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初步认为是:心火过旺,脾胃不和,寑食不安.
但一时无好的对策,毕竟是一个不到4岁的小孩,沟通及用药是一件较困难的事,想起小的时候老妈用的土方子,说是小孩受了惊吓了,据说这是迷信, 要用药扎包一下手就好了,管它呢?不妨迷信一把,反正伤不到小孩.
但奇迹出现了,包药后小孩睡得异常安稳.难道这真的是迷信?
包的外用方是:
黄枝子
大葱头
面头
捣碎后用布包扎于小孩手上.
具体的位置是:心包经的大凌处左右及前后处.
分析下:
黄枝子:泻火
大葱头:安神
面头:应是起拌的作用
心包经的作用: 可治小儿惊风等
前几天本人忙于一点公事,没有闲暇顾及家庭.
第一天晚上,老婆说今天吃了点春笋,头晕得很.
我没在意,春笋是发物,主升发,中空头尖,血气不足或中气不足者出现点头晕也是情理之中的.
第二天晚上,纳差,心下烦满,身痛,欲吐不成.
我说明天帮你看下.
第三天白天,老婆说上吐下泻,全身无力,心下痛,全身是痛,纳少.
第三天晚上,我号了下脉:寸关滑数,无发热恶寒.
诊为少阳阳明合病,以心下满痛, 寸关滑数为主线开出大柴胡汤原方,其中大黄是同下的.服用一剂后.
第四天早上,主述心下有点痛,其它没什么.
第四天白天,主述心下还是有点痛,其它没什么,食如初,再剂后.
第四天晚上,诸症全无.
我在想要是去医院,定会一通大输液,后开一通止吐止泻的药,来个上堵下塞.
一般见上吐下泻会考虑服六和汤、正气散、平胃理中汤等.
为什么不见寒热往来?也许可以这样理解:胸中有热而呕吐,胃中有寒而腹痛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