颈椎病又称颈椎综合征。是由于损伤或颈椎及其椎间盘、椎周筋肉退变引起的脊柱平衡失调,挤压颈部血管、交感神经、脊神经根和脊髓等,产生颈、肩、背、上肢、头、胸、部疼痛及其它症状,甚至合并肢体功能丧失等。是一种中年以上年龄的慢性疾病。
【解剖生理】
【病因病理】
反复扭挫伤,风寒湿外邪侵袭、长期慢性劳损和椎间盘的退行性改变是形成本病的主要原因。但是我们也不能忽略颈椎的各种先天性畸形这个特殊的潜在性内因,因为颈椎解剖结构的异常,必然导致内平衡的失调和运动点的转移,而增加了损伤的机会。本病的常见病理变化有以下五个方面。
【临床表现与诊断】
颈椎病的临床症状复杂多变,以颈项、肩臂、肩胛上背、上胸壁及上肢疼痛或麻痛为最常见。病人往往因颈部过劳、扭伤或寒冷刺激使症状加剧猴诱发。临床症状的产生随病变在颈椎的平面及范围而有差异、根据其临床表现,可分为如下类型。
【临床检查】
病人以坐势为宜,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其它附助检查均有助于本病的诊断。如肌电图、心电图、脑电图等。
根据病史,临床表现、X线片的提示和其它项目检查结果,进行分析研究,一般不难做出诊断。但应与下列疾病相鉴别。
冠状动脉供血不足 这类病人发作时心前区疼痛剧烈,伴有胸闷、气短,且只有一侧或两侧上肢尺侧的反射痛,而没有颈脊神经根刺激体征。心电图有异常改变,服用酸甘油类药物时、症状可以缓解或者减轻。
【治疗】
除常规手法外,尚有复位手法:
预后 颈椎病预后的好坏与临床类型有密切关系,临床分型是否正确是判断预后的关键。一般地说,颈型颈椎病预后良好,神经根型次之,椎动脉型和脊髓型预后不良。若不积极治疗,多导致终身残废。早期诊治与预后有直接的关系。
预防
【解剖生理】
寰枢椎之间无椎间盘,亦无椎间孔。第二对颈脊神经从寰枢关节的内后方出椎管,参与颈神经丛的组成。寰枢的结构呈环状,左、右侧块上面的后缘有椎动脉沟,椎动脉经过此沟,寰枕后膜与枕骨大孔,入颅腔。枢椎的特点是椎体上方有一齿状凸起(又称枢突),该凸套入寰椎前弓的中央后面,寰枢以该凸为轴作左、右转动。寰枢关节,包括三个关节;1.寰枢外侧关节:由寰枢椎两侧相邻关节面构成水准位的关节,关节囊的后部与内侧有韧带加强;2.寰齿前、后关节:由齿凸前关节面与寰椎前弓齿凹相关节,齿凸后面的关节面与寰椎横韧带的薄层软骨相关节。齿凸前、后关节可视为一组关节,具有两个滑膜腔。
寰枢关节的韧带:
寰枢关节可沿齿凸尖的垂直轴进行旋转运动。
【病因病理】
【临床表现与诊断】
【治疗】
【注意事项】
颈、背部筋肉即是头颈运动的动力,又有保护和稳定颈部的作用。如遭受强大外力,或持久外力超过肌肉本身的应力时,便可伤及筋肉。
【解剖生理】
胸锁乳突肌是颈部两侧强大的扁柱状肌肉,由前下方斜向外后上方。起于胸骨柄和锁骨的胸骨端,止于颞骨乳突及枕部上项线的外侧部。受副神经和颈2、3神经支配。一侧肌肉收缩时头倾向同侧,面部转向对侧;两侧肌肉同时收缩,使头部后仰。
【诊断要点】
【手法治疗】
【解剖生理】
斜方肌位于颈、背部皮下,为两个大三角形的肌肉。该肌起于枕处粗隆、上项线、项韧带、第7颈椎和全部胸椎棘突及棘上韧带,止于肩胛冈、肩峰及锁骨上面的外三分之一处。受副神经支配。该肌收缩可使肩胛骨接近脊柱,上部肌纤维收缩提肩胛,下部肌纤维收缩降肩胛。当肩胛骨被其它肌肉固定时,一侧收缩使头后仰并稍旋向对侧,两侧收缩,使头后仰。
【诊断要点】
【手法治疗】
【解剖生理】
提肩胛肌位于斜方肌与胸锁乳突肌深面,起始于上四个颈椎横突后结节,抵止于肩胛骨上角及内侧缘的上部。该肌受肩胛背神经支配,收缩时上提肩胛骨;当肩胛骨被固定时,一侧收缩则使颈部侧屈,双侧收缩则头后仰,颈部后伸。
【诊断要点】
【手法治疗】
【解剖生理】
斜角肌为颈部深层肌肉位于脊柱的颈部两侧,由前、中、后斜角肌组成。前斜角肌起于3到6颈椎横突前结节,止于第一肋骨斜角肌结节;中斜角肌起于3到7颈椎横突后结节,止于第1肋骨中部上面(肌纤维由内上斜向外下)。前、中斜角肌之间有一三角形间隙(称斜角肌间隙),由臂丛神经及血管束通过,后斜角肌起于5、6颈椎横突后结节,止于第2肋骨粗隆,该肌受3、4神经前支支配。作用:如肋骨固定,该肌单侧收缩,使颈侧屈并回旋;双侧收缩,则使颈部前屈。若颈部固定,该肌收缩可上提1、2肋,助呼吸。
【诊断要点】
【手法治疗】
【解剖生理】
夹肌呈三角形。位于上背部及颈部斜方肌和上后锯肌深面。起于3到6颈椎项韧带、第7颈椎和上6个胸椎的棘突,下部为颈夹肌止于2到3颈椎横突后结节,上部为头夹肌止于乳突的外侧及上项线。该肌受1到8颈神经后支支配。作用:单侧肌肉收缩使头颈向同侧侧屈和回旋、双侧同时收缩使脱颈伸直并略后仰。
【诊断要点】
【手法治疗】
胸椎小关节紊乱是引起胸背痛的常见原因。多见于体力劳动者,往往因搬提重物时姿势不良,躯干用力扭转或因强力挤压而发生韧带撕裂、小关节位移等。
【解剖生理】
胸椎小关节是胸椎后关节、肋椎关节的总称。
【病因病理】
胸段脊柱因有胸廓的其它组织加固,比颈、腰段脊柱稳定,故损伤错位的机会较少。但胸椎间盘及其椎间韧带等组织的退变,可减弱胸段脊柱的稳定性,而增加损伤的机会。如受到强大外力的挤压,用力过猛的扭转,或睡眠姿势不当等,均可造成胸椎后关节的移位、肋椎关节的错缝或半脱位,而刺激肋间神经或胸神经后支,出现急性背、胸部疼痛。久之,这些错位的关节及其周围筋肉组织发生无菌性炎症改变,引起慢性背部疼痛。
【临床表现与诊断】
【治疗】
新伤手法后应休息3到5天,同时配合局部湿热敷,每日2次。
胸壁是由骨性胸廓和筋肉组织所构成。当胸壁直接受到外力撞击或挤压,未足以使肋骨发生骨折时,可造成胸壁部筋肉挫伤,引起局部剧烈疼痛,尤其咳呛或深呼吸时症状加重。
【临床表现与诊断】
【手法治疗】
以上(2)、(3)两法为一节,重复三节,为一次治疗。若疼痛缓解,即为手法成功。嘱病人休息5到7日即可。如仍有疼痛,可隔2到3日重复手法1次。
脊柱是人体躯干的中轴,起着支持头颅和构成支持胸、腹、盆腔脏器的骨干,同时也是上、下肢的支持者,并有负重、运动、缓震和平衡身体的作用。人体的正常脊柱是由二十六个椎骨、二十三个椎间盘,三十一对脊神经和很多方向不一、活动范围各异的小关节及许多坚强的韧带所组成。除第1、2颈椎和骶、尾椎外,其余椎骨的形态结构基本相似,由1个椎体、2个椎弓根、2个椎板、2个横突、2对关节突和1个棘突组成。此外,椎体的前、后部和棘突上分别有纵贯脊柱全长的韧带把每个脊柱骨牢固的连结在一起。从前面观,椎体由上而下逐渐增大,以适应生理机能的需要;但在骶骨底部,由于体重沿骨盆传至下肢,故骶部自上而下逐渐变大。侧面观,成人脊柱有四个生理性自然弯曲,即颈、胸、腰、骶曲。生理弯曲的出现,增强了脊柱的弹性和支援能力。脊柱各部椎骨关节面的方向和椎间盘的大小、厚度与该段脊柱运动方向及活动范围有关。正常脊柱可前屈九十度、侧屈三十度、旋转三十度。脊柱运动的基础是椎间盘和后关节。这些结构的任何部分受损,均可导致临床症状与体征。
椎间孔是由相邻两个椎弓根的上、下切迹构成上下壁,椎体、椎间盘构成前壁,后关节及其突起构成后壁,由脊神经通过,故又称脊神经管。
腰骶部的脊神经,从椎间孔发出后即分成前、后两支。前支与相邻诸神经的前滞联合形成腰、骶神经丛,主要构成股神经和坐骨神经,而分布于下肢;后支转向背侧,又分成内侧支和外侧支,穿过1到2或更多椎骨,分布于腰臀部的骨、关节、韧带、肌肉和皮肤。此外神经根从椎间孔出来不久,在脊神经节的远侧分出脑膜返支,穿过椎间孔和返回椎管,分布于后纵韧带、硬脊膜和椎管骨膜、硬膜处血管等部位。
腰部的功能活动有五组肌肉参加,每个方向的活动都有二组肌肉参与,即协同肌的收缩与拮抗肌的松弛来完成。腰部肌肉的功能:前屈—腹直肌、髂腰肌;后伸—骶棘肌;侧屈—骶棘肌、腰大肌和腰方肌;旋转—横突棘肌(又称多裂肌)。
腰背筋膜位于背部居于浅、深肌之间,较薄,到腰部致密增厚,分深、浅两层,分别包被于骶棘肌的前、后面,形成骶棘肌之间附着于横突;浅层通过骶棘肌的背面附着于棘突;向外深、浅两层在骶棘肌外缘汇合,成为腹内斜肌和腹横肌的起始腱膜;向上附着于十二肋下缘;向下附着于髂脊。
腰部是支援和运动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由许多骨、关节、椎间盘、韧带、肌肉、筋膜和神经等组织构成。腰部运动灵活,能适应日常工作和生活的各种要求,但也会因上述各种组织器官的器质性改变,或附近脏器的疾病而引起疼痛。腰部伤筋的表现特点有以下几个方面:
1、病因
腰部脊柱支持着人体百分之六十以上的重力,并从事着伸、屈、旋转等复杂的运动。在进行负重和活动过程中,脊柱结构中的任何部分发生损伤,病理性损害,结构异常,全身代谢和内分泌紊乱,姿势不良,身体虚弱、肌肉无力,风寒湿入侵等,均可引起腰痛或腰伴腿痛,但最常见的原因还是腰臀部筋肉损伤。
2、分类
根据不同的情况,对腰痛做如下分类:根据病理解剖学、病理生理学和临床治疗的需要,分为脊柱疾病腰背痛、非脊柱疾病腰背痛两大类;脊柱疾病腰背痛,又可分为外伤性、非外伤性两大类。
按病变部位及病因,可分为内科腰痛与外科腰痛两大类。
骨关节慢性炎症 肥大性脊柱炎、类风湿性脊柱炎、化脓性脊柱炎、椎体或附件肿瘤、结核、骶髂关节炎、椎体骺软骨炎、后关节炎、腰骶部与髂骨的假关节形成等。先天性畸形 稳性脊椎裂、移行椎、融椎、后关节面异常、棘突异常、椎弓峡部不连、半椎体等。
病人就诊时,除急性损伤外,症状多已延续致数月、数年、或已有多次发作。在询问现在症状的同时,必须追溯至第一次发病时的情况。有些病人想不出任何发病原因,有些则有受寒湿、过度劳累,或扭闪腰部等病史。症状可突然发生,亦可缓慢出现,可为持续性或间歇性,亦可时轻时重,或与气候变化有关。
须对其工作性质、劳动姿势、生活习惯或健康情况等进行全面了解。还应对腰腿痛发作的次数,每次发作持续的时间,疼痛的部位和性质,疼痛与姿势的关系,疼痛对休息和治疗的反应,以及有无全身不适等病史进行详细的询问,以便取得丰富的资料,找出疾病的发生与发展规律。
病人自述的疼痛部位,有时与病变部位不完全相符,但多数病人都能用手指出疼痛的部位。疼痛可局限于腰部,亦可向下肢放射,可限于某一个脊椎节或整个脊柱,亦可交替发生于全身各关节。不同组织受到刺激后,可出现不同性质的疼痛。如肌肉和韧带损伤多为钝痛或酸痛,神经受累多是灼痛、刺痛或放射性痛。
在询问病史时,实际上已对病人的表现进行了一定的观察和了解。有些病人很自然地表现出因疼痛而引起的病理性姿势,或表露出痛苦的面容,这些对于临床诊断都有一定帮助。但也有部分病人故意把症状说得过重或过轻,有的对治疗失去信心,有的对其病势说的似是而非。这些都必须结合临床,进一步检查,综合分析,找出主要矛盾。
包括对姿势、运动、压痛点和神经系统的检查。
寻找压痛点是伤科检查中极为重要的环节。腰部压痛点最明显之处,往往是病变所在部位,故须认真检查,不可忽视、省略。
寻找压痛点的方法:嘱病人俯卧位(腹前部垫枕,常用于检查浅压痛),腰部肌肉放松。术者用拇指稳而有力地、由轻到重向深部按压,同时注意观察病人表情及身体的移动,并询问其是否感到疼痛。一般情况下,可在腰部找到几个压痛点,然后再确定其中压痛最明显的一点或两点。在痛点上按压时,除注意局部疼痛外,还应注意是否引起下肢疼痛。
压痛点多位于肌肉、韧带或筋膜的附着处。临床上常见于骶棘肌、棘上韧带、棘间韧带、后关节、骶髂关节、腰椎横突尖部等处。为了避免遗漏,可按各部位循序进行。一般检查次序为:
对于腰腿痛严重的病人,均须进行X线拍片检查,以免忽略重要的病变,如结核、肿瘤等。必要时应做各种造影或其它检查。
对有脊髓马尾瘤、神经根炎或脊髓炎等可疑的患者,应进行腰椎穿刺检查,测定脑脊液的压力,查脑脊液蛋白定量、糖定量,以及细胞数目和分类等。如脊髓、马尾瘤的病例,椎管可发生部分或完全性阻塞,脑脊液蛋白和糖的含量增高,细胞数每立方毫米可增致30到200个(正常为0到8个)。
肌电图、CT检查有助于腰部某些疾病的诊断。
由于这些原因,临床上所见腰腿痛,不少与受风寒湿有关。平时应注意腰部保暖、勿睡卧湿地,应避免不必要的受寒、受潮湿。
详见下述。
【解剖生理】
棘上韧带,是架在各椎骨棘突尖上的索状纤维软骨组织。起自第7颈椎棘突,止于骶中脊。棘上韧带在颈部特别发达,构成颈部两侧肌肉之间的中膈,故称项中膈或项韧带(据近年解剖学发现,该韧带止于第3腰椎棘突者占百分之二十二,止于第4腰椎棘突者占百分之七十三,止于第5腰椎棘突者占百分之5。从未发现骶椎上韧带附着)。棘上韧带是由腰背筋膜、背阔肌、多裂肌的延伸(腱膜)部分组成。分3层,深层连接相邻2个棘突,且与棘间韧带交织在一起;中层跨越2到3个棘突;浅层跨越3到4个棘突。作用是与弓间韧带一起在棘间韧带帮助下限制脊柱过度前屈。棘上韧带与棘间韧带由脊神经后支的神经末梢分布,是极敏感的组织,一旦受到损伤,可通过脊神经后支传入中枢,引起腰痛或牵涉性下肢痛。
【病因病理】
在充分弯腰搬移重物时,骶棘肌处于松弛状态,臀部肌肉与大腿后侧肌肉收缩,以腰椎为杠杆将物提起,支点常位于腰骶部,此刻韧带无骶棘肌保护,作用力全部落在腰部韧带上,棘上韧带在最外层,其承受的张力最大,故易损伤。当韧带纤维发生退变,弹力减小,弯腰提物用力过猛,或躯干突然用力旋转,或长期弯腰负重等,极易造成棘上韧带从个别棘突上撕脱或剥离,而出现腰与下肢症状。
【临床表现与诊断】
急性损伤,常在弯腰负重下突然直腰时发生,或搬取重物与工作不慎身体扭转而引起。慢性者有腰部劳损或久病不愈的病史。伤后脊柱部疼痛,痛点多局限于1到2个棘突,弯腰时痛剧。偶伴有腰背部及下肢酸痛,劳累后症状加重,休息后症状减轻。腰部无侧弯畸形。检查时,可触及棘上韧带钝厚、稍隆起、压痛明显。拇指左右拨动时,可有紧缩感或韧带与下方剥离而浮起(范围常在1厘米左右)。慢性损伤,剥离面多见1到4厘米,但无明显触压痛,仅有酸胀感。如伴有棘间韧带损伤,常在患处(两棘突间)触及一高起的软块,压痛明显。
【治疗】
【注意事项】
腰椎后关节紊乱症,又称后关节损害,包括后关节错位,后关节滑膜嵌顿及后关节炎。常由于脊柱扭伤而发生急性腰椎后关节紊乱,引起腰部剧烈疼痛和功能障碍,也可由于急性期治疗不妥而形成慢性腰痛。为临床多见的一种疾病,是引起腰腿痛的常见原因。
【病因病理】
腰椎后关节周围包以薄而紧的关节囊,其外层是纤维层、内层是滑医学全.在线膜层。关节面排列常为四十五度斜位或近矢状位,腰5骶1椎关节面的排列近冠状位,是一种摩动关节。后关节的主要作用是稳定脊柱和引导脊柱运动的方向,并阻止脊椎滑脱。由于腰部负重和活动度大,故后关节的损伤机会较多,常发生于腰3以下的椎间关节。如腰部慢性劳损或反复扭伤,可致后关节发生损伤性炎症改变,产生下腰痛或伴有下肢放射性疼痛;当腰部突然转动时,易造成后关节的错位或其间的滑膜嵌顿,而引起难于忍受的剧烈腰痛。
【临床表现】
【诊断要点】
【治疗】
本症的治疗,以手法纠正后关节的错位为主,配合醋中国卫生人才网离子导入及功能锻炼等。
急性者,应嘱病人俯卧位元,在伤病局部施术手掌抚摩、轻揉手法3到5分钟,而后用双手拇指沿棘突两侧由上而下,再自下而上来回推按数遍,使紧张、痉挛之筋肉松软后,选用下列手法操作。
【注意事项】
腰部脊柱是一根独立的支柱,承担着人体百分之六十以上的重力,并从事着复杂的运动。其前方只有松软的腹腔和髂腰肌,附近仅有一些肌肉、筋膜和韧带,无骨性结构的保护。故在负重或不协调的运动中,椎体间关节、后关节、腰骶关节、骶髂关节、韧带及周围的肌肉、筋膜等极易受到损伤。急性期若未能给予有效治疗,容易转变为慢性,成为顽固的腰背痛。
【病因病理】
【临床表现与诊断】
【手法治疗】
【注意事项】
无典型外伤口的腰部慢性筋肉损伤,称为腰部劳损。如腰骶部的肌肉、筋膜、韧带、小关节等组织的慢性损伤。在慢性腰痛病例中,腰部劳损占有相当比重。本病多发生于体力劳动者。
【病因病例】
祖国医学认为“久劳”和“劳伤久不复原”是形成劳损的主要原因。如《素问.宣明五气篇》记载:“久视伤血、久卧伤气,久坐伤肉,久立伤骨,久行伤筋,是谓五劳所伤也。”清代叶桂说:“劳伤久不复原为损。”所以,腰部困久劳致伤引起的疼痛称劳损腰痛。
根据发病情况,腰部慢性劳损的病因病理可分为以下几点:
【临床表现与诊断】
等于腰部劳损的诊断,主要依据病史,症状、体征、排除其它器质性疾病。如陈旧性脊椎骨折、腰椎结核、肾脏疾病、前列腺炎、妇科病等,即可做出诊断。
【治疗】
病人取坐位,施术“推搓腰背拿肩法”,术者立于侧后方,一手扶肩,另一手由上而下推抚背腰部数遍;继之,一手掌紧贴腰部脊柱横搓1到2分钟;多指捏肩部结束。
【注意事项】
退行性脊柱炎,又称脊柱骨关节炎、肥大性脊柱炎、增生性脊柱炎或老年性脊柱炎。是由椎间盘退行性改变所诱发的一种脊椎骨慢性病变。负重大、活动多的关节最常累及。临床上以腰椎多见,颈椎次之,胸椎下段亦可发生。
【病因病理】
一般认为老年性组织退行性改变,慢性积累损伤(劳损)、风寒外邪侵袭或久卧湿地是导致本病的重要因素。从生理角度来说,人到中年、尤其是老年期,一切组织器官均有不同程度的退行性改变,关节组织也不例外,脊椎骨也同样会发生组织变性,而形成骨赘。在多年腰部活动的劳动者,发生退行性脊柱炎的时间就会更早,症状从也较严重。
其病理变化是从关节软骨变性开始。由于变性使关节软骨失去润滑发亮的外形、变成粗糙而缺乏弹性的黄色软骨,而后逐渐软化和碎裂,并可发生软骨脱落。暴露出的骨面,经长时间的磨损,骨面发生硬化,在软骨的边缘与关节囊、韧带的附着处出现新骨增生,形成骨赘,骨赘多为刺形成唇形,故又可称为骨刺或骨唇(唇凸),甚者相邻椎体缘的骨赘连接在一起,而形成骨桥,导致脊柱僵硬或失去活动功能。
【临床表现与诊断】
本病多为四十岁以上的体力劳动者,男性多于女性。早期症状腰背酸痛,活动时脊柱僵硬,在劳动时症状加重,休息后化转(夜间加重)。晨起时腰部僵硬、疼痛增剧,经短时间轻微活动疼痛减轻,活动过度或过劳后又使症状加重。腰部喜暖怕冷,久坐、久立时可出现腰背痛。脊柱炎的病程,短者几个月、长者数年至十数年。检查时可发现脊柱运动受限制或僵硬感,但一般无明显的肌肉萎缩或肌紧张,腰部痛点不集中,脊柱姿势可有异常改变,直腿提高试验可接近正常,腱反射无改变。
X线拍片检查,显示多个椎体边缘骨质增生,椎间隙变窄,椎体上下缘硬化。但椎体轮廓和小关节间隙界线清晰,脊柱生理曲线异常或无明显改变。诊断要点如下:
【治疗】
【注意事项】
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亦是引起腰腿痛的常见原因,临床较多见。
【解剖生理】
腰椎具有生理前凸,第3腰椎位于前凸的顶点,是1到5腰椎的活动中心,成为腰部屈伸及旋转活动的枢纽。两侧的横突粗长,2、4次 之,1、5横突最短并向后方倾斜。由于腰3横突最长,承受杠杆作用力最大,其上所附着的韧带、肌肉、筋膜等承受的拉力亦大,故损伤的机会增多。
腰部脊神经出椎间孔后,分为前、后两支。前支粗大,构成腰、骶神经丛;后支较细,分为内侧支与外侧支,内侧支分布于肌肉与后关节,外侧支成为皮神经。臀上皮神经自腰椎1、2、3椎间孔发出,穿过横突间韧带骨纤维孔之后,行走于腰椎2、3、4横突的背面,紧贴骨膜经过横突间沟,穿过该横突上附着的肌肉到其背侧。但腰4、5脊神经则无皮神经发出。腰椎横突上附着有大小不等的肌肉。前侧有腰大肌、腰方肌,横突尖端有横架于棘突与横突之间的横突棘肌,两横突之间有横突间肌,横突背侧有骶棘肌。另外,尚有腹横肌、腹内斜肌、腹外斜肌借助于腰背筋膜,起于1到4腰椎横突。
【病因病理】
腰椎两侧横突所附着的肌肉与筋膜在相互拮抗或协同的作用下,以维持人体重心相对平衡和稳定。因外力或受寒冷刺激等原因,使一侧腰背筋膜和肌肉强烈收缩时,其同侧或对侧均可在肌肉牵拉力的作用与反作用下,附着于第3腰横突部的筋肉组织,最易引起损伤。严重者可造成横突撕脱性骨折,合并广泛的肌肉、筋膜、肌腱撕脱伤,引起出血和浆液渗出。损伤轻者,则产生横突部骨膜增厚与肌肉附着处撕裂、出血、肿胀、肌肉紧张或痉挛,使通过肌肉、筋膜间的神经后支外侧支或血管束受到卡压,而出现一系列的临床症状与体征。
【临床表现与诊断】
本病常有腰部扭伤或慢性劳损的历史,多发生于青壮年体力劳动者。
腰臀部疼痛或酸痛,常扩散至同侧下肢膝平面以上,少数病例可窜到小腿(为非典型的坐骨神经痛),腹压增高时对疼痛毫无影响。个别病例可出现伤侧股内收肌紧张、疼痛。
直腿抬高试验可为阳性,但直腿抬高足背伸试验阴性。
诊断
【注意事项】
腰椎间盘突出症,又名腰椎间盘纤维环破裂症。本病的发生是由于腰椎间盘发生退变与外力损伤等因素,使纤维环部分破裂,髓核从纤维环的缺损处向外膨出,压迫脊神经根,引起腰伴下肢放射性疼痛。是一种临床见病。多发生于青壮年体力劳动者。影响病人参加体力劳动和日常工作,甚至生活不能自理。
【椎间盘的构造与功能】
正常人体的椎间盘共二十三个(第1、2颈椎间无椎间盘),位于两个相邻的椎体之间,保持着椎体间的互相分离,避免骨与骨之间的磨擦和冲撞。椎间盘由纤维环、软骨板、髓核3部分组成,是一个富有弹性的软垫,在充沛时期约占脊柱全长的四分之一。
椎间盘在生长发育过程中,大致有一个共同的规律。按年龄可分为三期:1到二十岁为生长发育期;二十到三十岁为发育成熟期;三十岁以后为退变期。完全成熟的椎间盘,其软骨板较薄,嵌于椎体的上、下面骺环以内;纤维环的张力大而有弹性。椎间盘借助于软骨板的渗透作用与椎体进行液体交换,以维持其新陈代谢。
【病因病理】
腰椎间盘突出的内因是椎间盘的退行性改变及解剖学上的弱点;外因则是进行损伤、慢性劳损,或受寒冷(凉)、潮湿的刺激等。其主要病理改变为纤维环破裂、髓核膨出和患椎骨凸关节错位、椎间韧带损伤、椎体旋转、椎间孔的前后径变狭,产生脊神经根受压症状。如神经受压长期得不到解除,则可出现损伤处的神经根变性,与周围组织粘连在一起,同时可伴有腰臀部筋肉的代偿性损伤。
(分类) 根据椎间盘突出的方向、病理和临床表现,可作如下分类:
1.根据突出的方向,可分为椎体内突出与椎体外突出两大类:
2.根据椎间盘突出的病理及临床表现可分为三种类型:
【临床表现与诊断】
【治疗】
下列手法可根据病人体质及伤情,有选择地穿插在常规手法中施术,亦可单独应用,如“腰椎旋转复位法、悬腹牵伸按抖法”及牵引等手法。为便于练习,按体位将常用动腰手法分述如下:
腰椎旋转复位法 病人坐于方凳上,两足分开与肩等宽,双臂自然下垂;助手面对病人正坐,固定其双下肢,以维持病人正坐姿势。术者坐于病人后方,先用拇指摸清患椎棘突偏歪的方向(以第4腰椎棘突向右偏歪为例。)
术者用右手自病人右腋下经腋前、掌根压于颈后,拇指向下、余指扶持左侧颈肩部(嘱病人腰部放松,稍低头,双足踏地、臀部正坐,不要移动),左手拇指桡侧抵紧向右偏歪棘突的蚴侧,在右手下压颈部、身体前屈、侧弯及旋转动作的同时,左手拇指向左上方顶棘突,可觉指下位移感或伴有“咯啪”响声,示覆位。双手拇指由上而下推理两侧骶棘肌与棘上韧带数遍。亦可施“握腕拉臂推棘法”,见腰椎后关节紊乱症。
双手推肩动腰法 病人坐势同上,两臂交叉于胸前、手握对侧肩或前臂;助手固定病人双膝上部。术者立其后方,双手分别按扶病人两肩外侧,同时用力向相反方向推至最大限度,将腰部充分充分旋转,左右反复数次。此法亦适应于其它腰痛。
扳肩推腰后伸法 病人正坐于方凳或床缘上,两腿稍分开。术者立其背后,一手握肩部,另手掌根放于同侧腰部,双手协调的后扳、前推,将腰部充分扭曲、过伸。然后,用同法施于对侧,反复3到5次。此法亦适用于腰部劳损及退行性脊柱炎的病例。
正坐攀足过屈法 病人正坐于硬板床上,两下肢伸直,尽力前屈,同时术者双手握拿病人腕部(或肩部),用力牵拉,将其腰部过屈,反复5到7次。此法适用于椎间盘突出后期神经根粘连的病例。
悬腹牵伸按抖法 病人俯卧,下胸段与髂股部各垫一枕头,将腹部悬空(腹壁离开床面)。此时,助手二人对病人脊柱畸形拨伸牵引。术者立于病人左侧,双手掌重叠放于病变部位,进行有节律的顿挫性快速垂直按抖5到十分钟(此时,嘱病人随之张口呼吸)。此法对于较大的中心型椎间盘突出症不宜采用。幼弱型椎间盘突出症效果最佳。
托腿按腰晃伸法 病人俯卧。术者用一手掌按压腰部病变部位,另一前臂托住病人两学滞股部,将其(托平)离开床面;双手协调进行晃动、推扒、牵伸、按压动作,使腰部过伸。此法适用于一般的腰椎间盘突出症和急性腰部扭伤的病例。
推肩扳髋复位法 详见“腰椎后关节紊乱症”治疗手法。亦可施术“定点推扳重定法。”腰胯引伸推按法 术者立于病人后方,一前臂托起伤侧小腿,手掌握拿膝部;另手拇指压准椎旁痛点。此时,托小腿之前臂将膝、髋关节屈曲至最大限度(将腰尽力前屈),然后牵直下肢并向后扳,使腰后伸二十度到三十度,同时另手拇指用力推按痛点,可反复操作十五次左右。此法亦适用于其它腰痛病例。
足蹬手拉过伸法 术者双手分别握拿伤侧肩、踝部;同时,用一足掌抵紧病人腰骶部,而后手足协调的轻轻蹬拉几次,待病人腰部放松时,突然用力蹬拉一次,将腰部过伸,然后用一手小鱼际在腰部施滚法数分钟。此法慎用于体弱及严重的中心型椎间盘突出症。
抬高伤肢牵提法 术者一手或前臂托起小腿,另手握拿踝部,在四十度到九十度的不同角度顺向牵拉伤肢。在八十度到九十度时,可用双手紧握下肢远端适宜部位向上提牵数次。在四十五度以内,可用两手分别托握足跟,足掌向远端牵拉,并抬起伤肢(抬起动作应缓)。
屈膝屈髋动腰法 术者立其右侧(嘱病人下肢屈曲),一前臂按扶病人双膝前下方,另手托握双足跟,双手协调动作,进行顿错性的向胸腹部用缓力按压并左右旋转腰部、伸直下肢。此方法亦适用于其它慢性腰痛。
站立背闪动腰法 医患背靠背站立,两肘弯部相挽。然后术者弯腰挺臀(用臀部抵紧病人腰部),将病人反背起(此时,嘱病人全身放松,双足离地),以臀部为着力点,两膝一屈一伸,并前后、左右摆动,使病人腰部跟随其活动。活动幅度要由小到大(腰部有响声者,效果更佳)。新发的椎间盘突出症及急性腰扭伤、脊柱学关节错位的病例较为适宜。
腹部悬空足踩法 病人俯卧于踩床上,胸及髂股部各垫一枕,将腹壁(离开床面)悬空。术者手握踩床之横杆(以便控制刺激量),然后用一足横放于病人腰骶部,由轻到重(逐渐加力)一踩一松,切忌屏气。此法常用于体质强壮,病史较长、后凸畸形不太明显的椎间盘突出症,对后凸的矫形有一定作用;慎用于年老、体弱及严重骨病的患者。
人力对抗牵引法:病人俯卧于板床上。用一棉垫紧束于胸部中段(棉垫高处不宜超过肩胛下角),然后用一长条布带由背部经腋下掏出,在胸前扎紧(以不影响病人呼吸为宜),固定于床头;再用两个小棉垫分别包绕两小腿下部,用布带绑紧固定,助手3到5人用双手握一端之固定带,向下拨伸牵引(力量以病人能耐为度,不宜猛拉、猛放)。此时,术者立于病人左侧,用双拇指紧贴棘突两侧,由上而下进行顿错性按压数遍,或双掌重叠放于病变部位,作垂直的顿错性按压数次,闻复位响声(为佳)。双拇指施理筋手法数次结束。
机械牵引复位法:有轻量持牵、重力牵引、悬吊牵引三种方法。
【注意事项】
椎弓峡部不连,是指椎弓的上、下关节突间部未能骨化,仅以纤维组织连接而言,当这些纤维组织尚在坚固时期,可不出现任何症状。在组织退变的基础上,一旦受到某种程度的外力作用时,这些纤维组织受到牵拉或损伤;使受累的椎体连同上方的脊柱向前移动,即引起脊椎滑脱症,出现腰伴单、双侧坐骨神经痛,或马尾神经受压的症状。临床上亦有少数病例,仅有脊椎前后滑动而无椎弓下所部不连。其发生原因与前者不同,故不属于本病之列,不于赘述。
【解剖生理】
在胚胎发育过程中,每个脊椎骨都是由三个成骨的初发骨化中心所生成,即一个骨化中心生成椎体,其它两个骨化中心各形成椎弓的一半。青春发育期又出现五个次发骨化中心,其所形成的骨骺添加于椎体的上、下面和横突与棘突的尖端部初发骨化中心发育受阻时,可导致椎弓后面不完全闭合的现象。若脊髓和脊膜从此裂口处向外膨出,称之为脊膜膨出症;若无脊膜的膨出,则称之为隐性脊椎裂。
椎弓初发骨化中心,又在每侧分为两个骨化中心小体,前一骨化中心小体发育形成椎弓跟、横突及上关节突,后一骨化中心小体发育形成下关节突和棘突。如果前、后两个骨化中心小体不发生骨性连接,中间以纤维组织所代替,则形成椎弓峡部裂。次发骨化中心的骺板发育受阻时,则可产生青年期脊柱侧弯症,或横突和棘突的连接异常。
【病因病理】
椎弓峡部不连及脊椎滑脱的发生原因与下列情况有关。
正常成人腰骶部有一夹角(即腰5椎体纵轴线与骶椎纵线形成的交角),又称腰骶角,正常为一百二十度到一百四十度。若腰骶角过小可使作用于第5腰椎椎弓峡部的剪力增大。在椎弓完整时,椎间力的传导依赖于椎间盘、后关节和椎间韧带。椎弓峡部不连时,由于裂隙横跨患椎上下关节突之间,将单个椎骨分成前后两个部分(前部包括椎体、椎弓根、上关节突和横突,后部包括椎板、下关节和棘突),中间之裂隙由纤维软骨组织充填,直接影响了椎间力的传导。峡部软组织可暂时缓冲来自上下关节突的力量。此种异常结构,对脊柱的连接和脊柱内平衡乃是一个薄弱环节,是产生脊柱不隐的潜在性因素。其主要改变是:
椎弓峡部不连,多属于腰椎的一种发育受阻的畸形性疾病。由于人体有感觉敏锐、动作协调的适当能力,故临床上多不出现明显症状。当外力作用于患椎,其适应性平衡遭到破坏,则产生椎弓峡部裂隙的前、后两部分或与上、下脊椎相对位置改变,导致其不同程度的损伤,使椎间孔的前后径改变,刺激或压迫脊神经根,出现持续性下腰部酸痛,或伴有坐骨神经痛的根性症状及体征。
当椎体向前滑脱时,椎管矢状径被拉长,峡部软组织受到较大的牵张或损伤,出现下腰部酸胀不适,久立或劳累后加重,卧床休息好转。若滑脱伴有患椎椎体旋转时,椎弓峡部软组织及部分椎间韧带和椎间盘可发生扭转,使椎管的横径变小,导致继发性椎管狭窄,刺激压迫马尾神经,出现马尾性间歇性跛行和间歇性疼痛。
【临床表现与诊断】
本病的诊断与鉴别诊断,根据慢性腰腿痛病史、临床症状、体征,依据正位、侧位、斜位X线片的提示,即可明确诊断。
【治疗】
手法治疗本病,应以解除椎体旋转及软组织扭曲,并适当配合活血祛瘀类手法或药物,达到缓解症状之目的。
【注意事项】
腰椎管狭窄症,是由原发因素或继发因素所产生的椎管腔比正常狭小,以马尾神经受压、出现间歇性跛行和间歇性疼痛为特征的一种腰腿痛疾病。多发生于四十岁左右的男性体力劳动者。
【解剖生理】椎管是由多个脊椎的椎孔(由椎体和椎弓围成)纵行连接而成。因内藏脊髓,又称为脊髓管。椎管的前壁为椎体、椎间盘、后纵韧带,侧壁为椎弓根、椎间孔(因脊神经通过该孔离开椎管,故又称脊神经孔)部分弓间韧带(因肉眼观呈黄色,又称黄韧带),后壁为椎板、关节突和弓间韧带的大部分。椎管壁的韧带组织,有极其丰富的血管和神经分布。腰部椎管的主要作用,是保护脊髓及马尾神经根。
【病因病理】
《金匮翼》载:“瘀血腰痛”,“血脉凝涩,经络壅滞。”本病为脉络受阻,瘀血为病。肾主腰脚,其经贯脊络肾,肝藏血主筋,治之宜从肝肾二经着手,采用活血化瘀,通经活络,滋肝补肾法进行加减、辩证论治。
【临床表现与诊断】
根据发病年龄在四十岁以上,符合间歇性疼痛和间歇性跛行为主症;腰部后伸时,下腰部疼痛及下肢疼痛、麻胀加重;行走、站立时疼痛,蹲下或卧床休息后症状缓解;患肢动脉搏动,腱反射正常,直腿抬高阴性,主诉与客观检查的矛盾,结合X线提示结果,即可作出诊断。不难与其它疾病引起的腰伴腿痛进行鉴别。
【治疗】
按摩手法治疗本症,对部分病例可取得一定疗效或满意的效果。手法治疗本病的作用,在于消除椎管壁软组织的扭曲和肿胀,以舒通脉络。如腰椎间盘突出、脊椎滑脱的部分病例,及原来就有椎管腔狭小,加之损伤引起的水肿等病理改变所造成的继发性椎管狭窄,均可参照有关章节的治疗手法进行施术。若按摩治疗无效或症状状明显加重者,应停止手法治疗,动员其手术减压。一般应非手术疗法观察1到3个月,不宜轻易把本症排除于按摩治疗之外,但施手法时,一定要慎重,手法不能粗暴,过猛,避免引起新的损伤。手法同时可配合内服中药,以提高治疗效果。
内服中药如下:
通督活血汤
(经验方)治腰腿痛、腰椎管狭窄症。
处方 当归9克、赤芍9克、丹参9克、黄芪十五克、杜仲9克、狗脊9克、苏木9克、地龙9克、鹿角9克。煎服。
移行椎,是指某段椎骨数目的的增减。包括腰椎骶化和骶椎腰化。第5腰椎横突肥大(呈翼状)与骶骨或髂骨相对形成假关节者,称无骨性愈合;若二者有骨纹相连接者称骨性愈合。第5腰椎突横突与髂骨重叠,尚未与骶骨形成假关节者,归入横突肥大类。
第5腰椎骶化 即第5腰椎与第一骶椎形成骨性连接。在脊柱的所有椎间关节中,腰骶关节最易遭受损伤。正常的第5腰椎,位于两侧髂骨之间,借强大的髂腰韧带固定于骶骨。若第5腰椎骶化,无髂腰韧带固定的第4腰椎乃变成了一个活动的末节腰椎,第4、5腰椎的椎间关节乃变成了腰骶关节。因此,位于髂骨脊平面,成为腰骶关节的第4椎间关节,由于无强大的髂腰韧带固定,故容易因暴力而损伤。
第1骶椎腰化 即第1、2骶椎未能形成骨性融合。构成骶髂关节的骶骨关节面,乃分成两个部分,一是能够活动的腰化的第1骶椎,二是互相融合的2、3骶椎,因此减弱了骶髂关节的稳定性,成为骶髂关节损伤的内在因素。
第5腰椎横突和第5腰椎横突骶化 前者多无临床症状;后者多形成假关节,常见于单侧,可无症状。若在常期活动中产生骨关节的炎性改变,挤压或牵拉附近的筋肉组织和神经根时,可出现疼痛。单侧横突骶化,易引起腰痛,可能与结构的不平衡有关。若双侧横突骶化,限制了腰骶关节的活动,则会增加上一个椎间关节的损伤机会。
为骶椎上部未形成骨性连接,椎板缺损所致。X线片可提示在未愈合的椎板之间显示一个发育不全的游离棘突。由于棘上韧带失去了固定点,故降低了腰骶关节的稳定性。第5腰椎椎板亦可发生同样畸形,小的隐裂可不出现症状;若裂隙在十到二十毫米左右、附着于上面的筋肉组织经常受到牵拉而损伤,甚者可影响骶部的神经,产生腰伴下肢疼痛。
由于发育因素造成椎骨任何一个部位未能骨化,仅以纤维组织连接,称为脊椎分离,多见下段腰椎。在这些组织的坚固时期,加之腰椎间韧带和周围筋肉的保护,可不出现任何症状。随着年龄增加,这些组织发生退变或长期受牵拉与挤压,引起受累脊椎变形或移位,出现脊柱姿势畸形。产生顽固性腰痛或伴单、双侧坐骨神经痛。
后关节(关节突间关节)的异常发育,对腰部的活动方向及运动范围发生重要影响。当关节面排列为矢状位时,便于屈伸运动,但有碍于旋转;排列为冠状位。少数病例,腰部的关节面,一侧皆为矢状位,而对侧皆为冠状位。这种结构上的变异,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腰部的正常活动,故长期的屈伸及旋转动作,可引起骨性关节炎改变,而致慢性腰痛。
腰椎棘突有宽窄的不同。有人棘突过宽,于直立位时,各个棘突可互相接触,阻止腰部的后伸活动,长期反复的碰撞、摩损,则可在棘突间形成假关节,若假关节发生炎症改变,即引起慢性腰痛。也有的人棘突过窄,而发生不正常的腰部过度后伸,多为练艺者的先天有利条件。
正常情况下,腰段脊柱的下椎间隙应大于上椎间隙(腰5骶1椎间隙除外)。测量方法:在X线侧位片上测量相邻椎体缘前、中、后三个点之间的距离,如果下椎间隙中有两个点之间的距离小于上椎间隙1毫米以上者,即可定为椎间隙狭窄。
椎间隙狭窄,是椎间盘受明显外伤,或长期劳损而发生变性所致,多发生于负重与活动幅度较大的下腰段。椎间盘变性可继法椎体边缘硬化、不齐、磨损和碎裂,甚者可引起髓核突出。椎间隙狭窄,必引起椎间关节的关节面相对位置关系发生改变,并可发展为创伤性骨关节炎。若椎间隙明显变窄(椎间盘严重变性),时间较长者,多可导致腰痛。反之,椎间盘变性轻、时间短,则不出现腰痛。
此种改变发生的基础是椎间盘变性,与一般骨关节病所见的关节面硬化发生原理相同。此与椎间隙狭窄相比,发生率较低。
唇样增生又称唇突,唇突是指腰椎椎体边缘出现的唇形增生。唇突的形成,是在长期活动中,由于对骨膜的牵拉、刺激而引起骨膜下血肿、硬化、机化、钙化所致。因为腰椎的活动度及负荷愈向下愈大,所以唇突发生在下腰椎者较多,而且严重。年龄越大,唇突的发生率越高,但一般无腰痛症状。若唇突发生于椎体后小缘,则多出现腰伴坐骨神经痛,而类似下腰段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症状与特征。
脊椎肿瘤主要包括脊椎血管瘤和脊索瘤,偶有巨细胞瘤发生于脊椎者。
常见于中年以后女性。早期,局部疼痛并伴有脊柱僵硬、肌肉紧张。若肿瘤穿破骨皮质而压迫脊髓或神经根时,可出现感觉异常、束带状疼痛,甚至出现截瘫等。X线表现 早期椎体外形可无改变,但有垂直的条状或布纹状骨硬化,有时显示多孔囊肿样密度减低区,呈蜂窝状。骨皮质粗糙、模糊,多形完整。当椎体膨大变形时,因椎间盘被压缩或突出,可导致椎间隙轻度变窄。
可发生于任何年龄,多见于骶椎。肿瘤发展较慢,不转移,但局部的扩张和侵犯性大。多数病例有数年下腰痛历史。较大的骶尾肿瘤,可伸至盆腔或压迫直肠,病人可有尿失禁、便秘和坐骨神经痛等症状,病人多死亡于肿瘤的局部扩散。X线检查 可提示患椎椎体膨大,有骨小粱通过的松变区,无骨化和钙化。
发生于脊椎者,可使受累椎骨扩大,引起脊髓或脊神经根严重受压,可出现部分性截瘫。
内、妇科疾病引起的腰痛,一般诊断不难。如腹腔的消化道、胆道、胰脏病变引起的腰背痛,均以腹痛为主(见内脏的牵扯痛)。盆腔脏器的炎症、疼痛多在腰骶部,多呈钝痛、隐痛或酸困痛,痛点不集中。腰痛的发作与炎症有关,但仍以小腹部疼痛为主,不能确诊。必要时应坐内、妇科检查,以助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