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 信 题 库 搜 索
中医理论
中医数据库
中国方剂数据库 中医书籍 常见疾病
中医疾病数据库 民间中医 中医教程
中医疾病诊疗 经方医学 中医药术语数据库
 医学全在线 > 中医理论 > 民间中医 > 正文
脉法精微:蒲辅周医案  眩晕
来源:本站原创 中医理论数据 字体:
给大家介绍个专业的中医图书网站  岐黄书舍 www。zhongyi120。cn

眩晕(美尼尔氏综合征)

    李XX,男, 57岁,已婚,干部, 1961年4月17日初诊。
    从1952年起头晕,当时头晕较剧,如立舟车,感觉周围环境转动,呕吐、血压低,耳鸣如蝉声。于1953年、1957年均同样发作过,西医检查有耳内平衡失调,为美尼尔氏综合征。近二月来头昏头晕,不能久看书,稍久则头痛头晕加重,胃部不适,有欲吐之感,并有摇晃欲倒,食纳减退,体重亦减,常暖气,矢气多,大便正常,晚间皮肤发痒,西医认为荨麻疹,影响睡眠,恶梦多,小便稍频,有少许痰,有时脱肛,脉弦细无力,舌淡无苔,根据脉证认为属中虚脾弱挟痰,兼心气不足,治宜先益中气,调脾胃,佐以宁心理痰,用补中益气汤加味。
    处方:
    炙黄芪四钱,党参八分,柴胡八分,升麻八分,白术二钱,当归一钱五分,陈皮一线五分,炙甘草一线,茯神二钱,炒远志一钱,法半夏二钱,生三片,大枣三枚,服五剂,隔天一剂。
    5月12日二诊:服药后诸症均见轻,由于看报稍久,六天前又失眠严重,经某医院诊治,给予镇静剂后稍好,但大便有时燥,近日二便尚调,脉迟滑,舌正中心苔薄黄腻,似有食滞之象,仍宜调和脾胃,健强中气兼消胃滞,原方黄芪改为二钱,加枣仁二钱、焦山植一钱,服三剂。
    5月31日三诊:服上药后自觉很见效,食欲及睡眠好转,二便调,精神佳,看书写字能较前久些,但超过二小时就觉烦躁及头部发紧,小便正常,脉虚,舌正无苔,改用心脾肝并调,以丸剂缓治。补中益气丸。八两,每早服二钱,归脾丸八两,每晚服
二钱,感冒时停服。药后头晕失眠等症基本消失。
    按:本例西医诊为美尼尔氏综合征,时发时止,多用脑后易发,而且呕吐欲倒,并有脱肛等症,中医系眩晕为病。其病因较多,古人分析有:
    一、风眩:始见《内经》:“诸凤掉眩,皆属于肝”。而孙思邈、沈芊绿等均认为肝风引起眩晕。
    二、痰眩:始见于《金匮要略》:“心下有疾饮,胸胁支满,目眩”。朱丹溪亦认为:“无疾不作眩”。《济生方》等亦主张胖人停饮而眩。
    三、火眩:刘河间认为由风火引起。王肯堂以为由火致眩。张三锡主张痰火成眩。
    四、虚眩:《灵枢》谓;“上虚则眩”。张仲景、徐春甫等亦同意此说。张景岳认为:“虚者居其八九,而兼火兼疾者不过十中一、二”。但虞博等则主张下虚上实而眩。
    五、七情内伤、过劳、失眠等均可引起眩晕,亦是临床常见到的。虽病况繁多,只要详为辨证施治,即能收到应有的效果。如本例既非风、火、痰的实证,亦非肝肾不足之虚候,其脉弦细无力,具证纳差、脱肛,不能用脑等,系中虚劳伤兼心气不足,所以用补中益气汤,加获神、远志安神宁心,法半夏、生姜降逆止呕,诸症均减,以后又加枣仁安神、宁心、养肝、补血,焦山植助胃健脾而更好转,最后用补中、归脾丸而善其后。倘偏执无痰不作眩,而重于祛疾,或拘泥肝风成眩,用平肝息凤,抑或清火而挺热,则恐本病非但不效。并且不无虚虚之弊。


吐血胃溃疡出血)

    段XX,男,38岁,干部,1960年10月1日初诊。
    旧有胃溃疡病,并有胃出血史,前二十日大便检查潜血阳性,近因过度疲劳,加之公出逢大雨受冷,饮葡萄酒一杯后,突然发生吐血不止,精神委靡,急送某医院检查为胃出血,经住院治疗两日,大口吐血仍不止,恐导致胃穿孔,决定立即施行手术,迟则将失去手术机会,而患者家属不同意,半夜后请蒲老处一方止血。
    蒲老曰:吐血已两昼夜,若未穿孔,尚可以服药止之,询其原因由受寒饮酒致血上溢,未可以凉药止血,宜用《金匮要略》侧柏叶汤,温通胃阳,消瘀止血。
    处方:侧柏叶三钱 ,炮干姜二钱,艾叶二钱,浓煎取计,兑童便60毫升,频频服之。次晨往诊,吐血渐止,脉沉细涩,舌质淡,无苔,原方再进,加西洋参四钱益气摄血,三七(研末吞)二钱,止血消瘀,频频服之。
    次日复诊,血止,神安欲寐,知饥思食,并转矢气,脉两寸微,关尺沉弱,舌质淡无苔,此乃气弱血虚之象,但在大失血之后,脉证相符为吉,治宜温运脾阳,并养荣血,佐以消瘀,主以理中汤。加归、芍补血,佐以三七消瘀。服后微有头晕耳鸣,脉细数,此为虚热上冲所致,于前方内加入地骨皮二钱,节三钱,浓煎取汁,仍兑童便60毫升续服。
    再诊:诸证悉平,脉亦缓和,纳谷增加,但转矢气而无大便,继宜益气补血,养阴润燥兼消瘀之剂,
    处方:白人参三钱,柏子仁二钱,苁蓉四钱,火麻仁四钱(打)甜当归二钱,藕节五钱,新会皮一钱,山檀肉一钱,浓煎取汁,清阿胶四钱(烊化)和童便6O毫升内入,分四次温服。服后宿粪渐下,食眠俱佳,大便检查潜血阴性,嘱其停药,以饮食调养,逐渐恢复健康。
    按:本例旧有胃损之症,素不饮酒,骤因受寒饮酒,寒热相攻,致血上溢,非热极吐血可比,故主以温降之法,采用侧枯叶汤。柏叶轻清,气香味甘,能清热止血,佐以姜、艾辛温,合以童便咸寒隆逆消瘀,温通清降并行,故服血即渐止。再剂加三七、洋参,益气消瘀止血,因而得以避免手术,给我们很大的启发。继以理中法温运脾阳,盖因脾胃为中州之司,而甘温有因血之用。服后微见头晕耳鸣,知其虚热上冲,则佐以地骨皮凉血不滞,藕节通络消瘀,使以童便降火,服后诸证悉平,脉和睡安。终以益气补血,滋阴润燥而善其后。蒲老指出:此非热邪传经迫血妄行,故不用寒凉止血之法。若不知其所因,误用寒凉、必然血凝气阻而危殆立至。
-----------本人曾因第五种原因患美尼尔,西医住院吊水20天未能治好,后来
用中医的补气补血十多剂就治愈了.从此更加相信祖国医学了!
相关文章
 通草汤(《幼幼新书》卷三十引《婴孺方》。
 亡阴证
 红矾散(《千金珍秘方选》)
 第三十六证 可灸不可灸歌
 与唐医易先生聊"侯氏黑散","排病反应"
 在民间的四圣心源
   触屏版       电脑版       全站搜索       网站导航   
版权所有:医学全在线(m.med126.com)
网站首页
频道导航
医学论坛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