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 信 题 库 搜 索
中医理论
中医数据库
中国方剂数据库 中医书籍 常见疾病
中医疾病数据库 民间中医 中医教程
中医疾病诊疗 经方医学 中医药术语数据库
 医学全在线 > 中医理论 > 民间中医 > 正文
医患杂谈:四種中成藥能護肝(文集)
来源:本站原创 中医理论数据 字体:
本帖最后由 海韻 于 2010/12/28 09:54 编辑 www.med126.com/wszg/

四種中成藥能護肝(ZT)



     体型肥胖的人要小心了!流行病学资料表明,我国B超研究发现,肥胖患者中脂肪肝的检出率高达38%。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消化中心主任张声生教授向《生命时报》记者介绍,通常所说的脂肪肝主要是指“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它与人们的生活习惯和饮食结构的改变密切相关。而通过对患者右胁肋部(大致为肝区)的不同症状,综合其他表现,就能对中医证型作出初步判断,选择相应的药物。


  肝区胀闷——月见草油胶丸。脂肪肝发展到一定程度时,患者的右胁肋部就会感到不适或者胀闷感,如果时常感到头晕恶心、身体困重、乏力,多属于湿浊内停型脂肪肝,治疗以祛湿化痰类中药为主,中成药如月见草油胶丸。同时乏力气短症状较为明显的人,还可选择绞股蓝总苷片


  又胀又痛——茵栀黄颗粒。当B超查出脂肪肝时,肝内脂肪含量通常已超过30%。如果患者右胁肋胀痛、口干口苦或口粘、胃口变差,而且感觉身体困重,这很可能属于湿热蕴结型脂肪肝。治疗以清热化湿类药为主,常用中成药如茵栀黄颗粒


  一生气就痛——香砂六君子丸。有的患者表现为右胁肋胀满或走窜样疼痛,而且多发生在生气、郁闷等不良情绪之后,还时常腹胀便溏,多属于肝郁脾虚型脂肪肝。以疏肝健脾为主,常用中成药有香砂六君子丸


  有硬块——大黄蛰虫丸。如果在肝区能摸到硬结(中医称之为痞块),伴有舌淡黯有淤斑、面色晦暗,而且食欲差、不喜欢油腻食物,可能已进展到肝硬化的阶段,属于痰淤互结型。此时一定要及时就诊,在一生的指导下可服用具有活血化淤、祛痰散结作用的中药,如大黄蛰虫丸


-----------回复 海韻 的帖子

茵栀黄颗粒
       茵栀黄颗粒主要成份为茵陈栀子黄芩苷、银花,具有清热、利湿、退黄疸、保肝、利胆的作用,用于急性、慢性病毒性肝炎所至黄疸及转氨酶升高,属于温热邪毒内蕴证者。

药物成份:
       茵陈提取物、栀子提取物、黄芩苷、金银花提取物。

药物性状:
       本品内容物为棕黄色颗粒;味甜、微苦。

功能主治:
      清热解毒,利湿退黄。用于急性、慢性病毒性肝炎所致黄疸及转氨酶升高,属于湿热邪毒内蕴证者。

临床疗效:
       茵桅黄颗粒清热解毒,利湿退黄。临床应用于急性、慢性病毒性肝炎所致黄疸及转氨酶升高,属于湿热邪毒内蕴证者。

用法用量:开水冲服,一次2袋,一日3次。一个月为一个疗程。

注意事项:妊娠及哺乳期妇女慎用。

贮藏方法:密闭,防潮,于阴凉干燥处保存。

药理作用

  茵桅黄颗粒系由中药茵陈、桅子、黄芩等经水提醇沉工艺而制成的颗粒剂,方中黄芩清热燥湿,泻火解毒;桅子泻火除烦,通利三焦,与黄芩合用清热散结,荡涤热毒;金银花质轻疏散,既能疏散在表之风热,更长于清解在里之热毒;茵陈清利湿热,清热解毒,利尿退黄,为治黄疸之要药,与黄芩、桅子、金银花合用,既可通过清热解毒以祛邪,又可清利肝胆湿邪以退黄。茵栀黄颗粒显著降低腹腔渗出液中白血胞的数量,对大鼠棉球肉芽组织增生有抑制作用,对正常大鼠及水负荷大鼠有利尿作用,表明茵栀黄颗粒对CCl4所致的慢性肝损伤具有明显的保护作用,并显著降低肝脏胶原蛋白含量,显著改善肝纤维化程度。

临床试验

茵栀黄颗粒辅助治疗新生儿病理性黄疸的疗效  方法 将患儿100例随机分成治疗组(给予茵栀黄颗粒口服)与对照组(应用常规治疗如光疗、白蛋白、酶诱导剂等),观察两组用药前后患儿症状及体征消失时间。结果 治疗组症状、体征消失时间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 茵栀黄颗粒治疗新生儿病理性黄疸效果良好。

茵栀黄颗粒的保肝作用  方法:采用D-氨基半乳糖(D-GalN)、四氯化碳(CCl4)造成急性肝损伤,以血清ALT与AST、肝组织病变程序为指标,并以茵栀黄颗粒口服液为阳性对照,观察茵栀黄颗粒的药效。另外,给小鼠ig异硫氰酸-1-奈脂,以血清胆红素为指标,观察茵栀黄颗粒的作用。结果:1.8g/kg、3.6g/kg茵栀黄颗粒组均能降低D-GalN所致的小鼠血清ALT、AST升高,3.6g/kg茵栀黄颗粒组还能减轻肝组织病变程度。1.0g/kg、2.0g/kg茵栀黄颗粒组均能降低CCl4所致的大鼠血清ALT、AST升高,2.0g/kg茵栀黄颗粒组还能减轻肝组织病变程度。1.8g/kg、3.6g/kg茵栀黄颗粒组均能降低异硫氰酸-1-奈脂所致总胆红素和结合胆红素升高。结论:茵栀黄颗粒对D-GalN、CCl4所致的急性肝损伤均有明显的保护作用,对异硫氰酸-1-奈脂所致小鼠血清高胆红素有明显的降低作用。

----------- 本帖最后由 海韻 于 2010/12/28 10:12 编辑 www.med126.com/shouyi/

月見草油

本品为胶丸,内容物为淡黄色至橙黄色的油状液体。含丰富的γ-亚麻酸(GLA),可转化为PEG2、PGI2、PGF2a,具有明显的降血脂和抗血小板聚集作用。用于防治动脉硬化、降低血脂等。

月见草油功能:

1. 减轻轻前综合征及更年期的种种不适症状,如乳腺疼痛,精神抑郁等。
2. 增进血液回圈减少脂肪在血管内壁的滞留,消散粥样硬化斑,防止血管内膜损伤,预防和治疗动脉硬化
3. 有助於治疗湿疹和皮炎这类皮肤病。
4. 消除风湿性关节炎,溃疡节肠炎,胃炎等炎症。
5. 改善多发性脊椎炎,红斑狼仓等引起的发炎症状。
6. 能排除已储蓄在细胞内的胆固醇,减少甘油三脂,血液胆固醇,B-脂蛋白的含量。
7. 调节皮脂腺的代谢,改善皮肤失调现象,治疗调节内分泌引起的青春豆和黑斑。
8. 促进女性荷尔蒙的自然生长,让发育不良的乳房快速增长,有隆胸效果。
9. 改善过敏体质,键筋骨,缓解腰酸背痛,手脚酸麻的症状。
10. 降低高血压
11. 增进皮肤健康等。

内服方法:每日三次,每次一粒。

外用方法:剪开胶囊,能立即为皮肤吸收,补充养分和水分,令皮肤红润,清除皱纹,减少斑印,令容光焕发。

主治及用法
  【适 应 症】用于防治动脉硬化、降低血脂等。
       【用法用量】口服。一次5~6粒,一日2次,或遵医嘱。
  【不良反应】个别患者口服药初期见有恶心、便稀等不良反应,继续用药可好转。   【禁 忌】1.对本品过敏者禁用。
                 2.出血性疾病患者禁用。
                 3.孕妇禁用。
  【注意事项】性状改变,颜色呈褐色不可应用。
  【孕妇及哺乳期妇女用药】孕妇禁用。
  【儿童用药】未进行该项实验且无可靠参考文献。
  【老年用药】未进行该项实验且无可靠参考文献。
  【药物相互作用】未进行该项实验且无可靠参考文献。

-----------绞股蓝总甙片
  【药品名称】绞股蓝总甙片
  【汉语拼音】Jiaogulan Zongdai Pian
  【药物组成】绞股蓝总甙。
  【性状】本品为色糖衣片,除去糖衣后显淡黄色。
  【主要成分】主要为绞股蓝总甙,即由绞股蓝分离提取得到83种具有人参皂甙基本结构的单体皂甙,合称为绞股蓝总甙,其中六种就是人参皂甙,其余单体均具达玛酯烷醇类结构,可视为原人参二醇或原人参三醇的异构体。总皂甙含量是高丽参的三倍,具有“南方人参”之美称。
  【作用类别】本品为高血脂类非处方药药品。
  【功能与主治】益气健脾,祛痰降脂。用于高血脂症。
  【功效介绍】降血脂。有养心健脾,益气和血,除痰化瘀的功效。适用于高血脂症,症见心悸气短、胸闷肢麻、眩晕头痛健忘耳鸣自汗乏力、脘腹胀满等,或心脾气虚、痰阻血瘀者。
  另外,绞股蓝总甙片可预防动脉硬化,促进血液循环,改善老年人四肢冰冷、麻木、行动不便等症状;增强机体抵抗力及免疫力、抗疲劳、抗衰老;平衡神经系统、镇静安神、改善睡眠。
  【用法用量】口服,一次2-3片,一日3次。
  【注意事项】
  1.伴有其他严重的慢性病,或在治疗期间又患有其他疾病,应去医院就诊,在医师指导下服药。
  2.服药后症状无改善,应去医院就诊。
  3.按照用法用量服用,长期服用,应向医师咨询。
  4.药品性状发生改变时禁止服用。
  5.请将此药品放在儿童不能接触的地方。
  6.如正在服用其他药品,使用本品前请咨询医师或药师。
  【贮藏条件】密闭。
  【规格】每片20毫克

-----------香砂六君子丸
  

香砂六君子丸
  【来源】《中药成方配本》。
  【异名】香砂六君丸(《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一部)。
  【组成】广木香24克 西砂仁24克 炒党参60克 炒白术60克 茯苓60克 炙甘草30克 炒广皮30克 制半夏60克
  【用法】共研细末,每料用生、枣子各30克,煎汤代水泛丸,如绿豆大,约成丸300克。每日二次,每次6克,食后开水吞服。
  【功用】益气健脾,化痰和胃。
  【主治】脾虚气滞,消化不良,嗳气食少,脘腹胀满,大便溏泄。
  香砂六君子丸:含木香、砂仁、陈皮、制半夏、党参、白术、茯苓、炙甘草,常用于慢性胃炎、胃及十二指肠溃疡而见的胃脘胀痛、食少倦怠、或恶心呕吐等症。每次6-9克,一日2次。

----------- 本帖最后由 海韻 于 2010/12/28 10:30 编辑 www.med126.com/shouyi/

大黄蛰虫丸
百科名片 大黄蛰虫丸

用于瘀血内停,腹部肿块,肌肤甲错,目眶黯黑,潮热赢瘦,经闭不行。用于治疗慢性活动性肝炎、肝硬化、高血压、脑血栓,再生障碍性贫血及慢性白血病,静脉曲张并发症与后遗症,以及外科、妇科、皮肤科、神经科等疾病。



基本信息  药名 大黄蛰虫丸
  剂型 丸剂
  类别 中药
  功效 活血破瘀,通经消痞。
  来源 《金匮要略》卷上。

药物组成  熟大黄300g,土鳖虫(炒)30g,水蛭(制)60g,虻虫(去翅足,炒)45g,蛴螬(炒)45g,干漆(煅)30g,仁120g,杏仁(炒)120g,黄芩60g,地黄300g,白芍120g,甘草90g。

制备方法  粉碎成细粉,过筛,混匀。每100g粉末用炼蜜30-45g加适量的水泛丸,干燥,制成水蜜丸;或加炼蜜80-100g制成小蜜丸或大蜜丸,即得。

方剂论述  方中大黄凉血清热,起破积聚,推陈致新;蛰虫咸寒入血,攻下积血,有破癖血、消肿块、通经脉之功,合大黄通达三焦以逐干血,共为君药。桃仁、干漆、水蛭、蟒虫、蛴螬活血通络,消散积聚,攻逐瘀血;黄芩配大黄,清上泻下,共逐瘀热;桃仁配杏仁降肺气,开大肠,与活血攻下药相配有利于祛瘀血;而地黄、甘草、芍药滋阴补肾,养血濡脉,和中缓急;黄芩、杏仁清宣肺气而解郁热;用酒送服,以行药势。诸药合用共奏祛瘀血、清瘀热、滋阴血、润燥结之效。该方特点是以通为补,祛瘀生新,缓中补虚。主要用于五劳虚极所致正虚而致血瘀之证。

用法用量  大蜜丸:每丸重3g,每次1-2丸,日1-3次口服;小蜜丸:每次3-6g;水蜜丸:每次3g。

用药禁忌  孕妇禁用;皮肤过敏者停服。

不良反应  临床偶有过敏反应,患者皮肤出现潮红、发痒,停药后即消。初服时有的病例有轻泻作用,1周后能消失。有出血倾向者可加重齿龈出血或鼻衄

药理作用  主要有改善微循环,增加心肌营养血流量,降低血液粘度,抑制血栓形成和血小板凝集,抗动脉粥样硬化,防治肠粘连,保护慢性肝损伤,促进体内血决的吸收,减少血栓重量等。

  1.改善微循环:大黄蛰虫丸以生理盐水混悬液给以培他米松所致的血瘀症大鼠灌胃,连续7日后,给药组症状明显减轻,血液流态以线流或线粒流为主,毛细管开放数增加,口径增大,袢中红、血细胞聚集和附壁现象减少,说明本方有明显的改善血瘀症动物微循环的作用。

  2.增加心肌营养血流量:正常和垂体后叶素致心肌缺血小鼠心肌营养血流量影响的实验表明,本方可扩张冠状动脉,改善心肌微循环,而明显增加正常和心肌缺血小鼠心肌营养的流量。

  3.降低血液粘度,缩短红细胞电泳时间。大鼠13g/kg(ig)给药,连续4日,使肾上腺所致“血瘀”动物模型全血和血浆粘度降低,细胞电泳时间缩短。并使动脉壁伊文斯兰含量明显降低。

  4.抗血栓形成和抑制血小板凝集:大鼠体内外试验,均有显著抑制ADP诱导的血瘀形成,降低血小板的粘附性和血小板聚集作用。

  5.抗动脉粥样硬化:大黄蛰虫丸能降低高脂血症患者和实验性高脂血症鹌鹑的TG和TC,同时给药组动物动脉粥样硬化斑块面积明显减少,并使其消退加快。

  6. 防治肠粘连:本方混悬液给予以夹肠造成粘连的大鼠灌胃,肠粘连的程度明显减轻。小鼠或犬给予本丸,能使在体肠蠕动呈缓和持久的增强。

  7.保护慢性肝损伤:本丸可减轻用四氯化碳和乙醇综合造成慢性肝损伤大鼠的慢性肝病变的发生与发展;并能抑制纤维增生,防止组织纤维化。此外,对肝内沉积的免疫复合物有消除作用;达到增强免疫功能,使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转阴。

临床应用
  1.肝硬化:用本品日2次,每次1丸,早晚温开水送服,可渐增至每日2-3次,每次1-2丸,治疗肝硬化27例。结果:显效11例,有效16例。孕妇、体弱、腹泻及有出血倾向者忌用。

  2.慢性活动性肝炎:用本品每丸3g,初服1丸,1周后增至2丸,1日2-3次,连服2月至1年。孕妇忌服。初服本丸后少数有轻泻作用,1周后即消失。有出血倾向者,可加重齿龈出血或鼻衄,偶出血可继服,持续出血者只可暂用。对照组用肌甙注射液0.1g,每日1次,肌注。两组均用维生素CO.2g,1日3次;肝素乐0.2g,每日3次;维生素E10mg,每日3次,可连用2-5月。治疗慢性活动性肝炎60例,其中治疗组40例,男31例,女9例;年龄16-50岁;病程1年内至10年。肌甙组20例,男15例,女5例;年龄12-43岁;病程1年内至5年。根据疗效标准:(症状体征消失,肝功恢复正常,HBsAg转阴为治愈;症状体征消失,肝功恢复正常,HBsAg呈(+)为显效;症状体征消失,肝功损害减轻但未恢复正常,HBsAg(+)为有效;症状、体征、肝功及HBsAg均(+)为无效)判定。结果:治疗组40例,治愈7例,有效19例,无效4例;肌甙组20例,治愈4例,有效12例,无效4例。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

  3.乳腺增生症:用大黄、黄芩、杏仁、桃仁、干地黄、芍药、蛰虫、虻虫、水蛭、蛴螬、干漆。如法制丸,每丸重3.3g。每次月经来以前10日开始用药,每日2次,每次服1丸,10日为1疗程。治疗乳腺增生症66例,年龄15-52岁;病程10日至12年。结果症状消失,肿块消散为治愈,共38例;症状消失,肿块缩小1/2为显效,共20例;肿块变软,缩小不及1/2,且有压痛,经前期及劳累后乳痛较前减轻为有效,共6例;症状无改变为无效,共2例;总有效率为96.7%。

  4.脑梗塞:用本方(大黄9-30g、蛰虫、杏仁各12g、桃仁、赤芍牛膝各15g、黄芩、虻虫、干漆、地龙、蛴螬各10g、水蛭、干生地各20g)阴虚者可加石斛玉竹玄参等;睡眠差者可加黄芪、党参、当归等;肝阳偏亢者加天麻钩藤,石决明等。颅内压明显升高者,用20%甘露醇适当脱水,合并感染者加用抗生素。治疗脑梗塞34例,男26例,女8例;年龄40-50岁2例,50-60岁12例,60-70岁17例,70-80岁3例;年龄最小46岁,最大74岁。中经络29例,中脏腑5例。结果:临床治愈25例(73.5%),显效6例(17.6%);有效2例(5.8%),无效1例(2.94%);总有效率为97%。

  5.鹤膝风:用炒大黄9g,黄芩12g,桃仁、杏仁、赤芍、干地黄各15g,甘草、虻虫、蛰虫各6g,生川乌10g、桑寄生18g、牛膝20g、乌消蛇30g,气虚加黄芪、当归;肝肾亏加鹿胶杜仲巴戟。每日1剂,水煎3次服,1月为1疗程。治疗鹤膝风30例,其中男22例,女8例;年龄45-65岁;病程2-9年。诊断标准为双膝疼痛肿大如鹤膝,关节屈伸不利,步履艰难,舌脉各异。结果:经1-6月治疗,痊愈16例,显效9例,有效3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3%。服药最短者7日见效,最长者85剂治愈。


理化性质
  本品为黑色的水蜜丸、小蜜丸或大蜜丸;气浓,味甘、微苦。应符合丸剂项下有关的各项规定。(1)取本品,置显微镜下观察:草酸钙簇晶大,直径60-140μm。草酸钙簇晶直径18-32μm,存在于薄壁细胞中,常排列成行,或一个细胞中含数个簇晶。薄壁组织灰棕色至黑棕色,细胞多皱缩,内含棕色核状物。纤维淡黄色,梭形,壁厚,孔沟细。纤维束周围薄壁细胞含草酸钙方晶,形成晶纤维。体壁碎片黄色或棕红色,有圆形毛窝,直径8-24μm,有的具长短不一的刚毛。体壁碎片金黄色或棕色,毛窝双圈状,有时表面可见状或针尖状突起。体壁碎片淡黄色,毛窝边缘为重叠圈状。(2)取本品6g,切碎,加硅藻土3g,研匀,加乙醇40ml,超声处理30分钟,滤过,取半量的滤液,蒸干,残渣加水10ml使溶解,加盐酸1ml,置水浴上加热30分钟,立即冷却,用乙醚振摇提取2次,每次15ml,合并乙醚液,挥干,残渣加醋酸乙酯1ml使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大黄对照药材50mg,同法制成对照药材溶液。照薄层色谱法试验,吸取上述两种溶液各1-2μl,分别点于同一以羧甲基纤维素钠为黏合剂的硅胶H薄层板上,以石油醚(30-60℃)-甲酸乙酯-甲酸(15:5:1)的上层溶液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置氨蒸气中熏。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药材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的橙红色斑点。(3)取(2)项下的剩余滤液,蒸干,残渣加水40ml使溶解,用水饱和的正丁醇提取3次,每次20ml,合并正丁醇液,用正丁醇饱和的水洗涤3次,每次20ml,正丁醇液蒸干,残渣加乙醇1ml使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黄芩苷对照品,加甲醇制成每1ml含2mg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照薄层色谱法试验,吸取上述两种溶液各6μl,分别点于同一以含4%醋酸钠的羧甲基纤维素钠溶液为黏合剂的硅胶G薄层板上,使成条状,以醋酸乙酯-丁酮-甲酸-水(5:3:1:1)为展开剂,展开,取出,吹干,喷以1%三氯化铁乙醇溶液。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条斑。


相关文章
 葛根汤(《圣济总录》卷九十三。)
 验舌配方结语
 玄参煎(《圣惠》卷十一)
 
 脾虚中衰证
 枳实汤(《外台》卷三引《广济方》。)
   触屏版       电脑版       全站搜索       网站导航   
版权所有:医学全在线(m.med126.com)
网站首页
频道导航
医学论坛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