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 信 题 库 搜 索
中医理论
中医数据库
中国方剂数据库 中医书籍 常见疾病
中医疾病数据库 民间中医 中医教程
中医疾病诊疗 经方医学 中医药术语数据库
 医学全在线 > 中医理论 > 中医疾病诊疗 > 正文
子宫体癌
来源:医学全在线 中医理论数据 字体:
  
疾病名称(英文) carcinoma of uterine body
拚音 ZIGONGTIAI
别名 子宫内膜癌,中医:崩漏带下癥瘕
西医疾病分类代码 女性生殖器官肿瘤
中医疾病分类代码
西医病名定义 子宫体癌是指发生在子宫体部的恶性肿瘤。由于其属于子宫内膜上皮发生的癌变,故也称为子宫内膜癌,是妇科常见的恶性肿瘤,临床上主要表现为子宫出血、阴道分泌物异常,晚期可出现下腹腰部疼痛。占宫体恶性肿瘤的90%以上。
中医释名
西医病因 确切病因不明。很多资料提示与雌激素过多或长期持续刺激有关:①未育妇女发病率较高。可能由于无排卵,内膜只受雌激素作用,或缺乏妊娠胎盘分泌的孕酮拮抗作用的缘故。②月经初潮提前与绝经推迟妇女发病率较高。12岁以前初潮比12岁以后初潮者的子宫内膜癌发病率高60%,52岁以后绝经比49岁以前绝经者的子宫内膜癌发生率高2.4倍。患者的绝经年龄一般推迟2—3年。此现象可能与子宫内膜受雌激素影响的岁月延长有关。③肥胖、高血压糖尿病或糖耐量异常为高危因素。高脂肪饮食既使妇女发胖,也能诱发内膜癌,而肥胖则常与高血压、糖尿病并存。胖人体内脂肪蓄积过多,代谢缓慢,从而使体内雌激素维持于较高且恒定的水平。此外,脂肪细胞有储存与释放雌激素的功能,增强对子宫内膜的持续刺激。近年,有人认为内膜癌和糖代谢异常有关,皆由垂体功能紊乱引起。④内膜癌常合并卵巢皮质细胞增生、多囊卵巢、卵巢颗粒细胞瘤、卵泡膜细胞瘤等雌激素分泌增多的卵巢变化。⑤屡有关于绝经后长期大量应用雌激素治疗更年期综合征骨质疏松等而发生子宫内膜癌的报道。⑥动物实验证实雌激素可诱发小鼠、大鼠及家内膜癌。⑦有癌症家族史的妇女易发生内膜癌,提示与遗传有关,可能内膜中的雌激素受体量受基因控制。
中医病因
季节
地区
人群 80%以上的病例发生在50岁以上的妇女。
强度与传播
发病率 近年来,由于妇女平均寿命延长,防癌知识提高以及雌激素的广泛应用,子宫内膜癌发病率有所上升;相反,子宫颈癌却因防癌普金的开展,宫颈疾患得以及时治疗和诊断技术的进步而明显下降,两者比例由原来之1∶5—10,转变为1∶1—3。此外,子宫内膜癌发病年龄亦有增长趋势,多发生在50岁以上的绝经后妇女。平均比宫颈癌迟8—10年。
发病机理
中医病机
病理 病理分为弥漫型、局限型。根据细胞组织等特征,又分为腺癌、腺角化癌或腺棘皮样癌、鳞腺癌、以及透明细胞癌四种。 子宫内膜癌生长缓慢,转移较晚,且以直接蔓延和淋巴转移为主,血行及种植性转移少见。癌肿早期沿子宫内膜扩散,以后侵犯肌层、穿透浆膜层而种植于盆腔脏器表面;或向宫颈、阴道生长。位于子宫角部者,尚可经输卵管蔓延。淋巴转移一般较晚,但癌肿分化差者,一旦浸润至子宫深肌层或蔓延至宫颈管,淋巴结转移率即显著增高。扩散途径与癌肿生长部位有关。宫底和宫体上部癌可经阔韧带上部淋巴管转移至输卵管、卵巢并直接引流至腹主动脉旁淋巴结;也可沿圆韧带转移至腹股沟深、浅淋巴结。子宫中段癌引流至髂淋巴结。子宫下段及扩散至宫颈管的癌灶,与子宫颈癌的转移途径相同。子宫前壁癌可逆流而转移至阴道及尿道周围淋巴结。子宫后壁癌则可沿宫骶韧带转移至骶前、直肠淋巴结。偶有血行转移至肝、肺、胸膜、骨等远处器官。
病理生理
中医诊断标准
中医诊断
西医诊断标准 子宫内膜癌诊断标准:
1.有不规则阴道流血,白带增多,黄水或血性有臭味。
2.妇科检查子宫可增大或正常。
3.经阴道或宫腔细胞学检查癌细胞阳性。
4.经分段刮宫或宫腔镜或切下子宫经病理组织学检查确诊。

子宫体癌参考诊断标准(丁曼琳.妇产科疾病诊断与鉴别诊断.第1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1989:103~105)
一、病理诊断:组织学证实为子宫内膜癌。
二、临床诊断
1.症状:绝经后阴道流血,或阴道不规则流血。
2. 辅助检查;宫腔镜检查子宫内膜有典型的息肉型、结节型、乳头型、溃疡型、弥散型改变,阴道B超、CT、核磁共振检查,子宫内膜育明显的结节等变化。
3.分段诊断性刮宫,做病理检查找癌细胞。


[附]临床分期国际妇产科联合会(FIGO)新分期方法。
0期腺瘤样增生或原位癌,组织学所见为可疑恶性癌变。
Ⅰ期癌局限于宫体
Ⅰa≤8cm(宫腔长度)
Ⅰb>8cm。
Ⅰ期经组织学检查分三级。
G1高度分化。
G2部分分化。
G3未分化。
Ⅱ期病灶累及宫体和宫颈。Ⅲ期病灶扩散到子宫以外,但未超出真骨盆。
Ⅳ期病灶扩散到真骨盆以外,累及膀胱或直肠。
Ⅳa侵犯附近脏器如膀胱、直肠。
Ⅳb转移至远处。
此分期方法没有包括子宫肌层浸润的深度,实际上有无肌层的浸润,浸润的深浅不同,所采取的治疗方法,手术范围,预后的好坏都有很大的关系。
西医诊断依据 子宫内膜癌的确诊有赖于分段诊断性刮宫标本的病理检查。术时,先刮宫颈管,然后探测和环刮宫腔, 尤须注意刮取两侧宫角部组织,分瓶送验。如刮出物量多且呈豆腐渣样, 内膜癌可能性极大,不必继续搔刮以防癌肿扩散,引起出血和子宫穿孔。有宫腔积脓时,应先行宫颈扩张引流, 待控制炎症后,再行诊断性刮宫术。近年来,由于应用金属管或塑料管抽取、螺旋器或海绵拭撩取、子宫腔灌洗等新技术自宫腔取得子宫内膜碎片进行细胞学或组织病理学检查, 诊断准确率可达95%以上,且损伤性较搔刮术小。
发病 近年来,很多学者提出雌激素代谢失调可引起内膜癌肿,雌激素中的雌酮可能是致癌因子。绝经后内膜癌患者的尿雌三醇与雌酮比例较同龄正常妇女低。绝经后,肾上腺和卵巢分泌的雄烯二酮变成雌酮的转化率比育龄期高2倍;而绝经后流血及内膜癌患者的雌酮转化率更高。在肥胖、高血压及糖尿病等高危情况下,血浆内雄烯二酮或雄烯二酮芳香化成为雌酮的转化率皆升高。转化常发生在脂肪组织内,老年肥胖妇女的雌酮转化率15—20倍于年轻消瘦妇女。 虽然内膜癌与雌激素关系密切,但有些情况不能单纯以雌激素影响来解释。例如,年轻内膜癌患者的卵巢含有发育正常的黄体,癌周围内服呈分泌反应,表明卵巢排卵功能正常;而老年内膜癌患者,癌周内膜及两侧卵巢都萎缩,无雌激素影响。
病史 多数病人有肥胖——高血压——糖尿病三联征病史。有些病人有未孕及绝经延迟史。
症状 1.阴道不规则流血:各种类型的阴道流血,是本病最突出的症状。而绝经后流血,为患者最重要的主诉之一。未绝经者,则表现为不规则阴道流血,或经量增多、经期延长等。 2.阴道分泌物异常:阴道分泌物异常为瘤体渗出或继发感染之结果。可表现为血性液体或浆液性分泌物。有时可有恶臭味。 3.疼痛:癌瘤浸润周围组织或压迫神经时,可出现下腹及腰骶部疼痛,并向下肢及足部放射。当癌瘤侵及宫颈,堵塞宫颈管,导致宫腔积脓时,可表现为下腹胀痛及痉挛样疼痛。 4. 全身症状:早期多无症状,晚期癌患者常伴全身症状,表现为贫血、消瘦、恶液质、发热及全身衰竭等。
体征 l.全身表现多为肥胖、高血压或贫血。晚期患者有的可在颈部(锁骨上下)或腹股沟触及转移的肿大淋巴结。
临床分期:1988年国际妇产科联盟(FIGO)对传统分级方法进行了改进,提出以肿瘤结构(病变内实性部分的比例)和细胞核异型性的程度进行病理分级(Creasman ,1990),分别为:
结构特征分级:
GI(高分化癌):癌组织的实性部分<5%;
G2(中分化癌):癌组织的实性部分占5~50%。
G3(低分化癌):癌组织的实性部分>50%。
异型性程度分级:
G1:细胞核长圆形,染色质及核仁变化轻微,偶见核分裂。
G3 :细胞核圆形,不规则增大;核仁明显,嗜酸性;核分裂多见。
G2 :细胞核的异型性程度介于G1 和G3 之间。
体检 妇科检查:宫颈多为正常,分泌物来自宫颈管;早期子宫大小形态可无变化,病情逐渐发展,子宫可增大,质稍软,偶尔可见癌组织自子宫颈口内脱出,质脆,触及易出血;晚期病灶向周围浸润,子宫固定;绝经后的妇女,子宫不但不萎缩,反而饱满、变硬;在宫旁或盆腔内扪及不规则结节。
电诊断
影像诊断 1.阴道B超检查:子宫内膜的厚度及形态可清楚显示,有助于诊断。 2. 淋巴造影:用于手术前发现淋巴结转移病灶。 3.CT及核磁共振(MRI):主要用于观察宫腔、宫颈病变,特别是肌层浸润的深度,以及淋巴结转移等。但小于2cm直径之淋巴结难以确诊。
实验室诊断
血液
尿
粪便
脑脊液
其他诊断
免疫学
组织学检验 1.分段诊断性刮宫:行分段诊刮时,先用小匙环刮宫颈管,再进入宫腔搔刮内膜,取得的刮出物应分瓶作好标记,送病理检查。 2.宫腔镜检查:常用标准法(使用膨宫窥检)直接宫腔镜检及放大宫腔镜检查,子宫内膜癌的镜下表现可有息肉型、给节型、乳头型、溃疡型、弥散型,镜下对可疑部位的活检,则可确定诊断。 3.细胞学检查:宫腔吸取物涂片或宫腔灌洗液涂片,做细胞学检查找癌细胞,阳性率在90%以上。但最后诊断仍需根据活组织病理检查的结果确定。
西医鉴别诊断 1.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多见于生育年龄的妇女,临床表现可有阴道不规则流血,做子宫内膜病理检查,可以区别于子宫内膜癌。
2.子宫肌瘤:子宫肌瘤症状与子宫体癌症状难以区别,均有子宫出血,阴道分泌物异常等。但子宫肌瘤时,一般子宫大而硬,且子宫体增大常不对称。多发肌瘤可能摸到多个突起,均有别于子宫体癌。最终鉴别应做内膜病理检查及子宫碘油造影检查。
3.更年期功血:表现月经周期紊乱,或不规则阴道流血。妇科检查无异常发现,应做分段诊刮明确诊断。
4.子宫颈癌:表现为不规则阴道流血及排液增多。子宫颈癌的病灶位于宫颈管内,子宫颈管扩大形成桶状宫颈,分段诊刮即能鉴别。
5. 原发性输卵管癌:阴道排液以及阴道涂片,可能找到恶变细胞和内膜癌相似。但输卵管瘤时,子宫内膜检查多为阴性,并可查到宫旁包块,均有别于宫体癌。
中医类证鉴别
疗效评定标准 子宫内膜癌疗效判定标准:
1.痊愈:早期患者经手术或手术配合其它辅助治疗后,肿瘤切除,随访20年或更长时间无复发及并发症,无转移症状者。
2.近期治愈:肿瘤已切除,或手术加其它方法治疗后无并发症,临床无症状及体征,情况良好,但随访时间不长。
3.好转:症状体征减轻,肿瘤病灶消除或减少,转移灶得到处理。
临床上常用5年、10年、15年、20年生存率来表示疗效。
预后 本病起病隐匿,进展缓慢,转移晚,其治疗效果在妇科恶性肿瘤中是比较好的。
并发症
西医治疗 本病治疗原则根据子宫大小、肌层是否被浸润、颈管是否累及、癌细胞的分化程度及患者全身健康情况而定。一般采取手术、放疗及药物治疗,单项应用或综合应用。
1.手术治疗:属首选治疗方法。早期一般行子宫、双侧卵巢、卵管及阴道切除术。对年轻患者可保留一侧正常卵巢,但需要根据术中冰冻切片病理检查而定。其他则做子宫全切除术,双侧盆腔淋巴结清除术。术后应加用化疗、放疗等。
2.手术合并放射治疗:有四种配合形式:术前宫腔内照射;术后阴道内照射;术前体外照射和术后体外照射。早期患者腹水中找到癌细胞或深肌层已有癌浸润,淋巴结转移可疑或阳性,手术后均宜加用体外照射,用60钴治疗机或直线加速器体外照射。
3.放射治疗:虽然腺癌对放射线不敏感,但在老年或有严重内科合并症,不能接受手术治疗者,以及晚期病例,可考虑放射治疗,有一定效果。放射治疗包括宫腔内及体外照射。宫腔内照射用137铯 、60钴等,体外照射多用60钴治疗机及直线加速器。
4.孕激素治疗:自1960年以来,对晚期复发及转移的宫体癌,应用孕激素治疗,取得34%的效应率。孕激素与手术及放疗综合应用,可减少复发率,增加肿瘤对放疗的敏感性。常用孕激素有安宫黄体酮,每次400mg,每周3次,连用12周;甲地孕酮,每天160mg,连用12周口服; 7羟孕酮,每次500mg,每周2次,肌肉注射。
5.化疗:晚期不能手术或放疗,或治疗后复发的病例,可考虑应用抗癌化学药物,常用的药物有5一氟脲嘧啶、环磷酸胺、自力霉素等,有一定效果,可以单药应用,也可以几种药物联合应用。也可以与孕激素等合并应用。
重视激素治疗;这一点与其他癌症治疗不同,黄体酮可使肿瘤缩小,主观症状改善。例如疼痛减轻,肿瘤稳定而无发展,体力增强等。转移灶中,肺转移灶的疗效较好,由此可见单纯用孕激素虽不能根治宫体癌,若与其他几种疗法配合应用,至少可以提高五年生存率。由于现代医学对本病的认识十分深入,一旦发现可疑症状体征,即可确诊为子宫体癌,并以手术疗法为早期治疗的首选方法,不能适应手术疗法者,也可应用放疗、化疗等手段进行治疗,以使延长生存期。
中医治疗 祖国医学对本病的治疗,应属综合疗法中的一项内容,临床可以分为肝肾阴虚型,以阴道流血,淋漓不净,色红或紫,赤白带下,量多伴有臭味,头晕耳鸣,口干颧红,五心烦热等为主证,用滋阴降火、清热解毒之法;湿毒蕴结型,以带下量多,色黄如脓,或赤白相兼,伴有恶臭,阴道流血,色紫黑,腐败粘稠等为主证,治以清热解毒、活血化瘀之法。也可参照子宫颈癌的中医内容,辨证论治,其具体内容参见"子宫颈癌"条。
中药
针灸
推拿按摩
中西医结合治疗
护理
康复
预防 在于普及防癌知识,定期组织防癌普查。对功能失调性于宫出血或更年期综合征患者慎用雌激素,以防内膜过度增生。对已出现子宫内膜增生者,宜及时应用孕激素制剂治疗,必要时再行诊断性刮宫术,根据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决定是否继续用药。至于已处于绝经期者,更应列为随诊对象,如追踪困难,可考虑切除子宫以绝后患。
历史考证
相关文章
 拔毒散(《种福堂方》卷四。)
 急性附骨疽
 五岁女孩发烧呕吐肚子痛
 黄龙散(《喉舌备要秘旨》。)
 日晒疮
 脾肾阳虚肝病案
   触屏版       电脑版       全站搜索       网站导航   
版权所有:医学全在线(m.med126.com)
网站首页
频道导航
医学论坛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