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名称(英文) | thallium poisoning |
拚音 | TAZHONGDU |
别名 | |
西医疾病分类代码 | 中毒及化学损害, |
中医疾病分类代码 | |
西医病名定义 | 铊是一种有蓄积性的强烈神经毒物,口服吸收迅速或吸入大量铊烟尘均可引起蛇中毒。足跖疼痛及脱发为其独特的临床表现。 |
中医释名 | |
西医病因 | 急性中毒主要为吸入铊烟尘、蒸气或误服铊化物所致。慢性中毒系长期小量呼吸道吸收含铊烟尘、蒸气或饮用被含铊工业废水污染的水源所致。成人最小致死量为0.2-1g。 |
中医病因 | |
季节 | |
地区 | |
人群 | 从事制造光电管、光学透镜、棱镜、低温温度计等的人群。 |
强度与传播 | |
发病率 | |
发病机理 | 铊能与线粒体表面的巯基结合,抑制氧化磷酸化过程,干扰含硫氨基酸的代谢,并抑制细胞的有丝分裂。铊可干扰神经系统某些酶的作用,并影响脑组织的糖代谢,因而引起中枢神经系统的损害。铊贮存于皮肤和毛囊中,妨碍毛囊角蛋白的形成而致毛发脱落。 |
中医病机 | |
病理 | |
病理生理 | |
中医诊断标准 | |
中医诊断 | |
西医诊断标准 | |
西医诊断依据 | |
发病 | |
病史 | |
症状 | |
体征 | 急性中毒:经口中毒者,约在12-24h后发病。开始主要为消化系统症状,如恶心、呕吐、阵发性腹绞痛和腹泻以及出血性胃修炎等。约3-5d后出现多发性胸神经损害和周围神经炎症状,首先有下肢酸、麻、蚁行感、痛觉及触觉过敏,以后从足底开始逐渐扩展至两腿和躯干部,患者感两腿沉重无力、足跖疼痛最为突出,因着地疼痛而不能步行和站立。 吸入中毒者,其初起症状与口服中毒者有所不同,消化系统症状较轻,而以神经系统症状为主,一般在吸入后经过1—3d潜伏期才出现症状,开始下肢痛觉过敏,足跖疼痛,以后出现头晕、头痛、乏力、烦躁、失眠、恶梦、多汗、震颤、肌力减退等神经系统症状,以及指(趾)甲变白发脆,有白色横纹,部分患者可出现心律失常。严重者可有毛发脱落、肝肾损害等表现。 慢性中毒起病缓慢,约在吸收毒物1-2周后出现症状。早期仅有轻度神经衰弱症状,以后可有脱发、足跖疼痛、全身乏力、下肢麻木及步态不稳等。少数严重中毒者,视力明显减退以至完全失明。此外,可有纳差、呕吐、腹痛和腹泻等。 |
体检 | 脑神经受损时可出现上睑下垂、复视和球后视神经炎等。中枢神经系统损害可产生中毒性脑病症状,有精神失常、肌阵挛,甚至出现谵妄、惊厥和昏迷。也可有自主神经系统功能紊乱的表现,如心动过速或过缓、暂时性高血压等。脱发在中毒后10d左右发生。严重中毒者尚有肝肾损害。在中毒后3—4周.指甲和趾甲有白色横纹(米氏纹)出现。 |
电诊断 | |
影像诊断 | |
实验室诊断 | |
血液 | |
尿 | 正常人尿内不合铊。尿铊测定对诊断有参考意义。简便的尿铊定性测验,只需一滴尿即可,其法基于三价铊与若丹明β(rhodamineβ)复合,用苯提取,在短波紫外光下,呈现荧光红色者为阳性结果。 |
粪便 | |
脑脊液 | |
其他诊断 | |
免疫学 | |
组织学检验 | |
西医鉴别诊断 | |
中医类证鉴别 | |
疗效评定标准 | |
预后 | |
并发症 | |
西医治疗 | 铊中毒无特效解毒剂。β巯乙胺每日200mg肌内注射或静脉滴注有缓解症状的作用。钾与铊代谢有关,服钾盐可促使铊由尿排出。严重中毒病例可用透析疗法或换血疗法。急性口服中毒,可用1%碘化钠洗胃,并服适量活性炭以减少毒物吸收,还可应用普鲁土蓝,每日10g溶于20%甘露醇200ml中,分4次口服。铊可置换普鲁士蓝上的钾而随粪便排出。 |
中医治疗 | |
中药 | |
针灸 | |
推拿按摩 | |
中西医结合治疗 | |
护理 | |
康复 | |
预防 | 应严禁用铊盐作毒鼠剂和脱发剂。 |
历史考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