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中药药性理论的现代研究
【目的要求】
1、掌握中药的基本作用;
2、熟悉中药药理作用与功效关系及作用特点;了解中药药性的现代知识。
【教学方法与时数】课堂讲授;3学时
中药药性理论是祖国医药学理论体系中重要组成部分,它是几千年临床用药经验的结晶,是传统医学对中药作用性质和功能的高度概括,是中医治病的用药规律。研究中药药性的现代科学内涵,将有助于揭示前人用药的现代科学规律,有利于进一步提高临床用药水平,还可更加丰富和完善药性理论。中药药性常指四气、五味、升降浮沉、归经、有毒无毒等,其核心为“四气五味”。
(一) 四性的现代研究
1、中医传统认识
①概念 又称四性(four properties),即寒、热、温、凉四种不同药性。四气中、温一热(大温)、寒—凉(微寒)药性相同而程度不同,故四气也可看作寒(凉)、热(温)二性。
另:平性—药性平和,偏温偏凉之性不很明显,实际上平性药也有偏于温或凉的药物,称为微温或微寒,基本上属四气之内,习惯上仍称四气而不称五气。
②由来 根据药物作用于机体之后所产生的不同反应来概括的:凡能减轻或治疗热证的药物,属于寒性或凉性;减轻或治疗寒证的药物,属于温性或热性,即所谓“热者寒之,寒者热之”,这也是中医辩证用药的重要原则。
古代医家根据药物作用于人体所发生的不同反应与临床获得的不同疗效,认为中药有四种药性——“寒、热、温、凉”。主要是针对证的寒、热而提出的。
寒证:形寒肢冷,面色苍白,恶寒喜热,口淡不渴,喜静,小便清长,大便稀溏,咯痰稀薄,腹痛喜温,关节疼痛,舌淡苔白,脉迟。
热证:面红目赤,畏热喜凉,身热,口渴喜冷饮,烦躁谵妄,小便短赤,大便秘结,痰黄而粘稠,腹痛拒按,舌红苔黄,脉数。
认为:凡能治疗热证的药物,便认为属寒性或凉性(清热解毒、凉血、滋阴、泻火功能的药物)
凡能治疗寒证的药物,便认为属热性或温性药(祛寒、温里、助阳、补气等功能的中药)
从现代医学角度怎样认识“四气”,我们认为“四气”乃中药作用于机体后所产生的反应。
2、现代认识——即中药的药理效应:是中药作用的结果,是机体反应的表现。实际上是机体器官原有功能水平的改变。
是药物作用最基本表现形式:兴奋:机体功能水平提高(温、热药)
抑制:机体功能水平降低(寒、凉药)
寒、热、温、凉可分为——兴奋、抑制。
例如:
(1)寒、热药性对中枢神经系统功能的影响
寒凉药多具有镇静、抗惊厥等中枢抑制作用:如平肝息风药(钩藤、羚羊角),芳香开窍药(牛黄、冰片)。
(2)对交感—肾上腺髓质系统的影响(植物神经系统)
在临床研究工作中,对寒证和热证患者进行观察分析时,根据唾液分泌量、心率、体温、血压和呼吸频率等项指标,综合衡量病人的植物神经机能状态。发现:
热证患者大多有交感—肾上腺髓质系统功能偏亢的表现。
寒证患者多表现为交感—肾上腺髓质系统功能偏低的表现。
热性药(附子、肉桂、干姜等)可使交感—肾上腺髓质系统活动增强。
寒性药(知母、石膏、黄柏等)可使交感—肾上腺髓质系统活动降低。
温热药:有拟肾上腺素作用。
(3)对能量代谢的影响
根据寒象、热象的表现,推测可能与能量代谢,体内产热量过多或不足有关。
如:温热药鹿茸能提高大鼠脑、肝、肾组织的耗氧量,促进糖代谢。而寒凉药生石膏、龙胆草、知母、黄柏所组成的复方则明显降低大鼠耗氧量。表明两类药性对机体能量代谢有一定的影响。
(4)对内分泌系统的影响
寒凉、温热药对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皮质、性腺、甲状腺功能均有一定的影响。据现有资料,多数补阳药和补气药属温热药性,可使血清17—羟皮质类固醇和性激素含量增加。
(5)寒凉药有抗感染及抗癌作用。
(6)物质基础方面表现:
寒凉、温热药性是其所含有效成分作用于机体的客观反应,但哪些成分起寒凉作用,哪些成分起温热作用或由药物刺激某器官产生新的物质的作用,尚须深入研究。
①药物本身的作用;
A温热药如附子、乌头、细辛、丁香、吴茱萸、高良姜、花椒等均含有有效成分去甲乌药碱,化学结构与环儿茶酚胺结构相似,并证明为β受体激动剂,具有加强心肌收缩力,增加心率,扩张血管等一些相似的药理作用,有人主张该成分是多种温热药性的物质基础,对β受体的兴奋是其共同的作用方式。
B药性寒热可能与其所含微量元素有关。
a有明显壮阳作用的湿热药:Fe、Mn、Co的含量都显著高于寒凉药。
b有人认为,含Zn高的中药为寒性,如羚羊角、牛黄。
c无机盐类中药,结晶水的存在,是此类中药产生寒凉性的重要因素。
②中枢物质的作用:药物进入体内后除直接作用于各器官、系统呈现一系列兴奋或抑制现象外,也可能通过血脑屏障进入中枢而起作用。
寒凉药:促进中枢产生某种新的物质或促使原有的某种抑制药含量减少。
温热药:促进中枢产生某种新的物质或促使原有的某种抑制药含量升高。
注意点:
1)现代研究的现象不可和寒证、热证完全等同起来看待。
2)不能绝对化地认为:寒证用热药、热证用寒药,中医强调辩证诊治,如生姜黄苓黄连汤。
(二)、五味的药理
1、概念 五味(five tastesof drug)就是辛、甘、酸、苦、咸五种味道。
2、现代研究认为:味的含义有两种
1)味觉所感到的真实滋味—不同成分有不同味道
药物的味与其所含成分有关,含有不同成分就有不同的味,这种味可由人的味觉辨别出来,这仅是“味”的一个方面。
A、辛味药 多含挥发油 肉桂含桂皮油
B、酸味药 有机酸乌梅多量枸橼酸
C、甘味药 糖、苷类 人参含人参皂苷、糖
D、苦味药 生物碱、苷类黄连含小蘖碱、大黄含蒽苷
E、咸味药 无机盐、碘 昆布含I、K、Ca
2)反映了药物的实际性能—不同味的药有不同的功能
近代老中医口尝285种中医和古书作对照,味的符合率仅占78%,这说明仅以味的感觉来区分是不够的,味还有另一层含义。
A、辛味药发散、行气、活血肉桂活血通经
用于表证和气滞、血瘀证
B、酸味药收敛、固涩 乌梅治久痢脱肛
治疗虚汗、泄泻、出血等
C、甘味药补益和中缓急 人参大补元气
(上品) 治疗虚证及拘急疼痛证
D、苦味药清热、泻火、解毒、燥湿 大黄治便秘
(下品) 治疗热证、湿证
E、咸味药软坚散结、润下 昆布用于甲状腺肿
治疗痞块及大便燥证
近年来,虽已开始用现代科学知识对四气五味进行研究,但离深入简明其实质相差甚远,对中药药性理论的研究仅仅是初步和不全面的,但已有良好开端。
(三)、归经的药理
1、概念:归—归属 即药物作用的部位;
经—脏腑经络;
归经—指药物对机体某脏腑、经络的选择作用。或指药物的主要作用部位在哪一个脏腑经络,归经是以脏腑,经络理论为基础,从中医的临床实践中归纳和总结出来的。如黄连主泻心火、除心烦、安心神→入心经。
2、现代研究认为
1)归经与药物中的有效成分在体内某些脏器的高浓度分布有关,即归经不是药物作用的定向,而是机体选择接受能力的表现。
如:3H-川芎嗪的靶器官是肝脏和胆囊,与川芎嗪归肝、胆经的理论相符合。
2)中医的五脏六腑不宜用现代医学的解剖部位生搬硬套。中医的脏腑既代表某些有形的脏器,又概括了某些脏腑生理功能和病理变化,故不宜将药物在体内器官分布完全与中医脏腑相对应。
如肝经:包括了中枢神经系统、植物神经系统及肝、胆等。
3)脏腑经络学说是药物归经的主要依据,离开了脏腑辩证就无法决定归经。
4)近年来提出的微量元素“归经”学说:中药有效成分之所以能到达病变部位是由于微量元素协同有效成分,向其配体迁移,富集和亲和作用。
5)“归经”的受体学说:中医的归经就是药物选择性作用于不同受体。以上学说都缺乏系统实验研究资料。
5)归经学说的不足之处:药物的某些功能,如抗肿瘤,抗休克、免疫、升压等某作用很难用归经来表述。同一味中药,各书所载归经不一,虽然原因很多,但对归经统一也有一定影响。
(四)、升降浮沉的药理
1、概念 升降浮沉是药物在体内发生的四种趋向性能。和归经一样,都是表述中药药性的方法,它补充了性味、归经的不足,在临床应用上非常重要,如:同为发热之证,有用升浮药以发散表邪,有用沉降药以泻其实热,因此,升降沉浮理论为中医临床提供了用药法则。
升浮—向上,向外作用
即药物作用的不同趋向
沉降—向下,向内作用
相当于西药的兴奋与抑制作用。
中医治病时,中药作用的趋向与疾病趋向相反,以调整病势的下陷或上逆之偏。如:证有向上(呕吐、咳喘);中药作用趋向以下(止吐、止咳平喘)。
2、现代研究认为
1)药物的作用趋向与性味有关;
升浮药大多具甘味、温热性
沉降药大多具酸、苦、咸味、寒凉性
2www.med126.com/pharm/)不同药物所含成分不同作用趋向不同;
同一药物含多种成分,有多种不同作用趋向。
如麻黄含挥发油—升浮—发汗; 麻黄碱—沉降—平喘
3)多成分的药物,表现为何种趋向,可因不同配伍而改变;
如:橘皮“同补药则补,同泻药则泻、同升药则升、同降药则降,但随所配面补泻升降也”,桔梗载药上升。
4)炮制也可影响药物作用趋向;
如大黄,其性向下,用于大便秘结www.med126.com;酒制后,突出泻下以外的清热解毒等功效,能使药效达到头面部,体现了“酒制提升”引苦性上行至巅的炮制理论。
(五)中药毒理学
一、对中药不良反应的认识
随着中国加入WTO,中药也加快了步伐走向了世界。“小柴胡汤”余波未消,“马兜铃酸”惊魂未定,“排毒养颜”官司又起,引发国际市场上中药全行业的危机。包括马兜铃酸在内的上百种“问题中药”,中药毒性90%以上是由外国机构检测出来的。最新国内研究提示,在药物引起不良反应的药品种类中,抗生素占首位,中药比例占第二位。
问题:“中药及其制剂有病治病,无病健身,安全可靠”,此说法正确吗?
无病或保健最好少用药物,治病时也需合理使用药物,尽量避免和减少其对机体的不良影响。药物作用有二重性,其毒性大小与应用适应症、药物剂量、使用时间等因素密切相关。中药并非绝对安全,有毒中药自古就有记载,中药的不良反应一直是药性(十九畏十八反、用药禁忌、炮制去毒)理论的组成部分,我国药典亦明确规定了有毒中药的种类。目前我国对中药不良反应的临床和实验研究仍很薄弱,随对中药研究的深入及各种检测手段的提高,应重视对中药不良反应的监察,以保障中药的安全用药。
二、 不良反应(adverse reaction)的概念与类型
1、副作用(side effect)
副作用指在治疗量下产生的与治疗目的无关的作用。如麻黄致中枢兴奋作用,延胡索中枢抑制(嗜睡、眩晕、乏力)作用等。这可能与中药的多成分有关。不同成分发挥不同药理作用。
2.毒性反应(toxic reaction)
毒性反应是指用量过大或用药时间过长而产生的对机体损害性反应。如乌头碱口服0.2mg中毒;雷公藤引起肾脏及生殖系统损害等。有人对103种中药长期毒性观察结果显示,有44种中药(占42.7%)可引起机体脏器的病理形态学改变。
3.过敏反应(hygersensitive reaction)
指少数人对某些中药产生的病理性免疫反应。与病人遗传因素有关,主要表现为Ⅰ型变态反应(药热、皮疹)等。如地龙、鹿茸等中药可有过敏反应报道。
4.致畸、致癌作用
板蓝根(1g/ml)水煎液灌服小鼠15天可致骨髓细胞染色体畸变。
三、 引起不良反应的原因与防治
1.中药品种混乱
2.临床用药不当(剂量过大;疗程过长;配伍不当;滥用或误用;缺乏辨证论治)
3.未经炮制或不依法炮制
4.煎煮失法
5.个体差异
6.有机磷农药、重金属残留(倡导绿色中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