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 信 题 库 搜 索
民族医药
民族医药
藏族医学 蒙古族医学 傣族医学
瑶族医学 维吾尔族医学 苗族医学
 医学全在线 > 名族医药 > 藏族医学 > 藏族医药 > 正文
草原老鹳草
民族医药数据查询 字体:
  
品名
藏名:幸木头勒曼巴
汉语拼音
CAOYUANLAOGUANCAO
拉丁名
Geranium pratanse L.
英文译名
销售地区
保护品种
中药材基原
为牻牛儿苗科植物草原老鹳草的根。
动植物形态
多年生草本,高50~80cm。根茎粗短,根肉质,多数簇生。茎直立,具白柔毛,上部分枝较多,枝上密被开展的黑腺毛。基生叶肾圆形,长2~6(10)cm,宽2~7(12)cm,常5~7掌状深裂,裂片条形,羽状浅裂,上面深绿色,下面深绿色,两面均被稀疏伏毛;基生叶和茎下部叶柄较长,10~20cm,向上渐短,顶端近于无柄;托叶披针形,长0.7~1.2cm,褐色或黄绿色。聚伞花序生于小枝顶端;柄长2~5cm,生2花,花柄长1~2cm,果期弯曲,皆具短柔毛及开展腺毛;萼片狭卵形,长约8mm,具短芒,具3脉,密被短毛及开展腺毛;花瓣蓝紫色,倒卵形,顶端圆形,比萼片几长1倍,基部有毛;花丝基部扩大部分具长毛,花柱长7mm,柱头分枝长2mm。蒴果长约3cm,具鸟嘴状长喙,被短柔毛并混有开展腺毛,成熟后裂开成弓状且向上卷曲。
动植物资源分布
产于西藏东部、青海、甘肃、四川和云南西北部;东北、华北等省区有分布。日本、蒙古、朝鲜、中亚及欧洲。
动植物生态环境
生于海拔2600~4000m的山坡草甸、灌丛、林下或河边草地。
药用动植物的栽培
花果期6~8月。
药材的采收与储藏
7~8月采挖,除去茎叶及泥砂,切段阴干。
药用部位
以根入药。
生药材鉴定
性状鉴别:本品呈圆柱形,片状及不规则形。根茎较多,长1~2.5cm,宽0.5~1cm,厚0.3~0.4cm,上端具棕色的残叶鳞片,下端具一至数个根段,根长1~6cm,直径0.3~0.7cm,外皮棕色、黑褐色或棕褐色,易分离剥脱,光滑,有的表面具凸起的支根或根痕。质脆,易折断,切断面黄白色,黄棕色至褐色。中央有明显的2个扇形白点或数个白点,片状的两侧具2行断续的白点或白条;不规则形者可见不规则的白点或白条。气特异,味涩、微苦。以根粗壮、棕色至棕褐色、气特异、味涩着为佳。
显微鉴别:根横切面:木栓层由数列至十数列切向延长的木细胞组成。皮层较宽广,由类圆形或类长圆形薄壁细胞组成,有的细胞可见壁孔,有的细胞中含黄棕色物质。维管束外韧型,韧皮部稍狭窄,筛管群散在。形成层为连续的环。初生木质部为2 ~4原型,次生木质部有相对的两束特别发达,形成对顶扇状,木质部由导管群、管胞,木纤维和木薄壁细胞组成,导管和纤维皆木化。中央无髓或髓小。薄壁细胞中含众多淀粉粒,草酸钙簇晶散在于皮层、韧皮部、木质部的薄壁细胞中,直径50~65~145μm。
粉末鉴别:浅黄褐色。淀粉粒甚多,单粒长椭圆形、卵圆形、肾形、棒状、梨形,直径9~17μm,棒状者长20~26μm,直径9~12μm,脐点有的明显,点状,多偏向一端,层纹有的隐约可见,复粒由二至多粒组成。木栓细胞多见,黄棕色。草酸钙簇晶散在、直径52~65~145μm。导管,多为重缘孔纹、螺纹、网纹,直径25~48μm。薄壁细胞类圆形或类长圆形。
中药化学成分
地上部分主要成分为鞣质、生物碱、蒽甙和黄酮甙。根茎含鞣质,多酚(po- lyphenol)21%。其中能被乳清蛋白沉淀的鞣质为11.9%,多酚成份中有没食子酸(gallicacid)、左旋儿茶精(L-epicatechin)、右旋儿茶精(d-catechin)、诃黎勒酸(chebulagic acid)、6-没食子酰葡萄糖(6-galloy1glucose)、并没食子酸(ellagic acid)和3,6-二没食子酰葡萄糖(3,6-digalloylglucose)等。此外还有槲皮素、挥发油(香油醇)等。
理化性质
中药化学鉴定
中药有效成分结构式的测定
炮制方法
中药剂型
汤剂,散剂。
中药制药工艺
药物作用与药理效应
抗菌作用:鲜叶水提取物对大肠杆菌、枯草杆菌、伤寒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粘质沙雷氏菌等有中等强度的抗菌作用,对真菌无效。本种提出的生物碱、蒽甙和黄酮甙等各部分用纸片法作抑菌试验,只有黄酮甙部分对痢疾杆茵有抑制作用。除去鞣质的草原老鹳草干粉,配成20%水溶液对被试的福氏痢疾杆菌有抑菌作用。草原老鹳草针剂黄酮甙浓度为50mg/ml时对各型痢疾杆菌有抑菌作用。对下株菌痢患者分离的痢疾杆菌也有抑制作用。
药代动力学
毒理学
毒物实验:小鼠对草原老鹳草的乙酸乙酯提取物的最大耐受量为0.25mg/g(体重),LD(50)为1.08mg/g(体重)。小鼠对本品针剂的最大耐受量为0.2mg/g(体重),LD(50)为0.7mg/g(体重)。草原老鹤草针剂对的毒性试验,大剂量针剂可以引起兔的肝、肾病变。每日肌注量不超过20mg/kg(体重)(即小鼠LD(50)的1/50),连注5日,对兔是比较安全的。
药物筛选
新药的临床评价
实验动物的品种
小鼠,兔。
方剂组成
药物和剂量
药物配伍
方一:草原老鹳草。 方二:草原老鹳草,丛菔,甘草紫草。 方三:草原老鹳草,翼首草诃子余甘子毛诃子紫草茸,藏木香,木香,石灰华,无茎荠木通,紫草,茜草
药性
涩,寒,锐。
归经
功效
清热解毒,消肿。
性味分类
主治
瘟病时疫、肺热病、脉热病、中毒病、水肿病。
用法用量
常配方服。
用药忌宜
不良反应及治疗
选方
方一:将草原老鹳草粉粹成细粉。治咳喘血痰、时行感冒。一次2g,一日2次,煎服。
方二:草原老鹳草3.5g,丛菔5g,甘草3.5g,紫草3.5g。共研细粉。治肺热病;一次2g,一日2次,煎服。
方三:草原老鹳草2.1g,翼首草3g,诃子1.2g,余甘子1.7g,毛诃子1.3g,紫草茸5g,藏木香1.3g,木香1.3g,石灰华1.4g,无茎荠1g,木通8g,紫草1g,茜草4g。以上十三味,粉碎成细粉。治肺热病、肾热病;一次1~2g,一日3次。


临床运用
治疗急性菌痢,用草原老鹳草不同剂型(煎剂、片剂)、注射剂与除去单宁草原(老鹳草胶囊)分别进行临床观察,对症状、体征控制较快,细菌学检查多数转阴。对部分病例进行1~3个月随访观察,亦未见复发,其疗效与体外抑菌实验结果一致。草原老鹳草治疗急慢性菌痢有较好疗效,对痢疾带菌者亦有一定疗效。
各家论述
考证
详见辛木头勒(益母草)的记载。
益母草: 《晶珠本草》记载:本品去翳障。其总名称辛木头勒,又名玛玛吉吉、夏都木赛尔高、布徐莫合曼、莫合曼桑杰、阿扎那、徐玛斗合等。本品分上、中、下三品,每品又分两种,共是六种。上品分为白、黄两种。《图鉴》中说白色者治眼疾,印地语称阿扎那,藏语称布徐莫合曼或称莫合曼桑杰。生长在田间和黑土地带。叶黑色,粗糙,茎方形,花白色,风吹飞向天空时,状如一片白绫飘摇。种子黑色,四粒簇生,三角形,状如荞粒裂开。味甘,性润。功效治眼病。黄色者是去翳障的甘露。茎方形,节多,节上生叶伸向四面,叶状如荨麻叶而无螫刺。花黄白色,味苦。种子黑色,状如袋。
中品分红、蓝两种。红色的形状与上品相同,只是花红紫色,花瓣边缘朱红色。蓝色种,《温岛合》中记载:蓝色者生长在阴面山坡的下部。叶柔软,油润。花梗方形,坚硬,长短约一肘,花蓝色有红色光泽,花瓣绛紫色。气味如茴香。下品分白、蓝两种。《温岛合》记载:白色者生长在沼泽与旱地交界地带。叶小,黑色,深裂。茎小,红色,长短约三至四指。花淡白色,花瓣5。果实下面卵形,上面有长嘴,状如老鸦嘴。种子黑色,状如芝麻。蓝者茎方形,叶小,圆形,浅裂,油润,有疹粒,花蓝色。上述诸品的鲜药折断,断面接触翳障,或把种子放入眼中闭上,过一会儿,种子胀大,而翳障衰退变小。
《四部医典》分为上、下两品,上品分黑、白两种,下品分白、红、紫三种。《四部医典·蓝琉璃》记载:辛木头勒共有名称十五个,本书只载其中一个。《图鉴》中说:“辛木头勒生长在河川地带;茎方形,多节,节上生叶;叶分向四方,状如荨麻叶而不刺人;花白黄色,味苦;种子黑色,状如虼蚤。功效治眼病,除翳障如同甘露。”上述为上品或称辛木头勒嘎情。茎方形多细节;节上生枝,枝分向四面。叶状如荨麻叶而不刺人;花白黄色。种子黑色,状如虼蚤。辛木头勒那情,《图鉴》中说“治眼病的阿杂纳,生长在沼泽相接的旱地;叶黑而粗糙,茎方形,有纵皮;花紫色,花瓣常飞散天空;种子黑色,四粒,三角形,状
如荞粒;味甘,有油味;功效治眼病。”如上所述,茎方形,单一;叶像荨麻叶,除花为红色外,生态如《图鉴》所述。此为黑色种,为上品。下品,《图鉴》中说:“赛尔果生长在阴坡下部地带;叶柔软油润;茎方形,质硬,长约一胫或一肘;花蓝色而有乳白光泽,花被紫色;味油腻如茴香味;功效治一切眼病。”另外,还有状如上述的一种,茎方形,分枝,叶状如上述,植株较小者,《图鉴》中说:“辛木头勒桑杰曲吉,生长在与沼泽接壤的旱地;叶黑色粗糙,茎细小,长短约四指或三指;花白色,朵多,种子黑色,状如芝麻;功效治一切眼病。”如上所述,茎红色,叶深裂,花白色,五瓣;花苞五脉,心形,尖长如嘴。
另外,还有一种名辛木头勒玛保曼巴,茎方形,叶圆而小,深裂,油润,花蓝色。上述三种,均治眼病翳障,虫病。
药物应用鉴别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文章
   触屏版       电脑版       全站搜索       网站导航   
版权所有:医学全在线(m.med126.com)
网站首页
频道导航
医学论坛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