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 信 题 库 搜 索
中医理论
中医数据库
中国方剂数据库 中医书籍 常见疾病
中医疾病数据库 民间中医 中医教程
中医疾病诊疗 经方医学 中医药术语数据库
 医学全在线 > 中医理论 > 中医疾病诊疗 > 正文
产褥期排尿异常
来源:医学全在线 中医理论数据 字体:
  
疾病名称(英文) puerperal paruria
拚音 CHANRUQIPAINIAOYICHANG
别名 中医:产后小便不通,产后小便频数,小便失禁
西医疾病分类代码 产褥期疾病
中医疾病分类代码
西医病名定义 产褥期排尿异常主要为产后尿潴留及尿失禁。其中以前者为多见。因一时性排尿功能障碍所致的尿液存留于膀胱,难以自主排出属尿潴留;而尿液完全或部分失去控制,不自主而排出为尿失禁。
中医释名
西医病因 造成产后尿潴留的主要原因有:①产程过长,胎先露长时间持续压迫膀胱,致使膀胱底部充血水肿,尿道水肿,尿道口闭塞;②产前膀胱过度充盈,未注意加以护理,使膀胱紧张度及感受性降低,甚至神经麻痹;③个别产妇因会阴伤口疼痛,精神紧张不敢努力自行排尿;④产科麻醉所引发。造成尿失禁的主要原因有:异常的分娩使盆底支持组织松弛,或体力不佳,使膀胱、尿道、尿道括约肌的机能失调,另外产科手术损伤也是其重要原因。
中医病因
季节
地区
人群
强度与传播
发病率
发病机理
中医病机 本病主要病因病机为肺肾气虚,膀胱气化不利,或因膀胱失约、或因胞脉破损所致。
病理
病理生理
中医诊断标准
中医诊断 产后排尿异常主要表现为产后小便不通或排出失去控制。究其原因主要因产时伤血耗气。虽然夹杂有尿液闭阻难出之实证,总属虚中夹实。若产伤者小便淋漓尿中有血丝,应详加辨析。临证时需与产后淋证相鉴别。
1.气虚
主证:产后小便不通,难以排出,或尿液失去控制不能自主而遗出,伴小腹胀急,神疲乏力,少气懒言,舌质淡,苔薄白,脉缓弱。
分析:产后气虚不能通调水道下输膀胱,膀胱气化不行故小便不通;脬中尿液滞留故小腹胀急;气虚膀胱失约小便自遗;气虚中阳不振则神疲乏力,少气懒言。舌淡苔白、脉缓弱皆为气虚血少之候。
2.肾虚
主证:产后小便不通,小腹胀满而痛,或尿频道尿,淋漓漏尿,面色晦暗,腰膝酸软,畏寒肢冷,舌质谈,苔薄白,脉沉迟。
分析:素体肾虚,产时耗伤肾气,肾阳不足,命门火衰,膀胱失其温煦,气化不利故小便不通,小腹胀满而痛;肾虚膀胱气化不及或失约见小便频数或遗尿;肾主骨、肾虚腰膝酸软;肾阳虚则面色晦暗,畏寒肢冷,舌淡苔白,脉沉迟。
3.产伤
主证:产后小便难以排出或不能约束而自遗,排尿淋漓不断挟有血丝,舌正常,脉缓。
分析:多由产程不顺,难产,施术不当,分娩损伤膀胱气化不利,不能制约小便则小便自遗失禁或淋漓不断,尿液混有血丝为膀胱损伤之见症。
西医诊断标准 本病的参考诊断标准如下:
1.产后6小时之内难以自行排尿;或者产后出现尿液不自主而排出者。
2.膀胱充盈,触按膀胱区有明显尿意感,或经导尿证实膀胱充满尿液者。
3.尿失禁患者查实确有膀胱及尿道损伤者、(苏应宽,等.实用产科学。第1版.济南;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 1979:535~536. )
西医诊断依据
发病
病史 应注意难产、手术产(产钳术,会阴侧切及胎头吸引术)及产妇身体状况。
症状
体征 1.排尿困难或失去控制:一般产后经过4~6小时仍难以自行排尿;或者尿液自行流出不能自主控制,或者见有血尿
2.如为尿潴留检查可见膀胱高度充盈,触按膀胱区产妇有尿意。尿失禁者应详查其产科手术的会阴切口,剖腹产者应高度注意膀胱损伤。
体检
电诊断
影像诊断
实验室诊断
血液
尿
粪便
脑脊液
其他诊断
免疫学
组织学检验
西医鉴别诊断 急性尿路感染:产褥期发生尿路感染以肾孟肾炎多见,其次是膀胱炎。有明显的膀胱刺激症状、尿液不能控制,有尿频尿息,尿液淋漓为“尿急性”尿失禁,但有排尿痛,发热腰痛等症状,实验室检查可协助诊断。
中医类证鉴别
疗效评定标准
预后
并发症
西医治疗 本病的治疗应首先促进其排尿功能的完全恢复,必要时可给药物治疗、导尿、甚至手术修补治疗。1. 鼓励及帮助产妇在产后自行排尿。尽量使其在6小时之内自行排尿,注意让产妇多进水,以尽快充盈膀胱,引起尿意以刺激排尿。正常产妇应在护理下坐位,半蹲位排尿,因完全卧位不利于尿液排出,排尿时应尽量使其他人回避,减少其精神紧张及心理压力。
2.热敷疗法:应用消毒的湿热巾敷于有水肿的尿道口及下腹部,促使其尽快消肿。
3.引尿:利用流水声,冲洗外阴及邻床患者的排尿声音来刺激自行排尿。
4. 药物治疗:新斯的明0.5mg,肌肉注射。
5.导尿:一般不要轻易导尿,因为可能导致尿路感染,但若其它治疗均无效,膀胱过度充盈,可用此法,并留置导尿管,24小时后多能自行排尿。
6.对于产后尿失禁,应当详细查明原因,促使其功能恢复。如发生膀胱阴道瘘或尿道阴道瘘需行手术修补。
中医治疗 本病的治疗主要在于恢复肺、肾、膀胱的功能,以益气补肾行水为大法。并随证佐以固涩、导滞、行气、化瘀等法。除药物治疗外,针灸疗法功效速捷,应优先应用。本病的治疗,应以补虚为主,恢复膀胱的气化功能。并据证情之不同,佐以通利,固涩等法。针灸疗法常可收到较好疗效。如为膀胱直接受损,则宜查明伤处,药物治疗同时予以手术修补。
一、辨证选方
1.气虚
治法:益气行水。
方药:补中益气汤加味。黄芪50g,白术20g,山药15g,炙甘草15g,党参20g,柴胡15g,桔梗15g,通草10g,茯苓15g。如有小便频数、失禁者可加益智仁15g、金樱子15g。
2.肾虚
治法:补肾助阳,化气行水。
方药:肾气丸山萸肉15g,山药20g,茯苓15g,丹皮15g,泽泻15g,熟地20g,肉桂10g,附子10g。小便淋漓不断加覆盆子15g,桑螵蛸15g,补骨脂15g。
3.产伤
治法:补气固脬。
方药:黄芪当归散。黄芪50g,当归15g,人参15g,白术15g,白芍15g,甘草10g,生5g,大枣5枚,猪尿脬15g、排尿淋漓夹有血丝者加白及15g,三七粉15g(冲服)。
二、专方验方
1.鲜柳叶10~15片,洗净咀碎,白开水送服。或多取捣碎敷于膀胱区,有利尿通水的作用。
2.田螺外敷饼:取生田螺5~10个,葱白60g,麝香少许,面粉适量。先将田螺肉同葱日捣烂,和入面粉制成饼状,后加麝香敷于脐中,药饼上放一纱布,用炒热食盐,乘热在药饼上熨20~30分钟,小便即通利,可重复使用。(三)其他治疗:热敷法:以粗盐炒热,用布包熨下腹部,每次20~30分钟。
中药 1.金匮肾气丸:具有温阳补肾之功效、用于产后小便不利,肾虚腰痛。每次1丸,日3次口服。
2.补中益气丸:具有补中益气之功效。用于产后气虚,排尿无力,或膀胱失约所致尿失禁。每次1丸,日3次口服。
3.缩泉丸:具有补肾固涩之功效。用于产后小便不利,尿频,遗尿或尿失禁等症。每次10g,日3次口服。
针灸 ①取穴:关元、水道、三阴交。针法:宜强刺激,留针15分钟,留针每隔5分钟刺激1次。起针后再灸关元10分钟。②取穴:神阙。灸法:先用盐填脐中,取葱白十余根去粗皮,作一束,约一指厚,置盐上,用艾灸至患者自觉有热气入腹内,小便可通。③取穴;气海、曲骨、三阴交、悬钟、针法:气海透曲骨,三阴交透悬钟,强刺激三次,不留针。
推拿按摩 ①利尿穴位于脐至耻骨联合之间。在此点推压并间断向耻骨联合方向下推,手法按逆时针方向,先轻后重,每次10~15分钟。②取利尿穴,使病人平卧或半卧位,术者立病人一侧,以单手拇指或双手拇指掌倒置穴上,垂直向下按压,先轻后重,逐渐加力,并嘱患者努力排尿,同时利用于拿自下腹两侧向内下方逐渐挤压,至尿液排尽为止。
中西医结合治疗
护理
康复
预防
历史考证 本病以隋代巢元方《诸病源候论》记载分类最详。“产后小便不通候”与“产后小便难候”,其论病因有 “气虚和小肠燥热两方面”。论中还载有“产后小便数候”,“产后遗尿候”,前者因冷气入胞,虚弱不能制其小便;后者多因“产难所致”,或“胞囊缺漏”而小便不禁、。产后排尿异常证见新产后小便点滴而下,甚至闭塞不通伴小腹胀急疼痛,或产后小便次数增多,或尿液失禁自行道出。
相关文章
 五十四、耳
 大,小青龙汤在治疗伤寒感冒的优缺点
 猪苓汤证的下焦【水热互结】,如何理解呢?
 肾系病类
 羌活散(《圣济总录》卷九)
 二十二、痛经
   触屏版       电脑版       全站搜索       网站导航   
版权所有:医学全在线(m.med126.com)
网站首页
频道导航
医学论坛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