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 信 题 库 搜 索
民族医药
民族医药
藏族医学 蒙古族医学 傣族医学
瑶族医学 维吾尔族医学 苗族医学
 医学全在线 > 名族医药 > 蒙古族医学 > 蒙药 > 正文
珊瑚
民族医药数据查询 字体:
  
汉语拼音
Shan hu
蒙药名
别名
珠如,乌兰舒如
考证
本品载于《认药白晶鉴》。《认药白晶鉴》载:“生于海边山岩及沙地的一种树。”《无误蒙药鉴》称:“产于印度和汉地;海边山岩或沙滩上生出的树状石头……其上部红色、根部白色,还有一种黑色珠如。但药用红色珠如,红色珠如粉红色者为上品,棕红色者为下品。”并附珠如的性状图3幅。上述记载虽误认为珠如的基源为木本或石类,但其性状、品种特征及附图与目前所认用的珊瑚特征相符,故认定历代蒙医药文献所载的珠加即舒如(珊瑚)。
中药材基原
为矶花科动物色珊瑚虫分泌的石灰质骨骼。
动物矿物植物形态
桃色珊瑚 Corallium japonicum Kishinouye 水生群栖腔肠动物,群体呈树枝状。分枝扩展如扇,分歧甚细,其表面生有多数水螅体,称为珊瑚虫;虫体呈半球状,上有羽状的触手8条,触手中央有口,虫体能分泌石灰质而形成骨骼,即通常所称的“珊瑚”。骨骼的表面红色、莹润,中轴白色。质坚硬,很美观。 着生于海底的岩礁上。各水螅体常以触手捕食微生物或生物之残片。营无性及有性生殖,而以营有性生植者为多。分布于台湾及南部沿海。
栽培与养殖
采收加工
用网垂入海底以网采收。多以制作了工艺品的残余碎块作药用。
药材鉴别
性状鉴别 呈断碎的树枝状或短棒状,长1~1.5cm,直径2~6mm。表面具明显的细密纵沟,较光滑。红色,部分呈黄色,油脂光泽,外壁微略带晶质的玻璃光泽,透明度较好。内部有致密坚硬的碳酸钙质柱,颜色稍浅。坚硬而脆,不易折断,断面中心部多呈黄色。无臭,味淡。 以内外皆红、体重、坚脆而粗壮者为佳。 显微鉴别 偏光显微镜下可见颗粒状及纤维状晶粒,并有薄片状晶粒,其大小和排列方式不同,均为明显的正或负突起,明显的双折射和高级白的干涉色。 理化鉴别 (1)取粉末少许置载玻片上,滴加20mol/L盐酸 1滴、lmol/L硫酸1滴,在显微镜下观察,有针状、针簇状或片状结晶。(检查碳酸钙) (2)热差分析 吸热为165℃(宽),930℃(大);放热335℃(小);20~200℃增重1%,200~940℃失重44.5%。
化学成分
药理作用
炮制方法
取珊瑚置绵羊奶或牛奶中,煮4~6h,取出,干燥,研末。
性味
味甘,性凉。
功效
清热,解毒,镇静。
主治
主治肝热,脉热,聚病,毒热,中风,白脉病。 1.《无误蒙药鉴》:“清肝热,祛毒热。” 2.《认药白晶鉴》:“清肝热,脉热,毒热。”
用法用量
内服:研末,1~1.5g;或入丸、散。
注意事项
附方
治白脉病,中风,黏性刺痛,白喉炭疽,瘟疫,转筋,协日乌素病,丹毒高血压 诃子60g,草乌(制)30g,木香15g,石菖蒲45g,沉香甘草各10g,禹粮土麝香、珊瑚(制)各7.5g,丁香磁石(制)、肉豆蔻各5g,珍珠(制)8g。制成水丸。每次1.5~3g,每日1次,晚临睡前温开水送服。(《蒙医药选编》十三味大鹏金翅丸)
制剂
药物分类
动物药
参考文献
蒙药名出处
《认药白晶鉴》
参考
《中华本草》蒙药卷
相关文章
扁叶珊瑚盘
珊瑚
珊瑚
珊瑚
   触屏版       电脑版       全站搜索       网站导航   
版权所有:医学全在线(m.med126.com)
网站首页
频道导航
医学论坛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