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 信 题 库 搜 索
中医理论
中医数据库
中国方剂数据库 中医书籍 常见疾病
中医疾病数据库 民间中医 中医教程
中医疾病诊疗 经方医学 中医药术语数据库
 医学全在线 > 中医理论 > 中医书籍 > 正文
冯氏锦囊秘录:见点门夹症杂症
来源:本站原创 中医理论数据 字体:

(内有未备者悉具总论痘要门参看)

夹斑

夫疹由心热,斑由胃热,斑乃血之余,有色点而无头粒者也。盖痘自脏而出,其势迅速,血热毒盛之痘,则血太过而气不及卫气疏缺,不能密集脉络而致太过之血,任其三焦浮游之火而发为斑,是以夹毒上浮矣。然至痘毒出齐,则内必虚,内虚则斑从内解,不解当以轻剂散其火邪,兼活血解毒之药。凡在初多用表散,在后宜用解利,伺其斑退血附,即用补药,以防其损陷之患。然有色赤如火者,乃毒滞不能宣发也。更有或结痂而发者,是余毒热盛,煎熬肉分,其斑必烂,当用解毒,烂处以生肌散传之。凡红斑易退,紫斑稍难,蓝斑黑斑热毒亢害已极,不可治也。夫疮出而斑退者,吉。或斑退而疮出坚实者,亦吉。否则,皮肤斑烂,疮易瘙痒。如赤斑成槐,其肉浮肿结硬者,又名丹瘤,其毒最酷每有疮未成,就此先溃烂,多不可治。总之,斑疹必须令退,使痘独成为妙,否则,气血重耗,脏腑俱病矣。

夹疹夹丹

夫痘毒麻毒所属不同,痘毒出于脏,麻www.med126.com毒出于腑。盖自孕成之初,先有脏而后有腑,脏为积受之,地腑为传送之所。脏属阴,受毒为最深;腑属阳,受毒为差浅。痘之发触于天行时气,疹之发中于时气风寒,本非寻常并发者,盖因痘出之际,毒趋百窍,被风寒阻塞腠理,是以血热壅遏,击动府毒,因乃并出,是皆不顺之候。如痘稀疏,可以升麻汤解之,疹散痘出,其势自顺矣。若痘太盛,则其疹虽解,殊不知气血已受亏于前矣。诚恐气弱血伤,不能始终以化其毒,是尚未可议其有生也。然痘当从外解,疹当从内解,麻疹之发,轻而勿解。若有不解者,乃为内热而外中风寒之盛也,治法惟宜轻表凉内,切勿汗下妄施,表轻则肌松而邪散,内凉则血和而毒透,骤汗则气泄而亡阳,迅下则里虚而毒陷。然麻疹多属于肺,故嗽而始出,起而成粒,匀净而小,兼阳气从上,故头面愈多者为佳,治宜升麻葛根汤,小柴胡汤,重则麻黄汤,以表散为主,疹散而痘得单成为妙。若如此而不散,则肺气既伤,肝荣亦损,凶之候也。若夫丹疹者,多属于脾隐在皮肤之间,或成块而赤,或云头而突,多起于手足身背之间。发则多痒,或有麻木,是兼湿痰之殊,色红者,兼火化也。总之,浮游之火,壅血散漫于皮肤耳。治宜先以轻剂散火,兼用凉血解毒之药,然痘内而夹丹疹者,可不必治之,但以托痘为主,痘出而此自淡矣。

夹凡疮

痘有夹凡疮而出者,则肉分空虚,痘集必密,且血气为疮所夺,势必干枯黑陷。痘多不能起发成浆,或热毒结聚而为疔者有矣,须急连服内托,大为凉血补血以济之外,以珍珠细末胭脂涂敷疮处,恐疮黑蔓延,痘亦变黑也。

腹胀

夫痘初出时,腹中常宜宽舒者,为里无邪也。若腹胀者,是毒瓦斯聚于肠胃,不能发出,或少发出,而反伏入也。甚者,气喘发厥,疮无血色,或变紫黑,多致不救,治法则当升发解利,使毒瓦斯上下中表分消。大便秘而脾热生胀者,泻之小便,赤而胃热,生胀者利之。若腹胀泻渴,气促体倦,手足并冷,发哕自利而腹胀者,此脾胃虚寒也,宜温补之。身热脉数,大便不通,烦燥作喘,大渴面赤,谵语不安而腹胀者,此热毒壅遏也,当急下而兼表暴之。若因热毒,正发为冷所遏,是以阴阳不和,冷热相搏,毒不发泄,以致腹中虚鸣,二便自利,其脉则微手足俱冷,饮食不进者,则加暖剂以攻托之。

若因乳食停滞而腹胀者,则于升发解利药中,加消食之剂兼所伤之物,审其寒而施治之。若出太盛而面黄,大便色黑,烦燥喘渴腹胀者,此有瘀血在里也,宜于清热凉血剂中,加仁红色之类,以消之。至若目闭神昏,口气臭甚者,则血气以离毒已内溃,不可治矣。

失血

夫痘之来也,随火而至,是以常多迫血妄行,血亦随火而动。若阳络伤,则从上焦而出,为衄为呕。若阴络伤,则从下焦而出,为溲为便。若阴阳俱伤,则上下俱失,或从疮间而出者有焉。然失血后,而多睡不醒者,何也?盖心为血之主,血失则心之神昏,而失其虚灵之性矣,诸失血惟鼻出者,可治,其余皆绝症也。

相关文章
 鹿茸丸(《圣惠》卷十四。)
 金匮肾气丸和高丽参
 我妈骨质增生该怎么办??
 医学正传 316 妇人诸疾门 上课笔记
 口臭,是热是寒,至今不懂,瞧了又瞧,看了又看
 请教,身體逐步恢復後的排邪與外感以後的症
   触屏版       电脑版       全站搜索       网站导航   
版权所有:医学全在线(m.med126.com)
网站首页
频道导航
医学论坛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