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 信 题 库 搜 索
中医理论
中医数据库
中国方剂数据库 中医书籍 常见疾病
中医疾病数据库 民间中医 中医教程
中医疾病诊疗 经方医学 中医药术语数据库
 医学全在线 > 中医理论 > 中医疾病诊疗 > 正文
鼻损伤(中医)
来源:医学全在线 中医理论数据 字体:
  
疾病名称(英文) injury of nose(TCM)
拚音 BISUNSHANG(ZHONGYI)
别名 西医:鼻外伤,
西医疾病分类代码 鼻科疾病
中医疾病分类代码 中医病证
西医病名定义
中医释名 本病是以鼻部瘀肿,皮肉破损,鼻梁骨折鼻衄等为主要表现的损伤类疾病。
西医病因
中医病因 鼻损伤指因遭受外力撞击等所致。
季节
地区
人群
强度与传播
发病率
发病机理
中医病机
病理
病理生理
中医诊断标准
中医诊断 1.气血瘀滞鼻窍证:鼻部挫伤,鼻骨骨折初期,鼻部瘀血肿胀疼痛。
2.血瘀动血证:鼻部挫裂伤,裂口出血或鼻衄。
3.血瘀化热证:鼻部挫裂伤,伤口红肿疼痛,或有微热,舌红苔黄,脉弦数。
4.瘀血内阻证:鼻骨骨折中期,局部肿胀趋消,但骨痂尚未形成。
5.血虚挟瘀证:鼻骨骨折后期,局部外观趋于正常,但骨折愈合尚未牢固,头晕头痛,面白,舌淡紫或有斑点。
西医诊断标准 鼻外伤诊断标准:
1.有外伤史,以裂伤及鼻骨骨折多见。
2.主要表现鼻部淤肿,皮肉破损,鼻骨骨折,鼻出血
3.鼻骨X线可显示骨折情况。
西医诊断依据
发病
病史
症状
体征 1.有鼻部外伤史。
2.轻者仅为鼻部软组织挫伤,表现鼻部皮肤青紫肿胀,甚至延及眼睑,有局部疼痛和压痛,或伴有鼻衄。
3.外力较猛或有锐器伤,可致鼻部挫裂伤,表现鼻部皮肤破损,有裂口及出血,常有鼻衄。
4.较猛之顿挫伤可致鼻骨骨折,表现鼻梁歪斜、凹陷,或两侧鼻背不对称,有压痛,可触及骨擦感及骨片异常活动感,一般都有鼻衄,鼻骨x线片可见骨折线及骨断片移位征。
体检
电诊断
影像诊断
实验室诊断
血液
尿
粪便
脑脊液
其他诊断
免疫学
组织学检验
西医鉴别诊断
中医类证鉴别
疗效评定标准 鼻外伤疗效判定标准:
治愈:骨折复位,淤肿消散,皮肉破损愈合,外形及鼻腔功能基本恢复。
预后
并发症
西医治疗
中医治疗 辨证论治:
1.气血瘀滞鼻窍证:活血行滞。活血止痛汤加减。
2.血瘀动血证:化瘀止血。四物汤丹皮仙鹤草白及
3.血瘀化热证:化瘀清热。桃红四物汤合五味消毒饮加减。
4.瘀血内阻证:活血祛瘀生新。正骨紫金丹加减。
5.血虚挟瘀证:活血养血、强筋壮骨。人参紫金丹加减。
中药
针灸
推拿按摩
中西医结合治疗 1.挫伤初期(24小时内)可于患处冷敷,24小时后改行热敷。局部涂擦万花油、玉龙油等,若鼻中隔出现血肿,可穿刺吸血。
2.如为挫裂伤,及时彻底清洗伤口,去除异物,仔细对位缝合,并肌注伤风抗毒素1500单位,先皮试,注意过敏反应。
3.对于鼻骨骨折,若无明显的骨折片移位,可不作局部处理。如有骨折片移位,应尽早行鼻骨复位术。
护理
康复
预防
历史考证 《证治准绳·损伤门》:“凡两鼻孔伤凹者,可治,血出无妨;鼻梁打扑跌磕凹陷者,用补肉膏敷贴;若两鼻孔跌磕伤开孔用封口药罨伤处,以散血膏贴之退肿。”
相关文章
 夺命丹(《普济方》卷二○四)
 肝气为湿热所遏 痘不化浆
 饲料供应商:部分白羽鸡成长周期或仅30余天
 茯苓茱萸丸(《普济方》卷一四七引《保生回
 千古皆准的范文正公家训(转帖)
 中医外科学 破伤风 上课笔记
   触屏版       电脑版       全站搜索       网站导航   
版权所有:医学全在线(m.med126.com)
网站首页
频道导航
医学论坛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