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 信 题 库 搜 索
中医理论
中医数据库
中国方剂数据库 中医书籍 常见疾病
中医疾病数据库 民间中医 中医教程
中医疾病诊疗 经方医学 中医药术语数据库
 医学全在线 > 中医理论 > 中医教程 > 正文
金匮要略教程:呕吐秽下利
来源:呕吐秽下利 中医理论数据 字体:

夫呕家有脓,不可治呕,脓尽自愈。

呕家本渴,今反不渴者,以心下有支饮故也,此属支饮。

病人脉数,数为热,当消谷引食,而反吐者,何也?师曰:以发其汗,令阳微,膈气虚,脉乃数,数为客热,不能消谷,胃中虚冷故也。脉弦者,虚也,胃气无余,朝食暮吐,变为胃反。寒在于上,医反下之,今脉反弦,故名曰虚。

寸口脉微数,微则无气,无气则营虚,营虚则血不足,血不足则胸中冷。

跗阳脉浮而涩、浮则为虚,涩则伤脾、脾伤则不磨,朝食暮吐、暮食朝吐、宿谷不化、名曰反胃。脉紧而涩、其病难治。

病人欲吐者,不可下之。

哕而腹满,视其前后,知何部不利,利之即愈。

呕而胸满者,茱萸汤主之。

[茱萸汤方:吴茱萸一升 人参三两 生六两 大枣十二枚
上四味,以水五升,煮取三升,温服七合,日三服。]

干呕,吐涎沫,头痛者,茱萸汤主之。

呕而肠鸣,心下痞者,半夏泻心汤主之。

[半夏泻心汤方:半夏半升(洗) 黄芩干姜、人参、甘草(炙)各三两 黄连一两 大枣十二枚
上七味,以水一斗,煮取六升,去滓,再取三升,温服一升,日三服。]

干呕而利者,黄芩加半夏生姜汤主之。

[黄芩加半夏生姜汤方:黄芩三两 甘草二两(炙) 芍药二两 半夏半升 生姜三两 大枣十二枚
上六味,以水一斗,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日再夜一服。]

呕吐,谷不得下者,小半夏汤主之。

呕吐而病在膈上,后思水者,解,急与之。思水者,猪苓散主之。

[猪苓散方: 猪苓 茯苓 白术各等分
上三味,杵为散,饮服方寸匕,日三服。]

呕而脉弱,小便后利,身有微热,见厥者,难治,四逆汤主之。

[四逆汤方: 附子(生用)一枚 干姜一两半 甘草二两(炙)
上三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二合,去滓,分温再服。强人可大附子一枚,干姜三两]

呕而发热,小柴胡汤主之。

[小柴胡汤方:柴胡半斤 黄芩三两 人参三两 半夏半斤 生姜三两 大枣十二枚
上七味,以水一斗二升,煮取六升,去滓,再煮取三升,温服一升,日三服。]

胃反呕吐者,大半夏汤主之。

[大半夏汤方:半夏二升(洗完用) 人参三两 白蜜一斤
上三味,以水一斗二升,和蜜扬之二百四十遍,煮取二升半,温服一升,余分再服]

食已即吐者,大黄甘草汤主之。

[大黄甘草汤方:大黄四两 甘草一两上
二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分温再服。]

胃反,吐而渴欲饮水者,茯苓泽泻汤主之。

[茯苓泽泻汤方:<<外台>>云:治消渴脉绝,胃反吐食之,有小麦一升。茯苓半斤 泽泻四两 甘草二两 桂枝二两 白术三两 生姜四两
上六味,以水一斗,煮取三升,内泽泻,再煮取二升住院医师半,温服八合,日三服。]

吐后,渴欲得水而贪饮者,文蛤汤主之。兼主微风,脉紧,头痛。

[文蛤汤方:文蛤五两 麻黄三两 甘草三两 生姜三两 石膏五两 杏仁五十枚 大枣十二枚
上七味,以水六升,煮取二升,温服一升,汗出即愈。]

干呕,吐逆,吐涎沫,半夏干姜散主之。

[半夏干姜汤方:半夏 干姜等分
上二味,杵为散,取方寸匕,浆水一升半,煎取七合,顿服之。]

病人胸中似喘不喘,似呕不呕,似哕不哕,彻心中愦愦然无奈者,生姜半夏汤主之。

[生姜半夏汤方:半夏半升,生姜汁一升
上二味,以水三升,煮半夏取二升,内生姜汁,煮取一升半,小冷,分四服,日三夜一服,呕止、停后服。]

干呕哕,若手足厥者,橘皮汤主之。

[橘皮汤方:橘皮四两 生姜半斤
上二味,以水七升,煮取三升,温服 一升,下咽即愈。]

哕逆者,橘皮竹茹汤主之。

[橘皮竹茹汤方:橘皮二升 竹茹二升 大枣三十枚 人参一两 生姜半斤 甘草五两
上六味,以水一斗,煮取三升,温服一升,日三服。]

夫六腑气绝于外者,手足寒、上气、脚缩;五脏气绝于内者、利不禁、下甚者、手足不仁。

下利脉沉弦者、下重;脉大者、为未止;脉微弱数者、为欲自止,虽发热不死。

下利,手足厥冷,无脉者,炙之不温。若脉不还,反微喘者、死。少阴负跗阳者,为顺也。

下利有微热而渴、脉弱者,今自愈。

下利脉数、有微热汗出、今自愈;设脉紧为未解。

下利脉数而渴者,今自愈;设不差,必圊脓血,以有热故也。

下利脉反弦,发热身汗者,自愈。

下利气者,当利其小便。

下利、寸脉反浮数、尺中自涩者、必圊脓血。

下利清谷,不可攻其表,汗出必胀满。

下利,脉沉而迟,其人面少赤,身有微热,下利清谷者,必郁冒汗出而解,其人必微厥,所以然者,其面戴阳,下虚故也。

下利后脉绝,手足厥冷,晬时脉还,手足温者生,脉不还者死。

下利腹胀满,身体疼痛者,先温其里,乃攻其表,温里宜四逆汤,攻表宜桂枝汤

[桂枝汤方:桂枝三两(去皮) 芍药三两 甘草二两(炙) 生姜三两 大枣十二枚
上五味,口又咀,以水七升,微火煮取三升,去滓,适寒温服一升,服已须臾,啜稀粥一升,以助药力,温覆令一时许,遍身──为似有汗者,益佳,不可令如水淋漓, 若一服汗出病瘥,停后服。]

下利,三部脉皆平,按之心下坚者,急下之,宜大承气汤

下利脉迟而滑者、实也、利未欲止,急下之,宜大承气汤。

下利脉反滑者,当有所去,下乃愈,宜大承气www.med126.com/yaoshi/汤。

下利已差,至其年月日时复发者,以病不尽故也。当下之,宜大承气汤。

下利谵语者,有燥屎也,小承气汤主之。

[小承气汤方:大黄四两 厚朴二两(炙) 枳实大者三枚(炙)
上三味,以水四升,煮取一升二合,去滓,分温二服,得利则止。]

下利便脓血,花汤主之。

[桃花汤方:赤石脂一升(一半锉,一半筛末) 干姜一两 粳米一升
上三味,以水七升,煮令米熟,去滓,温服七合,内赤石脂末方寸匕,日三服。若一服愈,余勿服。]

热利下重者,白头翁汤主之。

[白头翁汤方:白头翁二两 黄连三两 黄柏三两 秦皮三两
上四味,以水七升,煮取二升,去滓,温服一升,不愈,更服。]

下利后更烦,按之心下濡者,为虚烦也,栀子豉汤主之。

[栀子豉汤方:栀子十四枚 香豉四合(棉裹)
上二味,以水四升,先煮栀子得二升半,内豉,煮取一升半,去滓,分二服,温进一服,得吐则止。]

下利清谷,里寒外热,汗出而厥者,通脉四逆汤主之。

[通脉四逆汤方:大附子一枚(生用) 干姜三两(强人可四两) 甘草二两(炙)
上三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二合,去滓,分温再服。]

下利肺痛,紫参汤主之。

[紫参汤方:紫参半斤 甘草三两
上二味,以水五升,先煮紫参,取二升,内甘草,煮取一升半,分温三服。]

气利,诃黎勒散主之。

[诃黎勒散方:诃黎勒十枚(煨)
上一味,为散,粥饮和,顿服。疑非仲景方。]
<<千金翼 >>小承气汤,治大便不通,哕数谵语。

<<外台>>[黄芩汤:治干呕下利。
黄芩三两 人参三两 干姜三两 桂枝一两 大枣十二枚 半夏半斤
上六味,以水七升,煮取三升,温分三服。]
相关文章
 宝宝吃饭的时候经常会恶心
 我的一次感冒的治疗经过
 歪说"木鱼石"
 桂枝汤中的芍药是白芍还是赤芍?
 知母散(《圣惠》卷十六。)
 温肺平喘
   触屏版       电脑版       全站搜索       网站导航   
版权所有:医学全在线(m.med126.com)
网站首页
频道导航
医学论坛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