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 信 题 库 搜 索
中医理论
中医数据库
中国方剂数据库 中医书籍 常见疾病
中医疾病数据库 民间中医 中医教程
中医疾病诊疗 经方医学 中医药术语数据库
 医学全在线 > 中医理论 > 中医疾病诊疗 > 正文
鼓膜外伤
来源:医学全在线 中医理论数据 字体:
  
疾病名称(英文) injury of tympanic membrane
拚音 GUMOWAISHANG
别名 中医:窍闭,暴聋,
西医疾病分类代码 耳科疾病
中医疾病分类代码
西医病名定义 鼓膜外伤主要是指外伤性鼓膜穿孔。
中医释名
西医病因 常因直接或间接的外力作用所致。 1.直接损伤:如挖耳、耳部检查和治疗时操作不当戳伤,昆虫进外耳道后对鼓膜的损伤,颞骨骨折可使鼓膜撕裂。 2.间接损伤:气压急剧变化时也可使鼓膜受压破裂,如爆震伤、掌击耳部时冲击波的冲击。
中医病因 本病的发生,与鼓膜菲薄易受外力的冲击而破裂有关。多因针棒或挖耳直接伤及鼓膜,或因掌击耳部,或暴震时气浪入耳间接伤及鼓膜,颞骨骨折亦可致鼓膜破裂损伤。
季节
地区
人群
强度与传播
发病率
发病机理
中医病机
病理
病理生理
中医诊断标准
中医诊断 鼓膜外伤
证候:一般有明确的外伤史。突觉短时耳痛,耳鸣耳聋耳闭塞感,或有少量出血。局部检查见外耳道有血迹及血痂,鼓膜有不整齐的穿孔。听力检查呈传导性或混合性聋。
辩析:①辨证:外伤后耳内疼痛、衄血,耳内胀闭,耳鸣耳聋,鼓膜有穿孔为辨证要点。②病机:因针棒或挖耳刺伤鼓膜,或掌击耳部及强的声波冲击致鼓膜破裂,脉络受损,血溢于脉外故耳衄;气滞血瘀,血脉不通,故耳内疼痛,耳胀耳闭,耳鸣耳聋。
西医诊断标准
西医诊断依据 1、患者有外伤史;2、伤后即出现耳部症状;3、鼓膜可见不规则裂隙穿孔;4、听力检查呈传音性或混合性聋。
发病
病史
症状
体征 1.症状:受伤后突觉耳内轰鸣,短时耳痛,或有少量血从外耳道流出,随即出现耳闷、耳鸣及耳痛。如伴有内耳损伤,则有眩晕、恶心、呕吐等迷路症状。如鼓膜外伤系颞骨骨折引起,则耳道出血量多,还可能有脑脊液耳漏和其它颅脑损伤表现。
2.体征:外耳道内常有血迹或少量血痂。鼓膜穿孔的部位多在紧张部的前下象限或后下象限,松弛部一般不发生穿孔。新鲜的鼓膜穿孔,常伴有出血或附有血凝块,小的穿孔可被血凝块覆盖,但也有穿孔而不发生出血者。鼓膜多呈裂隙状穿孔,多为单发,也可多发或累及数个象限。穿孔的形态各异,可呈梭形、三角形、环形、卵圆形或肾形,穿孔边缘多不整齐。
体检 听力学检查呈传导性聋,如有内耳损伤,则可为混合性聋。
电诊断
影像诊断
实验室诊断
血液
尿
粪便
脑脊液
其他诊断
免疫学
组织学检验
西医鉴别诊断
中医类证鉴别
疗效评定标准
预后
并发症
西医治疗 1.首要者为防止感染。禁止游泳、滴耳药,防止水流入耳内,以免将细菌带入中耳。全身应用抗生素,避免用力擤鼻,以防感染从咽鼓管传入。
2.穿孔一般可在2~3周内自行愈合,对不愈合者,行贴补法或手术修补鼓膜穿孔。
3. 外伤性鼓膜穿孔继发感染者,则按化脓性中耳炎处理。
中医治疗 一、辩证选方
鼓膜外伤
治法:活血祛瘀,行气通络。
方药:四物汤(《医宗金鉴》)加味。桃仁10g,红花8g,当归10g,赤芍10g,生地12g,川芎10g,香附6g,石菖蒲10g。若感染流脓者,可合五味消毒饮银花野菊花、蒲公英紫花地丁天葵子)以清热解毒。
二、其他疗法:鼓膜外伤后禁止洗耳、滴耳,并用消毒棉球堵塞外耳道口,以防感染,穿孔一般可于2~3周自行愈合。如不能愈合,可采用以下方法。
1. 烧灼法:可用50%三氯酯酸烧灼穿孔边缘,促其愈合。
2.贴补法:1%丁卡因表面麻醉鼓膜,用鼓膜钩针挑刺裂缘一周,局部有少许渗血,将卷曲的鼓膜拉平复位,靠局部渗血将裂缘粘连。将修剪后大于穿孔一周的鸡胚膜粘连贴补于穿孔表面,以酒精棉球封塞耳道口。贴补物一般在1~3个月内自行脱落,鼓膜自行愈合;
中药
针灸
推拿按摩
中西医结合治疗 抗感染,禁止外耳道冲洗和滴药,较大而经久不愈的穿孔可行鼓膜修补术。
1.应用鸡蛋内膜修补鼓膜穿孔。
2.大蒜膜贴敷治疗鼓膜穿孔:大蒜切片后利用大蒜素刺激鼓膜穿孔边缘细胞生长并有杀菌防腐作用。
护理
康复
预防
历史考证 如明代张介宾《景岳全书》:"窍闭者,必因损伤,或挖伤者,或雷炮之震伤者……"。
相关文章
 寒水石散(《普济方》卷四○六。)
 老人猝死引发中医资质争论
 胃癌——求真正有本事的人看看
 感冒和婴儿湿疹
 白善方(《普济方》卷三○八)
 王序
   触屏版       电脑版       全站搜索       网站导航   
版权所有:医学全在线(m.med126.com)
网站首页
频道导航
医学论坛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