我国的蜱类有120余种,分别隶属于2个科11属。

常用蜱类名词及其缩写对照排列如下:肛侧板和副肛板(AAP),肛门(AS),假头背面(CD),假头腹面(CV),基节(CX),基节I(CX1),基节IV(CX4),生殖帷(GA),顶突(HD),口下板(HP),躯体背面(ISD),躯体腹面(ISV),气门板(PT),盾板(SC),跗节I(T1),跗节IV(T4),转节I(TR1)。

二、外部形态

蜱类无胸腹之分,表皮革质。从外形上可分为假头(Capitulum)和躯体(Idiosoma)两部分。

(一)硬蜱的外部形态  

成蜱体型之大小因种类不同和吸血与否而差异很大,未吸血个体一般呈椭圆或卵圆形,背腹上下扁平,吸血者雄性少有膨大,雌性饱血后体积可增大3 – 400倍。

   (1)假头(图2-1)。硬蜱成虫假头位于躯体的前端,狭窄,向前突出。其结构包括以下几个部分:

假头基(basis capitui) 位于假头基部的一个分界明显的几丁质区。其形状因属种不同而异,呈矩形、六角形、三角形或梯形等。后缘两侧或具向后的角突,称基突(cornua)。

须肢(palpi) 位于假头基前方两侧,左右成对,长短与形状因种属不同而异。共分4节。当蜱在宿主上吸血时,整个须肢起辅助口器、固定和支撑蜱体的作用。

螯肢(chelicera) 位于假头正中向前伸出的一对杆状结构。其末端具定趾(靠内侧)与动趾(靠外侧),两趾都具大的锯齿,为切割宿主皮肤之用。

口下板(hypostome) 位于螯肢的腹面,与螯肢合拢形成口腔,形状和长短因种类而异(剑状、矛状或压舌板状),顶端尖细而圆钝,腹面有成纵列的逆齿(denticle),为吸血时穿刺与固着的器官。端部的齿细小,称齿冠。

(2)躯体(图2-2)。为连接于假头基后缘的扁平部分,其结构如下:

背面(dorsum) 最明显的结构是几丁质的盾板(scutum)。盾板在雄性成蜱覆盖背面全部,雌性以及幼虫和若虫只占背面的前半部。其形状因种类而异,一般为椭圆形、卵圆形、心形或其他形。颈沟(cervical groove)自缘凹后方两侧向后伸展,其深浅、长度亦因种类而异。沿盾板侧缘的内侧,通常有一对侧沟,其长度及深度在分类上亦很重要。有些蜱种在后缘具方块形的缘垛(festoon),通常为11个,正中的一个有时较大,色淡而明亮,称中垛。也有些蜱种躯体末端突出,形成尾突(caudal protrusion)。

 

腹面(venter) 生殖孔(genital aperture)位于前部或靠中部,有些雌蜱生殖孔边缘有细小的翼状突(alae)或称生殖帷(genital apron),也有些具奄状的覆盖物或称生殖盖(operculum)。在生殖孔前方和两侧,有一对向后伸展的生殖沟。肛门(anus)位于后部正中,在雄蜱腹面还有几块几丁质板,其数目因蜱属不同而异。如硬蜱属有腹板7块:位于生殖孔之前者为生殖前板;位于生殖孔与肛门之间者称中板;位于体缘两侧的一对为侧板;肛板一块,位于肛门的周围,紧靠中板之后;肛侧板一对,位于肛板的外侧。

足(leg) 成虫有4对足,每足由6节构成,即位于腹侧的为基节(coxa),依次为转节(trochanter)、股节(femur)、胫节(tibia)、后跗节(metatarsus)和跗节(tarsus)。基节固着于腹面体壁,不能活动。跗节末端具爪(claw)一对,爪基有发达程度不同的爪垫(pulvillus)。第一对足跗节接近端部的背缘有哈氏器(Haller’s organ),为嗅觉器官。

(二)软蜱的外部形态(图2-5)

该科蜱因整个躯体均无几丁质板,故称软蜱。

   (1)假头(capitulum)。位于躯体前部的腹面。假头基较小,一般近方形,其上无孔区。须肢圆柱形,端部向下后方弯曲,由4节组成,各节均为长形,末节不缩入第3节端部腹面。在须肢后内侧或具一对须肢后毛(postpalpal seta)。口下板不发达,其上的齿较小。口下板基部有一对口下板后毛(posthypostomal seta)。螯肢结构与硬蜱相同。有些种类的假头陷于体表的浅窝内,该窝称为头窝(camerostome),其两侧具一对叶状突,称颊叶(cheek)。

   (2)躯体(idiosoma)。均由弹性的革质表皮构成,其结构因属种不同而异,或呈皱纹状或为颗粒状,或具乳突或有圆形陷窝,背腹肌附着处所形成的凹陷称盘窝(disc)。腹面前端有时突出,称顶突(hood)。大多数种类无眼;也有具1或2对者,位于腹侧第1、2对足基节外侧。生殖孔(genital opening)和肛门(anus)的位置与硬蜱大致相同。性的二态现象(sexual dimorphism)不明显。雌性生殖孔呈横沟状,雄性则为半月形,这是区别两性的主要依据。

足的结构与硬蜱相似,但基节无距,跗节(有的及后跗节)背缘或具几个瘤突(dorsal hump),靠近爪的亚端瘤突(subapical dorsal protuberance)一般比较明显。爪垫退化或付缺。

三、内部器官

   (1)消化系统和排泄系统。消化系统分为前肠、中肠和后肠三部分。前肠包括口腔(管状),咽、食道及一对唾腺;中肠主要是胃,胃分4叶,壁薄有皱襞,容量非常大;后肠又称直肠,很短,有直肠盘及一对开口于直肠的马氏管。

(2)呼吸系统。有气孔一对,内连气管及分布于各组织中的支气管,通过气门进行气体交换和调节体内的水分平衡。若虫和成虫有较发达的气管系统。幼虫以体表进行呼吸,无气管系统。

   (3)循环系统。心脏位于躯体前约2/3处,在胃之背侧,呈亚三角形,后端有心门,血淋巴从此进入心脏。心脏向前连接主动脉,在前端包围脑部,形成围神经血窦。由此再分4个动脉入各肢。心周围的背腹肌收缩,则心脏膨大,血流则由各种血窦中环流入心。

   (4)神经系统和感觉器官。蜱具有一个中枢神经节或称为脑,位于I、II足基节的水平线。外围神经起于各神经节,分布至各器官。蜱类有较发达的感觉器官,在体表有感毛,此外尚有眼、哈氏器官和触须器官等。

   (5)生殖系统。雄性有一对管状睾丸,一对输精管和贮精管,最后汇合入射精管,副腺亦开口于射精管。雌性具有一个卵巢,接输卵管入子宫中,阴道开口于生殖孔(vulva),在阴道两侧有阴道副腺。

雌蜱的假头窝内有基氏器官(Gene’s organ)的开口,该器官由输出管、角突和腺体构成,角突在前肛沟类硬蜱为4个;后肛沟类硬蜱和软蜱均为2个。产卵时,假头向躯体腹面弯曲,靠近生殖孔,基氏器官翻出,由生殖孔产出的卵被角突抓住,角突收缩后将卵粘附在口下板上,当假头复位时,将卵带到蜱体背面的前方,如此反复进行,卵在前端堆积成堆。基氏器官分泌蜡脂类物质附于卵外,起防水作用,同时孔区内的腺体亦进行分泌,其分泌物可抑制类固醇的氧化。

四、硬蜱特征

硬蜱科(Ixodidae) 躯体卵圆形,背面有几丁质的盾板,在雄蜱覆盖整个背面,在雌蜱、若蜱和幼蜱仅覆盖前面一部分。假头位于躯体前端,从背面可见,眼一对或缺。气门板一对,发达,位于足基节Ⅳ后外侧。须肢各节不能转动,其末节(第4节)退化,嵌进于第3节腹面。雌虫的假头背面具孔区一对。性的二态现象明显。

五、软蜱特征

软蜱科(Argasidae) 躯背面无几丁质的盾板,表皮革质,呈皱纹或颗粒状,也有呈乳突状或结节状。假头位于腹面前方,有时陷于头窝内。须肢各节可自由活动。假头基无孔区。眼有或缺,位于基节上褶。气门板位于足基节Ⅳ前外侧。爪垫不发达或缺。性的二态现象不明显。

第二节     分类

蜱总科全世界已知3个科1000余种,其中硬蜱科(Ixodidae)13属800余种,软蜱科(Argasidae)5属150余种,纳蜱科(Nuttallieidae)1属1种。我国蜱类已知有2个科11属120余种。现记述中国蜱类11属的分属检索表及中国重要医学蜱类(硬蜱科32种,软蜱科2种)的分种检索表(详见教材《医学蜱螨学》48页)。

 

 

 

 

 

第三节  蜱类生物学

一、生活习性

蜱类最重要的生活习性就是吸血,摄血营养是影响蜱类生长发育、变态、乃至繁殖的重要因素。各期发育阶段都需要吸血,通常情况下,硬蜱科种类各活动期只吸血一次,软蜱科种类则不同。蜱类吸血首先选择寄主皮薄、毛少,血管丰富且不宜受到骚扰的部位刺叮。刺叮时先以螯肢刺破皮肤,然后将口下板插入,并将逆齿张开,以固着于寄主体上。硬蜱吸血过程可分为三个阶段,即预备期、增长期和伸张期,预备期由开始叮咬寄主到中肠吸入首份血液,一般不超过24h,此期蜱体重并不增加。从宿主动物体上脱落下来前的12~24h为增长期,占吸血过程的大部分时间,此期体重均匀增长。最后12~24h为伸张期,该阶段吸血量最大,蜱体极度胀大,体重也飞速增长。蜱类完成变态发育所需要的最低摄血量随蜱类的种类和发育阶段不同而不同。

除摄血量外,血源的种类也是影响蜱类发育和繁殖的另一重要因素。

蜱类吸血持续时间,硬蜱科种类较软蜱科种类长,硬蜱幼蜱、若蜱和成蜱的吸血时间分别为2~5d、3~8d和4~16d,随发育阶段提高而逐渐延长,体重增长倍数也分别为10~20倍、20~100倍和80~120倍。软蜱科种类则相反,幼蜱时间最长,约5~10d;若蜱次之,只需15~40min,雌蜱最短10~25min。

蜱类另外一个生活习性就是生殖与繁育,这是蜱类维系种群繁衍的重要方式。蜱类多数营有性生殖,也有孤雌生殖现象,如长角血蜱Haemaphysalis longicornis等。

二、个体发育和生活史

蜱类的个体发育通常包括四个阶段,即卵、幼蜱、若蜱和成蜱。

生活史是个体完成发育和繁殖直至死亡所需要的时间,因属种和环境因素不同而异。环境因素如温度、湿度、光照、辐射等也是影响蜱类生长发育和生活史重要因素。此外,滞育与越冬是蜱类适应不良环境的重要生存策略,也是影响生活史长短的重要因素。滞育对于生活史的影响主要表现为三种形式如:①变态期延迟。②产卵延迟。③吸血延迟。越冬的虫态与方式在不同种类也差异很大。微小牛蜱、残缘璃眼蜱Hy. detritum在华北地区以饥饿幼蜱越冬。全沟硬蜱的卵不能越冬,幼蜱、若蜱和成蜱均可在枯枝落叶和树缝中越冬,饱血蜱越冬存活能力较饥饿蜱强。

三、蜱类的宿主型

蜱类的宿主十分广泛,包括陆生哺乳类、鸟类、爬虫类和两栖动物,一些种类也侵袭人。从寄生谱角度来看,主要分为单宿主型、寡宿主型和广宿主型。单宿主型是指仅限于一种宿主动物。如基灰硬蜱I. spinicoxalis仅寄生于海燕,中华钝缘蜱O. sinensis仅寄生于家燕等。寡宿主型是指仅寄生于某一类或某几类动物。如长蝠硬蜱I. vespertilionis仅寄生于蝙蝠类动物等。而广宿主型则指宿主动物十分广泛。如全沟硬蜱的宿主包括哺乳类动物200余种、鸟类120多种以及爬虫类和两栖动物等。另外,依据蜱类生活史中需要更换宿主的次数和蜕皮场所,将其分为四种类型。①一宿主型:自幼虫至成虫一生的活动期均在单一宿主体上完成,直到成虫饱血后才落地产卵。代表种为微小牛蜱。②两宿主型:即幼蜱和若蜱在一个宿主体上完成,成蜱到另一种宿主体上饱血后落地产卵,如残缘璃眼蜱和小亚璃眼蜱Hy. anatolicum,幼蜱和若蜱一般在小型哺乳动物身上吸血,成蜱则在大型动物如牛、羊等动物吸血。③三宿主型和多宿主型。幼蜱和若蜱、成蜱分别在不同宿主动物体上活动,每一发育阶段都必须从宿主动物身上脱落,蜕化再次寻找宿主动物吸血。这部分包括90%的硬蜱科成员,包括硬蜱属、血蜱属、革蜱属、花蜱属、扇头蜱属和璃眼蜱属的大部分种类。它们成蜱大多寄生在大、中型哺乳动物和鸟类,幼蜱和若蜱则寄生于中、小型哺乳动物和鸟类等(图2-3)。

2-3 三宿主硬蜱(全沟硬蜱)发育类型

 

四、蜱类的耐饥能力和寿命

蜱类具有较强的耐饥能力,这与蜱类独特的生物学习性密切相关,也是蜱类对宿主搜寻能力较弱的一种独特的生理适应。在饥饿条件下,软蜱耐饥能力比硬蜱强。如乳突钝缘蜱1龄、2龄和3龄若蜱可分别耐饥存活2年、4年、5~10年,成蜱达10~14年;全沟硬蜱在4℃可耐饥存活3年,25℃只能存活1~7个月。可见,蜱类的寿命也随种属、营养和环境不同而不同

第四节  蜱类生态学

一、季节消长与昼夜活动节律

蜱类的活动有明显的季节性。一般种类多在春季开始活动,如全沟硬蜱、森林革蜱、草原革蜱、长角血蜱等;也有些种类在夏季才出现成虫,如残缘璃眼蜱。活动的季节周期因种类而不同。全沟硬蜱在5月有一活动高峰。草原革蜱和森林革蜱在春季有一活动高峰;由于夏末或秋初从若虫蜕变出的成虫有一部分爬到宿主上过冬,所以在秋季常呈现一个活动小高峰。另外,气温、湿度、土壤、光周期、植被、宿主等都可影响蜱类的季节消长及活动。在温暖地区多数种类的蜱在春、夏、秋季活动,如全沟硬蜱成蜱活动期在4~8月,高峰在5~6月初,幼蜱和若蜱的活动季节较长,从早春4月持续至9~10月间,一般有两个高峰,主峰常在6~7月,次峰约在8~9月间。在炎热地区有些种类在秋、冬、春季均活动,如残缘璃眼蜱,春季以若虫期寄生在宿主上,以后下地脱皮,到夏季成虫出现一个活动高峰。软蜱因多在宿主洞巢内,故终年都可活动。

硬蜱的活动一般在白天,但活动节律因种类而不同。全沟硬蜱的活动节律有两个高峰:午后12~2时和下午 6~8时。这一活动曲线也反映出该地昼夜小气候的特点。早晨过于高湿低温.不适宜于该蜱活动,正午又高温低湿,活动也受一定影响。卵形硬蜱I. ovatus的活动节律也有两次高峰,一般在上午10~11时呈现小峰,另一在下午6~7时呈现大峰。草原革蜱整个白天均见活动,但日出后8~10时和午后2~4时最为活跃,呈现两个高峰期。亚东璃眼蜱Hy. asiaticum也是全日活动型,为了寻找宿主动物,在夏日耐受炎热干燥的气候,长时间地活动在荒漠地上。

二、地理分布与栖息场所

蜱类分布于陆地所有的自然地带(包括南极),多数种类分布在热带和亚热带。硬蜱的分布与自然环境(如森林、灌木丛、草原、半荒漠地带)有关。而不同蜱种的分布又与气候、土壤、植被和宿主有关,如全沟硬蜱多见于高纬度针阔混交林带,而草原革蜱则生活在半荒漠草原,微小牛蜱分布于农耕地区。在同一地带的不同蜱种,其适应的环境有所不同,如黑龙江林区的蜱类,全沟硬蜱多于针阔混交林带,而嗜群血蜱(Haemaphysalis concinna)则多见于林区的草甸。软蜱栖息隐蔽的场所,包括兽穴、鸟巢及人畜住处的缝隙里。

蜱类的栖居类型按生态习性可分为四个类型:①牧场-窥视型(Pasture watching type):分布于森林地带,栖息于枯草落叶层和土壤表层,在草丛或灌木丛中搜寻宿主。如全沟硬蜱。②牧场-洞穴型(Pasture burrow type):分布于草原牧场,幼、若蜱以洞穴型哺乳动物为宿主,成虫则以大型家畜和野生动物为宿主,包括三宿主型和二宿主型。如亚东璃眼蜱等。③窝巢-洞穴型(Nest burrow type):分布较广,各种自然地带均有,全部生活史在洞穴和窝巢中进行,包括三宿主形和多宿主型,如草原革蜱。④厩舍-牧场型(Indoor pasture type):分布于农耕区,各虫期均在牲畜棚圈、厩舍中进行,少数在牧场中寻找宿主。此型包括单、二和三宿主型蜱类如微小牛蜱、拉合尔钝缘蜱O. lahorensis等。

三、宿主寻觅和活动范围

蜱的嗅觉敏锐,对动物的汗臭和CO2很敏感,当与宿主相距15m时,即可感知,由被动等待到主动进攻,相距5米时蜱类则四肢平展呈进攻姿态。一旦接触宿主即攀登而上。如栖息在森林地带的全沟硬蜱,成虫寻觅宿主时,多聚集在小路两旁的草尖及灌木枝叶的顶端等候,当宿主经过并与之接触时即爬附宿主;栖息在荒漠地带的亚东璃眼蜱,多在地面活动,主动寻觅宿主;栖息在牲畜圈舍的蜱种,多在地面或爬上墙壁、木柱寻觅宿主。

蜱的活动范围不大,一般为数十米。通过苏丹III标记重捕实验结果表明,篦子硬蜱释放1个月后,80%的蜱类在2米以内,5~10米捕获仅占1.3%,10米以外很少。软蜱中亚东璃眼蜱活动能力较强,释放一个月后,大部分蜱类在25~100米范围内捕获。蜱类的垂直距离活动能力也较弱,一般在60~100厘米。

蜱在宿主的寄生部位常有一定的选择性,一般在皮肤较薄,不易被搔动的部位。例如全沟硬蜱寄生在动物或人的颈部、耳后、腋窝、大腿内侧、阴部和腹股沟等处。

表2-1 硬蜱和软蜱生态习性的主要区别

硬蜱科

软蜱科

吸血

白天,需数天

夜间,数分到1小时

分布

开阔的森林、灌木丛、草原等

兽穴、鸟巢、人畜住处

宿主

1-4个不等

大于10个

寿命

1-数十月

5-数十年

生活史

O→ L→N 1→ A

O→L →N(1-n) →A

产卵

一生仅1次,数百-数千

多次,50-200个/次,总数达1000个

越冬

洞穴、土块、枯枝落叶层中或宿主体上越冬

兽穴、鸟巢、人畜住处

四、越冬与滞育

蜱多数在栖息场所越冬,硬蜱可在动物的洞穴、土块、枯枝落叶层中或宿主体上越冬。软蜱主要在宿主住处附近越冬。越冬虫期因种类而异。有的各虫期均可越冬,如硬蜱属中的多数种类;有的以成虫越冬,如革蜱属中的所有种类;有的以若虫和成虫越冬,如血蜱属和软蜱中的一些种;有的以若虫越冬,如残缘璃眼蜱;有的以幼虫越冬,如微小牛蜱。

滞育是蜱类适应不良环境的一种重要的生存策略,也是影响生活史长短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滞育随着季节的变化,有规律地发生在某些或某个发育阶段,因种属不同而异。诱发蜱类发生滞育的因素很多,包括生物因素(如吸血、变态、激素)和环境因素(如光周期、温湿度、纬度和海拔等)。其中以光周期的影响起重要作用。影响滞育的光周期反应有以下三种类型:

1. 长日照型:如篦子硬蜱I. ricinus在长日照下发生滞育。

2. 短日照型:如边缘革蜱雌虫和嗜群血蜱幼虫在短日照下滞育。

3. 长日照和短日照交替型:如篦子硬蜱若蜱在饱血前短日照、饱血后长日照后发生滞育。

滞育的表现形式大致有三种:①变态期延迟。如全沟硬蜱8月份吸血幼蜱和若蜱发育期因滞育而延迟。②产卵延迟。如边缘革蜱、银盾革蜱等因因滞育而延迟至来年春季才产卵。③吸血延迟。主要表现为停止吸血,如草原革蜱在秋季虽然叮咬到宿主身上,但并不吸血,在饥饿状态下在宿主体表越冬,直到来年开春才开始吸血。

五、系统发育和进化

蜱类的系统发育和进化的主要进展大部分来自于包括形态、解剖、宿主选择、地理分布、生态适应和媒介潜能等在内的研究依据。基于有限的且依赖于地质学的蜱类化石的进化数研究表明,蜱类包括软蜱和硬蜱均起源于古生带末期到中生代早期。Hoogstraal 和 Kim (2001)提出蜱类最古老的祖先形成于古生代皮肤光滑的爬行类动物的外寄生虫,随着这些爬行类进入不同的生境适应不同的生态位而进行分化,蜱类开始向两个主要方向发展。 软蜱起源的代表属锐缘蜱属Argas, 钝缘蜱属Ornithodoros 和一些已经灭绝的种类。而硬蜱科可能最先来自硬蜱属Ixodes、血蜱属Haemaphysalis、花蜱属Amblyomma花蜱属Aponomma和璃眼蜱属Hyalomma的共同祖先。环境、宿主供给等进化压力对蜱类的生活史及其吸血生理特征都产生很大的影响,使蜱类从捕食生活方式转变为专性寄生者。蜱类的祖先由于难以选择宿主,随着宿主的变异与进化,从最先的爬行类,到后来哺乳类和鸟类出现与分化,而逐渐分化,形成软蜱和硬蜱两大分支。

第五节 中国重要医学蜱类

我国重要的医学蜱类包括硬蜱科(Ixodidae)和软蜱科(Argasidae)。现记述33种蜱的分布、宿主及医学重要性。

一、硬蜱科

1. 粒形硬蜱 I . granulatus Supino,1897,携带莱姆病螺旋体,是南方林区莱姆病的重要媒介。该种蜱也携带兰加特病毒。

2. 全沟硬蜱 I . persulcatus Schulze,1930,蜱是森林脑炎和北方林区莱姆病的主要传播媒介。在我国东北和新疆北部地区为森林脑炎和莱姆病的重要媒介。该种蜱可携带森林脑炎病毒、莱姆螺旋体、查菲埃立克体、粒细胞埃立克体、人粒细胞埃利希体(Human Granulocytic Ehrlichia)、鄂木斯克出血热病毒、波瓦桑病毒、兰加特病毒、克麦罗沃病毒、Q热立克次体、北亚蜱媒斑点热立克次体、土拉费氏菌、鼠伤寒沙门氏菌、鼠疫杆菌、伯多弗包柔氏螺旋体、牛巴贝虫、双芽巴贝虫、边缘边虫等。

3. 二棘血蜱 Haemaphysalis bispinosa Neumann,1897,携带莱姆病螺旋体,是我国南方林区莱姆病的重要媒介。

4. 嗜群血蜱 Ha. concinna Koch , 1844(图2-13),携带森林脑炎病毒、蜱媒斑点热立克次体和莱姆病螺旋体,传播森林脑炎、北亚蜱媒斑点热。

5. 刻点血蜱 Ha. punctata Canestrini & Fanzago,1877,携带斑点热立克次体、西方蜱媒脑炎病毒、落基山斑点热立克次体、Q热立克次体、土拉弗氏菌、羊型布鲁氏菌、鼠疫杆菌。

6. 亚洲璃眼蜱 Hyalomma asiaticum asiaticum, Schulze & Schlottke,1929,可携带克里米亚-刚果出血热病毒、西尼罗病毒、卡尔希病毒、瓦德迈达尼病毒、Q热立克次体、北亚蜱媒斑点热立克次体、鼠疫杆菌、森林脑炎病毒、乙型脑炎病毒、流行性斑疹伤寒(感染)、布鲁氏菌。

7. 残缘璃眼蜱 Hy. detritum Schulze, 1919,是新疆焉耆以北泰勒丝虫病的主要媒介。可携带克里米亚-刚果出血热病毒、西尼罗病毒、Q热立克次体、北亚蜱媒斑点热立克次体。

8. 边缘革蜱 Dermacentor marginatus Schulze,1776,为森林脑炎的传播媒介。携带森林脑炎病毒、蜱媒斑点热立克次体、似立克次体、土拉弗氏菌、西方蜱媒脑炎病毒、马脑脊髓炎病毒、鄂木斯克出血热病毒、克里米亚-刚果出血热病毒、鸟疫衣原体、落基山斑点热立克次体、康氏立克次体、北亚蜱媒斑点热立克次体、Q热立克次体、羊型布鲁氏菌、牛型布鲁氏菌、鼠伤寒沙门氏菌、泰勒虫、马脑脊髓炎病毒、鄂木斯克出血热病毒、兰加特病毒、口蹄疫病毒、落基山斑点热立克次体、北亚蜱媒斑点热立克次体、普氏立克次体(实验感染)、绵羊巴贝虫、绵羊泰勒虫、绵羊边虫、驮巴贝虫。

9. 银盾革蜱 D. niveus Neumann,1897,为蜱媒斑点热媒介。携带斑点热立克次体。

10. 草原革蜱 D. nuttalli Olenev,1928,是新疆北部地区蜱媒斑点热的重要媒介。可携带立克次体、鼠疫杆菌、粒细胞埃立克体、查菲埃立克体、北亚蜱媒斑点热立克次体、土拉弗氏菌、布鲁氏菌、驮巴贝虫、森林脑炎病毒、Q热立克次体、普氏立克次体(感染)。

二、软蜱科

33. 乳突钝缘蜱 Ornithodorus papillipes Birula,1895,为南疆蜱媒回归热媒介,自然感染率约为80.6%,传播方式是感染蜱叮咬时随着唾液而将螺旋体注入宿主体内。

第六节  与疾病关系

一、常见蜱媒疾病

(一)森林脑炎

森林脑炎(russian spring summer encephalitis)又称蜱传脑炎(tick-borne encephalitis),是由森林脑炎病毒引起的一种以中枢神经病变为特征的急性传染病。曾列为我国法定乙类传染病,作为重点进行了监测与防治,使本病得于控制,在1989年从《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中取之,而又列为职业病范围。

【病原学】

森林脑炎病毒属于虫媒病毒(Arboviruses)中的黄病毒科(Flavivridae)、蜱媒脑炎复合组(tick-borne encephalitis complex)。森林脑炎病毒为球形颗粒,直径约为40~70nm,有囊膜,囊膜表面可见棘突。膜内有25~35nm的电子密度高核衣壳。森林脑炎病毒根据临床症状、传播媒介、流行病学和抗原性分为远东型和中欧型森林脑炎病毒。两型的临床及媒介蜱虽然不同,但是病毒之间的差别甚微。远东型主要分布于前苏联的亚洲地界及我国的东北,传播媒介主要为全沟硬蜱(Ixodes persulcatus),远东型较中欧型毒力强,临床症状较重,脑神经症状明显,存活的病人可有较长的恢复期,常残留肩和臂的瘫痪,病死率达20%。中欧型主要分布于欧洲的一些国家,传播媒介主要是蓖籽硬蜱(Ixodes ricinus),临床症状轻,25%~50%的病人以脑膜炎为主,呈双峰热,预后较远东型好,较少的病例出现后遗症,死亡率为1~5%。

【流行病学】

森林脑炎的传染源与贮存宿主主要是小型脊椎动物和啮齿动物,它们都是蜱的寄生宿主。研究证实鸟类是蜱最活跃的宿主,带病毒率很高。此外,蜱是森林脑炎病毒最重要的保存宿主。其主要传播媒介为蜱类,人被带毒的蜱叮咬时,病毒伴随蜱涎液注入人体而引起感染。远东亚型的主要媒介蜱种是全沟硬蜱(Ixodes persulcatus);欧洲亚型的主要媒介蜱种是蓖籽硬蜱(Ixodes ricinus)。迄今已知自然感染森林脑炎病毒的有19种蜱,具有感染与传播蜱媒脑炎病毒能力的有20种蜱,具有经卵传递森林脑炎病毒的有10种蜱,具有感染能力的有4种蜱。另外其它传播途径偶见经消化道和呼吸道造成感染。

【发病机制和病理】

人体的感染通常都是带病毒蜱在叮咬吸血过程中,将病毒注入人体,注入的病毒有些即在蜱咬处的局部,如皮下脂肪细胞、浅位淋巴结等组织中增殖,主要是随淋巴和血流循环;通过皮肤、粘膜上的小伤口以及消化道或呼吸道(主要是气溶胶状态)侵入的病毒,是随血流传播至全身各器官,迅速达到中枢神经系统,进入脑脊髓膜、脑内。由于病毒的嗜神经特性,严重累及脑脊髓灰质、脑核及脊髓颈椎前角细胞。脑膜出现淋巴细胞浸润,进而发生纤维化病变。软脑膜血管扩张、充血、肿胀并变厚,发生严重水肿。脑实质出现弥散性及局灶性炎症增生变化,大脑半球灰质和白质有严重的水肿。脊髓和脑干的运动神经元发生坏死和溃蚀,以致出现严重的运动障碍。相比之下,末梢神经系统受累轻微。

【临床表现】

大多无任何前期症状,仅少数病例有高热 、全身不适、关节酸痛、头晕等。临床上常出现发热型、脑膜型、脑膜脑炎型、脊髓灰质炎型和多发性神经根炎型。森林脑炎的发病形式有以下3种:① 突然发病、高热或过高热,头痛、恶心、呕吐、意识不清及迅速出现脑膜刺激症状,一般3d内出现昏迷,还未发生瘫痪便已死亡。② 突然高热后,迅速出现颈肌或肢体瘫痪,此类约占发病的90%。③ 少部分病人有发热、头痛、头晕、全身酸痛不适,时而出现耳鸣、食欲不振等前驱症状而缓慢发病,此型中约10%系轻症患者,预后良好。

(二)北亚蜱媒斑点热

北亚蜱媒斑点热(North-Asian tick-born typhus)又名西伯利亚蜱媒斑疹伤寒(siberian tick typhus),是属于蜱媒斑点热组的一种轻型急性发热性疾病。临床以蜱叮咬局部的原发病灶、淋巴结肿胀、突然发热和早期出现玫瑰丘疹等为特征。

【病原学】

本病原体为西伯利亚立克次体(Rickettsia sibirica),属于蜱媒斑点热组A亚组。主要在被感染细胞的胞质与核内生长繁殖。在光学显微镜下,本菌形态为杆菌状,呈多形态,有时可为线状或球状,与立氏立克次体和康氏立克次体等不易区别;在电镜下本菌体表现能见到菌毛。本立克次体在鸡胚卵黄囊内发育良好,被接种的鸡胚,大部分都可在4~5d内死亡,此外,豚鼠肾和蜱细胞均可供作组织培养。雄性豚鼠尤为易感,被接种后可引起发热、肝肿大及阴囊肿胀等症状。

【流行病学】

媒介蜱类能经卵和变态过程传递立克次体,故它们既是传播本病的媒介又是病原体的贮存宿主,因而成为重要的传染源。森林革蜱、草原革蜱、边缘革蜱、网纹革蜱、银盾革蜱、嗜群血蜱、日本血蜱、刻点血蜱等5属20余种均已证实能自然感染,它们大多是在不同地区或本病的自然疫源中起媒介和贮存宿主作用。此外,啮齿动物是本立克次体的贮存宿主,同时又是一些幼蜱和若蜱的寄生宿主,所以它们与蜱类在自然疫源中共同构成传染源。其最主要的传播途径是带本病原的蜱在叮咬吸血过程中,立克次体随蜱涎液注入人体而致感染。其次是带本病原的蜱被捻碎或压破以及随蜱粪排出的立克次体,通过皮肤粘膜小伤口引起感染。

【发病机制和病理】

被带病原蜱叮咬人的局部皮肤,呈现烧灼样中心点坏死焦痂,周围有红晕及明显的炎性浸润,并伴局部淋巴结炎。病理损伤多发生于小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内膜,在血管周围的淋巴结呈炎性反应,在血管内形成血栓等。

【临床表现】

北亚蜱媒斑点热主要临床表现如下:发热,并于发病第3~4d开始出现畏寒,体温升高至38~40℃,或更高,呈驰张热型,持续7~10d,而后渐退至正常,约经2~3d。特点为痤疮,皮疹和神经症状。也有肌痛和腰痛,病程中可见眼结膜充血、肝脾肿大以及轻度的肝功能障碍。有时亦可出现缓脉和低血压。偶可并发肺炎心肌炎、肾炎及脑膜炎等。

(三)钮扣热

钮扣热(fiever boutonneuse)亦称马赛热(marseille fever,exanthematic fever of marseille)及地中海斑点热(mediterranean exanthematous fever),本病是由康诺尔立克次体(Rickettsia comorii)引起的一种自然疫源性和经济疫源性共存的蜱媒传染病。因出现钮扣样的皮疹而得名。它是蜱媒斑点热组中分布相当广泛的一种轻症立克次体病,以被蜱叮咬部位出现原发病灶或焦痂,全身遍布皮疹为特征。

【病原学】

本病的病原体为康诺尔立克次(Rickettsia comorii),它在宿主细胞的胞质和胞核中寄生、增殖,以生长在胞质的较在胞核中的数量为多。一般呈杆状,其超微结构和染色与斑点热群其它立克次体相似。

【流行病学】

本病除有野外型自然疫源地外,还存在有家院型经济疫源地。两种疫源地的主要宿主动物和媒介蜱种不同,流行病学特点也不同。地中海沿海地区以及印度的部分地区以及东非和南非以家院型经济疫源地为主。家犬是家院型经济疫源地的主要贮存宿主动物,故是常见的传染源。一些蜱类能长期贮存立克次体并经蜱卵垂直传递,因而带毒蜱也是一种传染源。野生啮齿动物是野外型自然疫源地的主要贮存宿主动物,故为该型常见的传染源。

钮扣热是通过蜱媒传播,当蜱叮咬人体时,经皮肤伤口,将犬或啮齿动物或蜱自身贮存的康诺尔立克次体注入人体造成感染。家院型经济疫源地主要传播媒介为血红扇头蜱(Rhipicephalus sanguineus)。蜱类或研碎的蜱体内的立克次体经眼结膜或破损的皮肤而进入人体致感染是蜱传播的另一种感染途径。

【发病机制和病理】

在被蜱叮咬的部位可见肉芽肿样原发病灶。皮疹的主要病变为毛细血管及小动脉和小静脉的内皮细胞肿胀、增生及退变。发生血管栓塞,在血管栓塞周围有单核细胞和浆细胞浸润。

【临床表现】

起病急骤,恶寒战栗,体温突然升高到39.5℃~40℃,伴有全身衰弱,剧烈头痛和肌痛、关节痛,持续发热约10~14d,也有长达22d。初疮典型,伴有局部淋巴结肿胀疼痛,在病程第3~4d出现浅红色斑丘疹,后期皮疹变为出血性,心脏无特征性异常,有时心动过慢,脾肿大,血液无特殊变化。

(四)Q热

Q热(query fever)是由贝氏柯克斯体(Coxiella burneti)感染所致的一种人兽共患的自然疫源性传染病。早在1935~1937年间于澳大利亚发生一种不明热病例,当时称之为Q热。1937年Burnet与Freeman证实该病病原为立克次体。本病临床以发热、头痛为主,呈多样表现,全身器官受累的急性或慢性经过为特征。

【病原学】

Q热的病原体为贝氏柯克斯体隶属于柯克斯体属,立克次体族,立克次体科。我国惯称Q热立克次体。本病原形态呈短小球形或杆状的多形性,大小约为0.2~1.5μm,无鞭毛或荚膜。超微结构由外表层(微荚膜和细胞包膜)、外周层(含核糖体颗粒)及中心致密体所组成。柯克斯体对外界抗力很强。贝氏柯克斯体存在着类似细菌的S-R的相变异,叫Ⅰ相→Ⅱ相变异。从人、动物和蜱体内分离到贝氏柯克斯体是毒力较强的Ⅰ相株,Ⅱ相株对实验动物的毒力减弱。这种相变异是不可逆的。

【流行病学】

1. 传染源  Q热自然疫源地的宿主动物主要是野生哺乳动物。节肢动物蜱、螨作为Q热的重要宿主也是不可忽视的。迄今发现自然感染Q热的野生动物有90余种,鸟类70余种,蜱类70余种。经济疫源地的宿主动物,除常见的大牲畜牛、羊、骆驼外,狗、、猪等也有暂时宿主的作用,鸟类和家禽也可能参与Q热的传播活动。自然疫源地的宿主动物与经济疫源地的宿主动物,极可能生活在同一个牧区草场、山缘、草地,又由于经济疫源地宿主动物产品流通较远,造成了Q热分布广泛的因素。同时给疾控工作造成一定困难。

2. 传播途径  蜱为Q热的重要传播媒介,全世界分离到Q热病原的蜱类有70余种,这些蜱种分布在我国的有19种。其中我国在Q热调查工作中分离出贝氏柯克斯体的蜱种有铃头血蜱(Haemaphysalis campanulata)(四川)、亚洲璃眼蜱(Hyalomma asiaticum asiaticum)(新疆)、亚东璃眼蜱(H. asiaticum kozlovi)(内蒙古)、微小牛蜱(Boophilus microplus)(海南)和毒棘厉螨(Laelaps echidnininus)(福建)。

蜱的叮咬在保持和延续Q热疫源地上起到主要作用。除此以外,认为含大量病原体的蜱粪便、蜱的基节液及组织,污染了动物皮毛或人体、衣物后,再形成气溶胶,经呼吸道感染也是一个重要的方式,当然不能排除接触感染的途径。贝氏柯克斯体可通过呼吸道、消化道及皮肤粘膜等多种途径使易感人群患Q热。

3. 流行特征  Q热已至少分布于90余个国家,其在国内的分布也十分广泛。

Q热分布无明显季节性,全年均可发病,但牧民、牧工发病主要出现在家畜产仔期的春季。凡是接触过Q热病原体的人,几乎都受感染,有的发病,有的呈现隐性感染。

【发病机理和病理】

Q热病原体可经任一传播途径进入人体,但对侵入部位从不造成病变,而是很快进入血液循环中,造成全身立克次体血症。侵犯网状内皮系统及结缔组织细胞,并破坏细胞代谢,在细胞内增殖,出现细胞过度增生。在胞浆内形成含有立克次体的空泡,细胞破裂后向细胞间所释出的病原体又侵犯邻近的组织细胞、巨噬细胞、周细胞以形成病灶过程。血管外膜受累产生血管周围炎,使小血管通透性增强,伴随细胞浆流向炎性灶的有中性细胞。由于中性粒细胞无力完全吞噬并消化掉所有立克次体,残余部分集聚在组织中而流向血液循环,再次形成立克次体血症,死亡后被溶解的立克次体所释出毒素导致临床上出现全身中毒症状。随病变的发展,机体出现过敏症及自身免疫过程,继而导致病程慢性迁延化。

【临床表现】

急性病症:起病急骤,恶寒战栗,体温迅高达39~40℃,呈驰张热,持续5~14d后体温下降,有时发热与无热期可交替出现。恶心呕吐,剧烈头痛,腰肌和腓肠肌痛,眼眶、关节、胸部疼痛也时有发生。较少伴发肝炎、肺炎,个别有腹泻,或偶见皮疹。可并发脑炎、脑膜脑炎、心包炎、心肌炎、心内膜炎等。

慢性病症:持续或反复发热超过半年,多脏器特别是有心血管系统的合并症,主要为心内膜炎。

(五)土拉弗氏菌病

土拉弗氏菌病(tularemia)简称土拉菌病,是由土拉弗氏菌(Francisella tularensis)(简称土拉菌)引起的一种急性传染病。本病又称野热,是一种典型的自然疫源性疾病。

【病原学】

土拉菌属于弗氏菌属,称为土拉热弗郎西丝氏菌(Francisella tularensis)。本病原体为革兰染色阴性的球杆菌,(0.2~0.7)μm×0.2μm大小,且不形成芽胞,嗜氧。根据菌株对家兔的毒力和能否分解甘油而将全世界已知菌株区分为三个地理变种,其中以能分解甘油的美洲变种(Francisella tularensis nearctica)的毒力最强;大多都不分解甘油的欧亚变种(Fr.t. palaearctica)的毒力较弱;中亚变种(Fr.t. mediaasiatica)能分解甘油,但毒力弱。近年在我国新疆北部地区分离出的菌株属欧亚变种。

【流行病学】

目前已发现自然感染土拉菌病的哺乳动物有145种,其中节肢动物112种。人间土拉菌的主要传染源是野兔,至目前为止,我国发生的土拉菌病病人,几乎全部与病前接触野兔有关。经虫媒叮咬传播为其主要传播途径,吸血昆虫蜱、蚊、虻、蚤、虱、螨、臭虫等吸吮染疫动物血液后,再刺叮人时可将土拉菌传染给人。尤其蜱类,不仅是土拉菌的主要传播媒介,而且能长期保菌。它从幼虫到成虫整个变态过程中都在动物身上吸血,如幼虫在患病的啮齿动物身上吸血而染菌,从幼虫变为稚虫时,将病原体再带给某些小型哺乳动物,从稚虫变成成蜱再把病原体带给大型哺乳动物,所以这样的生态特点在整个吸血期间土拉菌都能在其体内大量繁殖。除此之外,经直接或间接接触传播、消化道传播及呼吸道传播等途径也可传播本病。人群普遍易感,发病率的高低,主要取决于受染机会的多寡。

【发病机制和病理】

土拉菌经由皮肤或粘膜侵入机体后,多数患者在局部引起原发的溃疡病灶。细菌首先顺淋巴管达到局部淋巴结,引起炎性反应,以致淋巴结肿大;一部分细菌被吞噬细胞消灭;其它细菌则侵入血循环,引起菌血症,细菌随血液循环散布至各器官,引致心、肝、肺、脾、肾等脏器出现一系列病理变化。

受侵害的局部皮肤形成溃疡,波及深部组织则发生干坏死。溃疡周围通常集聚有多形核白细胞及上皮样细胞,用荧光抗体染色法可在单核细胞、大吞噬细胞及多形核白细胞内检出细菌。与溃疡相联通的深部和浅部淋巴结多被侵犯而呈局灶性坏死和化脓,但不发生腺周炎。肺部病变可见肺吐的实质性损害与胸膜下坏死灶的融合,并可发生脓肿。肝、脾、肾上腺可能肿大。咽喉、食管、胃、结肠、回肠、阑尾、肾、肾上腺、心包、脑与脑膜以及骨髓等均可发生肉芽肿,偶可发生中心坏死或化脓。

【临床表现】

起病急骤,体温迅速升达39~40℃,全身乏力,畏寒、头痛、背痛、肌痛或痉挛。继而病情发展,出现谵妄、昏睡、烦躁不安等急性全身中毒症状,患者体温再次上升,高热持续14~21d,缓慢下降。细菌侵入部位的局部淋巴结首先有痛感。2d内皮肤上呈现原发病灶,多发生于手或手指。开始呈红丘疹,继而发生脓疱,破溃后形成中心性坏死,逐渐变成边缘较硬的溃疡。肿大的局部淋巴结亦可破溃,病程一般持续3~4周,恢复缓慢,约需2~3月或更长。本病常分6型:即溃疡腺型、腺型、眼腺型、咽腺型、胃肠型、伤寒型(全身型或胸膜肺型)。

(六)莱姆病

莱姆病(lyme disease)又称莱姆包柔体病(lyme borreliosis disease),是由伯格多弗疏螺旋体(Borrelis burgdorferi)感染引起的一种人畜共患自然疫源性蜱媒传染病,因首次在美国康涅狄格州的莱姆镇发现而得名。该菌贮存宿主为一些哺乳动物和鸟类,经几种硬蜱叮咬吸血时传染给人体,伯格多弗疏螺旋体随血液侵害人体多系统多脏器而呈现多种多样的临床表现,具有由急性至慢性经过的全身性疾病。其特征为初发性皮肤损害,呈慢性游走红斑(ECM),伴有“流感”和“脑炎”样症状,若误诊或未经治疗,继而出现心脏、神经损害和关节炎等。及时应用抗生素,可治愈或减轻,否则会发展到晚期,可侵害多脏器。对人群健康危害严重,已构成世界性的卫生问题。

【病原学】

1984年Johnson根据其基因和表型特征,认为该螺旋体是疏螺旋体属的一个新种,命名为伯格多弗疏螺旋体(Borrelia burgdorferi简称B.b),属原核生物,非光能原核生物界(Scotobacteria)、螺旋体纲(Spirochaetales)、螺旋体目(Spirochaetaleslxt)、螺旋体科(Spirochaetaceae)、疏螺旋体属(Borrelia)、伯格多弗疏螺旋体(Borrelia burgdorferi);组成:表层、外膜、鞭毛和原生质柱四大部分;形态:B.b有3~10个以至更多疏螺旋,两端渐细的狭长型菌,直径0.2~0.4μm,长度5~30μm,螺距2.1~2.4μm,每端鞭毛7~15根;染色:姬姆萨染色着色良好,革兰氏染色阴性。该菌生长缓慢,分裂周期为8~20h,可由BSK培养基培养,适宜生长温度为33度,其总名称为Borrelia burgdorferi sensu lato,下可分为10个基因型或基因组,具有致病性的有三个基因种,即Borrelia burgdorferi sensu stricto, Borrelia garinii和Borrelia afzelii。

【流行病学】

莱姆病的传染源是带有B.b的典型或非典型的莱姆病患者和动物。活的B.b可持续存在于莱姆病患者或动物的整个病程。尤其患者或动物的早期血中含有B.b,只有在此B.b血症期的患者或动物被媒介蜱等吸血昆虫叮咬吸血后才有传播意义。本病的轻型、非典型、甚至隐性感染者也可成为传染源。这种人数大、分布广,其传染源的意义亦甚重要。B.b贮存宿主的范围很广,媒介蜱的大多数寄主可作为莱姆病螺旋体的贮存宿主,涉及大、中、小型野生哺乳动物、鸟类、爬行动物、家畜及蜱类。

蜱叮咬传播为莱姆病主要传播途径,人和易感动物均可被携带螺旋体的蜱类等吸血昆虫叮咬而引起感染乃至发病。已有研究显示,不同地区莱姆病的传播媒介蜱亦有不同。我国东北地区乃至大部分地区莱姆病的传播媒介为全沟硬蜱(I. persulcats ),嗜群血蜱(H. concinna)充当次要媒介;华北黄淮平原和西北黄土高原地区主要传播媒介为草原革蜱(D. nuttalli)和长角血蜱(H. longicornis),森林革蜱(D. silvarum)和日本血蜱(H. japonica)可能充当次要媒介;甘肃、新疆和内蒙西部地区主要传播媒介为全沟硬蜱。此外,莱姆病可能还有经粪便传播、垂直传播、经输液及其它吸血昆虫叮咬等传播途径。人对莱姆病螺旋体普遍易感。

莱姆病主要是蜱媒传染病,哺乳动物为主要保菌宿主,各类野生小型啮齿动物是幼、若(稚)蜱经常而恒定的血源,在维持自然疫源地起到重要作用;鸟类在扩展和远距离传播该病上扮演着重要角色,各种家畜和狗与人接触密切,在保持螺旋体与人的密切联系上起到重要作用。但人体被感染和人间流行只在进入该地区后,因生活或工作或旅游中接触所致。所以,莱姆病的病原体并不依赖人类,它能在自然界(森林、草原、半荒漠)里生存繁殖,仅是在一定条件下才传给人或家畜。莱姆病系一种呈全球性分布的疾病,迄今在世界五大洲(欧、亚、美、大洋、非洲)30多个国家曾报告有莱姆病的发生与流行,据估计世界每年感染或发病在30万人左右。我国从1986年在黑龙江省海林县林区首次证实莱姆病以来,迄今已有26个省(市、自治区)的人群中报告有此病分布和存在。其流行季节与蜱的活动基本一致。据国外文献记载,大部分病例发生在6-8月,约占病例总数78%,而冬季和早春发病较低。

【发病机制】

莱姆病是由B.b所引起的多系统、多脏器的慢性炎症疾病。均要以临床症状与体征表现出来。但对其发病机理尚不清楚。目前有四种认识,多半涉及到免疫系统和菌株变异等方面,均具有病理、生理与临床意义。

第一,认为是免疫异常所致。当B.b侵入人体,其病菌的抗原与人的抗体和补体组成免疫复合物。该复合物能吸引中性白细胞(吞噬性白细胞),后者释放出各种能够对抗抗原-抗体复合物的酶,如胶原酶蛋白酶等。这些酶也能侵蚀骨骼医学全.在线和软骨组织,引起类似关节炎的各种症状。所以,临床表现上常以莱姆病关节型多见。

第二,认为与白细胞介素(IL-1)有关。除吞噬细胞分泌的酶能增强B.b致病性能外,还有一种免疫系统的IL-1。该IL-1是一种分子量为17KDa,主要是由吞噬性白细胞一巨噬细胞合成的,是机体免疫反应中的一种调节因子,调节诸如机体的发热程度,骨髓中吞噬细胞的释放和成纤维细胞(结缔组织细胞)的增殖等,以协调机体对病菌感染和创伤的反应。B.b系革兰氏阴性菌,其细胞外膜中的脂多糖(LPS)恰是刺激IL-1释放的最好刺激剂。由于B.b的脂多糖激发机体IL-1的释放而引起人体产生皮肤、关节等定位和系统的反应。所以,莱姆病常表现多脏器、多系统的损害。

第三,认为在整个病程中均有存活的B.b。在莱姆病各期受侵害的组织找到或培养出B.b,各个病期对于抗生素治疗都有效。从患者外周血液、脑脊液和关节液的淋巴细胞对于B.b抗原通常是增殖反应。IgM和IgG抗体反应即使在本病晚期可以延伸到包括新的螺旋体抗原,表明与新抗原接触时间很长。由于存在B.b使组织受损害,而炎症介体是由B.b所引起。尽管宿主有活跃的免疫反应,但B.b仍能持续存活,其中的机制尚不清楚。

第四,认为与B.b存在不同株有关。美国与欧洲的菌株不同。因而在致病性上有差异,临床表现亦不同。

【临床表现】

莱姆病临床上可分为早、中、晚三期,各期表现分别为:①早期主要表现为慢性游走性红斑,常伴有发热、头痛、畏寒、乏力,轻度颈项强直,可有咽炎、关节痛、肌痛、腹痛、恶心、呕吐等症状。周身和局部淋巴结肿大也颇常见。偶有脾肿大、肝炎、结膜炎等。②中期常见于发病数周至数月以后,出现神经系统和心脏明显损害性症状。③晚期主要表现为急性关节炎,通常多侵犯大关节,特别是膝关节易受损害。可出现与类风湿性关节炎相似的症状。

(七)蜱传回归热

蜱传回归热(tick borne relapsing fever)是存在于荒漠、半荒漠地带,是由疏螺旋体引起的一种人兽共患蜱媒传染病。1857年英国旅行家Livington在非洲最早发现此种疏螺旋体病。1873年Obermier从患者血液查出疏螺旋体,1887年Murroy确认牡巴它钝缘蜱是本病的传播媒介。1954年,我国新疆发现首例回归热病人。北疆地区存在本病自然疫源地。该病临床上以多次反复发热为特征。

【病原学】

蜱传回归热病原体是螺旋体科疏螺旋体属中的约20种螺旋体。病原体外形呈一柔弱螺旋丝状,大多数种类全细胞均匀一致,两端尖,色略淡,一般长约8~50μm,宽约0.25~0.4μm,呈半圆形体,具有4~12个螺旋。沿体轴还有宽达0.1μm的波状膜。在蜱体内多变得比较粗短。除上述典型特征外,还常见半卷曲状或全卷曲缠绕成团者。在35℃条件下可在液体培养基生长。对头孢菌素类抗生素敏感。常因地区不同而分布不同的螺旋体种类和特异蜱种,它们之间鉴别只能采用病原体与相应媒介蜱类间的生物生态学相关加以区分。

【流行病学】

蜱传回归热螺旋体的宿主动物有食虫目、啮齿目、翼手目以及食肉目爬虫和两栖类。媒介兼贮存宿主为约120种软蜱中的20余种钝缘蜱,如亚洲的乳突钝缘蜱、非洲的牡巴它钝缘蜱、北美的突利卡钝缘蜱及美洲林区的赫姆斯钝缘蜱。媒介蜱类可世代经卵传递螺旋体长达75~100年之久。感染有螺旋体的钝缘蜱个体可终生带螺旋体长达20~25年而无特殊生物学性状的改变。在我国新疆的南疆灰仓鼠、大耳猬、小家鼠及家兔为保菌宿主。绵羊是南疆农村蜱的主要供血宿主,狗、羊、、狼、蝙蝠、印度土鼠和子午沙鼠等数量亦较多,均为可疑储存宿主。在北疆曾从大耳猬、大沙土鼠、红尾沙鼠、柽柳沙鼠等洞中采集到感染性的特突钝缘蜱。黄鼠、田鼠、鼬等为北疆疫区的可疑储存宿主。乳突钝缘蜱可长期携带病原体,蜱个体间时常发生叮食现象,可导致疏螺旋体在蜱间水平传播,乳突钝缘蜱能经卵传递波斯疏螺旋体,可导致螺旋体在蜱间的垂直传播,故蜱也是螺旋体的储存宿主。

目前世界范围内报道的蜱传回归热传播媒介均为软蜱科钝缘蜱属,其中我国仅从乳突钝缘蜱、特突钝缘蜱中分离到疏螺旋体。乳突钝缘蜱侵袭人的能力强,经卵传递的感染率也较高,是本病的主要传播媒介。通过媒介蜱直接叮咬传播为其主要传播途径,蜱吸血时螺旋体随血液进入人体血淋巴并扩散到各脏器内繁殖,蜱感染后3~10d能在唾液腺、基节腺、卵巢和体液内查见螺旋体。当染毒蜱叮咬人、动物或互相叮咬时,螺旋体随唾液进入创口,传播本病。偶有因接触基腺液或被压碎蜱体的液体,经破损皮肤受染。

人群对蜱传回归热普遍易感。因无先天免疫,进入自然疫源地的人群尤为易感。本病分布比较广泛,除澳洲外,散布于亚、非、欧、美洲的热带、亚热带与部分温带地区,多发生于4~8月,并有两个高发期,4月和6~7月间,这与当地气温、媒介生态习性及人群活动等因素有关,前一个高峰是出蛰后的越冬蜱吸血引起,后一个高峰则和当年孵化的蜱传播有关。冬季气温低于6~11℃,蜱蛰伏不吸血,病例很少,但室内温度在14℃以上时,蜱仍可吸血,所以冬季仍可见个别病例。

【发病机制和病理】

螺旋体侵入人体后随血行循环散布到各器官进行增殖而引起高热并反复发作。在体内抗体作用下部分螺旋体被凝集和溶解,留下的抵抗力强的螺旋体继续增殖,然后再引起新的高热发作。螺旋体引起内脏器官的变化及其变化过程,在呼吸器官可发生支气管炎、支气管周围炎、肺炎及肺气肿等;脑室和大脑组织发生血管丛内皮变性及出血性病灶,由于出现大量螺旋体与血小板凝集成块所致脑毛细血管血栓及软脑膜血管栓塞;内脏器官明显伴有心、肝、肾的蛋白与脂肪营养不良及肾上腺皮质细胞变性。

【临床表现】

潜伏期5~20d,通常为11~12d。患者在第一次无热期可见皮肤瘀斑或发疹,有时出现前驱症状,但以突发高热多见,体温上升至39~40℃,伴有恶寒、战栗、脉速。头痛剧烈,小腿肌痛,可出现呕吐,个别可有谵语及意识障碍。若突然降热而伴发低血压、虚脱、心衰时,则可致死。

(八)蜱瘫

蜱瘫是以硬蜱类为主的特有蜱种叮咬而引起人和一些动物的上行性肌萎缩性瘫痪或麻痹的毒素类中毒症。蜱瘫通常与人开始被蜱叮咬同步发生,本症所固有的原发症始于下肢。首先表现于腿的软弱无力,随蜱咬时间的延续,向上侵犯发生麻痹或瘫痪。

蜱瘫并非某一传染性或寄生性病原体所致,而是由某些蜱种中的少数个体所含有的特异毒素引起。只有当蜱吸血时,毒素进入到蜱的涎腺中,随血液进入人体造成肌肉萎缩性瘫痪或神经麻痹的毒素类中毒症状。毒素主要侵犯运动神经,其作用是造成运动性纤维的传导障碍。

蜱瘫分布于适宜相关蜱种孳生和栖息的景观与生境,并有条件维持种群密度的地区。其季节消长与蜱类活动相符合。多发生于儿童,尤以女孩为多。

麻痹与致瘫的机理是抑制肌神经接头处乙酰胆碱的释放功能引起上行性急性肌萎缩与麻痹,严重者终生延髓受累,导致衰竭或呼吸肌麻痹而死亡。

临床上最初表现为下肢软弱乏力、腱反射减弱乃至消失,并足闭目直立困难,即出现Romberg’s征。渐出现上行性运动失调,步态蹒跚,以致不能挪动下肢,迈步困难,直到完全丧失活动能力。最终因延髓受累,心脏和呼吸麻痹导致衰竭而死。

二、蜱媒疾病的诊断

蜱媒疾病的诊断主要依据以下几个方面:①流行病学特点,如患者是否来自疫区,有无蜱的叮咬史,以及患者有可能接触本病病原的既往史;②临床特点和典型病历的过程和各病期特异的临床表现;③从患者体内培养出病原等三个方面可以确诊,但实际工作中病原培养成功率很低,一些患者对蜱叮咬史或接触原体的既往接触史并不清楚,临床表现又错综复杂,早期实验室检查并非特异。因而,对患者应仔细检查,认真鉴别。

对蜱媒疾病的诊断,目前尚无统一标准。一般根据流行病学资料,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结果进行诊断,但确诊病例应具备下列条件之一。

(1)从人体皮肤、血液、脏器和组织中培养出病原,血清抗体阳性;

(2)具备典型的临床表现,血清抗体阳性;

(3)无典型的临床表现,而有蜱的叮咬史,至少有一个脏器受损,血清抗体阳性;

(4)来自已知蜱媒疾病的流行区,至少有一个脏器受损,血清抗体阳性;

(5)来自非蜱媒疾病的流行区,有蜱的叮咬史,至少有二个脏器受损,血清抗体阳性。

三、蜱媒疾病的治疗

蜱媒疾病治疗,目前尚无特异的有效疗法,做好一般对症处理与支持疗法尤为重要。任何临床型患者一律收容住院进行治疗。发热期患者严格执行卧床规定,确保患者绝对安静和充分的休息。

1. 一般处理  ①仔细检查,彻底清除患者体表上正在叮咬附着的蜱,②隔离病人:尽量减少搬动,病人需要卧于清洁安静、空气流通的病室;③重症病人的处理:加强护理,防止褥疮,预防并发症,用抗菌素防止感染。④调配好治疗期间的营养饮食。给富含高蛋白的,可提供足够热量的流质膳食。适当补充液体以维持热量消耗及保持水、电解质平衡。对持续高热患者可采用物理降温或酌用解热剂。

2. 对症疗法  依据病种和临床表现,除用治本疗法外,酌情给予对症处理。

3. 特异疗法  依据感染的病原类型有针对性的给予特异治疗。

4. 免疫疗法  对重症患者,必要时给予免疫疗法。

5. 后遗症治疗  对有后遗症者,酌情给予体育治疗和理疗,如采取针灸、按摩、推拿以及有助恢复运动功能的其他锻炼和理疗措施。给予必要的心健康指导,促进康复并为之增强信心。

第七节  蜱类控制

一、综合治理策略

(一)综合治理是以生态系统作为管理单位,并注重合理调整系统内部各组成部分的相互关系,而不仅是蜱类本身。

(二)蜱类综合治理的策略允许蜱类在受害允许的密度水平以下继续存在。

(三)蜱类的综合治理强调以预防为主,重视发挥生态系统中与蜱类种群数量变化有关的那些自然因素的控制作用。蜱类的生活史中有许多薄弱环节,同时受着环境自然因素的制约,重点打击“薄弱环节”,充分利用和扩大自然控制因素作用的防制对策。

(四)蜱类综合治理策略强调整体效益,尽可能协调地综合各种安全、有效、经济、简便的治理措施。任何一种治理措施或方法都有它的优缺点、专一性或局限性。要因时、因地、因种制宜,并化繁为简,力求安全、有效、经济、简便,以期最大限度地发挥措施协调的功能和取得最大的社会、经济与生态效益。

二、一般措施

(一)科普宣传

有关四害综合治理的概念已逐步深入人心,同时也预示着大面积蜱害综合治理的实施范例已指日可待。为加速进程,提出以下建议。

1.强化各级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组织、协调、宣传与监督控制蜱害的功能,进一步提高干部、群众对蜱害综合治理重要性、必要性和可行性的认识,并在国家重点林区和农牧区创建蜱害综合治理的示范区,以期全面推动和指导我国的灭蜱活动。

2.进一步加强蜱害种类、数量、分布等种群、亚群落生态学和物候学等长期定位监测的调查研究,加强联合攻关的组织与协调。

3.把蜱害综合治理纳入各级政府经济建设规划,并制定相应的法规,以保障综合治理的顺利实施。

4.有关部门通过电视台,广播、报纸、板报和杂志进行教育、宣传,亦可办短训班,提高广大临床医务工作人员、卫生防疫人员和广大科技人员的认识及综合治理的水平。

(二)调查研究

搞好调查研究,了解并掌握关于蜱类的情况,是制定切实可行、有效的防制措施必不可少的前提。首先要了解所在地区或地点的地理景观、自然环境和气象气候条件等情况。还需要掌握关于当地可能成为蜱类宿主的动物种群以及分布和活动情况,有无被蜱叮咬、家畜中有无蜱类寄生和与疾病的关系,以及地区群众从业特点、活动方式的季节特征、居民生活习惯等。

(三)个人防护

1.当穿过有蜱类栖息的狭窄有限地段时,宜疾步快行,迅速通过,切勿东张西望,徐缓挪步,尽量缩短蜱类与人体接触时间并切断接触机会。

2.进入无蜱或少蜱地段后,应在原地检查一下外、内衣有无蜱类附着;外露部位有无蜱类爬动或侵寄,如发现有蜱,当即取下药物杀灭。

3.确需在蜱类栖息生境休息时,选避开鼠穴和见不到蜱类在活动的安全地点并保持戒备状态,警防蜱类叮咬。

4.较长时间在蜱类栖息生境停留或从事野外作业时,可着用“五紧防护服”,或防疫服代替。

5.在作业场地或疫区必须休息时,避开有蜱类活动的微小生境。脱下的衣帽最好挂在大树较高枝杈上,或用腰带捆绑好,吊挂在绳索或铁丝上。

6.工间休息或收工时,要互相检查身体和衣服上有无蜱类爬上,要仔细察看衣服缝、皱褶处、口袋兜、翻领及围在颈部的毛巾等。脱去内衣或掀开内衣认真检查蜱类常多侵寄的部位,如头发、两耳、颈项、腋下、毛多及易汗湿的多皱褶部位,方便时,也要检查腹股沟、腰背下区和腿部。在多蜱生境活动过程中,应1h检查一次,午休、晚上就寝之前都养成检蜱习惯。

(四)集体防护

1.宿营地或居住周围环境清理。可在住区以外10~20m范围除草,定期清扫落叶和腐质物,破坏蜱类的栖殖场所。

2.家畜圈舍、牛栏、马厩、鸡舍均应离开住房10~20m,,修砌在另外地方,禁忌人与家畜、家禽同在一个院子生活。尤其家犬不能进入人的住室,切忌与人同住一室。

3.刚刚砍来的柴草应放在户外指定地点凉晒一段时间,不可直接堆放厨房内,以免随薪柴草将蜱带进房间。

4.从防护角度进行防鼠和灭鼠。如在房舍或宿营帐蓬周围挖掘防鼠沟、堵塞鼠洞或开展捕鼠及药物灭鼠等项工作。

(五)药物防制

1.室内表面药物喷洒处理

(1)处理的目标有地板、地面、墙壁微低洼处、门窗框、墙缝、裂隙以及其它表面可处理的日常用具等。

(2)适合的药物和应用剂量:5%滴滴涕、西维因、3%氯丹、倍硫磷、2%马拉硫磷、皮蝇磷、1%二溴磷、OMS-33、0.5%林丹、狄氏剂、二溱农。通常剂型为油剂、水乳剂以及粉剂等。

2.户外区域药物喷洒处理

(1)处理人、畜经常与其接触的蜱类栖息活动场所,如家屋房舍周围、宿营地帐蓬附近、林中作业区段、旅游地风景区、路旁、小径、兽迹等。

(2)适合的药物和应用剂量:适于地面和航空喷洒的有滴滴涕、毒杀芬、西维因、氯丹、杀虫畏、OMS-33、乐果、二溴磷、倍硫磷等,它们用于每公顷的剂量均为2.24kg。用于每公顷的林丹剂量为560g,狄氏剂为1.12~2.24kg。通常使用的剂型为悬液、乳剂或粉剂。

3.对家栖动物及厩舍的喷洒处理

(1)对家畜体表进行直接喷洒时,配制悬液、水乳剂等,液体比粉剂更易于透过畜毛,使用也方便;对畜舍处理,剂型并不很重要;用于药浴者,最好使用水剂或水乳剂。

(2)适合对畜体和畜舍喷洒处理的药物浓度:粉剂为1%林丹、敌百虫,3%滴滴涕、蝇毒磷,0.25%氯丹,0.03%林丹,0.5%马拉硫磷,0.05%鱼藤酮等。用于药浴的浓度为0.1%敌敌畏,0.2%二溴磷,0.15%敌杀磷,1%西维因或皮蝇磷。

4.软蜱及栖殖场所的药物处理

(1)软蜱中家栖种类是主要的处理对象,通过改进房屋建筑结构,改善环境卫生条件以及加强一般卫生措施等,对减少或防制家栖蜱类有重要作用。

(2)处理的重点场所是适于蜱类隐蔽的场所,如窑洞、地窑、巢窝、墙壁接天花板处等等。

(3)喷洒林丹(或六六六)悬液、敌敌畏、马拉硫磷。

5.使用驱避剂

(1)使用驱避剂是加强个体防护的措施之一,在一些不适于喷洒处理或药物处理环境无效的情况下,也可采用驱避措施。

(2)当今广泛使用的驱避剂有避蚊胺、避蚊酮、驱蚊灵、驱蚊酯、驱蚊醇等,对蜱类驱避效果显著者为避蚊胺和避蚊酮。

(3)剂型和用法:软膏或乳剂适于直接涂擦皮肤外露部位;固体蜡块适合涂在衣服的领口、袖口、裤脚开口等蜱类容易由此爬向皮肤的部位;水剂、乳剂适于直接涂擦衣服上或用来浸泡服装和驱虫网,待干燥后着用。有时也可选用对人体安全的低浓度化学药物,配制成水剂直接喷洒处理外用衣裤或鞋袜。

6.蜱类的抗药性

(1)在某一地区,对一定蜱种持续反复使用同类化学合成药物,经过一些时间之后,原先对某种蜱类具有防制效果的药物,由于蜱类对该药物耐受能力的提高,丧失防制作用。

(2)面对蜱类的抗药性问题,可能采取的对策是,在掌握蜱类及该地区应用化学合成药物防制动态的基础上,建立监测抗药性的科学系统和机构。随时根据测定数值,判定是否出现了抗药性。一是采取防止形成抗药性的措施适时地更换应用的药物。二是一旦发觉其抗药性,即刻采取抵消抗药性的措施。加强蜱类综合治理总体系中的其它防制措施。

(六)生物防治

1.捕食性天敌:在自然界中有一些动物能捕食蜱类。如禽类和蜥蜴等。

2.寄生蜂:如胡氏小猎蜂(Hunterellus hookeri)、塞拉小猎蜂(H. thellerae)、多毛嗜蜱蜂(Ixodiphagus hirtus)、德州嗜蜱蜂(I. texanus)和麦索嗜蜱蜂(I. mysorensis)。它们将卵产在蜱体内(多为幼蜱)、待发育或成虫后,才从蜱体内飞出。若蜱体内可寄生1至多个卵,寄生后不久,蜱即死亡。

3.病原真菌:真菌是蜱类的主要病原体,根据其分布广、寄生范围宽、能穿过角质层进入寄主体内等特点杀灭蜱类。

4.寄生线虫:线虫进入寄主体内后,将共生菌释放到寄主血腔中而杀死蜱。昆虫病原线虫具有寄主范围广,易大量繁殖,对环境安全等优点。

5.植物驱蜱:一些植物能有效地杀死幼蜱,如糖蜜草(Melines minutiflow)和热带豆(Stylosanthes hamata)、S. scabra能捕杀微小牛蜱的幼虫。

利用自然界的天敌防治蜱类是一种有效、简便、对环境安全的途径,或许这些天敌在控制蜱类自然种群中已发挥着重要作用。

(七)遗传防治

1.辐射不育:利用60Co照射雌蜱使之完全绝育的剂量因种类不同而异,如微小牛蜱和血红扇头蜱为10戈。

2.化学不育剂:蜱类的化学不育剂有三胺硫磷(磷涕巴thiotepa)、唑磷嗪(apholate)、甲基涕巴(metepa)和六甲磷(hempa)。

(八)其它防制措施

1.家栖和野生宿主的管制和防制

2.改善畜牧环境和管理

3.改变自然环境,破坏蜱类栖殖生境

4.建立健全法规制度:制定有关野生或家栖鸟兽输入、出口的防疫检查蜱法规或条例;在边境地区加强对动物越境的控制和管制措施,防止游窜动物对蜱类的扩散。

 

第八节  常用蜱类研究技术

一、采集和密度调查

1.拖旗法: 本方法适用于林中大片连在一起的草地、河谷漫滩、山坡平坦处或低矮不长荆棘的草地。首先要用结实的普通白布(质地最好是棉布或法兰绒),作成90cm×60cm的一面旗子,布旗一边固定在一根100~120cm的木竿或竹竿上,竿的两端栓上尼龙绳。采集时将旗子平铺地面,拖拉绳子前进。每步行10~20步即可停下检视有无蜱类。在植被高度过膝、枝杈横生、树木交错的地方,可改为挥动旗子的方法侦察蜱类。当发现有蜱时,立即放入小瓶内并塞紧瓶盖以供鉴定、检测和统计。如需调查密度,可在选择的样地均匀的拖或挥旗,以每人每小时或每人每100米所捕获蜱数进行统计,一般的讲,每一样地不低于30分钟或不少于500米。

2.宿主体表检拾蜱类:本方法实用于拖旗或挥旗方法难以凑效的地点或特定调查目的。方法:

①  是调查样地周围家禽、家畜等动物,着重查看耳朵、眼睛周围、口鼻周围、脖子、腋窝、胸脯、乳房、大腿根、阴囊、肛周、会阴、尾根等部位。

②  可专一到野生动物专兽摊位,检查新近捕获的野生动物或新剥兽皮上所携带的蜱类。

③  野生小型哺乳动物或两栖类也是发现蜱类的主要途径。检查野生小型哺乳动物或两栖类毛根部、口鼻部、耳朵、眼睛、耳壳、足趾等部位及周围有无蜱类。

④  ④猎获鸟类或鸟巢,检视鸟类一般从眼圈开始,沿喙角、颈部逆着鸟的羽毛,边翻拨边查看。腹部和腿根也要检查。密度调查时,以每种动物的染蜱指数和动物密度做综合分析。

3.动物栖息地检查:不仅要从动物体表检拾蜱类,还要检查蜱类喜欢栖息的畜舍、圈栏、狗房、鸡窝、野生动物洞穴、鸟巢。

另外,特意放出侦犬或其他驯养动物也可发现蜱类。

在蜱类采集和密度调查时必须作好个人防护,外露体表,可涂抹驱避剂。勿将蜱带出疫区。

二、标本保存和饲养

1.死蜱标本的保存技术  常用的方法是浸泡法,如酒精浸泡等。将捕获的蜱类用70~80℃的热水杀死,取出后稍干泡在65~75%酒精中长期保存。酒精容量要比标本多4~5倍,使蜱类标本能固定在展肢状态。注意要标明标本来源、生境、宿主、时间和采集者等信息。

2.活蜱标本的保存技术  常采用的蜱盒和试管保存方法,可将洗净消毒容器,放入消毒处理的细沙上面覆盖棉花,再覆盖滤纸片。然后放入反复摺皱的滤纸条(事先蘸有防霉剂如新霉素氯霉素等),接入活蜱可使蜱上下活动。容器口用棉塞或绢纱封闭。注意保持容器内的湿度在85~95%、温度在15-22℃之间为宜。

3.蜱类的饲血技术  常用的饲血技术是让蜱类叮咬宿主动物,常用的饲血动物包括家兔、豚鼠、大小白鼠、家畜、禽类。饲血的技术关键在防止动物的干扰和蜱类逃逸。容器开口端黏附固定在饲血动物血管丰富且剃剪去毛的部位等,从容器的另一开口端放入蜱类,饲血完成后,打开容器,取出吸血蜱置于另一容器中,在湿度85~95%、温度25℃、光照12:12条件下养殖。可采用不同浓度的盐溶液来控制湿度,如饱和碳酸钠溶液(RH65%)、饱和氯化钠(RH75%)、25%的氢氧化钾(RH80%)等等。

三、解剖与细胞培养

1.解剖

躯体固定,取一滴加热融化的速干胶(凉热适宜)滴在洁净的玻片上。将蜱背面向上,头向前,平放在胶滴中间,1分钟左右即粘固。从肩突开始,沿体侧沟用手术刀做一个切环,直至对侧肩突,再在假头和背板上缘做一横切去除背板。从切开的背板左上侧用解剖针小心地由上往下紧帖背板,剥离粘在其上的支气管束和结缔组织,将玻片放在盛有盖住蜱标本的生理盐水的平皿内,避免内脏因干枯而破裂。右手边剥离左手边向下拉,直到取尽为止。最后是取出消化器官等。用镊子夹住中肠前部,用解剖针在食管部位将肠管切断,再慢慢由上向下将剥离的消化器官取出,包括马氏管、直肠囊、唾液腺、卵巢、睾丸等一起取下,分别放于胚胎皿中,依工作需要进行固定、组织切片或细胞培养。

2.细胞培养

详见第九章。

四、超微技术

主要指电子显微观察技术,包括透射电子显微镜和扫描电子显微镜。

相关文章
 临床检验基础授课教案:实验四  WBC计数
 解剖学(专科)授课录像:第一课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演示动画(英文版):Ch
 授课教案:第八讲 视网膜病
 流行病学作业习题
 外科学外科学病例讨论:骨科病例
   触屏版       电脑版       全站搜索       网站导航   
版权所有:医学全在线(m.med126.com)
网站首页
频道导航
医学论坛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