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 信 题 库 搜 索
中医理论
中医数据库
中国方剂数据库 中医书籍 常见疾病
中医疾病数据库 民间中医 中医教程
中医疾病诊疗 经方医学 中医药术语数据库
 医学全在线 > 中医理论 > 民间中医 > 正文
本草求真:敦煌遗书《辅行诀脏腑用药法要》五首救急方析义
来源:本站原创 中医理论数据 字体:
作者:丛春雨

--------------------------------------------------------------------------------

关键词:敦煌遗书 《辅行诀脏腑用药法要》 救急方
    敦煌遗书《辅行诀脏腑用药法要》妙用开五窍以救卒死中恶之方五首,充分论证人体局部和整体是辨证统一的,是中医药学整体观念指导下的天才创造和杰出贡献。
    “点眼以通肝气。治跌仆,既月腰挫闪,气血着滞,作痛一处,不可欠伸、动转方。矾石烧赤,取凉冷,研为细粉。每用少许,以酢蘸,点目大眦,痛在左则点右眦,痛在右则点左眦,当大痒,螫泪大出则愈。
    对此段经文的理解:一、首先认识眼与肝的关系,即肝开窍于目,目又称精明,是视觉器官。二、肝主筋,筋即筋膜,附着于骨而聚于关节,是连接关节、肌肉的一种组织。
    基于上述两点认识,所以点眼以通肝气,缘于肝开窍于目之理,又肝主筋,所以点眼通畅肝气,即可治疗跌仆,既月腰挫闪,不可欠伸、转动,其机理为气血滞涩,经络不畅,不通则痛。
    矾石味酸涩,性寒,归肺、肝、脾、大肠经,《本草纲目》曰:“矾石之用有四:吐利风热之痰涎,取其酸苦涌泄也;治诸血痛、脱肛、阴挺、疮疡,取其酸涩而收也;治痰饮、泄痢、崩带、风眼,取其收而燥湿也;治喉痹疽、中蛊、蛇虫伤螫,取其解毒也。”而这里点眼在于通调疏泄肝气,活血化瘀,通畅经络,疏达筋膜关节。其治疗方法体现了中医学的整体观念,即病生在左边可以通过调理右边来取效,病属于阳,可以着重治阴而获愈,“从阴引阳,从阳引阴;以右治左,以左治右”(《素问·阴阳应象大论》),“病在上者下取之,病在下者高取之”(《灵枢·终始》)等等,都体现了整体观念的治疗原则。所以经文点目大眦,肝与胆相表里,胆者,足少阳之脉,起于小指次指之端,而终至目锐眦,故点此以通肝气也。
    吹鼻以通肺气。治诸凡卒死,息闭不通者,皆可用此法活之。皂角刮去皮弦,用净肉,火上炙燥,如杏核大一块,细辛根等分,共为极细末。每用苇管吹鼻中少许,得嚏则活也。
    肺开窍于鼻,鼻为肺之窍。鼻的嗅觉功能都是肺气的作用,所以肺气和、呼吸利,则嗅觉灵敏。《灵枢·脉度》曰:“肺气通于鼻,肺和则鼻能知臭香矣。”正由于肺开窍于鼻而与喉直接相通,所以外邪袭肺,多从鼻喉而入,肺的病变也多见鼻的证候,如鼻塞、流涕、喷嚏等。
    基于上述理论,凡治疗各种卒死,气闭不通或停止呼吸或呼吸功能减弱者,均可使用外用口畜法,即运用粉剂,用苇管吹鼻中少许,刺激鼻粘膜,取嚏,以达到通关急救和宣达肺气之作用。
    本品粉剂使用皂角、细辛研末,称之为通关散,皂角辛温,有小毒,归肺、大肠经。多用于卒然昏迷,口噤不开,以及癫痫痰盛,关窍阻闭之病症。细辛辛散温通,芳香走窜,通彻表里上下,二味相伍,入肺经,通鼻窍,有通关开闭之作用。
    着舌以通心气。治中恶,急心痛,手足逆冷者,顷刻可杀人。看其人唇舌青紫者及指甲青冷者是。硝石五钱匕,雄黄一钱匕。上二味,共为极细末,启病者舌,着散一匕于舌下,少时即定。若有涎出,令病者随涎咽下,必喻。
    心开窍于舌,是舌为心之外候,又称舌为心之苗。舌的功能是主司味觉和表达语言,所以《灵枢·忧恚无言》曰:“舌者,音声之机也。”正常的味觉和语言表达,有赖于心主血脉和心主神志的生理功能。所以《灵枢·脉度》曰:“心气通于舌,心和则舌能知五味矣。”由于舌面无表皮复盖,血管又极为丰富,因此,从舌质的色泽可以直接察知气血的运行和判断心主血脉的生理功能。心的功能正常,则舌体红活荣润,柔软灵活,味觉灵敏,语言流利。若心有病变,如心阳不足,则舌质淡白胖嫩;若心阴血不足,则舌质红绛瘦瘪;若心火上炎则舌红,舌尖生苍;若心血瘀阻,则舌质暗紫或有瘀斑;若心主神志功能失常,则舌强、舌卷、语蹇或失语等。
    基于上述理论,凡中恶、急心痛、真心痛病人出现手足逆冷,唇舌青紫,甚至指甲青冷者,多与寒邪内侵,情志失调,饮食不当,年迈体虚等因素有关。本证多见于中老年,机体日渐衰退之时,本虚标实是其主要病机。虚为心脾肝肾亏损,功能失调;实为寒凝、气滞、血瘀、痰阻,痹遏胸阳,阻滞心脉而至发本病。本病以胸痛为主要症状,多为剧烈持久不止的疼痛,呈压榨、窒息样性质,可引及肩背、右臂、咽喉、脘腹等处,可伴有气短、喘息、心悸、手足欠温或青紫、自汗或大汗淋漓、精神萎顿、恶心呕吐、烦躁、脉沉细或结代。治疗当以益气活血,宣痹化浊之法,若阳气暴脱者,治以回阳救逆固脱。本证方用硝石雄黄散,共为极细粉,启病者舌,着散一匕于舌下,少时即定,若病者有涎流出,令病人随涎将药咽下。这里有二点,一对真心痛病人要注意观察唇舌青紫及指甲青冷,是为重要的外在症候。二是运用硝石雄黄散舌下给药或随涎咽下,保证急救时给药的最佳途径,这与现代医学治疗急性心肌梗塞心绞痛的病人舌下或鼻嗅硝酸甘油等药同出一辙。然而敦煌卷子《辅行诀脏腑用药法要》中这首急救方的记载却早它一千余年,这是何等辉煌之史记,怎么不令人由衷地为中华民族悠久的文化遗产感到骄傲和自豪!
    启喉以通肺气。治过食难化之物,或异品有毒,宿积不消,毒势攻注,心腹痛如刀搅。赤小豆瓜蒂各等分,共为散,每用咸豉半升,以水二升,煮豉,取一升,去滓。内散一匕,顿服,少顷当大吐则差。启喉方:救误食诸毒及生冷硬物,宿积不消,心中痛疼方。赤小豆、瓜蒂各等分。为散讫,加盐豉少许,共捣为丸。以竹箸启病者齿,温水送入口中,得大吐则愈。
    中医药学认为肺开窍与鼻,鼻与喉相通而联于肺,鼻和喉是呼吸之门户,故有“喉为肺之门户”的说法,喉之发音,乃肺气之作用也。正是由于肺开窍于鼻,与喉直接相通,肺的病变也可多见喉痒、音哑、失音等。该段经文论述了通过使用赤小豆、瓜蒂散,使病人发生呕吐,驱使病邪从上涌吐的一种治疗方法。《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曰:“其高者,因而越之。”大凡停留于胸脘部位的有形之邪,在汗之不可,下之不能的情况下,使用吐法,从而达到疏郁解结,宣通气机,排除病邪,缓和病势之目的。该段经文是指食用难以消化的食物,或有毒的异品,从而造成病人宿积不消,毒势攻注,心腹疼痛如刀搅等症候的治疗方法。方中瓜蒂色青,象东方甲木之化,得春升生发之机,能提胃中阳气,以除胸中之寒热,为吐剂中第一品,然其性走而不守,故必得谷气以和之。赤小豆形色象心,甘酸可以保心气,然豆形象肾,性本沉重,霉熟而使轻浮,能令肾家之精气交于心,胸中之浊气出于口,再加香豉的轻清宣泄,虽快吐而不伤神,奏功之捷,胜于汗下之法。
    熨耳以通肾气。治梦魇不寤。烧热汤二升,入戎盐七合,令烊化已,切葱白十五茎内汤内。视汤再沸,即将葱取出,捣如泥,以麻布包之熨病者二耳,令葱气入耳,病者即寤也。灌耳方:救饮水过,小便闭塞,涓滴不通方。烧汤一斗,入戎盐一升,葱白十五茎,莫令葱太热。勺汤指试不太热,即灌耳中。令病者侧卧,下以一盆着汤,承耳下熏之,少时小便通,立愈。
    肾开窍于耳,耳中听觉器官,听觉的灵敏与否,与肾精气的盈亏有着密切关系。肾中的精气充盈,髓海得养,则听觉灵敏,分辨力高,故《灵枢·脉度》说:“肾气通于耳,肾和则耳能闻五音矣。”反之,肾中精气虚衰时,则髓海失养,而见听力减退,或见耳鸣,甚则耳聋。人到老年,肾中精气这渐衰退,听力亦每多减退。
    梦魇不寤,魇(yǎn演),恶梦惊叫的意思。寤(wù悟),睡醒的意思。关于“寤,寐”,前人注释较详者,以张介宾《类经》最为杰出,特录之以供参考:“夫阳主昼,阴主夜;阳主升,阴主降。凡人之寤寐,由于卫气。卫气者,昼行于阳则动而为寤,夜行于阴则静而为寐,故人于欲卧未卧之际,欠必先之者,正以阳气将入阴分,阴于积下,阳犹未静,故阳欲引而升,阴欲引而降,上下相引而欠由生也。”梦魇不寤是指恶梦惊叫,人卒死而不能苏醒,但其脉犹动。方中使用戎盐、葱白相煎,取葱,捣如泥,以麻布包之,熨病人双耳,令葱气入耳,病人即可寤(睡醒)。戎盐即北海盐,咸寒入肾;葱白辛温,《本草从新》曰:“发汗解肌,通上下阳气。仲景白通汤、通脉四逆汤并加之以通脉回阳,若面赤而格阳于上者,尤须用之。”这里戎盐咸能入肾,肾开窍于耳,葱白通上焦之阳,葱气辛温入耳,下交于肾,故熨其双耳,令卒死恶寐惊叫之病人可以苏醒过来。
-----------谢谢共享!!lz辛苦了。
相关文章
 难经正义 五十一难 上课笔记
 除根散(《医方类聚》卷一六六引《吴氏集验
 钱育寿老中医儿科用药经验举隅
 丹溪心法 83: 破伤风 上课笔记
 羚羊角散(《圣济总录》卷一六三。)
 保安丸(《普济方》卷三二八引《海上方》。
   触屏版       电脑版       全站搜索       网站导航   
版权所有:医学全在线(m.med126.com)
网站首页
频道导航
医学论坛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