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 信 题 库 搜 索
中医理论
中医数据库
中国方剂数据库 中医书籍 常见疾病
中医疾病数据库 民间中医 中医教程
中医疾病诊疗 经方医学 中医药术语数据库
 医学全在线 > 中医理论 > 中医书籍 > 正文
证治准绳·幼科:烦躁
来源:本站原创 中医理论数据 字体:

〔万〕烦者,扰扰而烦。躁者,愦躁之躁。合而言之,烦躁皆热也,析而分之,烦阳也热之轻者,躁阴也热之甚者。《难知集》曰∶火入于肺烦也,火入于肾躁也,疮疹烦躁,须宜忌之。若吐利厥逆,腹胀喘促而烦躁者,昏不知人,谵妄狂扰而烦www.med126.com/zhuyuan/躁者,谓之闷乱,皆不治之证。凡痘疮出不快,发不透,靥不齐有烦躁者,此有二证,如面黄,大便色黑,烦躁喘渴,或如狂,或喜忘,腹胀或痛,此为有瘀血在里也,宜当归丸(痘便闷)或四顺清凉饮(发热)并加仁泥、红花,甚者桃仁承气汤主之(失血)。如便血下黑粪,而又睡不醒,心为血之主,睡不醒则心之神昏矣,玄参地黄汤(失血)加木通麦门冬。若无面黄屎黑、如狂喜忘之证,只大便不通、烦躁腹胀者,此有燥屎也,此却真狂谵妄,以三黄丸、四顺清凉饮(俱发热)、三乙承气汤、当归丸、胆导法(俱便闷)看病轻重,择而用之,如偏执不可下之说,以致陷伏而死者,医之咎也。〔薛〕东垣云∶火入于心则烦,入于肾则躁,皆心火为之。盖火旺则金烁水亏,故心肾合而为躁,宜用栀子豆豉汤。凡痘疮盛作之时,必令心火有所导引,苟或毒瓦斯出而未尽,遂生烦躁,以生黑豆煎汤,或生犀磨汁饮之亦可。若津液不足,虚烦不得卧者《活人》枣仁汤。此证多因脾胃气虚,或服克伐之剂所致,但当调补中气为善。

〔万〕如肺热而烦者,坐卧不安,审于何时,若初发热便烦者,此毒火内郁,人参白虎汤(发热)加栀子仁主之。若疮发见犹烦者,此毒伏于内,未尽出也,消毒饮(见形)、夺命丹(起发)合而服之。若疮出尽,又已起发犹烦者,此内热也,牛黄清心丸主之。如肾热而躁者,必曾自利,轻则陈氏木香散(泻),甚则陈氏异功散(见形)主之。如扬手掷足,欲去衣被者,此热甚于表也,羌活汤主之,泻青丸大黄、加甘草。如神识昏迷、反复颠倒者,此热甚于里也,导赤散(心)牛黄清心丸合而治之。吐利不食而烦躁者,正气虚也,陈氏木香散主之。如昼日烦躁,夜则安静者,此阳盛于昼,至夜则阳气退而安静也,人参白虎汤加栀子仁主之。

如昼日明了,夜则烦躁者,此阳陷入于阴,夜则阴盛,阴阳交争,故烦躁也,四物汤加栀子仁主之。

《活人》酸枣仁汤 治痘疹,虚烦惊悸不得眠。

酸枣仁(炒) 甘草(炙) 知母(炒) 白茯苓 麦门冬(去心) 川芎(炒各三分)

上,水煎,温服。儿大倍之。

栀子豆豉汤

山栀(四个) 豆豉(半两)

上,水二盏,先煮栀子一盏,内豆豉煎至七分,去滓温服。得快吐即止。

黄连解毒汤 治发 ,热甚心烦不得眠。

黄连 黄芩 黄柏www.med126.com 山栀(各等分)

上,每服四钱,水二钟,煎五分,温服。若 毒甚者,加青黛一钱,调入汤内服之。凡脉弦数,内外热甚谵语者,合小柴胡汤主之。若脉洪数,内外热甚,舌燥烦渴者,合化 汤主之。

牛黄清心丸

黄连(五钱,生) 黄芩 山栀仁(各三钱) 郁金(二钱) 辰砂(一钱半) 牛黄(二分半)

共研细末,腊雪调面糊,丸如黍米大。每服七八丸,灯心汤送下。

人参蝉蜕 治小便不利,痘疮不发,烦躁作渴,切牙喘满。

人参 蝉蜕 白芍药 木通 赤茯苓 甘草 紫草茸上,每服三四钱,水煎。

人参竹叶 治虚烦不得寐,或兼自汗

人参 竹叶 甘草(各二钱) 半夏(二钱五分) 小麦 麦门冬(各一钱五分)

上,每服二三钱,姜二片,粳米一撮,水煎服。

相关文章
 环球《言论行为文明指数》第3份评估报告出
 经效方(《济阴纲目》卷十二。)
 
 求教:自学艾灸上火怎么处理?还可以继续吗
 求教:肾阴虚和肾阳虚的症状区别?脉像区别
 虞花溪·《医学正传》论暑
   触屏版       电脑版       全站搜索       网站导航   
版权所有:医学全在线(m.med126.com)
网站首页
频道导航
医学论坛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