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 信 题 库 搜 索
中医理论
中医数据库
中国方剂数据库 中医书籍 常见疾病
中医疾病数据库 民间中医 中医教程
中医疾病诊疗 经方医学 中医药术语数据库
 医学全在线 > 中医理论 > 民间中医 > 正文
针灸拔罐:《金针探秘》系列及略评蒋氏大小周天针法
来源:本站原创 中医理论数据 字体:
金 针 探 秘
桂亮0512-67171772



近日,笔者拜读了刘力红教授所著《思考中医》一书,深有感触。此书对当今中医的教、学方式进行了探讨与反思。认为中医学术须师承才能得真传。不少人认为现代医学发展日新月异,传统中医已落后过时,但他们忘了这是中华民族独特的医学,传承了几千年,且疗效确切。反观现代医学,在短短百年中,发展迅速,但毒副作用也随之出现。以抗生素为例,自上世纪四十年代,抗生素迅速发展起来,虽然对疾病起了作用,但是人们没有想到,四环素造成了一代人的黄牙病;没有想到,庆大霉素造成了成千上万人药物性耳聋。另一方面,人类研制新抗生素的速度,远远跟不上细菌和病毒产生抗药性的速度。再有,旧的病毒、细菌控制了,但产生了新的病毒和细菌,如果滥用抗生素,人类总有一天会进入人类无法制服病毒的黑暗时代。在治疗理念上,现代医学缺乏整体观念,就有病症此消彼长的缺憾。现代医学对许多疑难疾病,运用最现代化的医疗手段和仪器尚无法治愈,而以中医针灸辅之中药,却能将疾病神奇治愈。这就是中医的伟大之处,历经数千年仍然指导着临床实践,这也是西方国家引起中医热的原因,足以说明中医学的宝贵。

中西医理念的差异源于中西文化哲学思想的不同。恩格斯说:“真正的自然科学只是从15世纪下半叶才开始,从这时起它就获得了日益迅速的进展。把自然界分解为各个部分,把各种自然过程和自然对象分成一定的门类,对有机体的内部按其多种多样的解剖形态进行研究,这是最近400年来在认识自然界方面获得巨大进展的基本条件。但是,这种做法也给我们留下了一种习惯:把自然界中的各种事物和各种过程孤立起来,撇开宏大的总的联系去进行考察,因此,就不是从运动的状态,而是从静止的状态去考察;不是把它们看作本质上变化的东西,而是看作永恒不变的东西;不是从活的状态,而是从死的状态去考察。这种考察方法被培根和洛克从自然科学中移植到哲学中以后,就造成了最近几个世纪所特有的局限性。”(《反杜林论》)。因此,西医是通过解剖来研究人的肉身和形体,是静止的。而中国传统文化中医认为:整体是大于各部份的简单累加的。人的生命运动不是简单的肉身与形体的相加,而是精、气、神在生命过程中的运行和相互转化。因此中医通过研究人体气脉的盛衰、虚实来了解生命过程。所谓上医医国、中医医人、下医医病。中医有句名言:不为良相,当为良医。宰相是治理国家的,而好的医生治病,犹如治理国家。西方文化追求的是改造自然,而中国传统文化则追求人与自然相融和,达到天人和一的完美境界。由此想到恩格斯在《劳动在由猿到人的转变中的作用》一文说:“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人类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对我们进行报复。每一次胜利,起初确实取得了我们预期的结果,但是往后和再往后却发生完全不同的,出乎预料的影响,常常把最初的结果又消除了。人每次改造自然,都遭到大自然的报复。第一次改革取得的成果,在第二次便丧失殆尽。”因此以中西医相比较,中医则更胜一筹。

中国传统学术皆有易学难精的特点,针灸之术尤其如此。从汉魏各种学术皆秉师承、重家法,医学尤是如此。扁从师于长桑君,仲景负籍于张伯祖,皆有所承。其中心法诀非口授不明,甚至只可意会而不可言传,又有非其人不能,非其人不传者。元明之间,考陈会著《神应经》,卷首列有宗派图,称席宏达得针灸真传,世世专精,九传至席华叔,十传至席信卿,十一世传于陈会。会广传其术,共授二十四人,得真传者二人,即刘瑾与康叔达。书中有席宏达传誓词,谓传道者必立誓以传,当于宗派图下注其姓名。如妄传非人必遭天谴。此针灸大师誓守秘密之明证。可见针术非亲相授受,何能窥其堂奥。笔者由此联想《黄帝内经》是中医理论体系的源泉,《灵枢经》古人称之针经,开辟了针灸治疗典范,后汉张仲景的《伤寒论》创立了辨证论治的理法,使针、药两法用于临床相得益彰。然而令人可惜历代医家皆重药轻针,使针灸之法不得发展。所以数千年来,能得其真传者,一代不过数人.。自秦汉以上,各种学术皆口耳相传,未能笔之于书,人存则学存,人亡则学亡,而这些失传的,恰恰是最宝贵的文化。还有,历代名家积累的知识、智慧,如果没能及时记录、传授给后人,他毕生精华就有可能失传,如华佗他的医术没能传承下来,就是中医发展以来最巨大的损失。

近年来针灸之术虽名声响誉世界,但国内的发展却不尽如人意,针道渐亡。原因之一便是师承家传的绝学少了。扁鹊从学于长桑君,学成后,长期在民间行医,足遍当时起齐,赵,卫,秦等国。兼长内,外,儿,妇各科,根据群众需要和习俗担任各科医生。正是这些历代师承游医将中医一代代传了下来。而现在学校规范化了,引进西方教育模式,但中医却要灭亡了,传不下去了。刘教授认为,原因在于不能目学习西方教育模式,中医传承有自己的特色,要注重经典著作。许多大学生博士生,没有几个人能读完读通《内经》《伤寒论》。现在一直讲继承发扬中医,其实我们连继承什么都不知道,又怎能发扬。真正的中医是《内经》《伤寒论》等经典,明白了道理,然后再寻师访友。孟子所谓大匠诲人,能与人规矩,不能使人巧,巧乃学术精华。故寻师承即学其学术精华与经验,尔后才能登堂入室。

笔者十分注重针灸研究理论与实践,曾游访许多城市,拜访各地名家师承。钻研历代各家各派针法的特点,终有所悟。笔者认为针灸疗效成败关健在三个方面,即辨证,取穴,手法。辨证的关健便是熟读经典,透过现象看本质,通过望、闻、问、切来分析内脏功能的盛衰,经络的虚实。而大家在研读经典《内经》时,因医理深奥,往往忽略对运气七篇的学习。其实七篇大论包含了中医整体恒动观,气化论,正邪论,求属论,辨证论治等内容。不仅仅是推算五运六气,而是中医理论的高度概括,与《内经》一脉相承,密切相连。其中病机十九条更是辨证论治的准则规范。因此放弃运气七篇学习,实际也就放弃了内经的学习,放弃了对中医基础理论的学习,就根本不能算是懂中医。张仲景所著《伤寒论》是以六经名篇,即昭显六气性质,而六气病变,又构成六经为病的证型,故伤寒六经,即六气。天有六气,人秉之而有六经,六经出于脏腑,脏腑各有一经脉,游行出入,得阴阳二气沟通,进而循经达手足,表现出交合结果(三阴三阳之标),由此形成脏腑经络的气化系统.由此可见张仲景如不深明《内经》及五运六气要旨,就不可能写出《伤寒论》这一伟大著作

笔者以为辨证,取穴,手法这三法因环环相扣,紧密联系.根据《内经》的阴阳五行,五运六气,相反相成,矛盾统一规律变化,就自然引出配穴的方法,即子午流注针法.子午流注针法,小言之,不过是针灸的一种配穴方法,大言之则根源于五运六气。五运六气是古人对自然界周而复始,循环无端规律的高度总结。沈括《梦溪笔谈》卷七一:医家有五运六起气之术,大则候天地之变,寒暑风雨,小则人之众疾,亦随气运盛衰。今人不知所用,而胶于定法,故其术皆不验。熙宁中,京师久旱,祈祷备至,连日重阴,人谓必雨;一日骤晴,炎日赫然。予时因事入对,上问雨期,予对曰:雨候已见,期在明日。次日果大雨,是对湿土用事,连日阴者,从气已效,但为厥阴所胜,未能成雨。后日骤晴者,燥金入候,厥阴当折,则太阴得伸,明日运气皆顺,以是知其必雨。因此推算运气必须灵活应用,不可胶于定法,更不可认为是不科学。必须掌握事物发展的规律性,知道物极则变物转为化的道理,才能真正灵活运用五运六气。五运六气中有关岁运岁气计算方法及变化,是为了更好地说明气候对人体气机的影响及变化,生灭消息,皆有其规律.而中医认为天道的运行都有其规律性,潮水涨落都可计算定时。天人相应,人体气血自然也有盛衰开阖的规律。张仲景在《伤寒论》中,明确指出六经病的欲解时间,太阳病欲解时,从巳至未上、阳明病欲解时,从申至戌上、少阳病欲解时,从寅至辰上、太阴病欲解时,从亥至丑上、少阴病欲解时,从子至寅上、厥阴病欲解时,从丑至卯上、由此进一步说明了人体生理,病理活动与自然界时间周期变动的同步及息息相关的规律性。子午流注就是根据人体气血周流出入皆有定时,按照刚柔相配,阴阳结合,气血循环,时穴开阖,虚则补之,实则泻之,这一取穴意旨,以取得最佳疗效,这就是子午流注针法。子午流注针法包括纳甲法,纳子法及灵八法,飞腾八法。山西陈述堂为了对经络流注进行科学研究,曾经运用经络探测议对六十六穴连续不停探测十昼夜,结果证明,开穴闭穴都是气血高涨和衰弱点,证明了子午流注针法的科学性。笔者十分推崇北方单玉堂单氏子午流注针法,单氏根据五运六气规律独创一,四,二,五,三,零法,补子午流注先天之不足,实在是前无古人。并且在治疗取穴时,必先开时穴,再开病穴,体现中医整体观,先立于了不败之地。笔者师承南方殷铁珊一派,在求学间,问老师如何在临床上灵活运用五运六气及子午流注。师曰:五运六气不可拘泥,须灵活对待。子午流注须谨候其时,迎之随之。天道变化无常,气血流注全赖五谷营养,故可取守中,贯一之法。笔者认为如果二者相结合可达到奇正相生,标本兼治的疗效。

子午流注针法取穴皆在五腧穴,《灵枢》九针十二原“经脉十二,络脉十五,凡二十七气以上下,所出为井,所溜为荥,所注为腧,所行为经,所入为合,二十七气所行,皆在五腧也。”人体气血流注犹如河流,调节五腧穴实乃清其源头,治其根本。因此周身三百六十穴,统于六十六穴。笔者常用五腧穴与八脉交会穴合用,疗效颇佳。如何灵活应用五腧穴,关键在于悟出五行生克变化,才能守规矩脱规矩。另外如运用五行配穴法与其他配穴法混在一起,经气必不能按五行生克运行,会影响针灸疗效。当年窦汉卿即是运用五门八法,治百病而无不愈,以针术闻名于世,为针灸医学史作出了杰出的贡献。

手法的好坏也是直接影响五腧穴应用疗效的关键。治病效果必须在辨证正确,取穴精准的前提下,手法运用才能显现疗效。如果辨证错误,取穴不合理,手法再好也没用。所以这三个环节紧密相连。笔者在研究各家各派针法,发现唯有单氏一脉针法独树一帜,悟阴阳之理,明气化之机,深得《内经》《伤寒论》之旨。单氏在手法的运用中,特别注重呼吸与补泻的结合。认为当补之时,候气至病所,更用生成息数,令鼻中吸气,口中呼气,病家自觉温热。当泻之时,令病人口中吸气,鼻中呼气,病家自觉清凉。余初以为语多夸诞,非敢信以为真,及运用在临床上,始知确切不移。而笔者老师殷氏认为,手法精要处非口授心传不可,笔者现总结了几个特点:一殷氏认为治病无非扶正祛邪或祛邪扶正,故手法只有补和泻。平补平泻只适合虚实证候不甚明显,病势较缓的病证,临床上较少用。而对于重证或久病,必须补泻分明。特别在治疗内科疾病时,运用五腧穴必须补泻分明才能显效。二在进针治疗过程中包括以下几个过程进针——静以候气——气不至催气——得气-——辨气补泻,气至病所——留针,静以守气——间歇行针——针下气和,方可起针。每一阶段都要细心体会,经云:迎之随之,以意合之,针道毕矣。汉郭玉曰:医之为言意也,腠理至微,随气用巧,针石之间,毫芒即乖,神存心手之际可得解而不可言也。三烧山火,透天凉是针灸治疗过程中显效的反映,不可刻意追求,欲速则不达。针灸最终疗效是针下气和,邪去正安。手法补泻精华奥妙处,须耳提面命,甚至只可意会不可言传。四反对轻刺激是补,重刺激是泻。反对以神经学说研究经络。如果片面崇拜西医,从解剖观点视之不见,就认为不科学,一笔抹杀,否定其意义是错误的。决不能因为在现代医学知识范围内不能科学地解释其内容,就说它不科学而怀疑其作用。正如只知道血而不知气,想观察经络实质是不可能的。殷氏针法治疗内科疑难疾病,只取四末,奏效颇速。若以神经解释,诸多不合。轻重刺激,非补泻之根本。在针刺手法中有九六补泻,九者子阳,六者午阴。九有少阳老阳之数,六有少阴老阴之数。如病家体虚行补法,可行少阳老阳之数,也可行其倍数,反之亦然。故补有轻重缓急之分,泻也有轻重缓急之分,岂能以刺激量来衡量。五治疗须因人而异,注重各人体质,循序渐进,不可急于求成,伤其正气。如:太阳病有中风伤寒二证,即是各人体质差异所造成的。因此中医有同病异治、异病同治的治病特色。

子午流注针法是历代名师传承下来古典针法,至今还没有一种针法能凌驾于其上。它概括了整个祖国经典医学理论体系于其中,故可喻作“大则弥纶宇宙,小则纤细秋毫”的针法。此针法必须灵活运用,才能疗效显著。不可拘泥,死套公式。碰到问题不是考虑自己的知识是否缺欠,反而怀疑针法是否真实有用,这种定式思维是错误的。需深研五运六气,了解古代天文学,对五行生克变化了然于胸。比如必须知道五行变化可化为五五二十五种配法,穴位开阖转化,阴阳变化等等。正如《标幽赋》中指出:一日取六十六穴之法,方见幽微,一时取十二经之原,始知妙要。以上是笔者研究针道的一些心得体会,都是师承家传之精华,一脉相传。上承内难,旁及百家。历代针法皆不出此范围。今载录于此,惟恐古法失传,针道灭亡。有缘者遇针,特指引方向,取其精华,使针灸这一古老传统医术能继续一脉传承下去。。

[ Last edited by 海韻 on 2006/9/29 at 13:27 ]
-----------金针探秘二

中医针术之颠峰——《黄帝内经》

桂亮

《黄帝内经》是中医理论体系的源泉,传统中医的发展,是经过历代医家授受相传,才使《内经》的学术传承下来。《内经》的学术思想,也是经过长期的实践,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才形成了一套独特的理论体系;这个理论体系是后世学术发展的最大基础。因此《黄帝内经》不仅是中医理论的根源,更代表了中医理论与实践的最高水平。《内经》著作中的内容,文字简要,含义广博,理论深奥,意味深长。因此对于《内经》的学习,我们要深刻地精心体会它,搜求它的微意与隐意,掌握它的重要精神,才能获得全面的了解,得到《内经》的精髓。按照这样的方法态度去钻研,往往会得到很大的成就。因而在各个时代中,都出现过许多杰出的人才,如周代有秦国医和,汉代有淳于意,魏国有华佗和张仲景,都是能够精通《内经》这门学问的医家,并且在理论与实践的过程中,都继承了《内经》的精华,更在这基础上有所创新,使学术得到了发展与进步,但究其根源仍然离不开《内经》的理论基础。张仲景著作《伤寒论》也是从《素问,热论》篇中丰富和发展而来的,他将《内经》中的脏腑,经络,气化学说等内容有机的融合,进而创造性地提出六经辨证体系。张仲景的这一伟大创举,不仅仅是临床经验的积累,若非深得《内经》之旨,便不可能达到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人与自然的统一。因此我们在治疗疾病过程中,必须以《内经》的理论依据来分析疾病,以《内经》的取穴法则来配穴,以《内经》中的补泻手法来调气,这样你才是一名真正的中医,才真正达到中医的最高水准。而任何违背《内经》理论与实践的方式方法,虽然它可能花样百出,但都不能代表真正的中医。例如从取穴的这方面来看,《灵枢》九针十二原“经脉十二,络脉十五,凡二十七气以上下,所出为井,所溜为荥,所注为腧,所行为经,所入为合,二十七气所行,皆在五腧也。”人体气血流注犹如河流,调节五腧穴实乃清其源头,治其根本。因此周身三百六十穴,统于六十六穴。笔者常用五腧穴与八脉交会穴合用,疗效颇佳。而在《内经》中的其他大量篇幅中皆有何病证取何穴主之,例如:《骨空篇》大风颈项痛,刺风府,风府在上椎。此类取穴在《内经》中比比皆是。因此是否有必要再去发展新的穴位?难道我们现在所用的穴位还不多还不够吗?我们取了很多穴位还是没有疗效,为什么?关键在于我们是否在运用《内经》的取穴方法去治病?是否真正读通了《内经》去治病?是否按照《内经》的补泻手法来调气。我想如果你真正读通了《内经》,取穴治病应该是游刃有余了。现在一直在讲继承发扬,我们真正已经继承了《内经》的精华了吗?如果没有,那么我们根本没有资格发扬。如果继承了,你也已经达到了中医的颠峰了。让我们再来谈谈针刺手法,在《内经》中以大量的篇幅记述了针刺的手法和操作技术。书中以候气,守气,调气,辨气诸法,论述了针刺得气的重要性,提出了气至为故的原则,并强调“气至而有效”是针刺临床提高疗效的不二法门。《内经》要求“凡刺之法,必先本于神”,指出了在针刺过程中要根据病人形神,气色,脉象等变化,来治神守神,调神,移神,养神。《素问,宝命全形论》对针下感觉变化有详细的描述,《灵枢》九针十二原,小针解,终始等篇则对得气的存亡得失及其性质进行了生动的介绍。《内经》中提出了迎随,徐疾,呼吸,开阖补泻等方法,为后世针刺复式补泻方法的发展指明了道路。其实后来发展的所谓复式手法完全把《内经》中的手法,加以整理套用,加上许多新的名称来掩人耳目,故作神秘使后学者无从下手。其实在《内经》中已经将手法完全讲透了,只是没有人能认认真真去理解《内经》中的手法,被许多手法名称搞得晕头转向,不知所以。笔者想告诉大家,没有一种手法能超越《内经》对手法的描述,任何手法都是从《内经》中变化而来的。笔者一直认为《黄帝内经》虽然文字简要,但意义深远,是纲领性的总结,而后世学术的发展犹如扩写,将《内经》中一些文章,进行理论与实践的探讨和发挥,再加以补充完善,从而形成了新的流派,其实这也只是《内经》的一个分枝而已。

而在历代各家针法中子午流注针法与《内经》的关系犹为密切。子午流注针法,它是注重时间条件,以自然界周期现象,与人体气血周流的情况相配合的。在《灵枢,脉经》篇《营气》篇都有记载。《素问,八正神明论》说“凡刺之法,必候日月星辰四时八正之气,气定乃刺之。”是谓“得天时而调之”。《内经》说“随日之长短,各以为纪,谨候气之所在而刺之是谓逢时。病在于阳分,必候其气之加于阳分而刺之。病在于阴分,必先候其气之加于阴分而刺之。谨候其时,病与可期,失时反候,百病不除。”由此可见在《内经》中已经有子午流注针法之雏形,与子午流注有密切之关系。后至南唐何若愚才明确的将子午流注针法的应用和方法,作了概括的说明。因此子午流注针法其根源来自《黄帝内经》,它将《内经》中的五运六气,脏腑,经络,营卫,日月星辰,气血,时间,手法全部融合在一起,概括了整个祖国经典医学理论体系于其中,详见拙著《金针探秘》一文。如果我们完全将《内经》各篇结合在一起,前后呼应来研究,你会发现子午流注针法是整部《黄帝内经》的结晶,更是《黄帝内经》之升华。因此不要认为《内经》已经过时了,或者自以为已经看过了几遍,觉得没有什么神秘之处,认为自己应该再学习一些新奇的疗法。从古至今历代名医都以注解《黄帝内经》为自己的荣耀,将自己的一生临床心得体会都注入在《内经》的注解中。因此《黄帝内经》是要我们用一生去探索研究的,而且我保证这个金矿你一辈子都开采不完。如果你能认真刻苦钻研,《内经》中的宝藏也将会使你终身受用。

电话:0512-67171772
-----------金针探秘三

桂亮
《黄帝内经》为中医理论之源泉,更是一部针灸巨著。后世针灸学术发展皆源于此,且《内经》虽文字简单,却能执简驭繁,返博为约,通一毕万,是纲领性的总结,代表了中医针灸之颠峰,故《灵枢》称之为《针经》。在针灸历史发展的长河中,历代名医辈出,为中医针灸历史写下光辉的一幕,。如果《内经》时代为中医针灸医学发展的第一高峰,那么,宋金元时期就是中医针灸的第二高峰,其主要体现在中医针灸理论与实践的完善,及名医辈出,呈现出百家争鸣,万家齐放发展的辉煌时代。然而,到了清代针灸学开始衰落。清代著名医家中竟没有一位为针灸专家,而统治者竟然下令永久取消针灸一科,究其原因针灸之术易学难精,从汉魏各种学术皆秉师承、重家法,针灸尤是如此。而医家皆重于药而轻于针。在《内经》中只有十三方,至张仲景《伤寒论》才开辟了中药与针灸治病的典范,使针,药二法用于临床相得益彰,因此针灸的普及运用远比汤药历史悠久。解放以后,中医事业蓬勃发展起来,特别是1956年吴焯仙先生向毛主席献子午流注图以后,中医针灸影响越来越大,这一时期出现了一大批针灸理论实践专家,并积累了大量的临床验案。但在文革中,针灸的研究受到严重的影响,后1978年后,随着中医学的复兴,针灸学再度受到重视。近几年,由于受到西医的冲击,及老一辈针灸家的相继去世,使针灸学又陷入了低谷。虽然现在各种针法琳琅满目,花样百出,但都不是《黄帝内经》中流传的针法。其实我们连《内经》中的针法都没有研究透,又有何资格去发明创造?没有继承,又何来发扬?这正是我们现在的悲哀,更悲哀的是我们根本没有认识到这一点,学了一些所谓的某某针法,还沾沾自喜,却不知正误入歧途。长此以往,真正的中医针术《黄帝内经》,必将失传,直至灭亡。
笔者以为真正代表中医的针法,是《黄帝内经》中的针法和子午流注针法,而子午流注针法更是《黄帝内经》针法之结晶。因为子午流注针法是以《黄帝内经》针法为基础,再配合日月星辰运转的时间规律,再细分流注至六十六穴及八脉交会穴。而在整个针灸历史的发展中子午流注针法一直以民间,隐匿的方式流传的。它常被视为异术而在民间秘而不传,一直面临失传的危险。
上月,在中央4套《健康与生活》栏目中介绍中医针灸,其中有黄龙祥教授及北京某医院针灸主任,当他们谈到针灸现状都摇头不语,这位针灸主任说现在针灸不景气的状况,与收费较底有关系。而笔者却不这样认为,其实任何事物都有二面性,老百姓都喜欢价廉物美的治疗手段,如果你的针法能够治疗多种疾病,且疗效显著,那么大家都要抢着来针灸治疗,那样就不会有不景气的状况出现。而针灸不仅对一般常见病有显著疗效,对内科疾病同样有突出效果,且治疗范围极广。如果你真正掌握了针灸的精髓,那么你就能治疗许多疾病。许多朋友在与笔者的交流中,对当今五花八门的针灸方法无所适从。盲目的学习各种所谓的新针法,但在临床中疗效却并不显著。所以笔者认为要将针灸水平真正的提高,首先必须要对针灸有宏观的了解,要对针灸发展的整个历史有所了解。要真正知道针灸的根蒂源于《黄帝内经》,我们应以《黄帝内经》中的针灸治疗方法为准绳,并作为衡量自己水平的唯一标准。有了这种尺度,我们才能正行无问,不会被各种五花八门的所谓的自创针法所迷惑。但笔者也不反对创新,而这种创新应是对《内经》中的针法完全融会贯通基础上得出的新的体会和见解,这才是真正的创新。犹如张仲景之《伤寒论》是从《内经,热论篇》中发展而来,这就是真正的创新。针法也是如此,自创的针法在其治疗过程中仍应以《内经》为理论依据,通过望问闻切,辨证施治,并有独特疗效的针法,才是创新针法。笔者认为一个好的针灸师,在诊治过程中,首先治疗思路是从整体出发,而非局部。其次下针取穴少而精,再有补泻手法运用得当,掌握火候。最终通过调经络,补气血使阴阳平衡来取代药物,同样使病人恢复健康。
-----------金针探秘四

--------------------------------------------------------------------------------

经络切诊在临床上的应用
桂亮
中医传统切诊内容源自于《黄帝内经》,《灵枢刺节真邪》;“凡用针者,必先察其经络之实虚,切而循之,按而弹之,视其应动者,乃后取之而下之。”因此,切循经络是针灸家诊断疾病,治疗疾病,循经取穴的必用方法。
在《内经》的许多篇章中都讨论到这些内容,概括起来,主要方法有“审、切、循、扪、按”五种方法,审即包括审视和审度二层意思,审视是观察,审度是分析。观察体表经络色泽络脉等异常,来分析是何经脉病变。切,指切侯全身体表经络的“动脉”处,包括三部九侯等部位。来分析疾病虚实。循,指循摩,推压体表经络及循行部位,了解经络有无结节,索条样肿物疼痛变化。扪,指用掌面接触患者皮肤表面,比较各部皮肤有无温度差别。按,指按压体表穴位,特别是各经脉五腧穴。故只有把这五种手法结合起来运用才能综合分析患者病情及是何经络病变。而经络内连脏腑外络枝节,如内部脏腑有变化,必反映在经络表面上。
在运用经络切诊方法来诊断疾病,经络反应有三,一、可见酸,麻,痛,木,沉,坚,紧,温,凉,肿及陷下等反映。二、可见如筋,如索,如节,如小锤等反应。三、可见气行如电击式,蚁行,水流,蠕动,热流,凉流等反应。
以上各经脉之切诊有一重要原则,即“宁失其穴,勿失其经”,并且需要辨症切经,而运用切诊所反映出的反应点,也是治疗的最佳穴位,对疼痛性疾病,往往一针见效。且每次针后,其反映点可能上下随经脉移动。可在原反映点下针,再取现在反应点下针截取,使邪气无路可退。现举一医案来论证经络切诊之效。
彭某某 女 62岁
患者于晚上上门牙剧痛,用一般止痛剂无效,求治,笔者在手足阳阴五腧穴及原穴切循,发现在双手阳明大肠经偏历穴有压痛,便取偏历(双侧)行透天凉法,过五分钟牙痛便止,留针半小时,起针后不再复发。

 

-----------原创】金针探秘五

--------------------------------------------------------------------------------

略谈针刺补泻法与轻重刺激量
桂亮
针刺补泻之法,历代医家皆有不同见解,而针刺补泻与轻重刺激间的关系,更使学者茫然,一时无以下手。
补泻法的早期记载应首推《内经》、《灵枢、官能》,泻必用圆,切而转之,其气乃行,疾而徐出,邪气乃出,仲而迎之,摇大其穴,气出乃疾。补必用方,外引其皮,今当其门……微旋而徐推之,必端以正,安以静,坚心元解,欲微以留,气下而疾出之,推其皮,盖其门外,真气乃存。这里所说,泻法以捻转为主,使针感扩散,最后还要摇大针孔,以使气出;补法则轻微转动而慢慢推进,勿使大动以保其真气。《灵枢、终始》篇也指出:“脉实者,深刺之,以泄其气;脉虚者,浅刺之,使精气无得出;以养其脉。”以这些记载都可以体会出,泻法刺激较重,而补法则较轻。
而孙思邈《千金翼方》明确指出“重则为补,轻则为泻”;视此两者应该如何理解呢?笔者经过一段时间的整理后渐渐理出一条思路,在《内经》中曰“刺实须其虚者,留针阴气隆至,乃去针也。刺虚须其实者,阳气隆至,针下热,乃去针也。经气已至慎守勿失,勿变更也。”后世医家根据此理论发现了“烧山火”和“透天凉”两种代表性补泻手法。而补泻的标准是阳气隆至和阴气隆至,最终针下气和。
针刺是需要有效的刺激量,如何才能保证有效的刺激量,首先要辨症精确,配穴合法,如不能做到,根本就是南辕北辙,而后再行补泻之法,只有补泻手法正确,才能有有效的刺激量。有些医家以为补法多用“九阳数”,泻法用“六阴数”,其刺激量以补法为多,故以为补法刺激量较强,泻法刺激较弱。笔者以为,针药其理相同,药物配伍有君,臣,佐,使之分,用药份量也不尽相同,而配穴也一样,有些穴位须大泻之,则行少阴,老阴之故,其刺激量也就较强,故不能单用刺激量大小来衡量补泻,而补泻的最终目的就是要达到针下气和。当然有效的刺激量还包括留针时间,及病情之缓急,如病者体质较差,如长时间运针,留针时间也较长,反而欲速则不达,而有些病深浅不一,需数刺乃知。总之,有效刺激量必须以辨症精确,穴位配伍得法为前提,补泻手法正确为准则,有效的刺激,需掌握分寸,不能急于求成,因各人体质差异不同,需分别对待。所以有效刺激量是各方面综合起来的结果,如缺少某一方面,就不能圆满,故刺激量轻重并不能代表补泻,而补泻的最终目的就是达到针下气和,达到扶正祛邪之效。
以上是笔者研究的一些心得体会,希望此文能起到抛砖引玉之效,更希望能与有志之士相互交流,研讨。
电话:0512-67171772


-----------金针探秘六

--------------------------------------------------------------------------------

 

标本根结在临床上的应用
一、什么是根结?
依经络理论将经脉之间的联系,从纵的方向分析,经气做一株大树,四肢末端犹如大树之根,故称十二经之根,头面躯干都犹如大树之稍,故称作十二经之结。
根:本也、初也、基也、元也、始也。故为经气始出之部位,因在四肢末端,故称四根。
结:蒂也、终也。故为经气终结之部位,因在头面、胸、腹部,故称三结。
二、根结的内容
《灵柩·根结》:“太阳根于至阴,结于命门,命门者,目也,阳明根于厉兑,结于颡大,颡大者,钳耳也;少阳根于窍阴,结于窗笼,窗笼者,耳中也; 。。。。。。太阴根于隐白,结于太仓;少阴根于涌泉,结于廉泉;厥阴根于大敦,结于玉英,络于膻中”
这里只记载了足六经的根结部位,有人认为手六经也应有根结部位。文中有脱简,还有人认为依“上下同法”而论,以足六经统手六经。如《伤寒论》所列六经辨证为根据则无需再述手六经之根结了,故无脱简之疑。按理而论以后者说法较妥。
三、根结理论的意义
(一)上病取下、下病取上、上下同取的理论根结,远隔取穴配方与循经取穴的配合,临床上每日都在应用。
举例而论:伴针以上病取下、上下同取者多;头针、耳针以下病取上者多。
(二)《灵枢·根结》:“太阳为关,阳明为阖,少阳为怄。故开则肉节而暴疾起矣,取之太阳,视有余不足。物所止息者,真气稽留,邪气居之也。枢折即骨摇而不安于地,故骨者,取之少阳,视有余不足。骨者,节缓而不收也。所谓骨者,摇故也。当穷其本也。……太阴为关,厥阴为阖,少阴为枢。故开折则仓无所输,漏洞,漏洞,取之大阴,视有余不足,故开折者,气不足而生病也。折则气绝而悲喜,悲者,取之厥阴,视有余不足。枢折则脉有所结而不通,不通者取之少阴,视有余不足,有结者,皆取之不足”。
四、手足三阳经的根溜注入:
《灵枢·根结》:“太阳根于至阴,溜于京骨,注入昆仑,入于天柱、飞扬也;足少阳根于窍阴,溜于丘墟。注于阳辅,入于天容、光明也;足阳明根于厉兑,溜于冲阳,注于下陵。入于人迎、丰隆也;手太阳根于少泽,溜于阳谷,注于少海。入于天窗、支正也;手少阳根于冲关,溜于阳池,注于支沟,入于天外关也;手阳明根于商阳,溜于合谷,注于阳溪,入于扶突、偏历也。”
这与五俞穴的内容相近,故五俞穴的理论根据在于此,为经气始于四末之理论基础。
五、什么是标本?
经脉之间的又一种纵向联系,即标本理论。《灵枢·卫气》曰:“能知六经标本着,可以无惑于天下。”
标;木抄末也;高远之木谓之标,树梢也。形容经气流注之终末部位,故在头面、胸背等。
本:根也,基也,始也。形容经气始出生部位。故在四肢末端部位。
六.经络标本之内容:
《灵枢·卫气》:“足太阳之本,在跟以上五寸中,标在两络命门,命门者,目也。足少阳之本,在窍阴之间,标在窗笼之前,窗笼者,耳也。足少阴之本,在内踝下二寸中,标在背腧与舌下两脉也;足厥阴之本,在行同上五寸所,标在背腧也;足阳明之本,在历兑,标在人迎颊下,上侠颃颡;足太阴之本,在中封前上四寸之中,标在背腧与舌本也。手太阳之本,在外踝之后,标在命门之上三寸也;手少阳之本,在小指次指之间上二寸,标在耳后上角下外眦也;手阳明之本,在骨中,上至别阳,标在颊下合钳上也;手太阴之本,在寸口之中,标在腋内动脉,手少阴之本,在锐骨之端,标在背腧也;手心主之本,在掌后两筋之间二寸中,标在腋下三寸也.”
七、标本理论之应用
《灵枢·卫气》:“下虚则厥,下盛则热,上虚则眩。上盛则热痛。“即为上病取下,下病取上,上下同取之配方的理论根据之一。
总之,标本根结理论在针灸临床治疗中是每时每刻进行指导着实践。故历来被针灸家所重视。

 
 
 

气街、四海理论
四海、气街理论是经脉之间联系中的横向联系
一、什么是气街?
气街,为”气之径路也”。即经气捷之路,为横向之联系。
二、气街之内容
〈灵柩 卫气〉:“请言气街,胸气有街,腹气有街,头气有街,胫气有街。故气在头者,止于脑;气在胸者,止之于与背;气在腹者,止之于背命与冲脉于脐左右之动脉;气在胫者,止之于气街于承山腹上以下。”
三、什么是四海?
经气汇聚之深处,百川汇聚为海。
四、四海之内容:
《灵柩 海论》:“人有髓海,有血海,有气海,有水谷之海,见此四者,以应四海者也。胃者,水谷之海,其输上在气街,下至三里;冲脉者,为十二经之海。其输上在于大抒,下出于巨虚之上下廉;膻中者,为气之海,其输上在于柱骨之上下·前在于人迎;脑为髓之海,其输上在于其盖,下在风府。
五、 气街、四海之应用
(一) 俞募取穴、前后配穴法之理论根据。
(二) 左病取右,右病取左;缪刺法
(三) 透针法之理论根据
(四) 《灵柩 海论》曰:“气海有余者,气满胸中,急息而赤;气海不足,则气少不足而言。血海有余,则常想其身大,然不知其所病;血海不足,亦常想其身小,狭然不知其所病。水谷之海有余,则腹满胀;水谷之海不足,则饥不受谷食。髓海有余,则轻劲多力,自过其度;髓海不足,则脑转耳鸣,胫酸眩,目无所见,懈息安卧。

 
 

[ Last edited by 海韻 on 2006/9/28 at 19:33 ]
-----------金针探秘七

--------------------------------------------------------------------------------

手法指南
桂亮
1针刺前的准备?
一经过了辨证和配穴的过程后,就进入了针刺准备阶段。首先必须令患者宽衣静卧,四肢放松,体位合适。临证时必根据选穴情况,确定体位。
二先令针耀,而虑针损,此为检查针具,使针具能在运用时得心应手,手感的好坏直接影响手法的操作。
三定形气于予心,医患二者须定心静心,使气血归于平常稳定状态,方可进针。
四目无外视,手如握虎;心无内慕,如待贵人。此为专心诚意,真正进入施针状态,握针如握虎,精与力达到最佳火候,才是进针的最佳时机。
五取穴要精准,对针刺深度做到心中有数
2怎样得气?
一用针者,必先察其经络之虚实,切而循之,按而弹之,视其应动者,乃后取之而下之。因此在针之前可切循按摩经络,使经气结集在所取的经络穴位上,以便更易得气。
二左手重而多按,欲令气散;右手轻而徐入,不痛之因。进针讲究左右手的协调配合,在于熟能生巧,左手重而多按,气散进针,不伤营卫易于得气。
三进针后如不马上得气,可静以候气。如候气不至,可进行催气。
四气之至也,如鱼吞钩饵之沉浮;气未至也,如闲处幽堂之深遂。此谓得气在于刹那间,须耐心等候,全凭施术者手中感觉。气速至而速效,气迟至而不治。因此通过得气的快慢,也可判断愈后良否。
五伏如横弩,应若机法。此比喻施术者须当机立断,不可错过得气的时机,当得气来临之时,必须使气牢牢控制在针下,不可使针感得而复失。
3守气
《灵枢小针解》明确指出“上守机者,知守气也”“针以得气,密意守气勿失也”。上工在针刺得气以后,密切注意针下气感,慎守勿失。能仔细体会感觉气之变化动静,,把握时机牢牢的守住针下气感。所以一个有经验的针灸师,都必须有控制经气的本领,在整个行针的手法过程中,无论使用什么手法,都不能将气丢了。如果进针后得气了,在施行手法的过程中又丢了气,那么不管你的手法如何变化多端,一切都是徒劳无益的,应该重新行针候气,再使针下得气,方可继续进行手法操作。因此得气后必须守气,守气又比得气更进了一步,难度自然也更深了一层。而今现在各种手法层出不穷,使学者无从入手。《灵枢小针解》曰:“粗守形,上守神”我们不能机械的学习手法的动作,而是要通过手法的变化来控制经气的变化,气的往来,不能差之毫发,失其气,是不能达到治疗目的的。所谓:正其理而求其原,免投针而失其位。学针者需明白针道之理,并且要察其根源,才能用针不失其所也。
4通过以上的分析,才真正接近了针灸手法的实质。对于古人的一些手法,我们去粗存精,使针刺手法更加简练,疗效更佳。
一男女午前午后分别补泻不可取。
经络分部人身,阳升阴降,男女皆同,并无差别。而营卫流行,经脉往来,各有定度,经脉循行的起止,男女一致。因此男女分午前午后补泻不同不可取。
二以“兴奋”“镇静”“轻刺激”“强刺激”等西方医理应用于针刺手法及机理来解释,不可取。
近代西医学理输入我国,是中医学产生了“中西结合”的汇通学派。较有代表性的有承淡安和朱琏二位。他们对古代各家手法盲目否定,只言进针后应作兴奋或抑制之法即轻刺激和强刺激法。由于他们的的理念易于被西医所接受,故推广很快,而今现在的大多数针灸师在治疗疾病中都以此位准则,故针道去圣逾,此道渐坠。正如〈金针赋〉“轩岐古远,卢扁久亡,此道幽深,非一言而可尽,斯文细密,在久习而能通。此世上之常辞,庸流之泛术,得之者若科之及第,而悦于心。针以调气治百病,不懂气之变化,有何资格用针。
三呼吸补泻之功用
《标幽赋》云:“原夫补泻之法,非呼吸而在手指。”其意当是,完善的补泻手法,不但要注重呼吸,更要讲究指法的配合。呼吸补泻一般分为两种1 呼吸补泻,即呼气时进针,吸气时出针为补;吸气时进针,呼气是时出针为泻。2 当补之时,候气至病所,更用生成之息数,令病人鼻中吸气,口中呼气,病家自觉温热;当泻之时,令病人口中吸气,鼻中呼气,病家自觉清凉。此法鼻为天为阳,口为地为阴,运用在临床上疗效确切不移。另外呼吸之法也运用在接气通经法,它是根据呼吸定息次数,经脉长短走向来推算气血运行的长度,使经气流通,上下相接。如手三阳手走头,经长五尺,施针用九息,一息气行六寸,则气行过五尺六寸等等。手足三阳,上九而下十四;手足三阴,上七而下十二,以此类推。单纯的呼吸方法如果不配合指法运用,是没有任何意义的。因此手法补泻包含了呼吸补泻,而呼吸补泻却不能概括整个手法补泻。毕竟针灸治疗以调气为根本,万般手法都只是为了补泻针下之气,而呼吸之法只是起到辅助作用,配合手法运用起到加快针下气运行的目的。而即使不用呼吸之法,病人仍旧在正常呼吸,气脉仍然在正常的运行。因此指法的运用补泻比呼吸补泻更重要。
四九六补泻何义?
烧山火和透天凉手法中一直提到九六补泻,其实九六乃阴阳之数也。九是纯阳其性阳热也,六是纯阴其性阴凉也,这都是易之乾坤两卦所用的数,也就是子阳午阴。用九用六是讲手法产生的性质,不是手法操作技巧。在实际操作中九阳中,又有初,少,老之分;六阴中,亦有初,少,老之别。这其实就是补泻之量,犹如中药之剂量变化
五。手法做得越长是否疗效越好?
汉郭玉曰:医之为言意也,腠理至微,随气用巧,针石之间,毫芒即乖,神存心手之际可得解而不可言也。笔者认为手法之精华皆隐于其中,烧山火与透天凉的手法操作虽然有许多种,我们则要透过现象看到本质,即要知道烧山火与透天凉的理论依据是什么。其实此手法最早出自《内经》“刺实须其虚者,留针阴气隆至,乃去针也。刺虚须其实者,阳气隆至,针下热,乃去针也。经气已至慎守勿失者,勿变更也。刺虚则实之者,针下热也,气实乃热也。满则泻之者,针下寒也,气虚乃寒也。”由此我们可以了解虚证运用烧山火手法使正气得到充实是补法,而邪盛则运用透天凉手法使邪气虚是泻法,而守气是烧山火与透天凉手法成功的核心,因此如果不知道如何守气也就达不到补泻的目的。勿变更也,则表示不得轻易变更手法。而随气用巧,则更是手法之关键所在,所有外在各种手法动作必须建立在得气的基础上,得气以后怎么办?那么我们就必须随着这气为我所用:巧用。而反复提插只能使针下之气得而复失,更谈不上守气,也就达不到效果。因此不能把握针下之气,是不会真正的运用补泻手法的。我们只有把整个针灸过程中每个环节都能理解透,了解每一个手法动作的意义,要达到什么样的效果?得气以后怎样才能使气能跟随我手中变化进行补泻,这都是我们所必须认真思考的问题。外在手法动作变化越多,则越容易失去对气的把握,而如能把握时机,即使是一个简单的手法变化,却能主宰和控制整个针灸补泻的过程。所以在研究手法的过程中悟理是最重要先决条件,而后方可进入探索阶段,在其过程中必须得到老师的耳提面命口授心传,才能少走弯路。而在学习过程中不可一味模仿老师,必须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对老师的每个观点要进行理论上的推敲,求其根源,才能真正有所进步。
电话;0512-67171772
-----------金针探秘八

--------------------------------------------------------------------------------

金针探秘八
桂亮
近期笔者与诸多网友对许多当今流传的新针法进行了细致的探讨,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有董氏奇穴法,腹针法和平衡针法。针灸治疗疾病包括了辨证,取穴,手法调气几个方面,经过了与网友们的探讨交流的过程中,我们发现这些新针法在其中的一些环节上,都有所欠缺。我们知道在针灸治疗环节中,某个环节出了问题都不能达到好的疗效。如果辨证错了,犹如方向错误,取穴手法再好反而可能加重患者的病情。辨证正确了,可取穴错了也不会有好疗效。只有辨证取穴都正确了,才可以讲手法。如果不懂补泻,只知道单纯刺激也是徒劳无功,它只适合时间较短发病轻的疼痛患者;如果基本补泻能够掌握,但不够精细,那么疗效肯定是有的。但有可能患者治疗的时间延长,或者不能够达到量的积累无法质变。在处方配穴方面上,无论是辨证取穴,循经取穴,按时取穴,子母取穴,夫妻配穴,同经配穴,异经配穴,以及子午流注配穴,灵龟八法取穴等等,都是以经络系统为根据。为什么要有这么多配穴法?首先是为了辨证治疗的需要,其次有这么多取穴法,是为了灵活配穴使这些配穴方法互相结合,以达到最佳治疗目的。传统的配穴法变化无穷,有层次感,真正体现了经络的重要性。因此在诊断,治疗上,必须以经络学为指导,从整体上去分析和归纳各个针灸环节来掌握生理功能和病理变化,才能达到最好疗效。今笔者将与网友讨论的问题进行了载选,以供大家参考。
1学董氏针灸精髓在于明针灸腧穴治病之理,明此则人身处处可为刺灸治病之穴,下手则病痛霍然而愈!中国传统针灸精髓在于刺灸技法,鄙人认为是在传统针灸囿于中国传统文化(阴阳五行八卦流注)而无所发展(尤其是腧穴治病之理)时,创造性研究出寒热补泻及气至病所针法以提高疗效。腧穴治病之理已明,则技法不施亦可取大效!
笔者回复:
针灸以调气治百病,穴位只是气之所留止处。整个《内经》补泻都以调气为核心虚则补之,实则泻之,补什么泻什么?补则补其正气,泻则泻其邪气。因此针灸以调虚实来治病,在《内经》中明确指出“粗守关者,守四肢而不知血气正邪之往来也。上守机,知守气也,知气之虚实,用针之徐疾也”可以理解为粗工只知道守住穴位治病,而不知道气血正邪之气什么时候来到。而上工却不但能知道气血正邪之气什么时候来到,并且还能守住。知道针下气的虚实了,才能运用针法进行徐疾补泻了。

2小弟觉得,内经是源是本,是一定能解决问题的,但在某一点不一定是最好最快的。也许还有捷径。就有如伤寒与温病。不知讲的对不对,还望高人指正。
笔者回复:
详见笔者<金针探秘>系列,从理论上讲子午流注针法就是这条捷径,因为此针法按照天地日月星辰变化,取人体气血旺盛之时补泻,以达到最佳疗效.它的理论是完美无缺的,实践则依靠各人的水平修为了.子午流注针法也是内经针法的升华.因此即使有捷径也不会是其他针法,因为他必须以内经为理论基础,不脱离内经的取穴原则.才有可能找到捷径.

3董氏针法疗效取穴简单,而且所取穴位都是传统经络穴位所没有的,针对性强确值得推广。
回复:经言“其气无常处”,汪机曰治病无定穴。好好看看书,仔细理解一下什么叫其气无常处,自会得出自己的结论。

董氏景昌奇穴理论无出十四经,董氏对正经穴也有淋漓尽致的发挥,先学正,后学奇,这是学任何知识的前提,不独奇穴理论,早在唐孙真人时,发现奇穴最多,元明时期又有《掌仙图》,均为对正经的补充。

附:治病无定穴
或曰:诸家言某穴主某病,其说亦可从乎?
曰:治病无定穴也。邪客于人,与正周流上下,或在气分,或在血分,无有定止。故喻用针正如用兵,彼动则此应,或出以奇,或守以正,无有定制。医者不究病因,不察传变,惟守某穴主某病之说,执中无权,按谱施治,譬之狂潦泛溢,欲塞下流而获安者,亦偶然耳。夫病变无穷,灸刺之法亦无穷,或在上,下取之;或在下,上取之;或正取之,或直取之。审经与络,分血与气,病随经所在,穴随经而取,庶得“随机应变”之理,岂可执以某穴主某病哉!或曰:此固然矣,但学者望洋无下手处。曰:譬犹匠者教人以规矩取方圆也。规矩之法在师, 方圆之法则在弟子。夫圣人之于针,非经络孔穴无以教后学,后学非经络孔穴无以传之师。苟不知通变,徒执孔大,所谓“按图素骥”,安能尽其法哉!故曰“粗守形,上守神……粗守关,上守机。机之动,不离其空”。此之谓也。其理皆出自<内经>,正因为如此我们更要以<内经>为核心,真正去将<内经>融会贯通,这才是我们研究之方向,不然就是本末倒置,捡了芝麻丢了西瓜.

4董氏针法取穴与内经取穴有何区别?
回复;从取穴的这方面来看,《灵枢》九针十二原“经脉十二,络脉十五,凡二十七气以上下,所出为井,所溜为荥,所注为腧,所行为经,所入为合,二十七气所行,皆在五腧也。”人体气血流注犹如河流,调节五腧穴实乃清其源头,治其根本。因此周身三百六十穴,统于六十六穴。笔者常用五腧穴与八脉交会穴合用,疗效颇佳。而在《内经》中的其他大量篇幅中皆有何病证取何穴主之,例如:《骨空篇》大风颈项痛,刺风府,风府在上椎。此类取穴在《内经》中比比皆是。因此是否有必要再去发展新的穴位?难道我们现在所用的穴位还不多还不够吗?我们取了很多穴位还是没有疗效,为什么?关键在于我们是否在运用《内经》的取穴方法去治病?是否真正读通了《内经》去治病?是否按照《内经》的补泻手法来调气。我想如果你真正读通了《内经》,取穴治病应该是游刃有余了。现在一直在讲继承发扬,我们真正已经继承了《内经》的精华了吗?如果没有,那么我们根本没有资格发扬。如果继承了,你也已经达到了中医的颠峰了。而董氏针法指病直刺,与内经整体治疗不可相提并论。

5腹针理论根据何在?
中医认为“经络是运行气血的通道”,任何的组织均需要经络供给气血才能保持正常的生理状态。因此,我们可以这样的认为:经络是人体最早的全身调控系统。
根据上述的理论,在母体内胎儿是通过母体供给的气血逐渐成形的,而母体供给胎儿气血的最早通道是脐带。因此,脐带是经络形成的最初始的通道和调控系统。
在这一过程中,脐带始终扮演着一个非常重要的角色,它不仅是供给营养的通道而且在组织发育到一定的程度后会控制供给某些组织的营养量,有效地对所有的组织和系统进行控制,使人类的遗传能得到有序的延续。故而,我们可以断言:以脐带为核心的系统是全身最早的调控系统和全身营养的供给系统。在中医的理念中可称为:先天经络系统。大家可以明显地看出:中医经络系统的概念既包含调控的作用又包含供给营养的作用。因此,经络系统不仅可以应用于临床诊断而且可以应用于治疗的系统
笔者回复:
人的先天与后天之分,的确从脐带被剪断的一瞬间是人后天阶段的开始。从道家理论来讲,脐带的剪断,意味者任脉和督脉的断开。而胎儿在母体中并不依靠口鼻呼吸,称之为胎息。而此时胎儿全身奇经八脉系统在运转,为先天之根。当脐带被剪断时奇经八脉系统也随着关闭,继而后天经络系统打开,即有十二正经等系统。道家的丹道是逆向修炼,先从补足十二经开始,随着后天之气的不断补足,进入先天阶段。继而打通任督二脉,形成胎吸。最终以先天阳气冲开奇经八脉系统。凡此八脉,俱属阴神,闭而不开,唯神仙以阳气冲开,故能得道。因此笔者以为所谓先天经络系统就是奇经八脉系统,与腹针应该没有关系。也因此腹针理论存在着缺陷。

6腹针与传统针法比较之优劣?
回复:
以笔者观之腹针之穴法大意与传统基本一致,如果按照传统针法治疗效果与腹针应该也基本一致.而传统针法更注重远近相配合整体治疗,和特别讲究手法的运用.笔者想传统的针法应该疗效更好。明针灸治病之理,则人身处处可为治病之腧穴,而不为头针,体针,耳针,鼻针,面针,手针,足针所囿!每一种针法都找来一种理论来解释其原理,由于各种认识上的局限性都是一面之辞。不明针灸之理难成大家!

7平衡针法理论依据何在?
据笔者多方了解平衡针法主要针对对部队训练伤疲劳综合症的治疗,由于王文远本身在部队工作,接触最多的就是部队训练伤疲劳综合症,大多数都是扭伤和肌肉拉伤。而且王文远自己也也认为平衡针法最佳治疗时间在发现病情二三天以内,由于在部队中的受训练者大多都是年轻力壮,体质较好,运用强刺激法加上功能锻炼的确能取得很好疗效。但是这种以西医解剖学的神经为基础的针法,是否能真正彻底治疗各种疾病,笔者表示怀疑。例如:“王文远惊奇地发现,肩周炎最敏感的穴位不在传统的中医经络穴上,而是在干上,也就是在小腿的腓浅神经上,在这一特定穴位上扎一针,只需 3秒钟就能使患者疼痛顿消,臂膀活动自如,这一发现令他兴奋得好几天没睡着觉。”笔者以为其方法只不过运用了经络切诊,查找反映点。其实对于痛证病人,只要耐心查找反映点,都能取得较好疗效。且每个病人个体差异不同,所以不可能在特定穴一针,马上就好了。而肩周炎的主要症状还是肌腱粘连,体质较差严重肌腱粘连者甚至连手臂前后外展后翻角度都没有,根本不可能在短时间痊愈,还需要配合推拿手法将肌腱粘连慢慢拉开。笔者认为靠神经短时间刺激取得暂时疗效是不可靠的,而真正的疗效是靠慢慢积累的。我们在针灸治疗过程中都在追求最快最好疗效的针法,往往急于求成,而结果却恰恰相反。其实我们更应该追求治疗的过程,使自己给患者治疗每次过程中都有好转都有起色,只要每个过程是好的,其结果肯定是令人满意的。而且经络系统包括了经络组成(十二经脉,十二经别,奇经八脉),络脉组成(十五络,浮络,孙络),十二经筋和十二皮部。正因为有了经络系统,而它具有通行气血,沟通表里,贯通上下,联系脏腑骨节,将人体联系为统一整体的生理功用。这就是与西医的最大区别,由此我们可以这样理解经络系统:经络系统包含了整个神经系统,而神经系统却只是经络系统的一部分。而平衡针法可能取穴并不在具体经络中穴位上,却仍在经络系统的范围内例如:头痛穴取太冲与行间之间等等。而且《内经》理论相当完善如;标本根节,气街四海,经络切诊等等理论就是补穴法之不足,完全以气血为核心。平衡针法却以西医为基础,靠刺激穴位来治病,仍局限于某穴治疗某病,其理论基础相对薄弱。而且反复刺激反而使神经不敏感,疗效不好。笔者曾治疗多例类似疾病,例如有患者中风瘫痪,找医生运用各种全息针法治疗如头针,耳针等等。当场疗效的确很好,但回去以后就不行了,仍保持原样,那就再针,反复刺激多次后,身体适应了这种刺激就无法医治了。后来在笔者的辨证治疗下才渐渐好转康复。
如果我们退一步讲平衡针法所取新的穴位真的很有效,那也只是靠穴性来治疗疾病。笔者借鉴套用医者怫网友的高见:内经中是不讲穴性,它讲经性,也就是六经气血多少。从这个角度来看,后世的穴性有些胶着了。不是经旨。再者,穴在经上。经分阴阳,如果有穴性,也一定与其经之阴阳相关。具体来说,与穴之位置(关节附近,还是分肉上,还是近脏腑等等),穴之五行属性(五腧穴有此五行),穴之所属经络,穴之解剖等相关。离开了这些因素,空谈穴性我认为没有任何意义。反而要胶柱鼓瑟,把活泼泼的针灸思路拘泥成一个一个的成方了。穴性还与时间因素相关。也就是说,当经气运行到本穴时,此穴即有特定的穴性。若气已走失,其穴性立变。
一流针灸师,针入一针,即能得出六经气血运行虚实。此靠的是对经气的理解与操作,与穴性无关。
二流针灸师,一针两针即可治疗数病,其理也在气血流注上动文章。也非穴性
三流针灸师,按当前的针灸学课本所学,能用数针取得疗效。也算不错的了。
不入流的针灸师,多穴杂用,或效或不效,不知理之所以然。穴性只是一种认识穴位的手段,绝对不是终极大道。执着于穴性一说,必然会迷失针灸

而笔者认为所谓穴性只是为初学者便于记忆,古人将一些穴位的主治功能归纳起来,称之为穴性.对于水平较高的针灸者来说无所谓穴性,在治疗过程中辨证施治,取穴以五行五俞五行相生相克来配穴,以五藏六腑功能变化来配穴,包含了所有所谓的穴性理论于其中.因此一个针灸高手必须跳出穴性理论来配穴,仍然应该到研究理论的正路上,这样才能有所突破.。因此单靠某些穴位特性来治疗疾病是远远不够的,而且既然以神经理论为基础,那么平衡针法就是依靠刺激神经来治疗疾病,也没有什么具体的调气手法。因为它的理论就是刺激,也就没有补泻手法。因为补泻的手法是专门为针灸调气而立的。而我们搞临床就知道,不同的手法运用在同一穴位上,它的疗效是不同的或是相反的。因此平衡针法许多问题都没有很好的解决。正如王文远表示:"平衡针法基础理论的研究还比较薄弱,治疗领域还须进一步拓展。但是平衡针法也有其优势,特别针对对部队训练伤疲劳综合症和一些刚开始疼痛的神经疾病治疗肯定有明显的疗效。

经过以上对这几种针法的分析,我们发现这些针法都具有相同的特点。他们都在寻求一种取穴简单,指病直刺的针法。他们希望将针灸取穴公式化,取个新名词,再来个新穴位起个新名称,使学习者易学易懂。这样的针法当然比传统针法更简单更一目了然。传统针法单单穴位就三百六十几个,配穴有十几种方法,手法也有许多种,使学者茫然无从下手。现在的新针法取穴太简单了太有针对性了,连最麻烦的手法都不需要了,发明这样的针法真是太伟大了。但是他们忘记了一点,他们太低估古人的智慧和思想境界了。他们不知道古人发现了人体的经络穴位,需要几代人的心血;他们要经过多少次的实验与实践,才能完成《内经》。单单为这些穴位起名称,就能体现古人的非凡智慧。经络中每个穴位的名称并不是随便起的,三百六十几个穴位名称,都有其深刻含义。笔者认为如果你真正将这些穴位含义完全理解了,就能了解针灸的精髓。例如;列缺穴:古称雷中之神为列缺,雷电有通上彻下之能。人颠顶项有阴沉郁痛之疾,则头重目眩。刺此穴可使清爽。犹如霹雳行空,阴郁消失。故喻之。公孙穴:此为脾经之络穴,脾居中土,灌溉四方,如中央黄帝,君临四方,黄帝姓公孙,故以为名。由此可见古人的智慧和水平达到怎样的层次,一个穴位的名称,它可以形象的表达出穴位的主治和功用,更体现了一种文化。因此作为一名中医,必须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中知人事,方可为医。我想这比单纯指病直刺如:头痛穴,腰痛穴更有文化更有深度吧。
把中医针灸简单的公式化,其实是在消灭中医。正如只知道神经而不知道气血,是无法研究出经络的实质的。笔者写此文章的目的,就是使学者能清楚了解各种针法的优劣特点,看清所谓新针法的实质,使学者们少走弯路,与其精力花费在所谓的新针法上,不如多花些心思在《内经》的研究上,回归医道正宗。
电子邮箱;guiliang10@yahoo。com
电话;0512——67171772
-----------金针探秘九

--------------------------------------------------------------------------------

学针心得——悟理
桂亮
在学习针灸过程中悟理是首先要攻克的难关,因为只有明白了针灸的道理,有了指导方向我们才不会迷失,正行无问。悟理的过程其实也就是悟道的过程,善于抓住核心不为表面现象所迷惑,才能真正的提高。笔者在习针同时也研究丹道和修炼太极拳,虽然是研究三种不同的学术,但发现传统学术的原理是一致的,可以相互补充和借鉴。笔者先谈一下自己修炼太极拳过程的心得体会,来论证悟理的重要性。笔者跟随老师修炼太极拳时,主要先反复理解《太极拳论》及《道德经》的理论根据。由于明白了太极拳的原理又有中医理论之基础,知道太极拳讲究以柔克刚四两拨千斤,以轻灵虚无为太极拳的高境界。因此先要化去自己的拙力,才能直接从轻灵虚无起练。而要化去自己的拙力,是与自己的本能相抵触的。所以要除去争强好胜之心,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笔者的老师也告戒我,修炼太极拳这一关最难,因为人最难战胜的就是自己。老师现身说法,由于当年年轻时修炼的东西太杂,走了许多弯路。后来边悟边练,把以前的所学本能的东西都要忘记,狠下苦功三十几年,一步一步才练成轻灵虚无的太极拳与推手。笔者有缘得老师细心指导,再理论上明白了太极拳之原理,以松柔虚无为练太极拳的准则,发现自己在练的过程中运用拙力了,马上纠正。并且时时刻刻提醒自己要松,要更松。即使有了一些成绩,也不能沾沾自喜,更不能争强好胜,而要想自己能否在轻灵一点,能否做得更柔更好。有了这样的理论思路,只要持之以恒,笔者在短短三年中已经初步进入轻灵虚无的境界。而笔者老师的许多朋友由于不理解太极拳道理,刚刚有些进步,便去到外面去争强好胜,身体刚有些柔韧性,又便僵硬了。这样反反复复练了二十多年,自己也练得很辛苦,但这么多年来就是没有进步。其实许多人练拳练了一辈子也不明白拳理,白白浪费了宝贵的时间。针灸也是如此,扎了一辈子的针也不知道针灸的作用就是调气。比如针灸手法千变万化,也只不过补泻而已,为什么会有补泻?因为针灸是调经络之气,虚则补之,实则泻之,因此补泻是针对调气而言。气在哪里?在经络中运行。经脉十二通于五脏六腑,各有井荥俞经合。在针灸治疗过程中先以辨证为基础,明十二经之虚实,乃调之。明白了这些基本道理,我们就不会被其他一些标新立异的针法所迷惑,才知道针灸的精髓在《内经》中,掌握理解了经典中的道理,才会有本质的提高。未完待续
-----------金针探秘十

--------------------------------------------------------------------------------

学针心得——辨命门
桂亮
在研究针灸与丹道的过程中,笔者一直百思不得其解古人是如何发现人体经络的,更不得其解的是古人是如何想到运用一根小小银针来疏通经络的。既然笔者认为《黄帝内经》著书的本意就是通过针灸手段来保全形体,,把握阴阳,达到真人,至人,圣人,贤人的境界.。那么这就与丹道有密切的关系了,因为修炼丹道最终也是要达到真人的境界。而二者都以经络理论为基础,只不过针灸是靠针来调气疏通经络,丹道是靠自身修炼来打通经络二者殊途同归。笔者经过了多年研究,终于完成了运用针法来打通小周天,详见笔者《炁通任督.必得康寿》一文。近年来笔者又在小周天的基础上,又完成了针道打通奇经八脉,最终终于打通了中脉。从理论来讲打通中脉,必定能够长生久视,延年益寿。放眼天下能够靠自己修炼到中脉打通的境界者凤毛麟角,大多数修炼者练了十几年连筑基阶段都没有完成。经过了这些年的摸索实验,笔者更坚信古人所修炼的丹道确有其事,并非虚构,只是实在是可望而不可及。人体的潜能是无限的,但它的核心基础就是肾中先天之气,藏于命门之间。



命门之名,《素》、《灵》、《难经》,均有载及,但是略而欠晰,语焉不详。后人聚讼纷纭,莫衷一是。群言淆乱,折衷于圣,约述如下。[名义]《素问·阴阳离合论》说:“太阳根起于至阳,结于命门。”王冰注曰:“命门者,藏精光照之所,则两目也。”《类经》注:“上者为结,故曰结于命门。”此说与《灵枢·邪气脏腑病形》“五脏六腑之精气,皆上注于目,”基本是一致的。《灵枢·根结》说:“命门者,目也。”《难经集注》则认为命门者,太阳为水火生命之原,目窍乃精气所出之门也。《灵枢·卫气》说:“足太阳……标在两络命门。”《难经集注》:“其标在于两目,而出于头气之街……止之于脑。两目之脉入于脑,而绝于内也。”此则与《灵枢·大惑论》“目系属脑,”也是彼此吻合的。《难经·三十六难》说:“肾两者,非皆肾也。其左者为肾,右者为命门。命门者,诸精神之所舍,原气之所系也。男子以藏精,女子以系胞。”《难经·三十九难》说:“其气与肾通,故言脏有六也。”《难经本义》:“肾之两,虽有左右命门之分,其气相通,实皆肾而已。”综上所述:则所谓命门者,无非凑合六脏之说有以形成,非别有所谓命门其脏也。[部位] 《甲乙经》说:“命门在十四椎节下间,督脉气所发。”《素问·骨空论》说:督脉“至少阴,与太阳中络者合……贯脊属肾,与太阳起于目内眦。” 《素问·金匮真言论》说:“夫精者,身之本也。”《素问·上古天真论》说:“肾者主水,受五脏六腑之精而藏之,故五脏盛乃能写。”《灵枢·本神》说:“生之来谓之精。”
《难经·六十六难》说:“肾间动气者,人之生命也。”
[作用]:命门本是督脉之经穴名称;肾间动气之源。督脉贯脊属肾,与太阳起于目内眦睛明,乃太阳、足阳明、督、任、跷脉之会。命门动气,上通于目。目为五脏六腑精气上至之所,太阳为经气之标,是命门之上通者,故有命门别称。肾为藏精之脏,命门动气,下达于肾,肾有作强生育之能,故亦有命门其号。[结语]命门:《甲乙经》谓“十四椎下,”言其本也;《素问》“结于命门,”《灵枢》“目也。”言其标也;《难经》“藏精,”“系胞,”言其用也——实则一也。再者命门乃生命之门户,真阴真阳先天之宅。老子曰“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一气分阴阳,故医家又论命门为太极,动则合,静则分,真元之根本,性命之所关。虽为水藏而实有相火寓于其中,象水中之龙,火因其动而发也,所以命门中元气盛则寿延,元气衰则寿夭。因此我们在临床治疗疾病中要重视培养命门元气,犹如治病必求于本,才能从根本上彻底治疗疾病。今附上《经络系统与内丹命功》一文以供修炼丹道者借鉴

经络系统与内丹命功
桂亮

道家内丹学以性命双修为宗旨,特别突出了“气”与“命”的修炼特色,与儒、释两家有明显的区别。在三教的修道体系中,只有道家内丹学和佛教密宗对人体气脉有一套系统的理论与实践功夫,对人体身心关系进行了深入的探索,而与内丹学有着密切联系的经络系统,更被现代科学所证实,并且在治疗疾病中发挥其独特的作用。
南宗张伯端认为“先性后命”与“先命后性”皆可达到性命双修的终极目标。不过“先性后命”只适合少数“上根”之人,而“先命后性”则从有形入手,以命功修炼来创造觉悟条件,即是以特殊的命功修炼方法打通气脉,为精神进入更高境界提供坚实的保障,这就是南宗丹法的理念。因此在内丹性命双修境界中,身心和性命达成了统一,一方面精神的境界(性功)必然表现出相应的生理状态(命功);另一方面生理状态也直接影响和反映了精神境界所达到的高度。人如果不能真正的与自己身体达成和谐,那么他的精神境界是空洞虚幻的,或者可以说根本不可能的。
在性命双修的境界里,从命功方面看主要与“气”有关。气是物质与精神,身与心,天人沟通的媒介。它主要包含了人体内的真气与虚空中先天之气。从丹道命功来讲,必须先打通和激发生命能量,而后才能与无限宇宙能量融为一体,而体内生命能量的传导输送是依靠经络系统来完成的。经络系统分布在全身系统各个部位,它包含了先天之气与后天之气,并以先天为体、后天为用。因此,内丹学命功修炼必须打通和激发人体生命能量(肾中先天之气),通过经络系统的传导,输送至全身各部分系统,直至内外无碍,而后自然与无限宇宙能量结合(虚空中先天之气),真正达到与太虚同体。人是宇宙的精灵,是大海中的一朵浪花,而它终将与大海融为一体。
经络系统笔者也称其为“生命结构”,它不仅能处百病,决生死,更能使人超凡入圣。经络的主要结构包括十二正经与奇经八脉,在内丹学史上,南宗张伯端著有《八脉经》,北宗马丹阳著有《马丹阳十二天星诀》,由此可见南北二宗对经络系统皆有精深的见解与认识,所以修真之士如果不了解经络系统,对其没有深刻的认识,很难达到性命双修的终极目标。在经络系统中,经络中的经气是实实在在的生命能量,并且只有在针刺或内炼过程中可以真切地体验到能量的流动,而这种感觉却无法用语言清晰地表达出来。正如得道的境界无法通过某个人的悟道使他人也得道,以至于人们怀疑它的存在,否定它的存在。但这种悟道的境界可以通过悟道者的指点,使上士之人能感觉道的存在,而通过针刺方法也可让有缘者能初步感觉到自身体内经络中能量的流动。内丹修炼是一个实践性的艰巨工程,单纯理论解悟只是刚起步,正所谓千里之行,始于足下。真正进入内丹修炼实践,才真正走出了第一步。现今大多学者只是纸上谈兵,对佛道进行纯粹外在学术考证研究,但却极少自己从事修炼工程的,没有内在的体验,好比未能明心见性的口头禅、枯禅,未能真正领悟佛道之精髓。
内丹修炼过程包括炼精化气、炼气化神、炼神返虚几个阶段,炼精、炼气则属命功阶段,至炼神、炼虚则为纯粹性功,又以禅宗明心见性为性功的最终目标。如果没有前面色身气脉转化过程,又何来最终的彻底解脱。因此超越身体必须要修炼身体,而修炼身体必须建立在身体的气脉上,调节气脉必须要通过经络系统来达成,所以只有真正打通经络系统激发先天之气,才能达到内真外应,与无限宇宙能量合二为一。丹道修炼,虽然在具体修炼法门上各有侧重不同,但到最高层次和最后归宿都是一致的,最终都走向性命双修的目标,所以针道打通经络系统来提高命功,从理论到实践都具有可行性与可操作性,因为针术直接作用于经络,如运用得当,最易显效。
内丹学命功的修行方法,本质上都离不开经络系统的气脉转化过程。按照经络系统的修行方法,必先补十二经之不足。传统中医认为,只有十二经络经气充满才溢于奇经,而刚开始进行丹道修行者,大多年老气衰,精气神已消耗大半,且当今生态环境恶化,食物毒素、药物负作用越来越大,已经改变了人体本身应有的体质。从这意义上讲,今人修炼比古人更困难、更艰巨。因此,直接从经络系统入手,犹如治病必求于本,从根本处出发,补十二经之不足,是筑基入手第一步。在内丹修炼法门上,运用“有为”、“无为”之法皆入内丹之门,但“无为”之法是直接从性功入手,只适合少数“上根”之人,而运用“有为”之法入门,一般以“守窍”、“守一”开始来调动培养元气,而身体内所调动培养出的元气,则必先调补疏通十二正经之经气,或去攻击身体内隐疾。根据笔者的观察实践,发现元气的运动有一定的规律性,它是按照呼吸开合沿着经络系统放射的。经络系统越畅通,其放射的越远,收拢的也越快,元气培养也越足。反之如体内有隐疾,或经络系统不畅通,元气的推动也就越近越慢,而且是在不断消耗元气(正邪相争),所以许多修士,炼养了多年却显效甚微,刚有一些身体感觉,转眼便消失无踪,极大打击了他们的信心,其关键便是没有真正懂得经络系统运动规律,不明其原理。当十二经经气补足,精气旺盛,这才真正进入了内丹修炼程序。
笔者在多年以前就已经在思考针术与丹道结合的问题,在这期间进行了理论与实践的探索。内丹学性命双修是一个艰巨的工程,是一门形体与精神不断升华过程的课程。从形体入手则有迹可寻,从精神入手则属大智大慧。而笔者只能从形体入手,从经络中寻根源。要进行内丹修炼,首先必须消除体内隐疾,疏通十二经,笔者则运用子午流注针法依照气血盛衰规律,以五日为一候,十日再周之法,先除隐疾,再疏通十二正经(详见《金针探秘》一文),再运用补亏针法补十二经之真气,待其元气充足(详见《针道补亏正法》一文),而后再激发肾中先天之气,打通任督二脉,至此气满任督自开,纯属先天(详见《气通任督必得康寿》一文),此后开通八脉,而最终打开中脉系统,才真正进入了“无为”性功阶段,所以内丹命功修炼也就是经络系统的修炼。为何修道者多如牛毛而成道者凤毛麟角?关键之处就是人体的神(意识)无法与人体的气脉相协调。只有命功提高了气脉畅通了,才能使自己的心性归于清静,更有助于性功的提高。古人云:“命要师传,性由自悟”,到此境界则看各人修为了。因此内丹学天人合一境界,必须建立在充分的身体气脉经络系统的修炼上,它不仅仅是一种精神性的觉悟,更是一种真实的一气相通,是每个修士所应该进入境界的真实感受。
当本人写到尾声时,我又想起了这些年艰辛探索的过程,几年如一日,终于坚持了下来。因为是独自孤军奋战,走的又是一条荆棘坎坷之路,从针术入内丹之门,是一种新的见解与尝试,其中艰辛真是一言难尽,最终终于勇敢的走了出来,回首以前的各种磨难挫折都当成自己心性的历练,我更希望自己在悟道穷理的征途上走得更远,更期望与丹道爱好者相互交流探讨,以取得更大的成绩
相关文章
 伤寒
 求牛皮癣和股骨头的象数...
 建军回到本草学伤寒=====柴胡桂枝汤====第
 化毒汤(《普济方》卷四十一引《护命》)
 第五十九回合 点张济风解云溪杏林小道 评孙
 大黄丸(《圣惠》卷七十一)
   触屏版       电脑版       全站搜索       网站导航   
版权所有:医学全在线(m.med126.com)
网站首页
频道导航
医学论坛
返回顶部