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体的病机是十分复杂的,单纯的寒证或热证,相对比较容易治疗一些,但有时,人体却会出现寒热并存的情况,此时,该如何用药?仲景在《
伤寒论》中,为我们展示了用药的法度----温寒并用法。即:将性寒之药与性热之药共组一方,使其各行其事,分解寒热。
不明伤寒之理者,每见此类方剂,多不可思议。斥之曰:寒药与热药混在一起,不是相互抵消了吗?殊不知:药性之寒热,不同于温度之寒热。药物成份不同,归经气味不同,进入体内之后,药气与经气同性相应,同气相求,此即物以类聚之理也!“抵消”之说,实乃臆测!
现将《伤寒论》中“温寒并用”的方剂,分述如下:
1、
栀子干
姜汤:
【组成】栀子
干姜 【功效】上清心膈郁热,下温
脾阳虚寒
【条文】伤寒,医以丸药大下之,身热不去;微烦者,栀子干姜汤主之。(80)
【病机】外邪束表,本当汗解,医者误用泻下之法,使表邪有向内发展的趋势,但尚末入里,故身热不去,心中微烦。泻下之法,每伤脾阳,故此方以栀子清解郁热,以干姜温补脾阳。
【案例】赵xx,男性,20岁。下利年余,每因进食冷物或油腻之物诱发加重。自感腹部怕冷,心烦寐差,舌尖红苔根腻,脉细数。辨证属
上热下寒之证,故投用栀子干姜汤加味:
黄连9克,栀子15克,干姜9克,
白术(炒)10克。7剂下利次数减少。14剂大便成形,睡眠转佳。前后共服中药30余剂,病归痊愈。(赵进喜医案)
2、
附子泻心汤:
【组成】附子、黄连、
黄芩、
大黄 【功效】上清内陷之热,下温肾阳之虚。
【条文】心下痞而复恶寒、汗出者,
附子泻心汤主之。(155)
【病机】心下痞,属火
热痞者,本当用大黄黄连泻心汤治之。但此患又兼恶寒、汗出之症,此乃火热痞结于上,肾阳亏虚于下也。卫阳根于肾阳。肾阳不足,失于温煦则恶寒,阳不摄阴则汗出,故煎附子以温复肾阳,泡黄连、黄芩、大黄以消热痞。凡药,久煎取其味,轻煎取其气。此方单煎附子,余药用沸水浸泡,然后相合服之,虽寒热并用,药力却能各行其事。
【案例】刘渡舟医案:李xx,男,30岁。素有胃病。胃
脘痞胀,胃中
嘈杂如火烧灼,心烦不寐,口腔内粘膜及舌体溃烂,全是一派心胃火热之象。舌质反而淡嫩有齿痕,苔薄白。再询其证,尚有周身乏力,时时畏寒,精神不振,性欲淡漠,纳谷不香,大便稀溏等。切其脉弦而滑。证有寒热,俱非虚假,当以清火温阳之法治疗。制附子10克(另包单煎) 大黄 黄连 黄芩各6克(沸水泡溃)和汁兑服,六剂。药后胃脘痞胀及烧灼感均消,口疮愈合。但仍畏寒,大便每日二三次,续上方加大附子剂量为15克,又服三剂后,精神大振,体力增加,大便转常,诸症随之而安。
3、
半夏泻心汤:
【组成】半夏 黄连 黄芩 干姜
人参 大枣 甘草 【功效】分消寒热、调和中焦
【条文】伤寒五六日,呕而
发热者,
柴胡汤证具,而以他药下之,柴胡证仍在者,复与柴胡汤。此虽已下之,不为逆,必蒸蒸而振,却发热汗出而解。若心下满而硬痛者,此为
结胸也,
大陷胸汤主之;但满而不痛者,此为痞,柴胡不中与之,宜
半夏泻心汤。(149)
【病机】伤寒五六日,呕而发热者,本当用柴胡汤类方治之,医者却误用泻下之法。误治后,心下痞满,按之不痛,此寒热之气混杂于中焦,不相容而相拒,故胃脘膨胀。此膨胀乃杂气壅滞,中无实物,并非食积之类,治当分消寒热,调和纷争。寒热平则痞自消。方用黄连 、黄芩清解内陷之热,干姜温中散寒,人参 、大枣 、甘草调养中气,半夏涤汤消痞。
【案例】周文祥医案:张某,男,27岁,1986年2月5日诊。患者因昨晚饮酒发热,渴凉水数杯,早晨
腹痛腹泻,泻下如水色黄,腹中辘辘有声,恶心欲吐,胸中满闷不舒,口干欲冷饮,舌质红、苔白腻,脉沉细数。证属
胃热肠寒,治宜寒热并调、除湿止泻。予半夏泻心汤:半夏12克,黄芩、黄连、
党参各6克,干姜9克,甘草5克,大枣4枚。水煎温服,1剂而愈。
4、
黄连汤:
【组成】半夏 黄连
桂枝 干姜 人参 大枣 甘草
【功效】分消寒热,降逆止呕
【条文】伤寒,胸中有热,胃中有邪气,腹中痛,欲
呕吐者,黄连汤主之。(173)
【病机】胸中有热,热气上浮则欲呕吐;脾主腹,脾胃有寒则腹中痛。故用黄连清解胸膈邪热,干姜温散脾胃之寒,半夏降逆止呕,桂枝宣通上下,人参 、大枣 、甘草调养中气。此方与半夏泻心汤仅一药之别(即黄芩易桂枝),而主治有别。半夏泻心汤治心下痞,黄连汤证则上见欲呕,下见腹痛,但不见心下痞。
【案例】丁带川医案:王某某,男,45岁,1965年8月30日就诊。患者于1965年8月29日晚间,突然胃脘疼痛,呕吐不已,呕吐物初为食物,后为痰沫,次晨呕出绿色胆液,饮水则呕。刻诊:按其痛处确在脐上部,脉象弦数,舌尖边赤,苔黄薄。证属胸中有热,胃中有寒,寒热不调,阴阳升降失常。法当和解,处方:黄连3克,淡干姜2.4克,法半夏9克,潞党参9克,川桂枝3克,甘草2.4克,大枣3枚。嘱服l帖,徐徐饮之,以防将药呕出。8月3 1日复诊:药后呕吐已止,惟脘部尚有微痛。仍宗原方,以巩固疗效。5个月后随访,并未复发。
5、干姜芩连人参汤:
【组成】干姜 黄芩 黄连 人参
【功效】清上温下、寒热平调
【条文】伤寒本自寒下,医复吐下之,寒格,更逆吐下;若食入口即吐,干
姜黄芩黄连人参汤主之。(359)
【病机】伤寒且本属脾胃虚寒下利体质,本当用理中汤或
四逆汤温其阳,医者却错用吐下之法,使邪热内陷,脾阳更虚,以致寒热错杂,阴阳格拒,吐泻交作。此证以吐为主,且即食即吐。饮食入口即吐者,热滞胸膈较甚也。方用黄芩、黄连清上热,干姜温脾寒;吐下之余,中气必损,故加人参补气,以复中虚。
【案例】俞长荣医案:白叶乡林某,五十岁,患胃病已久。近来时常呕吐,胸间痞闷,一见食物便产生恶心感,有时勉强进食少许,有时食下即呕,口微燥,大便溏泄,_二日两三次,脉虚数。我与
干姜黄芩黄连人参汤。处方:党参15克,干姜9克,黄芩6克,黄连.4.5克,水煎;煎后待稍凉时分四次服。服1剂后,呕恶
泄泻均愈。
6、柴胡桂枝干姜汤:
【组成】柴胡 黄芩 桂枝 干姜二两
栝楼根
牡蛎 甘草
【功效】肝脾双调。治
胆热脾寒、津虚液燥之证。
【条文】伤寒五六日,已发汗而复下之,胸胁满微结、小便不利、渴而不呕、但头汗出、往来寒热、心烦者,此为未解也,柴胡桂枝干姜汤主之。(147)
【病机】伤寒五六日,本当发汗;一汗不愈,还可再汗。但医者汗之未解,改用下法,以致邪传少阳而生寒热往来、心烦、胸胁满结之症。汗而复下之,既伤津液,亦伤脾阳。津伤则口渴而小便短少不利。但头汗出者,虚热上浮,津液不足,难以周身作汗而散邪也。方用柴胡、黄芩解少阳之邪,牡蛎消散胁满,桂枝宣通胸结,干姜温复脾阳,栝楼根生津润燥,甘草调和诸药。
【案例】龚明礼医案:祁某,女,61岁,1983年5月2 6日诊。胃脘疼痛已有一年余,某医院诊断为“
胃下垂”。近一月来疼痛加剧,伴神疲乏力,纳少泛恶,口臭口干,胃脘部有振水音。心烦,大便时溏,舌边尖红苔薄白,脉细软无力。此属热郁肝胆,
脾气虚寒,运化无权,水饮停聚胃中。治宜清利肝胆,温脾化饮,方拟柴胡桂枝干姜汤加味:柴胡10克,黄芩6克,干姜6克,桂枝6克,
炙甘草6克,牡蛎12克,
天花粉12克,
茯苓1O克。上方共进3剂,胃痛已减,口臭已愈,但出现腹中雷鸣。此为肝郁渐疏,脾气已运,上方加
黄芪12克,服1O剂,诸证果愈。
7、
乌梅丸
【组成】乌梅、附子、干姜、桂枝、
细辛、
蜀椒、黄连、
黄柏、
当归、人参。
【功效】主治上热下寒、寒热错杂之证。1、治脏厥,2、治蛔厥。
【条文】厥阴之为病,
消渴,气上撞心,心中疼热,饥而不欲食,食则吐蛔,下之利不止。(326)
伤寒脉微而厥,至七八日肤冷,其人躁,无暂安时者,此为脏厥,非蛔厥也。
蛔厥者,其人当吐蛔。今病者静,而复时烦者,此为脏寒。蛔上入其膈,故烦,须臾复止;得食而呕,又烦者,蛔闻食臭出,其人常自吐蛔。蛔厥者,
乌梅丸主之。又主久利。(338)
【病机】病至厥阴,则阴气极盛。然物极必反,阴气盛极之时,亦是阳气萌发之时,故厥阴病,往往厥阴寒凝而少阳燥动,出现阴阳消长,寒热错杂之机。“伤寒脉微而厥,至七八日肤冷”者,脏寒也;“其人躁,无暂安时”者,阴极阳生,阴阳相争也!方用附子、干姜、桂枝温阳气,细辛、蜀椒散寒凝,用黄连、黄柏泻少阳相火,温寒并用,分解相争;另用人参补气,当归养血,乌梅味酸入肝以养肝。
【案例】权依经医案:莫某,男,48岁,1978年10月16日初诊。半年来自感头顶疼痛,伴有视物模糊,劳累后加重,手足心发热,烦躁易怒。有
慢性肝炎史,近月来肝功已转正常。舌质暗,苔薄白,脉弦细,处以
乌梅汤:乌梅15枚,黄柏3克,黄连8克,干姜4.5克,党参3克"桂枝3克,
川椒2克,细辛3克,附子3克,当归2克。水煎分2次服,3剂。二诊:服上药后,自感
头痛减轻,但视物仍模糊。舌质暗,苔薄白,脉弦细。续服上方3剂。三诊:服药后,巅顶已不痛"视力也大为好转,自感头脑较前清爽。继用上方3剂,以善其后。
按语:厥阴之脉达于巅顶,今肝之阴血不足,不能上荣于头"故头痛、视物不清。《金匮要略》云:“夫肝之补,补用酸,助用焦苦,益用甘味之药调之”。乌梅丸正符此意,号为厥阴经之总方,故以之补肝之体,则诸症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