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 信 题 库 搜 索
中医理论
中医数据库
中国方剂数据库 中医书籍 常见疾病
中医疾病数据库 民间中医 中医教程
中医疾病诊疗 经方医学 中医药术语数据库
 医学全在线 > 中医理论 > 中医疾病数据库 > 正文
肾下垂
来源:本站原创 中医理论数据 字体:
一般描述:  
肾脏活动度超过正常的活动范围,称肾下垂。少数病人,肾脏被腹膜包裹而肾蒂松驰,在腹
部活动度增大,有时降至下腹部或骨盆内,甚至可跨过中线到对侧腹部。此类称为游走肾。
肾下垂为常见疾病。中医称此病为肾垂,是因素体虚弱,或劳倦内伤,气虚下陷,无力系肾
,以致在直立时肾脏下降至下腹部或盆腔内。以腰部下坠感及疼痛,或反复尿血为主要表现
的劳病类疾病。
症状描述:  
腰痛血尿。消化道症状:可出现消化不良、恶心、呕吐、腹胀、腹泻便秘及胃酸过多等
症状。肾积水尿路感染。体格检查:于坐、立位时可触及肾脏大部或全部,并有不适感,
随呼吸上下活动,可推回正常位置。改平卧位后,因肾脏复升,则不易触及。
发病原因:  
先天禀赋薄弱、分娩后腹壁弛缓、思虑劳神太过、劳倦房欲所伤等,可使机体肌肉瘦薄不坚
;脾虚运化失力,纳食不足,营精亏少,味不归形,则形体瘦削,肌肉无力系肾而致下垂。
肾垂之本,当是虚证,但正气不足,可致邪侵,若湿热伤及肾络,或气虚阴伤,血溢脉外,
则可见尿频、尿急、血尿等症。
本病预后一般良好,但若久延失治,则缠绵加剧。
诊断要点:  
多发于20-40岁瘦长女性,其工作性质多为站立或经常长途行走者,行走、久坐、久立
或劳累可诱发病状或使之加剧,平卧后症状缓解或消失。
症状轻重不一。多数无症状,亦可表现为患侧(右侧为多见)或双侧腰部酸痛,下坠、牵拉
感,少数病人表现为急性腰腹部绞痛,恶心,呕吐,面色苍白,尿血等。
体检果可摸到肾脏移动超出正常限度,常有压痛。
尿检查一般正常,或可出现蛋白尿、血尿。X线检查,肾下缘低于第三腰椎。
疾病辨析:  
肾垂应与腹膜后癌、瘤鉴别,异位肾。多囊肾。肾积水。
治疗方法:  
脾气下陷
证候:腰部坠重,劳累后尤甚,头晕,气短,神疲乏力,食少,面色萎黄,尿浊或血尿,舌
淡,苔薄白,脉缓弱。
治法:补气升提。
主方:补中益气汤
用法:
加减:常加杜仲续断桑寄生巴戟天等。
阴虚湿热证
证候:腰酸重坠,头晕耳鸣,口干,尿热尿痛,尿黄或赤,舌红,少苔,脉细数。
治法:滋阴清热化湿。
主方:知柏地黄
用法:
加减:血尿,加白茅根、旱莲草
阳虚湿困证
证候:腰酸重坠或重痛,畏寒肢冷,口淡,夜尿清长或余沥不尽,面色无华,脘腹痞满,纳
差,倦怠,舌质淡胖,苔白滑或腻,脉沉缓。
治法:温阳祛湿。
主方:金匮肾气丸
用法:
加减:常加干白术;兼气虚者,加黄芪党参
其他疗法:  
加强腹肌锻炼,增强体质,饮食宜富于营养,避免久立、远行或久坐。
轻度肾垂患者可在腰部用布带或肾托支持肾脏,辅以腹肌锻炼,必要时行肾固定术。
针炙疗法:取肾俞、委中、命门、志室、百会、气海、足三里,针用补法,可炙。
黄芪注射液20mL,静脉滴注,每日1次。
评   介:  
治愈:症状、体征消失,X线肾脏位置正常。
好转:症状、体征减轻,X线检查肾脏下垂好转。
未愈:症状、体征、X线检查肾脏位置无改善。
相关文章
 散方三十一
 脾肾阳虚证
 盐韭敷方(《圣济总录》卷一三九。)
 60名家长自愿种下病因
 这药谁用过 效果怎样
 国家一类继续教育项目-平衡针灸
   触屏版       电脑版       全站搜索       网站导航   
版权所有:医学全在线(m.med126.com)
网站首页
频道导航
医学论坛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