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 信 题 库 搜 索
民族医药
民族医药
藏族医学 蒙古族医学 傣族医学
瑶族医学 维吾尔族医学 苗族医学
 医学全在线 > 名族医药 > 藏族医学 > 藏族医药 > 正文
野艾蒿
民族医药数据查询 字体:
  
品名
藏名:普尔芒那保
汉语拼音
YEIAIHAO
拉丁名
Artemisia lavandulaefolia DC.
英文译名
销售地区
保护品种
中药材基原
为菊科植物野艾蒿的地上部分。
动植物形态
多年生草本。主根明显,根茎稍粗。茎直立,高50~120cm,具纵棱,分枝多。茎、枝、叶背面及总苞片被灰白色蛛丝状柔毛。叶纸质,具密的白色腺点,着毛,在老时脱落至近无毛。基生叶与下部叶具长柄,二回羽状全裂,第一回全裂,第二回深裂;中部叶与基叶同型,唯小裂片线状披针形,先端尖,边缘反卷,叶柄基部有小型羽状分裂的假托叶;上部叶具短柄或近无柄,叶羽状全裂;苞片叶3全裂或不分裂,裂片或叶片线状披针形,先端尖,边反卷。头状花序椭圆形,极多数,直径2~2.5mm,下倾,在茎上组成圆锥花序,总苞片3~4层;雌花4~9朵;两性花10~20朵,其冠檐均为紫红色。瘦果长卵形。
动植物资源分布
分布于青海、甘肃、四川、云南以及华北、东北等省区。朝鲜、前苏联也有分布。
动植物生态环境
生于海拔1800~3500m的林缘、灌丛、河滩草地、路旁、山坡等地。
药用动植物的栽培
花果期8~10月。
药材的采收与储藏
于每年花果期,割取带花果的枝条,除去老枝,阴干备用。
药用部位
以地上部分入药。
生药材鉴定
性状鉴别:本品茎圆柱形,紫红色,具纵条棱,棱间有柔毛,直径2~3mm。质硬易折,断面平整海绵质,髓大而密,乳白色,密布网状圆孔;表皮及髓外围边沿浅黄色;棱脊的内侧可见黄色的团块,其上端散在小圆孔。叶质薄,多破碎,完整叶展开后,轮廓宽卵形,二回羽状全裂,小裂片线状披针形,边反卷。头状花序椭圆形,直径2~2.5mm。气微香,味苦。
显微鉴别:茎横切面:类圆形,四周呈波状弯曲或具纵棱线。表皮细胞1列,类圆方形,被角质。皮层细胞3~5列,外皮层一列细胞类方形,排列整齐;棱线内的皮层细胞类圆形,而表皮凹下处的细胞则呈长梭形或类椭圆形,内含棕色类圆形的颗粒,直径2.5~4μm,并散在草酸钙结晶。内皮层明显,细胞较大,不规则,壁木化呈马蹄形增厚。中柱鞘纤维束盔帽状,呈断续环带状排列于维管束顶端。维管束环列,13~14个。韧皮部狭窄,形成层细胞1~3列,木质部导管单列,靠近内侧的薄壁细胞非木化,束鞘明显。射线细胞壁木化增厚,纹孔易见。髓部宽广,靠外部的细胞常木化增厚,纹孔明显,内含草酸钙小簇晶,直径5~14μm。
粉末鉴别:黄绿色。叶碎片上、下表皮细胞表面观不规则形,呈浅波状弯曲,胞壁稍增厚,可见稀疏的角质层纹理。不定式气孔类椭圆形,直径15~24μm,长约25μm,副卫细胞4~5个。可见环状毛痕和腺毛。花粉粒类圆球形,直径17~20μm,具3孔沟,壁分层明显,表面具突状雕纹。T形毛众多,多碎断。毛形有两种,一种顶端细胞较平直,直径约7~10μm,长达530μm;一种顶端细胞细长,中部常缢缩,直径2.5~5μm,呈不规则的折叠状,长可达1mm;柄部细胞1~5个,2~3个居多。纤维众多,成束或散离,壁厚,直径7~15μm。晶体易见,多为草酸钙方晶、砂晶和球晶,直径10~18~25μm,偶见簇晶,直径5~15μm。导管为网纹和螺纹导管,直径8~23μm。腺毛少见,顶面观类圆形或矩圆形,具4~6个细胞,成对排列;侧面观细胞扁平,2~3列,直径达13μm。味苦,气香。
中药化学成分
理化性质
中药化学鉴定
中药有效成分结构式的测定
炮制方法
中药剂型
散剂,膏剂。
中药制药工艺
药物作用与药理效应
药代动力学
毒理学
药物筛选
新药的临床评价
实验动物的品种
方剂组成
药物和剂量
药物配伍
方一:七味野艾蒿汤散:野艾蒿、胶质没药麝香冰片紫草茸、茜草、镰形棘豆。 方二:野艾蒿、山顶生的独活
药性
味苦,性凉。
归经
功效
杀虫利湿,清热解毒。
性味分类
主治
用于治疗虫病、炭病、疫疽、皮肤病等症。
用法用量
常配方用。6~9g。
用药忌宜
不良反应及治疗
选方
方一:七味野艾蒿汤散:野艾蒿、胶质没药、麝香、黑冰片、紫草茸、茜草、镰形棘豆。研粉,混匀。用以治疗瘟毒、疫疠。
方二:野艾蒿、山顶生的独活,在铁锅中烧炭存性加油。将药油涂于头上,月余后洗头,主治因痘疹引起的脱发。
临床运用
中西医临床简单易用,值得借鉴。如用100% 野艾蒿煎剂用平板挖沟法,对炭疽杆菌、溶血性链球菌、白喉杆菌、肺炎杆菌;20% 煎剂对福氏痢疾杆菌和伤寒杆菌有抑制作用,野艾蒿注射液和片剂对癌症(胃癌乳腺癌)、乳腺小叶增生,喜树碱、斑蝥等引起的血尿尿路感染,肝炎持续SGPT升高,前列腺肥大引起的急性尿潴留、尿急、尿频等有效。
各家论述
考证
普尔芒属坎巴类药物之一,详见猪毛蒿的记载。《晶珠本草》记载,普尔芒分为黑、白、紫三种。可治虫病、疠病、炭疽、咽喉疾病。《如意宝论》记载:“普尔芒杀虫。”让钧多吉说:“普尔芒干脓水。”《晶珠本草》记载,“普尔芒嘎保即白色蒿,生长在高山的阴坡或阳坡。叶淡青色,茎长,花白色,气味芳香。味苦、辛。有花者为雄,无花者为雌,叶搓后有如火绒草香气。”《蓝琉璃》记载:“本品叶青白色,一根多茎,味辛、苦。”《晶珠本草》记载:“普尔芒那保即黑色蒿,生长在低处阴坡。花青黑色,气臭,味苦。基生叶圆形,深裂,被绒毛。本品多加工为膏和炭备用,又名达玛、达玛嘎。”《蓝琉璃》记载:本品“叶细多如坎巴,墨绿色,无毛,以植株丛生高大者效佳。”《晶珠本草》记载:“普尔芒木保即紫色蒿,在高山石岩的阴、阳坡均能生长。叶紫色,茎称麝香茎,高大而坚硬,皮薄,褐黄色或棕色。花穗状如虎尾,花白黄色、紫黑色不定,味浓气臭。”《蓝琉璃》记载:本品“长于高山石岩阳坡,除叶和花紫色外,形态与黑色蒿相同。”
据查证,《晶珠本草》和《蓝琉璃》两书对本品的形态描述略有差异,如黑色蒿,与《晶珠本草》描述比较接近的有牛尾蒿等种,而与《蓝琉璃》描述接近的是野艾蒿等种。有的地区藏医用牛尾蒿,而有的地区则用野艾蒿,争执不一,实为各自的依据不同而已。又如紫色蒿也是如此,与《晶珠本草》描述接近的是蒙古蒿等种,而与《蓝琉璃》描述接近的是粘毛蒿等种。笔者认为,这涉及到藏医南北两大学派之争,我们不妨不去管它,二者均可便宜采用。
药物应用鉴别
(1)将菊科植物牛尾蒿Artemisia subdigitilta Mattf.作普日芒那保收载过,但经进一步查证,发现与《蓝琉璃》描述接近的有野艾蒿等种,且各地对二者均有采用,争执不一。为充分反映其真实性与其系统性,又以其野艾蒿等重复出现。 (2)作本品入药的主要原植物有牛尾蒿.野艾蒿以及藏龙蒿A. waltonii J.R.Drumm. exPamp.前两者已有记述,而藏龙蒿的主要特征为:半灌木草本,根粗长,茎直立成丛,栗褐色或紫褐色。茎、枝初被毛,后光滑无毛。茎中部叶无柄,羽状全裂,裂片变化大,主为线状披针形或镰状披针形,端有小尖头,边反卷;叶脉在叶面上凹下,背面梢凸起。头状花序球形;总苞片3层,背面光滑;雌花18~29朵,两性花20~30朵。
相关文章
野艾
   触屏版       电脑版       全站搜索       网站导航   
版权所有:医学全在线(m.med126.com)
网站首页
频道导航
医学论坛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